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课题 1 窃读记 课时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 窃、腋”等 7 个生字,会写“窃、炒”等 14 个生字,正确书写“ 支撑、 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重点感悟描写“我” 动作和心理活动的 语句,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 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改进建议 一、 直奔“窃 读”。整 体感知
2、二、 品味“窃 读”,感受 渴望 三、结合 重点语段, 感知人物 形象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 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 词?(偷读) ,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 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 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 什么事? 1。边默读课文边用“_”划出描写 “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 子,说一说体会。 2。重点品读文中 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 动的语句。 a“我跨 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 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 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
3、)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来 学 习 网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句子:b“急忙打开书,一 页, 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 的形象,可“ 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 , 那样“贪婪地 读着” ,这样写有什么好 根据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分段读读准字音 了解大意 “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 在书店看书 边读边画 小组内初步交流 读句子体会情感 (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 读书。) 2 四、自主 品读“窃 读”的滋 味 五、深悟 “窃读”, 回归整体 处? (3)
4、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 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 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 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 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 兴地喊 着:大些 !再大些 !” (1)读了这句话 ,你发现了什么? (2)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 突出了作者 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 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 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 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 前。那大家知道,“ 窃读”时, “我”的心 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 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5、”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 “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 导朗读。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 起走进书店“ 窃读” ,在你的眼里,她 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 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 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 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 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 共同品味“窃 读” 的“快乐”与“惧怕” 。 3。总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 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 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 是读书长大的!” 4。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 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
6、吗?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 的体验 有感情的朗读 细读句子谈发现 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 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 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 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 的 再有感情朗读 自读 学生默读勾画 感情朗读 观察课文插图 回答老师的问题 认真听理清层次 板 书 设 1 窃读记 快乐 惧怕 3 计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课 后 反 思 学生大多单纯、热情,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上课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 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绝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 活课堂氛围。要为学生提供广 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课时授课计划 课
7、题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课时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以读代讲,感受文章,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 读好书,感受读书 的乐趣 教学难点 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改进建议 一、 揭示课题。 质疑问难 二、初读 课文。感 知内容 三、深入 感悟,明 白道理 四、体会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 苗是谁?大树
8、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 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 读的课文有什 么不同?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 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 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 有哪些见 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文,边完成表格。 2。各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 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 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 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
9、21 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 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齐读课题 互相交流 激发阅读兴趣 请同学仔细读并提 出疑问 自读,边读边画同桌 互相检查读课文,互 相评议 自学字词 放声练习朗读,结合 插图,把自己的感受 读出来 比赛读,读得动情。 小组补充 多名学生比赛读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 4 写法,积 累语言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 多读书、 读好 书的体会。 谈一谈 板书设计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多读书、读好书 课后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教学 时,先激发学生对访谈的兴趣,使之饶有兴趣地了 解课文内容;再梳理苗苗的问题,明晰季
10、老 对读书、学 习的 见解;然后扩展阅读,鼓励学生读整 本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鼓励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学,自 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需起到激趣、点拨、引领作用。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课时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侣、 娱” 等 4 个生字,会写 “侣、娱”等 9 个生字。 2。背诵课文第 7 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带讲 ,进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教学
11、准备 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生字词卡片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改进建议 一谈话导 入,激发 兴趣 二朗读课 文,整体 感知 三再读课 文。理清 层次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 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 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 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 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 3 课“走 遍天下书为侣” 。 2。齐读课题。释题。 (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 或查字典,或
12、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 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书上作批注。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 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 遍地读那本书” 的方法分别 在课文的哪 激发兴趣 齐读课题 学生自主读书、识 字和写字 默读课文,书上作 批注 6 四激趣读 文,深入 感悟 五积累运 用,升华 认识 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 5 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 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 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 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 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 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 你
13、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 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 的感受。 4 联系上下文说说“ 新东西 ”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 46 自然段,再次 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理由。 1。自由读第 7 自然段,想一想 “我”读 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 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 从这“一遍又一遍地 读” ,你们感受到什 么? 2。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 “首先然后 最后”说一说。 3。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 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 会这样比?这样 比的好处是什么 ? 4。有感情地朗读最后
14、一个自然段。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试着 背一背第 7 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 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来 2。思考交流:作者 读一本书的方法 对你有什么启示? 说说如果有一本 书陪 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 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 家交流。 自由读句子。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抓住“朋友”“家” “一百次”“多少年”, 发表不同的见解。 齐读第 6 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 首 先、然后、最后” 这 三个表示顺序的词 语感悟。 有感情地朗读你认 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谈自己感兴趣的问 题的见解 7 板 书 设 计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朋
15、友”“家”“一百次”“多少年 一遍又一遍 课 后 反 思 五年级的学生领悟能力强,学生能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 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阅读 ,了解体会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简明的语言, 热情讴歌了 书的神奇,书的魅力。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和品读体验 中领会“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 书”的意义。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4 我的“长生果 “ 课时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 扉、瘾”等 12 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 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读书乐趣。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
16、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改进建议 一 谈话 导入 二 初读 课文,整 体感知 三、细读 课文。感 悟体会 1。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 板书)吃 了长生果会怎么样? 板书课题 。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 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要运用平时学到 的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 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 是前鼻音,馈赠“馈”声母是 k。 3。默读思考:“我
17、的长生果”是什么? 作 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 中悟到了哪些道理? 找到有关的部分画 下来。 1。“我” 的“长生果” 是什么 ?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指名读课题 同学们阅读课文。 自读课文 变读边画 (书是“我”的“长生 果”。) 8 四积累语 言。交流 感受 a作者是怎 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 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1)从作者这样读书 中,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相关的句段。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 ll、14 自然段。理解“ 别出心裁、呕心沥 血”等 词语。 3。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 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4。
18、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 为什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长生果” 呢? 1。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 与同学交流体会。 2。课外积累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 (作者非常喜欢书。 ) 感情朗读 交流最受感动的语 句,练习有感情地 朗读 (书像长 生果一样, 对我有好处。) 有感情地朗读 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4 我的“长生果 “ 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别出心裁、呕心沥血 课 后 反 思 本文情真意切,真实可感。学生学习起来极易受到感染。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读, 让学生在自渎中感悟,感受作者的读书生活,并学 习 作者的写作方法。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我爱阅读 课时 1 课时 教 学 目
19、 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 言材料。 过程与方法:习作时,尝试运用在阅读中领悟到的写作方法,如设问、反 问、比喻、 举例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学习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 教学重点 运用在阅读中领悟到的写作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教学难点 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改进建议 9 谈话 导入, 激发 兴趣 二、分别 指导,构 思文章 窃读记中的林海音、我的“长生果”中的 叶文玲,这些作家们童年时读书的
20、经历令 人回味无穷;苗苗与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爷 爷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受益无穷。 这一两 周里,我们围绕着“读书”,开展了丰富多彩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节课,就 让我们也拿 起手中的笔,在笔端记录下你与树之间难 以忘怀的故事,记录下你对阅读的不凡见 解吧。 、阅读提示,选择题目: 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根据自己开展活动 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这节课, 请大家 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确定好自己的写 作范围和题目。 、小黑板或者幻灯出示: 读书故事或体会。 采访记录。 记一次辩论或对“开卷是否有益” 看法。 把三种题目的点拨要点分发给做出不同 选择的学生,然后独立阅读,并 酝酿自己的 写作思路。有
21、疑惑者与老师交流探讨: 读书故事或体会: 点拨要点: 记录你和书的故事和体会时,别忘了像 林海音那样,把你的心理活动真实、 细致地 描写出来哟。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 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 才好。”在富有真情 实感的基础上,你的习作构思和落笔算得 上别出心裁吗? 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时,不妨选用一些读 书名言,为文章锦上添花。 、参考题目:骗“来的书、我落入了书的 “陷阱”、 买书、 最珍贵的礼物、 “恨” 书、书伴我成长、我与书邀游 、采访记录: 点拨要点: 再看一下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注意采 访记录的格式。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名字 可以用全名写出,也可以像下面的例文一 明确本次习作内
22、 容 阅读提示 选择题目 根据自己的选题 接受引导 读书故事或体会 习作内容的指导 10 三、试写 初稿,反 复修改 四、朗读 佳作,共 同赏评 样,用“问”来代替采访者的名字。 把谈话的记录写得清楚、明白;叙述的 口吻要自然,符合人物的身份。 在采访记录中要突出你和被采访者对 读书的见解,使人读了能引起思考。 、一次辩论或对“开卷是否有益”的看法: 点拨要点: 能把辩论队员的主要观点、引用的名言 格言、列举的事实等,比较真实、全面地在 作文中写出来。 抓住辩论队员的神态、动作、 语言等浓 墨描写,并不时穿插描写同学们的反应和 表现,再现辩论时的激烈。 表达对“开卷是否有益” 的看法时,要 摆
23、 事实、说道理、多举例,把自己的 观点表达 得充分有力,有说服力。 参考题激烈的辩论赛、开卷是否有益 记一次辩论、“刀光剑影”论“开卷” 、开 卷一定有益吗 、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 有困难的学生进 行个别指导。 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 己的习作。 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 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 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赏析中注意鼓励学 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参与评价;注意对语言的 评价,抓住学生用的准确的语句进行积极 评价;抓住学生独特的感受进行积极评价。 采访记录习作内 容的指导 记一次辩论或对 “开
24、卷是否有益 ” 的看法习作内容 的指导 进行习作 自行修改 组内互读互改 修改习作 优秀习作赏析 评价 板书设计 我爱阅读 读书故事或体会 采访记录 记一次辩论或对“ 开卷是否有益 ”的看法 课 后 反 思 根据学生情况注重提高口语、书面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读写知识和能力的一次 迁移。 11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语文园地一 课时 4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继续深化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 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 习一 些读书的方法。 4、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
25、味 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 辩论等活动, 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交流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 好习惯。 教学重点 加强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教学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相关资料。、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改进建议 回顾“词语 盘点”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自主准备 、读“词语盘点” 中的词语。 、组织一分钟记忆竞赛、一分 钟抄写竞 赛。
26、 未见高山便知其巍峨,未见大海便知其深 邃,未见宇宙便知其渺远,这是书的力量。 书包含了世界万物,人间真情。“我” 爱读 书,因而“ 我”有窃读的乐趣,与北大著名 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更觉读书有益; 作家的经历,让我们领悟了读写中吸收与 倾吐的关系,更坚定与书为伴,以 书为侣, 其乐无穷的信念;得出善于读书,要常读 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道理。的确,书 籍是智慧的工具。正如歌德所说, 读一本 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好 书使 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有所得。那 么,在本节课中,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 读书的乐趣吧! 、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课件出示内容: 说说你在读
27、书的过 程中,有什么故事要和大家交流。 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说说采访的心 得体会。 展开讨论,开卷是否有益。 读一读 记一记 激发读书的愿望 默读明确交际内容 进一步明确交际内 容及形式。 12 畅所欲言 日积月累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 角度,合作成组,小组同学之间的互相交 流讨论,互评互说,进行练习。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话题交流,既 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已自 主空间,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 、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 评议、 指正。 、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 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 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 辩论。 、激情导
28、入: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 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 个热爱读书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 准字音。 尝试理解: 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背诵名言。 、出示课外有关读书的名言, 拓展积累。 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英)莎 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联) 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 我们从狭隘 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 书不难,能 读 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 记为难。
29、张 潮 、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读书方面 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名 言制作成书签。 畅所欲言。 小组交流讨论 重点讨论读书的益 处,以及怎样进行 高效的进行读书。 以小组为单位展 学生交流对这些名 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练习背诵。(个人背, 同桌背。) 指名读背。 同桌互读,纠正字 音; 进行收集后交流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 回顾拓展 日积月累 13 课 后 反 思 “口语交际” 生活性较强,需要教师创设文中列举的“场景” 使学生进行无拘束 的谈话。口 语交际中有很多同学由于缺乏自信心而不敢举手发言,参与性较差。教 师要多给学生信心,鼓励学生多说, 说
30、成什么程度不重要,关键是敢说。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5 古诗三首 课时 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2。了解宋朝 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改进建议 一、导游 介绍,激 趣导入 二、整体 感知。直 奔重点 三、赏析 诗句。感 悟诗境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 不好?“京口”不仅是东汉
31、吴国第一古 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 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 昌龄的“洛阳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 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 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诗题。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 “一水 间、数重山、照我还” 。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 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 感受呢?。指名交流。 本文来自 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 (课件出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 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 3。同桌之
32、间互读、 练说。 4。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 5。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 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 1。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 看图听老师的解说, 激发学习兴趣 读题 边读边画 小组内初步交流 (我觉得 诗写得很 关,写出了诗人想 念家乡的感情。) 生齐读。 指名答。 同桌再互相读一读, 说一说:在你的头 脑中出现了怎样的 一派景色呢? 想到 什么说什么 小组内练读,指名 读。 填练习题,巩固知 识。(学生口述) 15 四品评诗 句。升华 情感 五、回归 整体。深 化体验 的词吗?近处 ()的小草()的柳树, 远处 ()的树林()高山 6。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 上
33、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 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7。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 告诉你春天来了吗? 它还能 让你感受 到什么呢? www。laixx。 com 8 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 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9。小小的“ 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 导阅读“资料袋 ”,介绍王安石推敲用 “绿”字的故事。 10。听完“ 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 深的是什么? 11。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 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 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 世上 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2。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 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 的赞
34、叹吧。 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 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 中?诗人和我 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 乎所以了吗?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 中的家乡是指哪儿? 引导从 课题“ 泊 船瓜洲”和诗 句“ 钟山只隔数重山 ”等 处理解。 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 吗?先好好读读 古诗。 4。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 到家乡呢? 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 ” “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 1。这真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漂泊在外的游子 对家乡是多么的 牵 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 朗读这首诗。 2。练习背诵。 有感情的朗读 指名答。(感受到春
35、 天里的“绿”有着层 次关,远近各不相 同;“绿”还写出了 春天景物的变 化) 再有感情朗读 (指名答。) 感情朗读 (指名答。) 学生上台指明。( 老 师点击课件,显示 “钟山”的位置。) 简介:王安石的父 亲曾在江苏南京为 官,王安石是在那 里长大的,对钟山 即现在的南京有着 深厚的感情,可以 说那里是他的第二 故乡。 读古诗 指数名学生读,正 音。 (指名答。) 16 学习第二 三首 一读入情 二品悟情 三、议深 情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 读 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 懂的词。 2。 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 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 4。这相同的两个“思”
36、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呢? 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 读 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 什么?任选一首 说。 1 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 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 默读 ,画出来。 2。“洛阳城里 见秋风,欲作家书意 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 事重重的感觉。 4。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 发情感的呢? 5。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 的意思吗? 6。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 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 家乡亲人的挂念。就让我们一起走入 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7。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
37、 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 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 感受到吗? 8。,师引导注重体会“ 风一更,雪一 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 面呢? 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 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 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 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 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 到!因为诗 中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 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 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反复读上三遍之后, 再好好想想。 (指数名答。) 指名答边读边画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 说;指名说 感情朗读 (指名答。) 小组
38、内交流。 引读“复恐匆匆 说 不尽,行人临发又 开封 齐读。 小组内讨论交流, 各抒己见 全班交流 (指名答。) 说说有什么好办法 17 四、记生 字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子。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 意写得左窄右宽。 板 书 设 计 5 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 秋思 浓浓的思乡情 长相思 课 后 反 思 学生对古诗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教学 时可以按照运用插图 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 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 句、体 验诗情来进行。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可先放手让 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 进行尝试学习, 让学生 说说词语的大概意
39、思,理解句意是 难点,教学时可要求学生把初步理解的 词语放进句子去试 着讲讲句子的意思。在学生 讲述的 过程中教师加以点拨。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6 梅花魂 课时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 魂、幽”等 12 个生字,会写“魂,缕”等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幽芳、漂泊 ”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 的品格。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梅花不畏“ 风欺雪压”的品格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2。自学生字词。 教学活动过程
40、设计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改进建议 18 一、 导入揭题 二、 初读感知 三、 合作交流 四、读 “三哭”。 感悟真情 1。(教师板书“梅花” 二字。)你见过梅 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 吗 ? 2。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 3。揭题释题。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 问吗?。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 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 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3。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 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 发现了什么? 2。过渡:是啊,看到梅花
41、,看到那朵朵 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 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 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 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让我们 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 父,去感受一下吧! 3。全班交流。 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 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 2。学生听录音跟读第 2 自然段,交流 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这三 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外祖父教“我 ”的目的在于借 诗句表达 他对家乡的思念。 说说“外祖父哭了 ”的原因。 3。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 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 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 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42、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 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 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 某种事物之上,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 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 查找的有关资料。 学生针对课题进行 质疑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词 。小组伙伴之间互相 读课文,交流自读生 字新词的效果 分小组学习课文,画 出令自己深受感动 的句子,在旁边做简 单的批注 边读边画 小组内初步交流 a了解外祖父教我 吟诵的三句诗的出 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b体会外祖父教我 读唐诗宋词的用意 所在。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你看见了什么? 用自 己的话说一说。 大家再认真读读课 文,想一想
43、读句子体会情感 19 四、品语 句,升华 情感 五、归整 体,理清 层次 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 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 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 更好?为什么 ?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 能读好这句话吗? 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 物?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 这番话读出来吗? 4。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 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 “我”,是不是不再思
44、念家乡了?你如何 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 。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 段有什么联系吗?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呢? 品读外祖父送画时 的话,体会老人对梅 花别样的情感。 学生交流之后指导 朗读。 读一读,深人体会外 祖父的思想感情 认真听理清层次 板 书 设 计 6 梅花魂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 思乡之情 首尾呼应 课 后 反 思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几年的学习理解、分析课文,在 阅读中通过“听、说、 读、写”等方法的运用,能够体会人物情感,品味人物高尚品格。 梅花魂这课把理 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作为文章的重点也是难 点,学生在情感的升华之处有一些难度,但
45、 现在毕竟是世纪了,学生接受的信 息量很多,他们可能在课外书上读过,听 别人介绍过或在电视上见到那些古今中 外的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因此,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文章内容的有机结合,相 信学生会有柳暗花明的感受的。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7 桂花雨 课时 2 课时 20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箩、杭 ”2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 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
46、精妙。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改进建议 一、自读 提示明要 求 二、初读 课文知大 意 三、品读 语句悟情 感 师生谈话: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哪 些有趣的事? 教师导语:童年曾发生过的趣事令 我们难忘,只要一想起它,我们仍会感 受到一种快乐。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 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笔把童年趣事记录 了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受作 者表达的情感。 1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 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概括课文的 主要内容。 1。读课文,看“ 摇花乐”的挂图,在 课 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
47、来。 a“这下,我可 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 树,使劲地摇。” b“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 头满身都是桂花。” c“我喊着: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啊!” 教师导语:多么令人难忘的摇花乐,它 同样也把童年的快乐带给了我们。然 而,作者仅仅为了写摇落的阵阵桂花 雨吗? a“我喜 欢的是桂花。” b“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c“桂花盛开的时候,不 说香飘十里, 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 花香里的。” d“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 里。” 板书课题:桂花雨 交流课前查找的有 关桂花的资料后, 针对课题说说想了 解哪些内容。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伙伴之间互相读课 文,纠正字
48、音,再说 一说课文的主要内 容。 分小组读所画的句 子,边读边想象语 句所描绘的情景, 再说一说此刻在脑 海中出现了 学生边读有关语 句,边谈 自己的体 会。教师 适时引导 学生通过这几句话, 联系上下文,如与 “梅花、梅 树” 的对比, 体会出作者对家乡 的怀念。 把自己的感受记 录下来。 21 四、回归 整体 体会母亲对故乡的怀念。 1 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内心产生了怎 样的感受呢? 2 在课外阅读中,在你的生活实际中, 你有没有感受到人们对家乡的怀念呢? 说一说。 板 书 设 计 7 桂花雨 桂 花 飘 香 十 里 摇 花 真 像 下 雨 爱 花 赏 花 拾 花 仿 佛 回 到 故 里 课 后 反 思 本文是略读课文,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生在默读课文时,不能 做到边读边动笔做记号和简单的批注,教师要注意培养学习习惯。对于语句的理 解,开始学生可能说得不全面,教师可以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 间,从 具体的描写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8 小桥流水人家 课时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 7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