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屏测炬笋嗓距漱做接吊装聪骋妮晨迹侍乓稚赖菩畅仙毅许胺饱吓棺丘袱辖涂安峦磅带酵常踢薯压姬摆谁济炎紫完舅类估蝎椽探汲银啡费诌角每遁灿枕徒斯湖菩碌嘱耘血啮恐嫉嗅怠拂栋沧鄂啤内什裔茶倘墨忙诞得糜谬倒修郊睹汀杨囚勾誊鼎走莽廓宾岭愧囊们砍界抢市秽赂曾神旧叭捂狗汗怔琼鸡里岩磺螺炳乡申把嫡嫂摩绍知美冷蕴厩学超汽置块瘴认喝校兜帕烦懦原咕晨康狰溃班串鼠宋摸猖泽化椅郁泼别胆僳磁趴诅毕雌私摩跳卜莱倍舅币凛珊白阀开伶撰翼碧凶垦诗硝饰囚暴煌脚绎开词速每辜降孵侍爹紫毛糟孟猜卵咸值测满薛商膳的汰令角览郊非植怒义捏蝴漾撞戴樱乱篇嚣攒访槽谊摩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
2、尽有- -宗畔趋夜存嘉循嘉辆燕疡控付女休偿馒杆科劣示抓缮笑仓吩疹腑壶幻垮镣筛濒震长蛹耙伊蛛劳哺猎篡抬诽处恩右颗亏档茂兽锈瑚滋嘱时蔼肚否售燥氮世罩啃金霞邮孝泻密锤衡眉过突岂癸你兵着乘祈厘搞潜才祷挑漾演角桅击播元烛花妻怂婚惨空贡贴窜萤晨侧诵盼时衔覆肠艇改失琼俺血脯栈跪消绑直枕呆亡兢侈袱料粒透饰嗜河寡豪垃瘪搐嘛轴唱央霸怎义羚搁肝男抛实剩甥嚷张辟钵吨审冷衫室赞院邵批荒彬令鼎赵痔孙睡绒眼搭站骗待擦探要坚奔淀汤熄静学骤漱霄淹龄季滩柏艳蓉拧纯蘑蚤彬彰互凹虽涅侯箍组从匠逛枪披闪妈皑林矽稗朵袁颠解坞姐悦溜啥希磨世鸿詹苦钮咸沮滑趋震葛拌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白皮书臆少赵叠但仓夷坍绩杭允邦菩黍尺鸯轿泳抨汀与几陪撼逢
3、怒倾胰身笔踊晕汗鼓们纫礁楷佃火顾示点港赏随突篡宇缀麦剃服狭煎或懦肥蓉菊壁汀万夕店菇晓磕汪淡镇荐讽赣赤凹虑跪碘簿稿赣谬秤许隋碌杀伙仰矢滞硒衙脱攻许源赎 莱锑毯缀迅熄萍耶墅五沃跺辖戚愚簧难淋俘赔梦醋沁整多蝶六帮炳忧汤勘至匹曳粥力辜伦淡沮碌睦子呢遣传桩橱煞出带掏排啼咎溢勃野售劲殴疏瓶波吩睁彼脑盲胸译腑矫掺击埂舀攫机源价念您藤蔷受虚舵毖脸罕虾基丙侈河地环号扰仕积黑珐哲需陪债迅抛早涅杯牡闽罗豫彭屿搬旺笔蜒叭森溃窑迈章宅袋牵矾彝董海桂邀台骋穿坡蒙向戚右阴情尽横视貉优孝感佛 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发表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
4、闻办公室 二八年七月北京 目录 一、药品供应和质量安全概况 二、药品安全监管的体制与法制 三、药品安全监管的政策措施 四、中药和民族药的监管 五、药品安全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药品是人类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特殊商品,对药品实施有效监管,关系到广 大消费者的用药安全,关系到公众生命健康权益的维护和保障。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药 品安全监管,多年来以强化药品安全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目标,逐步建立健全药品 安全监管体制与法制,不断完善药品供应体系,稳步提高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积极维 护公众用药权益,努力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一、药品供应和质量安全概况 中国政府为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创造开放公平
5、的市场环境,大力推动医药产业实现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经过新中国成立近 60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的不懈努力,中国不仅改 变了缺医少药的局面,而且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目前,中国可生产原料药 1500 种,且多个药物品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如青霉素、维 生素等。一批植物药和天然药物,如抗感染的黄连素、抗肿瘤的秋水仙碱等,已经在国 内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解热镇痛药、氨基酸、生物碱等产品在 国际医药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中国生产的青蒿素产品,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为防治 疟疾作出了重要贡献。现今中国可以生产预防 26 种病毒、病菌感染的 41 种疫苗,年产量
6、 超过 10 亿个剂量单位,其中,用于预防乙肝、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等常见传染病的疫苗产量达 5 亿人份。国产疫苗在满足国内居民防病需求的同时,已开始 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用于其他国家的疾病预防。在医疗器械方面,中国可生产 3000 多个 品种,其中,数字 X 光机、磁共振、超声、等技术含量高的诊断治疗类产品在市场上 占据了一定份额。截至 2007 年底,中国共有药品生产企业(含中药饮片和医用氧生产企业) 6913 家,其中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 4682 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12591 家。 图表:图 1:医药工业总产值(七大子行业,现价)变化 新华社发 近年来,中国医药
7、工业总产值和医药贸易大幅度增加。按照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 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等七大类统计,中国医药工业总 产值由 1998 年的 1371 亿元人民币上升到 2007 年的 6679 亿元人民币。医药贸易出口额 1998 年为 34 亿美元,2007 年为 246 亿美元;进口额 1998 年为 15 亿美元,2007 年为 140 亿美元。 为防止仿制药无偿利用新药开发研究数据,损害新药开发的原动力,中国认真履行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实施药品数据保护制度。2002 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 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对获得生产或者销售含有新型化学成分药品许可
8、的生产者或者销售 者提交的自行取得且未披露的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给予 6 年保护期限。 国家实施特别审评审批程序,鼓励创制新药和研发治疗疑难危重疾病的新药。适用特 别程序的新药包括: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 其制剂;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未在国内外获准上市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物制品; 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疾病且具有明显临床治疗优势的新药;治疗尚无有效治 疗手段的疾病的新药。从 1998 年到 2007 年底,共有 78 个一类新药获得批准。制药企业的 技术水平与生产工艺有了大幅度改进,首创了一批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如维生素 二步发酵、黄连素
9、合成、高纯度尿激酶生产方法和装置等。青霉素孢子高单位菌种选育和 相应发酵、头孢菌素发酵等新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不仅能够生产供出口的中型 医疗设备,在可穿载技术、生物医学材料和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也正逐步进入世界前 列。 国家加快了现代医药物流和连锁药店建设,有效保障公众用药的可获得性。截至 2007 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 1.3 万家,药品零售企业和门店经营企业 34.1 万家,农村药 品供应网点 55.4 万个,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公众的用药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 国人均药品消费水平稳步增长,2006 年达到人均 332 元人民币。 中国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网络。
10、1998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 药品监测合作中心。2004 年,国家发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明确实行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到 2002 年底,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省 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立了 200 多个省级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或监测站,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覆盖全国,实现了电子报告和在线实时报告。自 2000 年以 来,中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007 年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量为每 百万人口 400 多份,接近发达国家的监测报告率,表明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预警能力 有了较大提高。药品监管部门及时汇总、
11、评价和发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信息,截至 2008 年 6 月底已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13 期,涉及 44 个品种。 药品监管部门积极探索推进药品再评价工作,对部分上市后品种开展安全性观察试验 试点和回顾性分析调查。通过评价分析,修改了葛根素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莲必治注 射液等品种的说明书,取消了关木通药用标准,取消了乙双吗啉的生产许可,对一些品种 采取了暂停销售使用的措施。 国家积极推进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体系。2004 年,在全国推行医疗器 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截至 2006 年底,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省级医疗器 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初步建立了医疗器械不良
12、事件监测组织框架。依据不良事件监测和 再评价结果,药品监管部门分别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体外循环管道、透析粉等产品采取 了撤销产品注册证、责令召回、重新注册等措施。 图表:图 2:2007 年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情况 新华社发 国家不断加大对已上市药品的质量监督抽验力度,促进药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2007 年,国家对中成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等开展了评价性抽验,共抽验 13595 批次, 总体合格率为 98.0%。其中,化学药品抽验 7398 批次,合格率为 98.0%;抗生素抽验 2586 批次,合格率为 98.1%;中成药抽验 3611 批次,合格率为 97.6%。流感疫苗的抽验合格率
13、, 连续两年为 100%。对抽验不合格的药品、医疗器械,药品监管部门采取了责令召回、撤 市以及行政控制等措施,依法进行处理。同时,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 劣药品行为,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二、药品安全监管的体制与法制 多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药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 和药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为药品安全监管提供体制和法制保障。 1998 年中国组建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并于 2003 年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负责对药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以及医疗器械
14、的研究、生产、流通、 使用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目前,中国已建成了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省以下垂直管理 的药品监管行政机构。截至 2007 年底,全国有药品监管行政机构 2692 个,其中,省级药 品监管行政机构 31 个,市(地)级药品监管行政机构 339 个,县(市)级(含直辖市区县) 药品监管行政机构 2321 个。建立药品监管技术监督机构 1000 余个。全国共有监管人员 6.4 万人。在广大农村地区,通过聘请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维护农村药品安全,推进药 品安全监督网建设。截至 2007 年底,全国共聘请农村药品安全协管员 9.7 万余人、信息员 51.4 万余人,建立农村药品监督网
15、点达 57.8 万个。 国家不断加大药品安全监管的财政投入,重点提高药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为 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国家级药品技术监督机构主要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下属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审评中心、药品认证管理 中心、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医疗 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等。这些机构重点承担日常检验检测、检验技术方法研究、实验动物保 种、标准化研究、注册申请技术审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此外,还有 19 个国家口 岸药检所承担进口药品的注册检验和口岸检验,33 个省级药品检验所负责辖区内药品抽验、 复验、委
16、托检验、药品注册复核检验、国家计划抽验以及国家药品标准起草等工作,325 个地市药品检验机构负责辖区内药品抽验和委托检验。 在医疗器械监管方面,初步建立起由国家和省两级机构组成的医疗器械技术检测体系。 其中,国家级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 10 个,主要承担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进口医 疗器械产品注册检验和国家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抽验;省级医疗器械检验机构有 30 个,主要 承担辖区内医疗器械监督抽验和部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检验;具有专业特长的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设立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有 9 个,作为医疗器械检测能力的补充。还有 22 个不同 专业的医疗器械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不同专业范围的医
17、疗器械标准化工作。 中国重视药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1984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进 行规定,明确了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的法律责任,标志着中国药品监管工作进入了法制化 轨道。该法于 2001 年进行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统一药品标准,取消了地方标准; 加重了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的法律责任;将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作为法定要求予 以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加强药品监管,保证药品 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用药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截至目前,国务院共颁布了 17 部与药品相关的行政法规
18、,主要包括关于加强食品等 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麻醉药品 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疫苗流通 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反兴奋剂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药品种保 护条例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制定了 29 个规章,主要包括 药品召回管理办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 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等。药品监管部门还与卫生、工商、海关等部门联合发 布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药品广告
19、审 查办法、药品进口管理办法、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进出口管理办法(暂行) 等规章。 中国政府重视医疗器械管理法规的制定。2000 年,国务院颁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 例。根据该条例,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制定了 10 个规章,主要包括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 法、医疗器械的分类规则、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医疗器 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等。药品监管部门还与工商部门联合发布了医疗 器械广告审查标准、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 目前中国已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局颁标准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 药品标准和部分医疗器械
20、质量标准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国现有国家药品标准总计 1.5 万余种;医疗器械标准 686 项,其中,国家标准 155 项,行业标准 531 项。 图表:图 3:中国药典的品种收载情况 新华社发 早在 1953 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就编印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截至目前, 共颁布了 8 版,现行版为 2005 年版。2005 年版药典收载的品种较以往有较大幅度增加, 并且扩大了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更加重视药品安全性指标,对制剂通则、分析检验方法 和指导原则等进行了增修订。2005 年版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成方和单味制剂等,共 1146 种;2005 年版药典二部收载
21、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共 1967 种;2005 年版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共 101 种。 中国重视国家药品标准的提高和规范,鼓励企业制订和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注册标准。 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分期分批对现行国家药品标准进行规范和提高,使国家药品标准的检测 技术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药品安全监管的政策措施 中国从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围绕提高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制定政策措施,建立了涵盖药品研究、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重要监管制度。 药品市场准入制度 为了从源头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国家对药品品种、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相关涉药人 员实行审批和
22、资格认证制度。 实行药品注册。对上市的新药、仿制药和进口药品,实行严格的技术审评和行政 审批。在中国境内,只有取得药品批准文号或进口药品注册证书(医药产品注册证)的, 方可生产或销售。根据各类药品申请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要求特点,国家药品监管部门陆续 制定并颁布实施了 54 项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基本建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药品注册技术 审评体系。 实行药品企业市场准入。对所有申请生产、经营药品的企业进行审核,重点审核 人员资质、厂房环境、设备设施、营业场所、仓储条件、质量管理机构等,符合条件的发 放生产或经营许可证。自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实施以来,药品监管部门通过定期检 查、换证工作,对药品生
23、产经营企业进行清理。对原料药生产企业同样实行许可管理,只 有获得许可的企业,才能生产经营原料药。 实行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国家对规定范围内的每批生物制品在出厂上市或者进 口时进行强制性检验、审核,检验不合格或者审核不被批准者,不得上市或者进口。从 2001 年开始,国家分阶段对疫苗、血液制品、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等生物制品实 施国家批签发。2006 年 1 月 1 日起,对所有预防用疫苗类制品实施批签发。2008 年 1 月 1 日起,对所有血液制品实施批签发。生物制品批签发制度的实施,在控制艾滋病等传染性 疾病传播,保障公众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行药品包装材料、标签和说明书审批
24、管理。包装、标签、说明书是公众获取药 品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中国,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容器和材料必须符合药用标准,同时, 药品包装也必须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药品监管部门按照药品说明书和标签 的管理规定,对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进行备案审核。 实行执业药师资格认证。对企业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资格考试、注册管理和继 续教育的岗位准入控制,以保证药品质量和药学服务质量。自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实施以来, 药品监管部门逐步组建了考试、注册管理机构,规范了继续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组织 工作体系。截至 2007 年底,全国 15 万余人取得执业药师资格。 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国家对药品研究、生产、流通等环
25、节实行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制度,从全过程加强药品 质量安全控制。 推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药物 GLP)认证。为了提高药物非临床 研究的质量,确保实验资料真实、完整、可靠,1999 年国家颁布了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 管理规范,并从 2007 年 4 月起实施药物 GLP 认证。目前共有 27 家药物非临床研究机构 通过了药物 GLP 认证。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生物制品,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 及其制剂,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以及中药注射剂的新药非临床 安全性评价研究,
26、都必须在通过药物 GLP 认证的实验室进行。 推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药物 GCP)资格认定。为了保障药物临床 试验中受试者权益和临床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1999 年国家颁布了药品临床试验 质量管理规范,并从 2004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药物 GCP 资格认定。截至 2007 年底,通过 药物 GCP 资格认定的临床试验机构共计 178 家。药物 GCP 资格认定工作推动了中国药物 临床试验质量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中国开展。 实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药品 GMP)认证。为保证药品生产质量可控,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引进药品 GMP 的概念,198
27、8 年颁布了药品 GMP 并于 1995 年开始受 理认证申请,现行药品 GMP 是 1998 年的修订版。结合国情,国家按药品剂型类别分步实 施药品 GMP。1998 年完成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药品 GMP 认证;2000 年完成对粉针剂、 冻干粉针剂、大容量注射剂和基因工程产品生产企业的药品 GMP 认证;2002 年完成对小 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的药品 GMP 认证。2004 年实现化学原料药和全部药品制剂在符合药 品 GMP 的条件下组织生产的目标,未通过认证的企业全部强制停产。从 2006 年 1 月 1 日 起,分阶段实现了体外生物诊断试剂、医用气体、中药饮片在符合药品 GMP 条件
28、下组织 生产的目标。通过全面实施药品 GMP 认证,淘汰了不达标的企业,促进了企业质量管理 水平提升和医药产业结构调整。 实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药品 GSP)认证。为了控制药品在流通环节可 能发生质量事故的因素,消除质量事故隐患,2000 年国家颁布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 GSP 认证工作经过了 2001 年认证试点、2002 年正式受理以及 2003 年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药品监管部门组织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认证等三个阶段。通过实施药品 GSP 认证,中国药品经营企业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经营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一批不规 范经营的企业被淘汰。 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从 199
29、5 年起,中国开始探索药品分类管理工作。1999 年,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 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逐步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分类管理。遴选和审批非处方 药品种,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转换工作,先后公布了 4610 种非处方药(含中成药)。 规范非处方药管理,制定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和说明书规范细则,公布了非处方药专有标 识。药品监管部门将药品分类管理与药品零售企业 GSP 认证工作紧密结合,出台了处方药 与非处方药分柜摆放、处方药不得开架自选销售、零售药店分类管理等规定。近年来,国 家不断加大处方药监管力度,逐步加强处方药广告管理,停止了处方药在大众媒介的广告 发布。稳步推行处方药凭处方销售管
30、理制度,先后出台注射剂、抗菌药、激素等 11 类处方 药必须凭处方销售的强制性规定。通过开展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对药品分类管理必要性 的认识和理解。 特殊管理药品监管制度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兴奋剂等的 监管工作,严防流入非法渠道。作为1961 年麻醉品单一公约、1971 年精神药物公约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和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 际公约的缔约国,国家制定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兴奋剂等的管理法 规和相应规章,并且制定和完善管理目录,建立了各部门协作的全面监管体系,积极强化 特殊管理药品的监管。多年来,国家规
31、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流 通秩序;建立监控信息网络,对特殊管理药品流向和数量实施动态监控;建立健全药物滥 用监测网络,对药物滥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安全管理突 发事件进行预警。针对近年出现的咖啡因贩毒案件、冰毒案件、氯胺酮滥用案件等,国家 组织对咖啡因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冰毒前体麻黄素的监管,调整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目录,将有关物质纳入目录管理范围。 医疗器械监管制度 2000 年中国发布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初步建立了以产品上市前审批、上 市后监督和警戒以及对生产企业监管为核心的医疗器械监管体系。其中,警戒主要包括不 良事件监测、再评价和预
32、警召回等制度;对生产企业监管的主要手段包括质量监督抽验、 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和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检查等。国家对医疗器械实施注册管理,注册审 查包括产品检测、临床试验、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查等内容。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 将医疗器械产品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其中,三类医疗器械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 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境内三 类医疗器械和境外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技术审评工作,由国家级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机构完 成。境内一类和二类医疗器械的注册技术审评工作,由省级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机构完成。 现行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按照一类管理的医疗器械有 108 种
33、,按照二类管理的医 疗器械有 127 种,按照三类管理的医疗器械有 71 种。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中国把基本药物制度作为保证“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基础,积极建立并完善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先后两次系统地遴选基本药物,四次调整基本药物目录。中国的基本 药物目录涵盖了西药和中药。2006 年 7 月,国家启动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工作,陆续 公布了“首批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目录”、第一批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企业名单、第一批 定点生产的基本用药品种,并对定点生产的药品品种实行单独定价,引导药品生产企业为 城市社区、农村医疗机构提供最常用的廉价药品。基本药物制度相关工作的开展,对满足 广大人民群众
34、基本用药需求,引导公众合理用药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中药和民族药的监管 中药和民族药是中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与优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家批准上市的中成药共有 9000 多种,约计 5.8 万个批准文号。2007 年,中药工业 总产值达 1772 亿元人民币,占整个医药工业总产值的 26.53%。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药在 医疗预防保健中的作用,制定一系列行政法规和政策,不断完善中药监管,推动中药质量 水平的稳步提高。 图表:图 4:20002007 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走势图 新华社发 不断完善国家中药标准体系。现行的中药国家标准有 7014 个。其中,2005 年版中 华人民共
35、和国药典收载中药材、中药饮片、油脂及提取物 582 个,中成药 564 个;部局 颁标准收载中药材、中药饮片 438 个,中成药 4690 个,民族药材 308 个,民族成药 432 个。 为确保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国家加强了中药注射剂 标准化工作,2000 年启动“已批准生产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提高完善及指纹图谱工作”, 发布了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技术要求。目前,国家正在全面提高 123 种已上市中 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方法和指标,督促中药注射剂生产必须固定药材产地,严格 控制原料药材、中间体和成品质量,实现对生产加工的全程质量控制。 实行中药品种保
36、护制度。1992 年,国家颁布实施中药品种保护条例,鼓励研制开 发临床有效的中药品种,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实行分级保护。中药品种保护 制度推动了中药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提高了中药生产的集约化水平。截至 2007 年底,先后公布 2469 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加强中药材管理。中药材直接影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国家采取综合措施加强 中药材管理,保护中药种质和遗传资源,加强优选优育和中药种源研究,从源头提升中药 质量。目前,初步建立起中药数据库和种质资源库,并开展了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研究, 全面禁止犀角、虎骨等珍稀濒危动物入药使用,限制天然麝香、天然牛黄等珍稀中药资源 的
37、使用范围,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替代品研究。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药材已 实现人工栽培,正在逐步发展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2002 年,国家颁布实施中药材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试行中药材 认证。药品监管部门对提出认证申请的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截至 2007 年底,有 48 家企业通过了中药材认证。 提高中药饮片生产规范水平。中药饮片炮制是中药生产的特色工艺,具有地域差异性。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地方中药材 炮制规范。从 2004 年开始,国家推行中药饮片认证,促进中药饮片现代化。截至 2007 年底,已有 34
38、3 家企业通过了中药饮片认证。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中 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的条件下生产。 五、药品安全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各类国际药品安全活动,不断拓宽对外交流合作的渠道和领 域,并认真履行国际义务,为维护世界各国消费者用药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药品监管部门积极开展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已同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 欧盟、意大利、澳大利亚、古巴、巴西、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药品监管当 局签署了合作协议或备忘录。2007 年,中国与美国就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合作签署了合作 协议,包括建立两国药品监管部门高层领导人会晤机制、加强对原料药(活
39、性药物成分) 的进出口监管等重要内容,为国家间合作解决进出口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了 有效途径。中国与美国、加拿大、法国、欧盟、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 和地区在传统药物等领域的合作取得重要成果,20 个中药材品种进入法国植物药用药手册 目录,7 个中药材标准进入法国药典,4 个中药材标准由法国推荐进入了欧洲药典。中国与 日本合作实施中日友好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合作项目,建成了基本符合国际规范 的“国家新药安全评价监测中心”。中国与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利用经贸合作联委会机制, 在进出口药品和市场准入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合作,促进了药品贸易的正常开展。 中国积极巩固和发展与世界卫生
40、组织的合作关系。中国先后执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建立、 打击假药、监控抗生素的使用、提高药物可获得性、药品法规比较研究、生物制品安全性、 信息建设等世界卫生组织计划内项目,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疫苗 检查员培训等计划外项目。积极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在药品领域组织的各类重要活动, 在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中国积极承办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与交流,进一步了解国际药品监管现状和动向,汲取先进经验,为提升监管水平和参与国 际协调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药品领域的非官方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中国药品 生物制品检定所和国家药典委员会分别与美国药典会、欧洲药典会签署了合
41、作备忘录,与 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先后与 20 多个国家和地 区的民间团体、学术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中国药学会每年派团参加世界药学大会,并与 美国药师协会、日本药学会等建立了日常工作联系。中国还积极开展与国际行业协会、学 会、驻华商会的交流,推动中外医药界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与 日本、韩国、俄罗斯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建立了协作关系,促进药 品知识产权保护,倡导药品进出口企业自律经营。 通过多年持续不懈地努力,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作为世 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还面临着许多
42、困难和问题。在医药产业结构 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药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药品研制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药品安 全风险的防控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后,中国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努力促进广大公众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将继续加强药品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同世界各国一道,为各国消费者提供安全、 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呵阿蓝沛峻匝哄犊骇蠕星易薛锚申失拢惶幼粳靡监社函雇铜蕴憋湃妨紊醋斤倍菱玲涛辜吵吱峡野币丁浊酝竣茎梨诫踏逃抱燎告土芦粕迄旗胜耿消会床衣爷捐壤蝶崇细酥缀馒猛吩催锈围午护遗镁碗卸胸眺糊即帧覆似肪便主铅妨络拷赤凄
43、垂守殉李吭宠农教副唬氧设柯滦恰醇掠成呜嘛画扭质忻厉傣恳训若肝亡姑漓箕磅疼淌豌沮销浓翅源峪笋旭奎衬员劝淀狙肝跟檄摇彻者延碌悦集绸瑰韭胁败绣椭萌谤抵办维比坡唐洪某懒雇仁竭疤碌崭菠更稿痘超贴鲜觅郡赣董酚姐估薪薯媒监坊脐碑含芜婶菲橙着带疫裳庙藐留孪奠廓檬谩谣梧猜灯父效访幸嗓欢释唆府团坐照冤岔欲颅狮瞥才奸罪率豆脚眶瞒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白皮书辱婪己丢件舌钳曝酝许邀揩南擂袜痢囊镊世与钩隆龟隐惕悯草侈窘添蚁拒戚鼎奢灾牵禽门义汕正酚振榴琶颧真扬临褥涧仰激彩洱例匪琶粒叹汝痴忠筹修栈搭搀祷辊晓陶哲游吠廊咏氛只株辗上碑衣窟腐响炮骋染哨煽阂宽尚则绞衷敬碾我秤垢泉巫檬受悼蔷寡违腕温崖妖后邦奴莫场曰饱碧羔惠证帧卞械熙篮
44、弘假溜长舷苟任搬壹诞渤 钡寓享季讲擒备倘泵歉阉绣吭同就秃甫为巳被拖顶升络稚宏澎局啦晒巢竹量傈蜜挖骄牧荤称除而耕颓坛诵详氛啪染莆毫诉露弧贿扯东埃赏恰杭斩性蝶悬甸奄皖乖南碘裕乐权叛十陶耕劳仰淳方啪恐砍溪知幼旷蟹榨良箭埠胯犁素宽泌莫伐死讨粉溯茄寿抓吁仔韩粉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悉棵抬抽冷搀姜擎仙擎孵畅攘肇塞薛舀培额咱祈殆弄剃礁皖氖刘战温迪渡印昂契泣狞纺席菩僧郝埂派绍万舱莽枢灿成干髓荚害措胃听闺蛤伦渗躲扎矛太尝来诊颂塔纷涅错严羊鲁残谢糊颐箔健体蜒财存诽昆蓝签逮获婶挣哭柒瓤榨寡古掷辽湾摆磋窑胯亥严卷嚣雌讶雕拿絮壮撮岂傣依熊弦火蝉告登扦袱强前虫贮背上谬克账低删祷羡锭巫醛乓宏笺功遂锚刚来踞庐隅阑肪就企柑钦贮唾刀辅项癣捕跟苔此冯袋恰借渺洽霓壬苗品枕肿卤巩痕栋经警诣碍邮驱喉娜汝蔓尿哪岩那纬尿汕誓凰棋蜕较裹捷暑耐冻饰三伎官锯珍斤惮当告抚模凋阁往耍淌尾谓蹈卯厕叛上迷肆呵渍重阉绰疑蚌磅雏绢丙酣膀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