1、0 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第 1 条 项目建设背景 (1)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的若干意 见 (国办发【2010】29 号)中明确指出“积极推动兰州新区发展” 。 甘肃省和兰州市人民政府审时度势,指出:兰州要加快发展、率先 发展、跨越发展,发挥中心带动作用,就必须跳出老城区,寻找和 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由此,提出“开发秦王川、建设新城区,奋战 三五年、实现大跨越”的发展思路。 (2)兰州新区秉承“宽视野、大手笔,高起点、远谋划”的宗 旨,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先行。 (3)秦王川作为灌区,大力发展农业,其生态环境相对滞后。 因此,在新区规划与开发之初,
2、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着力 实施“千塘百湖”建设工程和百万亩生态林建设工程,在兰州新区 全面开展林业生态建设,为兰州新区建设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 第 2 条 林业生态建设实质 (1)促进兰州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兰州 新区生态容量,保障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兰州新 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使命。 (2)保障兰州新区区域生态安全。确保区域生态安全是生态建 设核心目的之一,是区域生态建设优先考虑的问题。 1 (3)改善兰州新区城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建设宜居城市 打下生态基础。兰州新区要建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 现代化新区,对新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出新的要
3、求。生态建设 最终是要服务于人类利益,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 第 3 条 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1)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兰 州经济社会发展指示精神的需要。 (2)促进兰州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维护兰州市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的需要。 (4)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兰州城市形象,优化投资环境的 需要。 (5)建设优美舒适家园,提高兰州市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2 第二章 规划区基本情况分析 第 4 条 自然地理概况 (1)兰州新区地理坐标处于北纬 36173643,东经 103 5910349之间。规划区主要包括永登县的上川、中川、秦川、树 屏四个镇和皋兰县
4、西岔镇和水阜乡,南北最长约 49km,东西最宽约 23km,规划面积为 806km2。 (2)规划区属于第四纪凹陷盆地,海拔在 17002300 米之间。 北部为近东西向的石质山地,东部、东南部为黄土山梁,西部为黄 土丘陵区,盆地内主要为洪积平原,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土壤母质 基本为第四纪风成黄土,土壤种类主要为灰钙土,平台地及梁峁地 带主要为黄绵土,腐殖质缺乏,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很差。 (3)规划区属甘肃中部寒温带亚干旱区,具日照充足,降水少, 蒸发强烈的典型大陆性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雨量 260 毫米,年平 均蒸发量 18002200 毫米,对地下水可造成补给的有效降水量仅为
5、15 毫米。冬季严寒,最大冻土层可达 1.2 米。春季多风,时常伴有 沙尘暴发生。总体上看,规划区水资源缺乏,但目前依靠引大入秦 工程输水,水资源总量相对充足。地下水资源贫乏。 (4)规划区自然植被属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类型,植被覆 盖稀疏,种类相对贫乏,地表植被主要由旱生和盐生类型的植物所 组成。现以人工植被为主,主要植被有云杉、侧柏、千头柏、新疆 3 杨、河北杨、油松、樟子松、旱柳、国槐、刺槐、沙枣、山杏、核 桃、山楂、沙棘、花椒、丁香等。 第 5 条 社会经济概况 (1)兰州新区范围涉及永登县的秦川、中川、上川、树屏和皋 兰县水阜、西岔 6 个乡(镇) ,70 个行政村,现有人口 10
6、 余万。规 划区属纯农业灌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城镇化水平低。 (2)按照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2020 年,生产总值达到 1000 亿元以上,人口达到 50 万人以上,成为兰州市、甘肃省乃至西部大 开发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第 6 条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根据兰州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初步统计,区内林业用地 29830.3 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 37.0%,耕地 31326.7 公顷,占 38.8%, 牧草地 2687.2 公顷,占 3.3%,水域 3000.4 公顷,占 3.7%,未利用 地 2342.4 公顷,占 2.9%,建设用地 11453.2 公顷,占 14.2%。农、 林、牧业用地合计
7、 63844.2 公顷,占区内总土地面积近 80%。经调 查,区内基本农田比例不高,仅在新区北部有少量分布,林地主要 分布于山地、丘陵区,村镇建设占地过多,标准低下,普遍环境较 差。 第 7 条 森林资源现状及评价 截至目前,秦王川灌区内有林地面积达到 8555.3 公顷,建成了 4 几十个林业生态小康村镇,几百条防护林带和几十片特色经济林基 地,森林覆盖率达 10.6%。虽然近年来引大秦王川灌区的林业生态 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总体来看,林地星星点点,集中度不够, 带网残缺不全,生态景观差,林业产业形不成规模,林业资源现状 与生态新城定位相差甚远。 第 8 条 主要生态问题 (1)土壤风蚀
8、严重。土壤风蚀主要发生在北部山体及平原区耕 地。 (2)春季多风,沙尘暴频发。 (3)盐碱化严重,土壤改良任务重。 (4)缺乏自然水系(水体)和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低,生态 系统稳定性差,自我修复能力弱。 (5)自然景观单一,与新区定位不符。 (6)生态产业薄弱,未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体系。 第 9 条 生态安全现状 (1)兰州新区生态安全分布不均匀,地区生态安全差异明显。 新区的核心区域内,人为活动剧烈,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最为显 著。而新区四周多为荒山和沙地,植被覆盖度不高,相应这里的人 为干扰较低。四周地势高于内部,对内部核心区域形成天然的保障。 5 (2)在生态建设中,一方面要对生态安全
9、指数较低的核心区内 进行生态规划和生态建设,对生态安全较低的区域加强生态修复和 生态建设,直接提高地区的生态安全;另一方面,对生态安全指数 相对较高的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提高区域植被覆盖度,优化区域景 观结构,增加地区的生态稳定性,为兰州新区核心区域提供天然的 保障。 第 10 条 林业生态建设有利条件 (1)政策及组织优势明显。中央、省各级政府对新区建设高度 重视、大力支持,组织管理机构完善。 (2)水资源相对充足。 “引大入秦”工程年引水量 4.4 亿 m3, 黄河提灌工程建成后,水资源可几本满足生态建设需求。 (3)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田间渠系配套工程、平田整地工程基 本就绪。 (4)生态建
10、设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兰州 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积累了丰富 的干旱区造林绿化经验,探索出一系列先进适用、行之有效的技术 方法。 第 11 条 林业生态建设制约因素 (1)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多风,无霜期短,林木生长缓慢。 (2)土壤盐碱化严重,土壤瘠薄,适生树种相对较少,造林成 6 活率和保存率低。 (3)周边山体立地条件差,营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本高。 (4)苗木培育滞后,质量参差不齐。 (5)森林保护体系不完善,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隐患突出。 (6)生态建设及后期维护成本高,需稳定的资金支持。 7 第三章 规划总体思路 第 12 条 项目性质及规
11、划定位 (1)项目性质 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公益性生态项目,属社会公共事务范畴, 在规划落实、资金筹措、组织协调等方面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规划定位 立足于服务兰州新区城市建设,构建以中心城区为防护核心的 生态防护体系,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立足于服 务新区产业集群,有针对性、差异性地满足产业集群生态需求,提 供良好的生态条件,拓展其发展空间;立足于服务新区居民,改善 人居环境,为将兰州新区建成“生态新区、兴业新区、宜居新区” 提供生态保障。 第 13 条 规划依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 见 ,2010 年 6 月。 (2)国务院办公厅
12、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 见,国办发【2010】29 号。 (3)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甘政发【2010】92 号。 (4)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新区生态绿化建设工 8 作协调会会议纪要的通知,兰政办发【2010】376 号。 (5)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再造兰州”战略的一系列重要会议 精神。 (6)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2011 年 4 月。 第 14 条 指导思想 在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框架下,以科学发展、低碳发展为统 领,全面贯彻落实国办发【2010】29 号文件和兰州市委“再造兰州” 战略部署,从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合理配置水资
13、源的 前提下,按照“北御风沙、中兴产业、南建景观”的基本思路,以 构筑绿色屏障、打造多湖水城、建设生态新区为目标,沿山、沿路、 沿渠、沿湖合理布局,梳理生态中轴水系,加强周边山体绿化美化 和川区林带林网建设,强化森林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改善区域生 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生态新区、兴业新区、宜居新区”的目 标。 第 15 条 基本原则 (1)与兰州新区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实现城市与自然 共存,促进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2)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以水定林,按照新区建设生 态需求,沿山、沿路、沿渠、沿湖合理布局森林资源。 (3)遵循森林功能多样化、差异化原则。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 9 产
14、业、景观功能。根据区域主导功能目标的要求进行森林配置,在 体现森林功能的多样化的同时,满足功能的差异化需求。 (4)适地适树、多树种配置的原则。根据立地条件选择相应树 种,实现乔灌草的科学配置,丰富区域生物多样性。 (5)坚持工程造林原则。重点区域实行“大径级、高规格、立 体型、成景观”造林。 (6)封造结合、造管并重的原则。在人工造林的同时,搞好封 山育林,加强森林管护,确保建设成效。 (7)依靠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 生产力的主导作用,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含量和科 技贡献率。同时,发挥自身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快建设步伐。 (8)以政府为主导,多业主建设,
15、多渠道融资的原则。既要充 分发挥政府在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也应创新机制,广泛吸 收社会资金参与。 第 16 条 森林资源规模测算 按照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为保障新区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据 新区的战略发展思路,结合现状资源情况,根据发展要求,以水、 土地等资源条件为前提,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提 升,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引大入秦工程年输水量 4.43 亿立方米,除 用于农业灌溉 2.0 亿立方米外,剩余水量 2.43 亿立方米,如 3050%用 于生态用水,按目前生态用水 500m3/亩计算,则可发展生态林业 10 14.624.3 万亩,如果通过节水灌溉,实现生态用水 200m3
16、/亩,则 可发展生态林业 36.4560.75 万亩。按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兰州 新区可用于发展生态林业的土地资源为 50 多万亩。因此,通过大力 发展节水灌溉,合理配置乔灌林结构,规划区可发展森林资源 50 万 亩以上,其灌溉水源近期主要依靠引大入秦工程,远期灌溉用水源 主要包括引大入秦工程、黄河梯级提水系统及城市中水等。随着秦 王川黄河梯级提水系统等水利设施建设,可以解决新区林业生态建 设用水需要。 第 17 条 规划期 本规划的规划基准年为 2011 年。为了与兰州市国民经济发展规 划、城市规划相衔接,规划期定为 10 年,即“十二五” (2011 2015 年)期间和“十三五” (20
17、162020 年)期间。 第 18 条 建设目标 (1) “十二五”末(2015 年) ,完成人工造林 21.9 万亩,封山 育林 20.2 万亩,建成湿地公园 1 处,郊野公园 3 处,植物园 1 处, 城市公园 8 处,区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形成新区外围 绿色包围,城区道路、产业集群绿色掩映,水系与绿地有序联系的 生态防护骨架和生态景观格局。 (2)到“十三五”末(2020 年) ,完成人工造林 33.2 万亩,封 山育林 20.2 万亩,建成湿地公园 1 处,郊野公园 3 处,植物园 1 处, 11 城市公园 10 处,使新区林木覆盖率达 45%以上,建成生态防护体系 相对完备
18、,生态景观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 调发展,宜居、宜业的生态绿城。 第 19 条 建设分区 根据兰州新区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产业空间布局和空间 管制,结合自然地理条件,新区主导功能要求,将规划区区划为 4 个生态功能区:.北部防风御沙生态屏障建设区;.中部现代农林 业生态产业发展区;.中部产业集群生态防护建设区;.南部商住 休闲生态景观建设区。 第 20 条 北部防风御沙生态屏障建设区 (1)范围及特点:该区位于规划区的最北部,东二干渠至新区 北部边界区域。该区域主要为新区主要风口,风蚀严重,以低产农 田为主,两侧有少量低丘漫岗分布,目前植被稀疏。 (2)主导功能定位:防风御沙
19、。 (3)主要措施: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建设、控制大田耕种、山地 育林育草。 第 21 条 中部现代农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区 (1)范围及特点:该区位于规划区的中上部,东二干渠至东一 干渠之间。该区域主要为平原区,以农耕地为主,渠系、路网发达, 目前防护林网较差,存在土壤风蚀、盐碱化等问题。 12 (2)主导功能定位:农林产业集中发展区、中心城区的生态防 护作用。 (3)主要措施:发展农业和经济林果基地、加强农田林网建设。 第 22 条 中部产业集群生态防护建设区 (1)范围及特点:该区位于规划区的中下部,东一干渠至白银 机场高速之间。该区域中部以平原区农耕地为主、两侧为少量低 山丘陵,渠系、路网发达
20、,为新区产业集群分布区。 (2)主导功能定位:生态防护隔离功能,生态景观功能。 (3)主要措施:建设产业园区生态防护林网、中轴水系整治、 郊野公园、山体绿化美化。 第 23 条 南部商住休闲生态景观建设区 (1)范围及特点:该区位于规划区的南部,白银机场高速至 新区南部边界。该区域地类多样,有较大面积的平原、湿地、低山 丘陵分布,路网发达,规划为中心城区,人为活动密集。 (2)主导功能定位:生态景观、生态防护功能。 (3)主要措施:湿地公园建设、郊野公园建设、城市公园建设、 城区路网绿化、生态中轴水系整治、山体绿化美化。 第 24 条 建设思路 根据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建设目标与功能分区,应紧
21、紧围绕 13 “建设生态型新区”这一中心,加强新区中北部农村地区生态防护 林建设,建设北部防风御沙绿色屏障;加大新区周边荒山缓坡造林 力度,营造新区绿色背景;在建设绿色屏障和绿化美化新区周边山 体的基础上,放大灌溉渠系、交通通道、市政通道、产业组团间、 城市功能区间的空间尺度,大量建设以生态为主兼具其他功能的生 态绿地,构建大型“绿色生态网格” ,同时以区内湿地、主要村镇为 主体,建设景观节点和生态节点,为生态新城的建成打下坚实的基 础。 第 25 条 总体布局 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格局可概括为:一环、二轴、三网、六 带、多点,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轴、环、带、网、点相耦合的 生态格局。 一环
22、:周边山体绿环。 二轴:即新区十字生态中轴水系,利用现有水渠和自然侵蚀沟 构建东西向、南北向的十字生态中轴水系。 三网:即农田防护林网、生态防护林网、城区绿地林网。 六带:即兰州新区西部快速路、兰州新区中部快速路(中 川大道) 、新城东部快速线、包兰至兰新线连接线、兰州新区 东部快速线、白银机场高速路。 多点:即湿地公园、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植物园为主体构成 的景观节点和以生态村镇为主体构成的生态节点。 14 第 26 条 建设工程体系 新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体系为:9 大一级工程,28 个二级工程。 9 大一级工程为:十字生态中轴水系整治工程、北部防风御沙生态 屏障工程、环城山体绿化美化工程、
23、三横三纵绿色道建设工程、 “三 网”建设工程、 “四园”建设工程、生态村镇建设工程、名特优经济 林果基地建设工程、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15 第四章 建设工程规划 第一节 生态中轴水系整治工程 第 27 条 东西生态中轴水系整治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东一干渠和三分支渠两侧各 200 米区域。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东一干渠和三分支渠近 15 公里两侧各 200 米范围内,依据 “适地适树、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的原则,在满足生态防护功能 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森林景观功能,与干渠、道路相结合,营造生 态景观型、生态防护型、林圃结合型、生态休闲型和生态经济型防 护林 0.81 万亩,
24、于 2011 年全部完成。工程建设投资 4860.0 万元。 第 28 条 南北生态中轴水系整治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南北向中轴两侧各 200 米区域。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将兰州新区内南北向中轴的河渠水系进行梳理、整合,对现有 库塘、渠道、侵蚀沟进行拓宽和疏浚,建成长 36 公里、宽 2050 米不等的自然水道,并根据水系自然坡降和地形,形成数十个大小 不等的梯级水面,建成带状水上花园。同时,按照自然生态要求, 修葺河岸线,构建自然型驳岸,保护好各类湿地资源及其生境,并 16 在水道两侧 200 米范围内依据“适地适树、宜宽则宽、宜窄则窄” 的原则,营造生态景观林带,勾勒出一
25、条南北向水文蓝带轴线。规 划期内, “十二五”期间完成 20 公里,其中 20122015 年每年完成 5 公里;“十三五”期间完成 16 公里。工程建设投资 7200.0 万元。 第二节 北部防风御沙生态屏障工程 第 29 条 大型防护林网带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北部边界四支渠、满秦快速路、二支渠、一支渠、东 二干渠沿线区域。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沿新区北部边界四支渠、满秦快速路、二支渠、一支渠、东二 干渠,建设 5 条单侧各 50100 米宽的大型防护林带。各防护林带 根据其防护功能和生态景观要求,可分段营造生态景观型、生态防 护型、林圃结合型、生态休闲型和生态经济型防
26、护林,并逐步禁止 防护林带间的大田粗放耕种,避免加剧土壤风蚀。工程总规模 1.0 万亩, “十二五”期间完成 0.4 万亩,其中 20122015 年每年完成 0.1 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 0.6 万亩。工程建设投资 6000.0 万元。 (3)主要造林模式 生态景观型防护林带造林模式 生态防护型防护林带造林模式 生态休闲型防护林带造林模式 17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带造林模式 林圃结合型防护林带造林模式 第 30 条 山地育林育草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北部防风御沙屏障建设区中的低丘漫岗石质山区。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对生态区位较为重要的低丘漫岗石质山地上现有灌草实行全面 封禁
27、,杜绝一切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实现植被休养生息和恢复。封 禁面积 0.2 万亩,封禁年限 10 年。工程建设投资 40.0 万元。 第三节 环城山体绿化美化工程 第 31 条 山地资源封育保护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城区周围山体,陡峭山坡及高海拔地区。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对新城周围山体陡峭山坡及高海拔地区,实施封山育林育草。 在保护好现有植被资源的基础上,注重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 力,对浅山、丘陵立地条件差、植被破坏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封、育、管、造相结合,加速植被恢复,并控制森林病 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让森林地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益。封育保护面积
28、20 万亩,根据兰州新区自然资源特点,封育 10 18 年。工程建设投资 3000.0 万元。 第 32 条 第一面山体绿化美化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城区周围第一面山体的缓坡宜林地带。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临近城区第一面山体的缓坡宜林地带,营造 10 万亩生态景观 林、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经济林,构建保护兰州新城的外围生态屏障, 使兰州新城成为名符其实的“森林中的城市” 。 规划期内, “十二五” 期间完成 7.0 万亩,其中 2011 年完成 1.0 万亩,20122015 年每年 完成 1.5 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 3.0 万亩。工程建设投资 50000.0 万元。 (3
29、)主要造林模式 生态背景型绿化美化模式 生态景观型绿化美化模式 生态廊道型绿化美化模式 生态节点型绿化美化模式 第四节 三横三纵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第 33 条 包兰兰新连接线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规划中的包兰兰新连接线沿线两侧各 50100 米的 19 范围。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包兰兰新连接线沿线两侧各 50100 米范围内营造以乔木 林为主的生态景观林带,在部分区段结合产业建设,营造生态型经 济林带,建设总规模为 0.4 万亩。规划期内, “十二五”期间完成 0.3 万亩,其中 20132015 年每年完成 0.1 万亩;“十三五”期间 完成 0.1 万亩。工
30、程建设投资 2600.0 万元。 (3)主要造林模式 生态景观型绿化模式 生态防护型绿化模式 第 34 条 兰州新区东部快速线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规划中的兰州新区东部快速线沿线两侧各 50100 米的范围。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兰州新区东部快速线沿线两侧各 50100 米范围内营造以 乔木林为主的生态景观林带,在部分区段结合产业建设,营造生态 型经济林带,建设总规模为 0.43 万亩。规划期内, “十二五”期间 完成 0.3 万亩,其中 20132015 年每年完成 0.1 万亩;“十三五” 期间完成 0.13 万亩。工程建设投资 2795.0 万元。 20 第
31、 35 条 白银机场高速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规划中的白银机场高速路沿线两侧各 50100 米的 范围。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白银机场高速路沿线两侧各 50100 米范围内营造以乔木 林为主的生态景观林带,在部分区段结合产业建设,营造生态型经 济林带,建设总规模为 0.34 万亩。 “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任务, 其中 20122013 年每年完成 0.1 万亩,20142015 年完成 0.14 万 亩。工程建设投资 22190.0 万元。 第 36 条 兰州新区西部快速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规划中的兰州新区西部快速路沿线两侧各 50100
32、 米的范围。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兰州新区西部快速路沿线两侧各 50100 米范围内营造以 乔木林为主的生态景观林带,在部分区段结合产业建设,营造生态 型经济林带,建设总规模为 0.69 万亩。规划期内, “十二五”期间 完成 0.4 万亩,其中 20122015 年每年完成 0.1 万亩;“十三五” 期间完成 0.29 万亩。工程建设投资 4485.0 万元。 21 第 37 条 兰州新区中部快速路(中川大道)绿色通道建 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规划中的兰州新区中部快速路沿线两侧各 50100 米的范围。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兰州新区中部快速路沿线两侧各 5010
33、0 米范围内营造以 乔木林为主的生态景观林带,在部分区段结合产业建设,营造生态 型经济林带,建设总规模为 0.46 万亩。规划期内, “十二五”期间 完成 0.2 万亩,其中 20122015 年每年完成 0.05 万亩;“十三五” 期间完成 0.26 万亩。工程建设投资 2990.0 万元。 第 38 条 新城东部快速线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规划中的新城东部快速线沿线两侧各 50100 米的范 围。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新城东部快速线沿线两侧各 50100 米范围内营造以乔木林 为主的生态景观林带,在部分区段结合产业建设,营造生态型经济 林带,建设总规模为 0.
34、72 万亩。规划期内, “十二五”期间完成 0.4 万亩,其中 20122015 年每年完成 0.1 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 0.32 万亩。工程建设投资 4680.0 万元。 22 第五节 “三网”建设工程 第 39 条 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整个兰州新区中部现代农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区。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对目前林带不整齐、布局不合理、网格偏大、标准不高的林网 进行补植完善,营建针阔及乔灌结合的林带,提高林网密度和绿化 标准,改变原有林网块状分布、树种单调的呆板格局;对目前仍未 林网化的农地,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采用窄冠和经济 价值较高树种,建立网状农田防
35、护林体系,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农林 复合生态系统。工程总规模 3.0 万亩, “十二五”期间完成 2.0 万亩, 其中 20122015 年每年完成 0.5 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 1.0 万 亩。工程建设投资 16500.0 万元。 (3)主要造林模式 防护用材兼用林模式 灌木防护林带模式 林、渠、路综合配置模式 第 40 条 生态防护林网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整个兰州新区中部产业集群生态防护建设区。 23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园区之间和各园区内部,营建高标准生物防护林带,用于阻 隔有害气体、气味、噪音等的传播和影响;在产业集群区外围,以 环区公路、沟渠为主轴,建立环区景观防护林
36、带,保持产业集群区 内外绿化景观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贯通,保护园区免受风沙侵袭。工 程总规模 2.0 万亩, “十二五”期间完成 1.2 万亩,其中 20122015 年每年完成 0.3 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 0.8 万亩。工程建设投资 12000.0 万元。 第 41 条 城区道路林网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南部商住休闲生态景观建设区中的主城区和生态休闲商住区。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主城区和生态休闲商住区内部的主干道、次干道和水系两侧, 营建高标准绿化林带,形成道路防护林网;以环城公路、河流为主 轴,以城区对外交通走廊、河道绿化为联系纽带,高标准、高起点 建设环城景观防护林带,保
37、持城区内外绿地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贯通。 工程总规模 2.0 万亩,纳入城市基本建设范围, “十二五”期间完成 1.2 万亩,其中 2011 年完成 0.2 万亩,20122015 年每年完成 0.25 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 0.8 万亩。建设投资暂不作估算,纳入 城市基本建设范围。 24 第六节 “四园”建设工程 第 42 条 湿地公园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中心城区的卢水井村现存的大面积自然湿地区域。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对兰州新区范围内的所有湿地进行普遍保护的基础上,重点 加强对中心城区的卢水井村现有的 5000 亩自然湿地进行保护,加强 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进
38、行水系和岸堤改造,丰富水景景观; 加强植物造景,丰富植被景观;修建多种观景建筑和观景平台,增 加景深;修建旅游公路和旅游步道,方便游览;建造文化景观小品, 增加兰州新区文化内涵等) ,开展湿地保护科普知识宣传(建设科教 宣传中心、陈列馆等)和湿地资源动态监测(建设科研中心、监测 站等) 。2011 年开始建设,5 年内将该湿地建设成国家级湿地公园。 工程建设投资 5000.0 万元。 第 43 条 郊野公园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中赵家铺、陈家井和段家川所在地周边的低山丘陵区。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赵家铺、陈家井和段家川所在地周边的低山地区各建郊野公 25 园 1 处。其中
39、赵家铺郊野公园 1.0 万亩、陈家井和段家川郊野公园 各 0.5 万亩。一是在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管护的基础上,通过营造 生态休闲型防护景观林扩大森林面积,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森林景 区、景点,开发具有地方文化底蕴的参与型、休闲型森林旅游产品。 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挖掘生态文化价值,发展具有 新区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提升森林旅游文化内涵和影响力。三是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引进旅游战略投资企业,培育森林生态旅游 龙头,树立新区森林生态旅游标杆。四是加强与周边重点旅游景区 景点的协作,共同拓展旅游空间,共享客源市场,实现“游、购、 娱、行、食、住”一体化,打造森林生态旅游胜地。规划期内,
40、2012 年完成陈家井郊野公园建设,2013 年完成段家川郊野公园建设, 20142015 年完成赵家铺郊野公园建设。工程建设投资 2000.0 万元。 第 44 条 植物园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东一干渠北部廖家槽东侧的弃耕旱沙地区域。 (4)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东一干渠北部廖家槽东侧的弃耕旱沙地建植物园1处,面积 0.26万亩,于20112012年建设完成。植物园中主要建设各类观赏 园,如春园、树木园、百花园、观赏植物园、引种驯化园、果树园 等专类园。春园是植物园春季游人主要游览、观赏的专类园区,主 26 要引种栽培西北地区春季开花植物;树木园以栽培西北地区木本植 物为主;百花园以草
41、本花卉为主,栽培玫瑰、百合、兰花等多个品 种,形成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并使一年三季百花争艳;观赏植物 园以观赏植物的果实形态、色彩等为主,主要栽培一些当地常见和 引种观果类植物;引种驯化园以引进华中、华北及国外的一些树种 为主,进行迁地保护、繁育研究,丰富兰州的植物种源。整个植物 园以观赏、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主,以疏密相间的开敞空间和私 密空间相结合,并适当建立便于游人亲近的耐践踏草坪、生态广场、 山水乐园等景观,为游人提供可赏可及的公共场所。工程建设投资 3900.0万元。 第 45 条 城市公园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南部商住休闲景观建设区中的主城区和生态休闲商住区及中部 产业集群生态
42、防护建设区。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在兰州新区主城区、生态休闲商住区及中部产业集群生态防护 建设区中,按照靠近居民区,便于就近使用、分布均匀、突出地方 文脉传统和时代风貌等原则,结合兰州新区总体规划,建立规模适 度、主题突出的社区公园 5 处、广场公园 3 处、文化公园 1 处、体 育公园 1 处,纳入城市基本建设范围。规划期内, “十二五”期间完 成 8 个社区公园和广场公园建设,20122015 年每年建成 2 个; 27 “十三五”期间完成文化公园和体育公园建设。工程建设投资暂不 作估算,纳入城市基本建设范围。 第七节 生态村镇建设工程 第 46 条 生态村镇建设工程 (1)规划范
43、围 兰州新区中的所有村镇。根据兰州新区总体规划,部分乡镇和 村庄将进行合并调整,建设范围也将随其变动。 (4)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对兰州新区范围内的六个乡镇、70 个行政村,加强庭院、村庄 外围及周边山体的绿化和生态景观林建设。本着完善、充实、提高 的原则,规划每年以 12 个乡镇的绿化速度,集中 5 年时间,完成 所有乡镇政府驻地的高标准绿化任务,每年以近 10 个村的绿化速度, 完成全部绿化示范村建设。规划期内,造林绿化任务 1.0 万亩, “十 二五”期间完成 0.6 万亩,其中 20122015 年每年完成 0.15 万亩; “十三五”期间完成 0.4 万亩。工程建设投资 1000.
44、0 万元。 (3)主要造林模式 生态绿化型模式 生态园林型模式 园林游憩型模式 生态经济型模式 28 第八节 名特优经济林果品基地建设工程 第 47 条 名特优经济林果品基地建设工程 (1)规划范围 整个兰州新区中部现代农林业发展区。 (2)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利用“引大入秦”工程充足的水资源,在新区中部现代农林业 发展区中的中川镇、秦川镇、树屏镇、西岔镇等乡镇,以农田防护 林网、沟渠为建设保障,选择适宜品种和合理布局,新建名特优经 济林果品基地 8.0 万亩,形成特色经济林产业,并带动农村运输、 贮藏、加工、销售、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期内, “十二五”期间完成 4.38 万亩,其中 2011
45、 年完成 0.38 万亩,20122015 年每年完成 1.0 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 3.62 万亩。工程建设投资 80000.0 万元。 第九节 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第 48 条 林木种苗保障工程 (1)规划范围 兰州新区中部现代农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区,重点在东一干渠与 201 省道交界处的东北角区域。 (2)苗木需求量分析 根据本次规划,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 20112020 年共安排人 29 工造林 332100 亩,封山育林 202000 亩。人工造林按 70%乔木林、 30%灌木林,乔木林按 167 株/亩,灌木林按 220 株/ 亩计算,人工造 林共需苗木 6074.1 万株,
46、其中:需乔木树种苗木 3882.2 万株,灌木 树种苗木 2191.9 万株;封山育林主要采取人工促进方式进行,按每 亩补植 30 株(丛)灌木计算,共需灌木树种苗木 606.0 万株(丛) 。 这样,建设期共需苗木 6680.1 万株,其中:乔木树种苗木 3882.2 万 株,灌木树种苗木 2797.9 万株(丛) 。人工造林年度需苗量详见表 41。 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人工造林用苗量统计表 表 41 单位:万亩、万 株 20112015 年 总计 小计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2015 年 2016 2020 年 备注 人工造林 任务 33.21 21.89 2
47、.49 4.91 4.85 9.64 11.32 乔木树种 需苗量 3882.2 2558.9 291.1 574.0 567.0 1126.9 1323.3 乔木林按任务的 70% 计算,167 株/亩 灌木树种 需苗量 2191.9 1444.7 164.3 324.1 320.1 636.2 747.1 灌木林按任务的 30% 计算,220 株/亩 需苗量合 计 6074.1 4003.7 455.4 898.1 887.1 1763.1 2070.4 (3)苗木供应方案 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所需苗木“十二五”期间主要来自市场。 目前,兰州市共有育苗点近 900 处,年育苗面积 800
48、公顷,年出圃 各类苗木 3040 万株,在满足全市其它造林绿化项目对苗木需求的基 础上,也可为新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苗木保障,不足部分可 采用招标方式向周边的省、市进行采购。 “十三五”期间的苗木需求, 30 除部分对外采购外,主要来自于本次规划新建的育苗基地,按年最 大需苗量 900 万株,苗圃基地平均每亩出苗量 30004000 株计算, 需育苗面积 22503000 亩。考虑到新区现有 1000 亩育苗基地,本 次规划新建育苗基地 2000 亩。苗圃基地所培育的苗木除满足兰州新 区林业生态建设用苗外,也可对外销售,增加经济收入。 (4)造林树种选择 根据适地适树、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
49、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以及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优良树种等原则,针对不同的 防护林类型,本规划区主要造林树种选择如下: 防护林带及通道树种:垂柳、馒头柳、金丝柳、国槐、新疆 杨、河北杨、榆树、文冠果、云杉、樟子松等。 生态景观林树种:国槐、云杉、刺槐、垂柳、垂榆、河北杨、 栾树、火炬树、侧柏、柽柳、沙棘、爬地柏、牡丹、玫瑰、月季、 连翘、丁香、紫叶李、红叶李、黄刺玫、紫叶小檗、白蜡、榆叶梅。 生态经济林树种:文冠果、沙棘、山杏、红枣、金银花、玫 瑰等。 (5)建设内容、规模与投资 一是加强对现有 1000 亩苗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灌溉设 施建设、土壤改良、道路建设、防护林带建设等,扩大生产规模和 培育品种。二是在兰州新区中部现代农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区,选择 地势平坦、水文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段,新建现代化林木种苗 31 花卉培育基地 2000 亩,其中:国有种苗基地 1 个,面积 1000 亩, 建设地点选择在东一干渠与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