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4247317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 年) 白银市人民政府 二一七年十二月 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 年) 白银市人民政府 二一七年十二月 1 目 录 总则 1 一、现状与形势 1 (一)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2 (二)形势与要求 8 二、指导原则与目标 8 (一)指导原则 8 (二)规划目标 .10 三、矿产开发与资源产业布局 .14 (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 .14 (二)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15 (三)矿业布局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 .16 四、严格规范砂石粘土/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19 (一)合理调控开采总量 .19 (二)优化资源开采布

2、局 .20 (三)严格开采规划准入管理 .20 五、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23 (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23 (二)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 .26 2 (三)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机制 .26 六、积极发展绿色矿业 .28 (一)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28 (二)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29 七、矿业权设置区划及监督管理 .31 (一)探矿权设置区划 .31 (二)采矿权设置区划 .31 (三)严格勘查开发监督管理 .31 八、规划实施管理 .32 (一)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 .33 (二)规划实施审查制度 .33 (三)规划实施评估调整 .34 (四)规划实施情

3、况监督检查 .34 (五)规划管理信息化 .35 附表: 1、规划基期甘肃省白银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2、规划基期甘肃省白银市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3、规划基期甘肃省白银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 4、规划基期甘肃省白银市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3 5、规划基期甘肃省白银市探矿权现状表 6、规划基期甘肃省白银市采矿权现状表 7、甘肃省白银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预测表 8、甘肃省白银市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项目表 9、甘肃省白银市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 10、甘肃省白银市主要矿产资源探矿权设置区划表 11、甘肃省白银市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 12、甘肃省白银市主要矿产资源采矿权设置区划表 13、甘肃省

4、白银市矿产资源开发重大项目规划表 14、甘肃省白银市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15、甘肃省白银市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16、甘肃省白银市矿山地质环境及损毁土地重点治理项目规划表 附图: 1、白银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2、白银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探矿权、采矿权)现状图 3、白银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图 4、白银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 5、白银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 6、白银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规划图 1 总 则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白银市转型 发展的关键时期。矿产资源是白银市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依托,矿产资 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事关全市发展工作布局

5、。为大力推进矿产资源 高效利用、矿业绿色发展,着力提高矿产资源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 (国土资源部第 55 号令)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 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甘国土资规发 2014128 号)、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白银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甘肃省第三轮 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试行)(甘国土资规发 201594 号)要求,结合白银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经济发展实际, 制定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 )。 规 划

6、 是白银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 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 规 划 以 2015 年 为 基 期 ,20162 020 年 为 规 划 期 , 展 望 到 2025 年 。 规划适用范围为白银市所辖行政区域的矿产资源。 一、现状与形势 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中部,属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向黄土 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 12753321 米。气候为干 旱、半干旱大陆型气候,处在季风气候的边缘带,年降水量 110352 毫 2 米,年蒸发量 16002200 毫米,黄河流经全市 258 千米,流域面积 14710 平方千米。现辖

7、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辖区土 地面积 2.12 万平方千米,占全省的 4.4%,2015 年末常住总人口 170.99 万人。2015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434.27 亿元。 (一)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1、矿产资源概况 白银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地质成矿条件优越,矿种多,分布广, 能源矿产具有明显优势,重要矿产地高度集中,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 有色金属矿产中共伴生矿床多、组分复杂,利于综合利用,且品位较高、 易采选。截止 2015 年,在全市已发现的矿种达 53 种(含亚矿种,下同),查 明资源储量的矿产 33 种。在查明的矿产中,能源矿产 1 种,金属矿产 11 种(

8、其中稀有分散元素矿产 4 种),非金属矿产 20 种,水气矿产 1 种。居全省第一位的有铟、铊、沸石、水泥用大理岩、陶瓷土 5 种,居 前 5 位的有煤、铜、铅、锌、硒、镉、芒硝、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石英 岩、硫铁矿、伴生硫、石膏、凹凸棒石粘土等 13 种。 全市已查明的 33 种矿产均具有较丰富的资源储量。而且在资源赋 存上显示资源储量高度集中的特点,便于实施规模开发,能较好地实现 经济效益的最优化。煤炭 80集中于靖远-平川区;铜的 84、伴生金、 伴生硫、稀散元素的全部以及铅锌矿的绝大部分集中在白银厂矿田大型 矿床内;溶剂用灰岩全部集中在白银区的灰土涝池大型矿床内;石膏全 部集中在景泰县,

9、同时,水泥用灰岩占全市总量的 68.72;陶瓷土全 部集中在平川区;凹凸棒石粘土全部集中于靖远-会宁。 有色金属矿产具有比较优势,不仅资源储量丰富,而且矿石质量和 选冶性能好,共伴生有益元素多并可以综合回收利用,如金、银、硫铁 矿及伴生硫、稀散元素等,具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部分非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较大,如耐火粘土、陶瓷土、沸石、凹凸 3 棒石粘土等 4 种,对矿业发展将起到一定作用。 全市区域内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 137 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 固体燃料矿产地 45 处,黑色金属矿产地 2 处,有色金属矿产地 25 处, 贵金属矿产地 15 处,分散元素矿产地 4 处、化工原料矿产地 1

10、2 处,冶 金辅助原料矿产地 5 处,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地 29 处。共有大型矿 区 10 个,中型 7 个,小型 120 个;按勘查阶段划分,达到勘探程度的 55 个、详查 36 个、普查 40 个、预查 6 个。 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1.56 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 1 亿立方米/年,实际开采为 0.5 亿立方米/年,可供开采的还有 0.5 亿立 方米/年。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止 2015 年,全市已利用矿产资源(包括共、伴生矿产资源)34 种,其中能源矿产 1 种、金属矿产 6 种、非金属矿产 24 种,矿种利用 率较高。 矿产资源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

11、是工业强市的重要 保障。截止 2015 年,全市共有各类矿山 477 个,其中大型矿山 4 个, 中型矿山 14 个,小型矿山和小矿 459 个;年产矿石量 1543.32 万吨; 矿山从业人数 2.17 万人;矿业产值 29.10 亿元;以矿产品为原料的制 品业 371.38 亿元。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白银的城市转型和新型城镇建设起到了支撑 作用。 3、二轮规划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实施,在全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以及矿业权市场等方面, 基本落实了各项指标,贯彻了各项措施,基本完成了目标任务,为白银 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和

12、稳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二轮规划取得的成效 4 一是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及矿产勘查进展良好。在基础地质调查方面, 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全市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投入资金,使全 市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明显提高,完成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 29472 平方 公里、1:25 万水文地质调查 90000 平方公里、1:5 万城市地质环境问 题调查与评价 10127 平方公里、1:1 万电磁法测量 1175 平方公里、 1:101:25 万地下水调查 86000 平方公里;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引 导商业性勘查参与,勘查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以国家和省地质勘查基金 项目为主,通过“四方合作(省政

13、府、市政府、白银公司、省有色地勘 局)”机制,使白银厂外围及深部找矿实现突破,为危机矿山提供了接 替资源,新增查明铜、铅、锌金属量 51.93 万吨、金资源量 10.23 吨; 新发现了景泰县白岩子煤炭资源产地 1 处;地质矿产科学研究项目 3 个, 分别是白银厂矿田西延部位构造差异问题研究的地质矿产科学研究、会 宁靖远凹凸棒石粘土矿选矿试验及含碘凹凸棒石粘土中提取碘试验研 究、煤炭地质科学研究。通过实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储量利用现状调 查,全面掌握了矿产资源储量利用情况(详见专栏一)。 专栏一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2008-2015规划目标 指标完成 情况 完成规

14、划目标 的比例(%) 指标属性 1:25万武威市幅,景泰县幅区域地质调 查面积(平方公里) 29472 29472 100 1:25万甘肃中部干旱地区遥感水文地质 调查面积(平方公里) 90000 90000 100 1:5万甘肃主要城市地质环境问题调查 与评价面积(平方公里) 10000 10127 101 白银厂外围11万电法、磁法测量面积 (平方公里) 1162 1175 101 1:10-1:25万陇西黄土覆盖区地下水调查 面积(平方公里) 86000 86000 100 约 束 性 煤炭(亿吨) 1 0.99 99 新增查明资源储量 铜(金属 万吨) 13.95 预期性 5 二是矿产

15、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宏观调控更加有力,资源 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全市大中型矿山比例达 3.8%,向规模开发、集约利 用的目标稳步推进。规划期合理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通过规范 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履行行为,使芒硝和砖瓦用粘土矿约 束性矿种开采总量控制在规划目标内。煤炭、铜、铅、锌、冶金用石英 岩、石膏、水泥用灰岩等预期性矿产开采总量低于规划目标。积极推进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以大中型煤矿和有色金属矿产为重点, 要求矿山企业必须按照批准的矿山设计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合理 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大中型煤矿的采区回采率提高到 76%、有色金属矿 的采矿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分

16、别提高到 85%和 90%,共伴生矿资源综合 利用率提高到 43%。节约、集约、保护、高效利用资源的模式正在形成 (详见专栏二)。 三是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明显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状况进一 步改善。规划期内基本落实了省级规划的目标要求,明确了矿山地质环 境保护和治理恢复责任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和治理恢复各项制度,使矿山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全市矿山地 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作在稳步推进。基本完成了新建和生产矿山的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矿山土地复垦,达到规划预期全面治理与全 面复垦的目标。全市累计投入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滑坡、泥石流、地面 塌陷等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

17、投资 22658.49 万元,使历史遗留矿山地质 环境应治理恢复面积 6743 公顷,已恢复治理面积 3102 公顷,治理率达 铜铅锌(金属 万吨) 37.98 金(金属 吨) 10.23 地质矿产科学研究项目(个) 3 3 100 6 到 46;使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 2917 公顷,已复垦土地面积 1517 公 顷,土地复垦率达 52;达到规划预期 45%、50以上的目标(详见专 栏二)。 四是绿色矿山建设初见成效。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坚持从依法 办矿、规范管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 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等九方面有序推进对矿山的准入管理和监督管 理,总结推广白

18、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小铁山矿、靖远煤业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红会第一煤矿、王家山煤矿、魏家地煤矿、大水头煤矿、宝积 专栏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5 年指 标 规划目标 实际完成 属性 煤(万吨) 1500.0 1085.0 铜铅锌(金属万吨) 12.5 13.5 熔剂灰岩(万吨) 13.8 13.9 冶金用石英岩(万吨) 16.0 7.8 石膏(矿石万吨) 6.0 2.3 预期性 芒硝(矿石万吨) 1.8 1.1 约束性 水泥用灰岩(万吨) 384.0 103.3 水泥用大理岩(万吨) 35.0 30.3 建筑用砂(万吨) 25.0 37.4 建筑用石料(万吨) 99.0 76.1 预期性

19、矿产资源开采 总量 砖瓦用粘土(万吨) 107.0 106.24 约束性 矿产资源开发 利用规模结构 大中型矿山比例() 2.9 3.8 预期性 矿产资源采选回收率 提高 5-7 提高了 5矿产资源节约 与综合利用 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 提高到 40 提高到 43 新建和生产矿山 全面治理 100矿山地质环境 治理恢复率 ( %) 历史遗留矿山 45 46 新建和在建矿山 全面复垦 100矿区土地复垦 率(%) 历史遗留矿山 50 52 约束性 注:矿产资源开采总量约束性指标未超过规划目标即为完成。 7 山煤矿等矿山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经验与模式,为白银市开展绿色矿山 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是

20、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工作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上下协调统一、 相互衔接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逐级落实规划各项指标、任务、分区和 政策,使二轮规划期间服务于宏观调控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依据规划对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 复垦项目严格审查,矿业权的审批、出让、变更和延续等必须符合规划, 并及时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对属于市级负责配置与审批的非金 属矿、国家和省级规划区及重点成矿区带以外的小型零星分散金属矿采 矿权,严格执行有偿取得制度,规划期内采矿权拍卖、挂牌出让 92 宗, 出让价款 1292.50 万元;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制度,加强资源储 量的评审、备

21、案、登记和统计工作,促进了矿产资源的整合、合理开发 利用和保护。重点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管理,全市大中型矿山储量动态监 督实现全覆盖,小型矿山储量动态监督达到 90,为节约和综合利用矿 产资源提供了坚实基础。 (2)二轮规划存在的问题 二轮规划实施以来,我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进展总体 良好,符合规划导向,但也存在不足。一是受市场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增 速趋缓和部分矿产产能过剩的影响,使部分量化指标未完成规划目标。 二是小型矿山比例过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重采轻探,采易弃难时有 发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需进一步加强。三是我 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与省和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

22、差距,需要 进一步建立完善矿产资源高效利用长效机制,切实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 综合利用水平。四是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治理的财政投入相对有限,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仍需加强。五是矿产资源境外市场开拓力 度不足,需更好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白银市发展不断提供 8 强大动力。六是矿产资源管理与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生态 文明、促进转型的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仍需加 强。 (二)形势与要求 “十三五”期间是白银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到2020年与 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纲要提出,以创新驱动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23、,以资源型 城市转型为主要路径,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全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 城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稳定的繁荣文明新白银。这对 三轮规划期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白银具有优势的 铜、铅、锌矿产后备资源储量保障不足,外购比例逐年提高,制约着有 色金属产业的发展,需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为经济和社会 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二是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发挥矿产 资源分布较集中、利用潜力大等相对优势,促进资源勘查开发与区域发 展相协调;三是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 整,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前提,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为支撑,以科技 创新和技术进

24、步为动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四是进一步加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 五是进一步做好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满足经济和社会 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六是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和能 力,增强和落实政府在矿产资源监督管理中的责任。 二、指导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原则 1、指导思想 9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 固树 立 “创 新 、 协 调 、 绿 色 、 开 放 、 共

25、享 ”的 发 展 理 念 ,紧紧围绕白 银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循环经济, 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基本原则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原则。强化基础地质 工作,加强矿产资源勘查,提高后备资源储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矿 产资源的需求。依托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矿业的基础作用,构筑与全市 产业布局相协调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格局。 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为主,开源与节流并举、节约优先原则。 边开发、边保护,发展绿色矿业,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统一,实现

26、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共赢。对主要矿产共伴生 矿多的特点,加强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共 伴生矿的综合利用率。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努力 推进矿产资源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和尾矿、废物的再利用及循环利用。 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原则。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 性作用,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社会化服务功能,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构建适应白银实际的矿产资源管理新体制新机制,调控资源开发利用总 量,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大力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实现资源 的优化配置。 10 加快转型,推进矿业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充分尊重 群众意愿,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

27、保护协调发展。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的资源观,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快发 展绿色矿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优化布局,促进矿业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优化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济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增强我市矿业的科技实力、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原则。把握“一带一路”国 家战略和建设“兰州白银经济区”的重要契机,进一步开放区内矿业 市场,营造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引导区内企业积极参与区外、省外和国外重要矿产资

28、源的勘查开发合作, 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构建经济、安全、多元的资源供给体系,提 高我市矿产资源供应保障程度。 (二)规划目标 为满足白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力度, 以“攻深找盲”为重点,力争重要矿产资源及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取 得突破,资源总体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结 构,调控矿产资源开发总量,提高资源集约、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进一 步提升。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 绿色矿业。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使管理水平和能力全面提高。 1、2020 年规划目标 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全面落实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使我市基 础地质

29、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完成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 1236 平方 11 公里,1:5 万矿产远景调查 4110 平方公里,煤层气调查评价 101 平方 公里,陶瓷土调查评价 246 平方公里,1:25 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4000 平方公里(详见专栏三)。 矿产资源勘查:加强对全市矿产资源的勘查,保障重要矿产资源的 有效供给。全面落实省规划在我市开展实施的项目 26 个。积极促进和 引导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活动,鼓励社会多渠道投资开展地质勘查,保 障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围绕重点成矿带、重要矿集区和大 型矿床外围,以有色金属、和凹凸棒石矿产资源储量新增查明为重点, 力争新发现和评

30、价 1 处大中型矿产地(详见专栏四)。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市场为导向,以年度开采计划为手段, 专栏三 基础地质调查评价主要指标 项 目 图幅数 面积(平方公里) 属 性 1:5 万甘肃省白银厂及外围多金属矿整装勘查 区区域地质调查 3 1236 1:5 万甘肃省景泰县红水-寺滩乡地区矿产远 景调查 3 1227 1:5 万甘肃省靖远县水泉-打拉池地区矿产远 景调查 3 1235 1:5 万甘肃省靖远县潘家窑-打拉池地区矿产 远景调查 4 1648 甘肃省靖远煤田宝积山矿区煤层气调查评价 101 白银市平川区宝积山陶瓷(陶粒)粘土矿源 调查评价 246 甘肃陇西-会宁地区 1:25 万土

31、地质量地球化 学调查 4000 预期性 专栏四 矿产勘查主要指标 矿种 资源储量单位 新增查明资源 储量 新发现和评价大中型 矿产地(个) 属性 铜 金属 万吨 5 铅 金属 万吨 6 锌 金属 万吨 10 金 金属 吨 2 凹凸棒石 矿石 万吨 5000 1 预期性 12 加强优势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到 2020 年全市固体矿产开采矿石总 量预计在 1380 万吨左右,其中:煤炭、铜、铅、锌、石膏、芒硝和水 泥用灰岩是落实省规划分解的开采总量,熔剂灰岩 50 万吨、冶金用石 英岩 9.5 万吨、水泥用大理岩 11 万吨、建筑用砂 46 万吨、建筑用石料 93 万吨、陶瓷土 40 万吨、凹凸

32、棒石粘土 60 万吨、砖瓦用粘土 130 万吨。 矿业经济发展年均增长率达到 8%左右,矿业产值达到 43 亿元。 专栏五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开采量 指标属性 矿业经济发展 矿业产值(亿元) 43.0 预期性 煤(万吨) 800.0 铜(金属万吨) 2.4 铅(金属万吨) 1.8 锌(金属万吨) 5.0 熔剂灰岩(万吨) 50.0 冶金用石英岩(万吨) 9.5 石膏(矿石万吨) 2.8 芒硝(矿石万吨) 1.8 水泥用灰岩(万吨) 130.0 水泥用大理岩(万吨) 11.0 建筑用砂(万吨) 46.0 建筑用石料(万吨) 93.0 陶瓷土(万吨) 40.0 凹凸棒石粘土

33、(万吨) 60.0 开发利用 与保护 主要矿种开采 总量 砖瓦用粘土(万吨) 130.0 预期性 矿山数量(个) 516 大中型矿山比例(%) 6.2 预期性 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 100 矿业转型升级与 绿色矿业 发展 绿色矿山比例(%) 8 约束性 13 矿业经济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全市矿山总数控制在 516 个以 内,大中型矿山增加到 32 个,占总矿山数的比例提高到 6.2左右。加 快推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白银市矿业废 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全市矿山“三率”指标达到开发利用方 案设计要求,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绿色矿业 发

34、展政策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加快发展绿色矿业,使大中型矿山建成 绿色矿山,小型及以下矿山按照市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绿色矿山数量 占全部矿山数量的 8%。同时,力争将平川区建设成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详见专栏五)。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 理恢复管理体系,强化监管执法力度;全面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基金制度,完善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新建(在建)和生产矿山应 制定并严格实施矿产开发与恢复治理方案,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改善、 矿山损毁土地得到有效复垦。到 2020 年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 复率达到 50%,矿区新增土地复垦面积 860 公顷(详见专栏六)

35、。 2、2025 年展望目标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进一步提升,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和矿产资 源保障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结构和 产品结构链不断优化,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程度迈上新台阶,矿业经 专栏六 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土地复垦主要指标 指标 规划目标 属性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 50 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公顷) 860 约束性 14 济转型升级进入新版本,绿色矿业格局基本形成。矿山地质环境更进一 步得到治理,治理恢复率与土地复垦面积显著提高。矿产资源管理能力 与水平全面提高,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矿产资源管理新体制、新机制全 面运行,矿产资源管理步入法制化、

36、科学化轨道。 三、矿产开发与资源产业布局 (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 1、矿产资源勘查 规划期内重点勘查开发煤(煤层气)、地热、铁、锰、铜、铅、锌、 金、银及花岗岩石材、陶瓷土、凹凸棒石粘土、石膏等非金属矿产和地 下水等矿种,合理调控开发利用总量。 落实省规划设置的重点勘查区 3 处,将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省 内制定的优惠政策,提供服务,统筹安排和实施好相关项目。鼓励社会 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融资勘查,规范勘查秩序。对由国家出资勘 查的重要矿产集中区、国有大、中型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区,鼓励以 原有矿山企业为主体进行矿产勘查。通过集中各方面资金和力量,力争 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2、矿

37、产资源开发 重点矿区:落实省规划白银市白银厂铜矿重点矿区 1 个,规划区面 积 12.48 平方公里;设置市级规划重点矿区 10 个,面积 462.89 平方公 里。区内要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引导资源向大中型现代化 矿山企业集中,统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促进规模开采,节约集约利用。 15 根据市场运行规则合理配置和优化矿山布局,以中、大型矿山企业为开 发主体,对已设矿权,以“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参与、规范开发规 模、促进提质增效”原则,继续做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使资源优势转 化为发展优势。 禁止开采区:设置 13 个。包括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及实 验区)5 个、国家地质公园(地

38、质遗迹保护区)1 个、饮用水源保护区 5 个、历史文物保护区 2 个。同时,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 危险区、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城镇规划区、居民聚集区、重 要基础设施、测量标志、航空标志、桥梁、电力设施等周边一定范围内 开采矿产资源。区内今后不再新设矿业权,对已有的矿业权到期后不再 延续,有序退出,及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复垦被破坏的土地。 (二)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以建设兰白能源有色金属资源产业基地为依托,结合白银市经济社 会发展布局和矿产资源分布特点,综合考虑资源储量、开发利用基础条 件和生态环境外部条件,确定我市白银区为有色金属资源产业重点发展 区域、平川区为

39、能源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靖远会宁为凹凸棒石粘 土矿重点发展区域。支持和鼓励这三大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内矿 业企业发展,引导小型矿山企业联合重组,促进后续深加工产业发展, 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矿产资源规模勘查开发和产业集聚发展。对这三 大区域内的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重大项目设置及相 关产业政策等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财政资金在区内优先安排矿产资源 16 节约与综合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矿废弃地复垦等专项项目 (详见专栏七)。 (三)矿业布局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 大力引导矿山企业通过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提高矿业企业采、选、 冶工艺和综合利用水平,增强深加工能力,延长产品产

40、业链,使矿山企 业规模开采和集约化经营,强化核心矿山企业作用。进一步优化矿产资 源开发利用布局,提高矿业的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培育集勘查、开采、 加工、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矿业集团,加快大中型和骨干矿业基地的建设 和发展,促进小矿重组或联合改造,促进大、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 1、调整矿业规模结构 专栏七 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白银区有色金属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该区域优势矿产是铜、铅、锌、稀散金属、贵金 属、石灰岩、石英岩等。该 区 域 矿 产 资 源 开 发 的 重 点 是 建 设 好 以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依 托的铜铅锌冶炼及深加工基地,实施矿业开发和产品深加工大集团战略,发挥科技优

41、势,带动 建材非金属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有色金属、稀土冶炼深加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同时,加大 白银铜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延长现有矿山的服务年限。 平川区能源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该区域优势矿种主要是煤炭(煤层气)、陶瓷土、水 泥用大理岩等。以靖远煤业集团公司为依托,充分发挥工业基础坚实及人才聚集的优势,大力 研发煤炭深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依托煤炭资源,加快推进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提高煤炭 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煤气化多联产技术为核心,围绕煤炭资源分质利用,大力发展煤制合 成气、煤制芳烃和烯烃示范项目,实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增值,构建“煤电化一体化”发展新 格局。积极开发煤矸石发电技术,提

42、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上平。 靖远会宁凹凸棒石粘土矿重点发展区域:该区域的矿产资源主要是凹凸棒石粘土,而且 资源储量大。白银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加强对凹凸棒石资源的管控和配置,进一步强 化对凹凸棒石的研发与应用”,建设 30 万吨凹凸棒橡胶添加剂项目,使之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之一。按照以研促采、以采促探的原则,开发利用凹凸棒石粘土资源,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 17 严格执行矿山开采最低规模标准,坚持矿山设计开采规模与矿区储 量规模相适应的原则,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新 立采矿权,老矿山办理变更和延续登记时,生产规模也要符合规划。规 划期不再新建产能 120 万吨/年以

43、下的煤矿项目;煤矿改扩建产能必须 达到 45 万吨/年;对于产能小于 30 万吨/年的煤矿,通过给予政策支持 等综合措施,引导其有序退出;适度控制千米以上深矿井和小规模低品 位铁矿的开发,不再新建产能 20 万吨/年以下露天铁矿、10 万吨/年以 下地下铁矿、5 万吨/年以下锰矿、10 万吨/年以下铅锌矿。调整矿山规 模结构,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等措施及控制小型矿山数量的过快增 长,使矿山规模结构逐步得到优化,到 2020 年矿山数量控制在 516 个 左右,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 6.2%以上。 2、优化矿业产品结构 重点加大原煤入选率,促进煤炭开发向煤化工、煤质工程材料等后 续加工产业做纵向

44、转型。要大力发展铜、铅、锌、铝等产品的深加工合 金制品产业,延伸系列产品的产业链条。要更新落后的生产工艺及加工 工艺,发展具有高精加工、高附加值、环保节能型的矿产品,实施品牌 战略,提高产品知名度。要特别注重对石灰岩、石英岩、石膏等矿产的 深加工工艺的技术改造和产业链的延伸。加强对凹凸棒石资源的管控和 配置,规划期内设置靖远会宁凹凸棒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项目。 粘土砖生产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提质升级,大力开展利用粉 煤灰、尾矿和废渣来生产混凝土砌块、免烧砖,以满足建筑的需要。 3、提升矿业技术结构 18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改变以生产原矿为主的局面,增强精深 加工产品开发和生产

45、能力,延长产业链和产品链,提高矿产品技术含量 和附加值。充分利用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院地合作平台,鼓励 产学研结合,研究开发无机新材料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提升矿产品新 材料领域的技术及产品档次,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一批以 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矿业企业。要实施洁净煤战略,搞好煤炭深加工。 着重解决有色金属冶炼中共伴生有用元素的综合回收,开展多金属矿山 尾砂、冶炼排放“三废”综合利用回收和废金属回收工艺等的技术研究; 力争在新型合金材料、新型稀有金属材料、贵金属材料、稀土深加工产 品、铝型材及专用铝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重点落实白银铜铅锌多金 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项目。对陶瓷土、

46、沸石、凹凸棒石粘土等优势 非金属矿产,向深加工、超细粉碎、表面处理和复合材料等方向发展, 提高非金属产品的附加值。加强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利用,开发新型墙 体材料产品来替代普通粘土砖。 4、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鼓励矿山企业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采、选矿技术和综合回收工艺, 提高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加强伴共生矿产 的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全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尤其是要加强低 品位贫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缓解全市短缺资源的需求。通过引进 新技术、新设备,加强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使有用元素 在选矿、冶炼过程中得到回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19

47、 充分利用矿山废石、尾矿和固体废弃物中的有用成分,实现废弃物 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加强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新建、改扩建煤矿无永 久性矸石山。 开展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实现矿产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充分发挥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作用,引导其他 矿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综合开发建设。 四、严格规范砂石粘土/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截止 2015 年,我市共有小型非金属矿山 116 个、砂石粘土矿山 304 个,严格小型非金属和砂石粘土矿产资源管理,优化开发布局,推动资 源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对保障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

48、要意义。 (一)合理调控开采总量 到 2020 年,全市小型非金属开采总量控制在 310 万吨左右,矿山 数控制在 110 个;建筑砂石开采总量控制在 140 万吨左右,矿山数控制 在 253 个;砖瓦粘土开采总量控制在 130 万吨左右,矿山数控制在 106 个(详见专栏八)。 对 小型非金属和砂石粘土总量调控指标,实行资源储量动态管理, 按年度核实矿山生产能力,严禁超能力生产;新设采矿权,必须符合矿 山最低开采规模、总量调控指标要求;推行总量调控指标管理责任制度, 明确各级政府的调控职责;提高采矿权人执行总量调控指标的意识和自 觉性;加强矿山的巡查和专项检查,依法关闭无证开采、严重污染环境

49、 和破坏资源、不符合总量调控指标、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 20 专栏八 小型非金属和砂石粘土开采量与矿山数指标分解 矿山数 (个) 类别 县(区) 名称 开采量 (万吨) 规划基期 规划期 属性 白银区 28 11 10 平川区 48 13 17 靖远县 51 15 18 会宁县 6 1 2 小型非金属 景泰县 177 70 63 白银区 26 44 47 平川区 20 15 37 靖远县 34 27 61 会宁县 25 7 45 建筑砂石 景泰县 35 43 63 白银区 18 20 15 平川区 32 28 26 靖远县 52 54 43 会宁县 17 41 14 砖瓦粘土 景泰县 11 12 8 约束性 (二)优化资源开采布局 专栏九 集中开采区 1、景泰县寺滩-小营盘水石膏集中开采区:该区已有小型矿山企业 8 家,保有资源储量 924 万吨,资源潜力大,质量较好。规划期预计矿山企业达到 9 家。 2、白银区涝池沟石灰岩集中开采区:该区已有小型矿山企业 9 家,保有资源储量 3087 万 吨,是白银区水泥企业的原料供应地。 3、景泰县下大山-青石洞石灰岩集中开采区:该区已有小型矿山企业 8 家,保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