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42412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金融学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一、国内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现状美国学者GARDENER对资产证券化给出了一个非常宽广的定义资产证券化是使储蓄者与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全部地匹配的一个过程,或者提供的一种金融工具。有“证券化之父”之称的FRANKJFABOZZI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将具有共同特征的贷款、消费者分期付款合同、租约、应收账款和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包装成可以市场化的、具有投资特征的附息证券。何小峰(2001)提出了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概念,指出即使在美国,最广义的说法也是“二级证券化”的思想,第一级证券化是指实物资产的证

2、券化,第二级证券化是金融资产的证券化。他们认为资产证券化包括最广泛的四种类型即现金资产的证券化,如以现金为始点的证券投资或投机的过程;实体资产的证券化,如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及其他证券并上市交易的过程;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如住房抵押贷款支撑的证券化、资产支撑的证券化等;证券资产的证券化,如证券投资基金、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行、上市与管理的过程等。台湾学者陈文达、李阿乙和廖咸兴(张朝英,2004)给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是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将其能产生现金收益的资产加以组合,然后发行成证券,出售给有兴趣的投资人,借此过程,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能向投资人筹措资金。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1资产

3、证券化与金融稳定姜建清(2004)认为,通过资产证券化,金融机构可以将风险转移给那些数目众多的愿意和能够承担风险的社会个体,从而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避免由社会全体成员来承担无收益的风险。另外,投资者、中介机构等更多的主体参与到信贷资产的尽职调查、信息披露过程中,相当于将银行信贷过程中一些隐蔽的风险透明化和公开化。这种“风险的外部治理”结构有助于减少和防范暗箱操作,进一步降低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沈炳熙(2006)认为,资产证券化既是一种融资方式,也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手段,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有助于解决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相匹配的问题,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这有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提高

4、金融稳定。张超英(2002)认为,抵押支持证券实现了住宅抵押贷款的流动化,这有利于降低住宅抵押贷款要求对银行自有资本消耗的压力,也使得银行回避持有风险,扩大资金来源,从而调节金融支持的潜能和金融运行的效率,最终保持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IMF(2006)研究认为,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各种信用衍生工具的采用,都促使银行信用风险在以多样化的形式存在于投资者当中。这样可以使存在风险的这些机构乃至整个银行体系在信贷冲击面前的脆弱性减少,有助于加强金融稳定。KAUFMAN(1999)最早提出证券化可能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存在重大隐患,他指出证券化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导致过度的信用创造、造成流动性错觉

5、、减少储蓄机构的作用、导致金融机构监督贷款激励的弱化,并且会对一国的金融政策造成不利的影响。瑞斯勃格(2007)认为,原则上信用风险的转移可以导致风险更有效地分担,虽然在这个转移过程中信用风险并没有消失,而且往往是转移到未受监管的市场,造成了透明度的降低,容易产生新的风险。BORIO和LOWE(2002)认为资产价格的繁荣与破产,伴随着迅速的信用扩张和超过平均水平的资本积累等因素增加了未来金融不稳定发生的可能性。全球金融稳定报告(2003)从制度性层面分析了资产价格波动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原因,认为激励结构、缺乏稳健的风险管理、缺乏透明度和市场子结构存在的缺陷等因素是使资产价格的波动进一步转化

6、为金融体系不稳定的重要原因。2资产证券化与金融不稳定最早提出证券化可能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存在重大隐患的是KAUFMAN,他指出证券化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导致过度的信用创造、造成流动性错觉、减少储蓄机构的作用、导致金融机构监督贷款激励的弱化,并且对一国的金融政策造成不利的影响。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大家开始注意到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可能给宏观经济和政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和挑战。1)产证券化对金融风险的传递和扩张瑞斯勃格认为,原则上信用风险转移导致风险更有效地分担,但在这个转移过程中信用风险并没有消失,而且往往是转移到未受监管的市场,透明度反而降低,容

7、易产生新的风险,如交易对手方风险。孙立坚认为,资产证券化整个过程的细分化带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结果是标的资产(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信用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很容易扩散到衍生品市场,影响到借款人、贷款机构、基金公司、个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甚至不知情的外国投资者等各个利益群体,形成十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王志刚认为在逐利动机和市场导向的激发下,基于信贷市场的细分和信用中介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发起分散”模式。缺乏对整个链条参与者的激励约束,“高回报”成为大家共同瞩目的焦点,其对应的“高风险”几乎被所有的参与者无意忽略或有意隐去。陈颖等认为,资产证券化机制一方面提高了金融机构

8、资产负债表的弹性,在更大范围内分散了风险。另一方面导致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金融工具风险计量和定价机制主要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增强了金融工具对系统性风险的敏感性,并加速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风险传递,使风险识别与计量更加复杂。在“反复中介化”的金融交易链条中,最终投资者与初始债务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金融工具的索偿权传递链条越来越长,市场参与者更加依赖于通过信用衍生工具来转移风险,放松了对基础资产的风险控制,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依赖于风险转移机制的有效性。但在很多情况下,风险转移是不充分的,基础资产质量恶化的系统性影响不仅没有有效分散,反而在链条式传送过程中被显著放大。杜厚文等认

9、为,在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利益链条上的各方并不是在充分防范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收益,而是企图把风险转移给其他环节来获得酬金。结果,信用风险分散变成风险防范缺失,出现了危机沿着利益链条节节扩散的局面。李征认为,资产证券化仅是一个“风险接力游戏”,其自身不可能减少系统内风险,相反,在单个市场主体风险降低的情况下,由于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产品的过分乐观和对于原始信用风险防范意识的弱化,很可能导致整体的系统性风险增加。所以,证券化过程中的低金融成本是以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为代价。白钦先等在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化过程中,各类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行为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相关金融产品不断吸纳各种风险并不断地将

10、风险向整个金融体系扩散,名义上、表面上的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押后,都是以未来风险加大甚至系统风险提升为代价的。三、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和扩散机制ALLENANDCARLETTI分析了证券化如何使信用风险在银行和保险部门之间进行转移,以及银行如何扩散自己的风险。他们重点强调了风险在不同机构之间的传染机制,正是这种传染机制导致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存在。BARRETTANDEWAN认为,银行通过证券化将风险转移到了私人股权公司、对冲基金等新型金融机构身上,但这些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明显不足,致使它们很难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导致风险分布的不透明。MICHAELMAHHUILIM认为资产证券化的出现以及管

11、制的放松导致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被放大和扩散了,由此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REINHARTANDROGOFF认为,以证券化为主的金融创新使风险从房地产市场转移到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再转移到信用市场和资本市场,并且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被不断地扩散和放大,由此导致了美国严重的次贷危机。BIS通过对证券化等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研究认为,证券化掩盖了信用衍生品的风险,一旦础资产发生问题,金融创新就会产生金融冲击,从引起危机的爆发。四、小结从这些研究成果得出资产证券化为主的金融创新既可以促进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也可能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资产证券化实现了风险的再分配,通过使市场交易各方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促进分

12、工协作形成规模经济方式达到一种帕累托改进,促进了效率。同时也造成了市场流动性的枯竭以及信用危机的发生,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资产证券化及其衍生品基本功能的正反两方面作用,既要肯定起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其在通货膨胀、信用危机、道德风险等方面造成的经济波动。参考文献1肖崎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绩效理论述评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022李佳王晓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评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3姜建清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从货币市场走向资本市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2022054高保中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200557785李征美国次债危机与中国资产证券理性J经济管理,2008,36116孙立坚等“次级债风险”对金融风险管理的警示J世界经济,2007,1222307何小锋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于凤坤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沈艺峰西方商业银行贷款证券化J投资研究,1994810张超英关于资产证券化动因的理论探析J财贸经济,2003,611张洪涛,段小茜金融稳定有关稳定研究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06,512沈炳熙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J中国货币市场,2006,413李鑫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实施的意义及前景分析技术与市场2010/0314操绪江资产

14、证券化在我国实施的意义及前景分析J当代经济,2008,1115侯科峰从次贷危机看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0416王佳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09,0617JOHNVDUCAJOHNMUELLBAUERANDANTHONYMURPHYHOUSINGMARKETSANDTHEFINANCIALCRISISOF20072009LESSONSFORTHEFUTURE,JOURNALOFFINANCIALSTABILITYVOLUME6,ISSUE4,DECEMBER2010,PAGES20321718HUGHTHOMASPRELIMINARYLOOKATGAINSFROMASSETSECURITIZA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FINANCIALMARKETS,INSTITUTIONSANDMONEYVOLUME9,ISSUE3,AUGUST1999,PAGES321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