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云雾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253655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云雾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庐山云雾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庐山云雾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庐山云雾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庐山云雾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庐山的云雾-教材分析 舒城县重阳初中小学部:方龙林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美文,这篇课文与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共同组成了“祖国山河赞”主题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感悟课文的过程中,充分感知祖国瑰丽山河之美,从而使学生从心底油然而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庐山的云雾一文更是以优美明快的语言、奇丽丰富的想象、层次分明的结构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庐山云雾美景图。在作者生动形象的文笔之下,庐山云雾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在我们眼前展露无遗。这篇课文文质兼美,很适合学生诵读积累,而其特点鲜明的叙述方式更是值得刚刚接触习作的三年级学习揣摩学

2、习。首先,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叙述方式,第一自然段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具体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则表达了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其次,在具体描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时,作者在总分式的语段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巧妙运用多处比喻,先概括写云雾的特点,再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庐山云雾的特点更显形象、鲜明,这两段正是本文的重点语段,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诵读积累、情感体验、仿写训练的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美轮美奂的写景散文,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

3、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已经基本上能够根据上下文,联系绳或实际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但对于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在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在读中感悟语言富于变化的特点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在读中内化语言,积累背诵。第二、三自然段的总分结构正是这阶段学生所要掌握的重点构段方式,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这一构段方式并初步学会运用这种构段方式。此文中的比喻句可谓精彩纷呈,令人想象无限。迷茫的云雾在作者的笔下,竟活灵活现地成了不同的景物(白色绒帽

4、、一条条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一缕轻烟、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一座座冰山)。从生活的到虚构的,从天上的到海上的,如此丰富的想象,着实让人感受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与瞬息万变。而这种写作手法,也是中年段学生必须要学习与掌握的。这堂课上,要引导学生品味比喻,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初步学会合理想象、使用比喻修辞。这篇文章是写景文章中较为典型的,能教给孩子很多写作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这是篇很美的文章,我们应该引领孩子通过品读,感受庐山云雾之美,感受祖国河山之美,达到情景交融。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10个生字,将生字写正确、写端正、写美观。2.掌握文中生字词,学习运用联系上下

5、文、看图、结合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理解词意,学会运用“流连忘返”一词造句。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句,通过朗读品悟具体感知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5.指导学生在诵读感悟的过程中及时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6.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并指导其将学习所得及时加以运用,尝试用同样的叙述方式完成对某一景物的描写。 1.学习本文生字,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生字词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流连忘返”一词造句。来源:学,科,网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适时积累文中优美

6、词句。3.引导学生在朗读品悟中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了解作者的描写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4.仿照文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描写一处景物。【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教学难点】学习文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并仿照这一写法描写一处景物。【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初步预习课文。2.布置学生自主收集与庐山相关的资料(文字或图片皆可)。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对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立足于我校的“生本课堂,五步教学”教学

7、模式进行相关构思与设计,共分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生字,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生字词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流连忘返”一词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知庐山云雾的突出特点。【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中生字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知庐山云雾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1.板书:庐山,学生书空,齐读。2.你对庐山有哪些了解呢?来源:Zxxk.Com(1)学生依据课前预习时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预设:生1:我知道庐山是有名的世界文化名山,它位于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紧

8、挨着长江边,那里风景十分优美。生2:我们上学期背诵过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描写庐山瀑布美景的。(指名背诵望庐山瀑布)生3:通过课前预习,我还知道庐山的云雾姿态万千,十分迷人。(2)教者对学生的介绍给予适当地激励性评价。【设计意图】本板块的学习主要采纳“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深入文本展开学习,引导学生有效地展开课前预习工作必不可少。就本文而言,学生对“庐山”较为陌生,基本上知之甚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增加布置了一项预习作业收集庐山的相关资料,可以是景点概况介绍,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描写,也可以是收集打印的图片或其他资料。在预习反馈板块,我引导学生

9、将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加以汇报交流,并适时作出相应评价。在这个探究性学习的模块中,我们可以看见,整个学习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在他们紧紧围绕研究问题主动进行深入探究时,已不再是机械地记忆或复述信息,而是对相关信息进行了个性化地解读、整合、运用,不但有效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和发展。3.板书:的云雾。(1)齐读课题。(2)读了课题,你有哪些想知道的吗?生1: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呢?生2:作者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而不写其他景物呢?【设计意图: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完整课题出示之后,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主动质疑,培

10、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些问题也是打开课文的钥匙,通过思考、提问,学生对课文的具体内容愈发感兴趣,他们迫切地想要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文本,一探究竟,而探究性学习的动力不就在于此吗?】二、明确要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庐山,在欣赏云雾美景中解开你们心中的疑惑吧!三、自主共学。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生字的字形,努力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2)圈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试着通过结合文中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3)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按要求展开自学。【设计意图】来源:学

11、&科&网本板块的学习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进入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通过之前的主动质疑,又激发了孩子们对本文的阅读探究兴趣,这时再提出适当的自学要求,引导孩子展开自主学习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因为学生课前已进行了初步预习,诸如标注小节号、圈画生字词、给生字词注音等学生已完成,所以我对自学要求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使其既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具有可行性,又能有效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了更加深入地学习,具有指导性。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肯定能够得到锻炼与提高。当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者不能忽略实时监控,在巡视中或引导、或点拨、或示范、或解难,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顺利

12、进行。四、交流反馈。1.学习生字词。(1)出示第一组生字词。瀑布 笼罩 幽谷 游览漂浮 一缕 弥漫 似乎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强调多音字“漂”、“似”以及“弥”等生字的读音)联系生活实际及插图,理解“游览”、“弥漫”的意思。齐读。(2)出示第二组生字词。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千姿百态 云遮雾罩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 四蹄生风 流连忘返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理解“流连忘返”,练习用“流连忘返”造句。齐读。说一说。a.再次出示第二组生字词。b.自主选择合适的词语谈谈庐山云雾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吧!(同桌互相练说指名说点评)【设计意图: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这些生字词及时加以运用,并结合课文主旨,谈

13、谈自己对庐山云雾的印象。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本课新知的掌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不仅会读、会写,而且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能用”。】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1)相机正音,引导生生互评。(2)范读文中长句子,指导学生正确停顿,将句子读通顺。(3)交流: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可以用文中相关语句进行归纳,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来源:Zxxk.Com(4)思考:课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该如何正确划分层次呢?说说你的意见吧!(引导学生感知并理解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划分课文的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理清课文脉络)五、当堂训练。1.出示本文生字“庐”、“幻”。2.怎样才能写好

14、这两个生字呢?(1)指导观察生字间架结构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2)指名交流各自的看法。3.教师范写。4.学生描红、仿写生字。5.交流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点评写得不太好的字,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六、作业布置。1.认真练写本文生字。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自己最喜欢的语段。3.思考:课文重点描写了庐山云雾的什么特点?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特点的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适时积累文中优美词句。2. 引导学生在朗读品悟中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了解作者的描写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

15、赞美。3. 仿照文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描写一处景物。【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教学难点】学习文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并仿照这一写法描写一处景物。【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默写文中重点生字词。(教者评讲互批订正齐读记忆)2.说一说: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指名交流)【设计意图:对上节课已学重点内容的复习与检查,既巩固了旧知,帮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又及时唤醒了学生脑海中对于本文内容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更为自然地、迅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二

16、、明确要求。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庐山,共同去领略庐山云雾的神奇魅力吧!三、自主共学。1.出示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用“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呢?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吧!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圈画、品味庐山云雾之美、课文语言之美。(教者巡视指导)四、交流反馈。预设:感受庐山云雾之神奇。1.结合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2.从这个自然段的叙述中你知道了什么?预设:(1)庐山的美景奇观很多,如高峰、幽谷、瀑布、溪流等。(2)在众多景物之中,作者最喜欢的是庐山的云雾。(3)庐山的云雾不但美丽迷人,还十分神奇。3.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庐山云雾很神奇?

17、(1)指名交流,结合理解“变幻无常”、“神秘”、“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等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找近义词、做动作等方法理解词语)(2)教者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闭上双眼边听边想象那幅神奇的云雾美景图。(2)你能通过朗读展现出庐山云雾这份神奇的魅力吗?(自由练读指名朗读生生互评)【设计意图:在理解词语及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感悟。首先,我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等词语,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不仅使学生对词语的意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庐山云雾缭绕的美景有了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文本内容,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使学生对

18、这变幻莫测的云雾有了更为立体、形象的感知。在这一有词到句再到段的逐层解读、感悟、朗读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神奇迷人的特点。】欣赏千姿百态的庐山云雾。1.结合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第二自然段。2.这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庐山云雾什么样的特点呢?你是从哪里寻找到答案的呢?(1)指名交流,出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点明:在第二自然的开头,作者用一句话概括性地点明了庐山云雾的一大特点千姿百态,这句话就是本段的“中心句”。明确并板书:千姿百态。(2)那么文中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美姿呢?你最喜欢哪种姿态的云雾呢?拿起手中的画笔,把它美美地画出来吧!学生自由绘画,并练习诵读描写相关姿态云雾的语句。指名上台展示

19、画作,并有感情地背诵相关语句。a.结合学生画作理解“千姿百态”。同学们画出来的云雾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美,这就叫作“千姿百态”。b. 作者描写云雾由山头写到山腰再到山谷最后到山峰,可见作者的观察是有序的!那么“笼罩”、“缠绕”、“弥漫”、“遮挡”这四个词的位置能够随意交换吗?为什么?(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来源:学&科&网3.过渡:同学们不但画得美,朗诵得更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欣赏这千姿百态的庐山云雾吧!(配乐播放千姿百态的云雾图片,学生欣赏)4.细细读读这个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的呢?(1)感受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2)了解本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式写

20、法。(本段先用一句话概括性地总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然后巧妙运用比喻手法,对不同姿态的云雾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生动而形象,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也要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5.指导朗读与背诵。欣赏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1.过渡:同样的描写手法也出现在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吧!2.自读要求:默读第三自然段,用“”画出本段中心句,圈出本段突出描写的云雾特点。3.交流。(1)指名说,相机板书:瞬息万变。(2)理解“瞬息万变”。指导学生通过拆字法理解:你们看这个“瞬”字是“目”字旁,跟眼睛有关,一眨眼的时间,而“息”就是喘息,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眨眼,一喘气的功夫,

21、云雾就发生了上万种的变化。变化快不快?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品出云雾变化之快呢?(“刚刚”、“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3)那么,庐山的云雾在这瞬息之间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指名朗读相关语句)(4)引读:庐山的云雾真是瞬息万变啊!刚刚还是 ,转眼间 ;明明是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 (5)指导朗读,尝试背诵。(6)指名分析介绍本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式写法。总结。1.过渡:庐山的云雾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它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是那么的美丽迷人,难怪作者在课文结尾发出了这样的感慨2.齐读第四自然段。【设计意图:本版块的学习完全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

22、者起引导作用。学生在自由朗读课文、品析语言文字内涵的过程中,或读,或画,或说,或写,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文本的解读感悟之中,真正凸显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使用,适当的范读引领等,又为孩子们创设出了具体可感的情境,使孩子们在神奇的庐山云雾中深深沉醉,感悟颇深。】五、当堂训练。1.教者明确并具体介绍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式写法。2.出示写话要求:仿照课文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写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吧! 3.学生仿写。4.交流反馈。【设计意图:新课标着力强调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式写法是本文的训练重点之一,因此,在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感悟、分析理解二、三自然段的写法之后

23、,我顺势利导,让学生立即将所学习作方法加以运用,也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式的方式写一处景物,使课堂训练更及时,也让学生的习作训练更扎实。】六、作业布置。1.背诵积累文中优美词句。2.推荐阅读:阿里山的云雾、黄山云海以及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庐山云雾,领略不同地域的云雾的不同姿态,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云雾的不同特征。 板书: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神奇迷人 总分 瞬息万变教法总结:1.立足课前预习,引导探究性学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新课、掌握新知,如果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坚持性地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出适当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究、寻找方法、解决问题,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

24、成效会更加显著,学生的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2.凸显学生主体,倡导自主性学习。我校一直大力推行“生本课堂,五步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本课教学中我也是这么做的。我结合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综合具体学习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五环节实施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以学生的读、思、说、写等主体活动为核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逐步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觉、自主地学习习惯。3.创设具体情境,促进体验式学习。庐山离学生很遥远,那么如何使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最大的共鸣呢?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在本课教学中,无论是词语的理解、课文的朗读,还是美景的赏析,都离不开具体情境的创设。适当地引导学生展开体验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产生更加深入、具体、形象地感知与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