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计学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辩证分析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国际化已不可回避。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日益增多壮大,会计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会计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统一和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有利于促进跨国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提高国际证券市场的运作效率,加快全球资本的自由流通,促进世界经贸活动的顺利开展,最终使各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但是,每个国家的经济都有自身特色,会计环境也存在诸多差异。这是因为会计本质上作为一种管理活动
2、,深深地扎根于各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之中,短期内难以改变。全盘的会计体系国际化不能满足个体的利益诉求,显然又是不可取的。于是,会计的国家化问题,又亟待解决。意义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发展趋势是一种矛盾,能否科学合理地解决好这种矛盾,将关系到本国能否顺利地融入到经济全球一体化当中。特别是对中国这种具有鲜明本国经济特点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我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存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更具有可比性的会计信息,帮助我国企业在贸易诉讼中摆脱被动的处境,使得我国资本市场得以进一步开放、发展和完善,加快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如何协调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矛盾,如何辩
3、证的看待和处理该问题,直接决定其在21世纪的综合竞争力以及能否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摘得先机。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将通过对现有的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准则国际化是2否必然会给我国的准则国家化带来负面影响,影响我国准则国家化的主要因素是否是准则国际化以及如何达到会计准则国际化与维护准则国家化的辩证统一三个方面展开论证。同时,分析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国际化现状和进程,国家化问题及对策,从而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及其他国家在协调会计准则国际化和国家化领域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和意见论文框架(一)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理论研究分析(定义
4、、特征、影响因素)(二)国际现状分析(三)中国现状分析(四)中国如何在实务中辩证应用(五)中国如何更好的协调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相关建议(六)结论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衡量分析准则国际化对我国的准则国家化的影响性质及程度(二)探究影响我国准则国家化的主要因素(三)如何才能达到会计准则国际化与维护准则国家化的辩证统一。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查阅文献进行理论分析,了解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一般印象,了解有关的历史和现状描述。并且通过国外文献的搜集和研究,了解国际上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选取对我国如何协调处理国际化和国家化矛盾具有启示性意义的观点和方法。(二)个案研究法通
5、过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研究,来探究其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发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归纳总结问题所在。(三)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和国外协调和处理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对策进行横向以及纵向比较借鉴,系统化地分析我国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问题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技术路线本研究将以会计国际化和会计国家化辩证关系研究作为重点,首先以两个概念的相关理3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并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理论,会计准则之间产生的冲突,国内外处理该冲突的对策进行比较,探讨会计国际化和国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对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矛盾的现状及成因进行进步一具体分析,在阅读浏览的资料中,以我国为代表性研究
6、对象,集中进行分析和论证,理论结合实践,得出规律和启示。在此基础上,在研究的最后,从不同角度,提出对于如何辩证处理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几点尝试性的建议。见技术路线图四、进度安排研究计划制定文献资料搜集、确定研究的方向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等基础理论研究1定义2特征3影响因素案例研究1进程2现状3启示4对策以中国为例重点展开国内外现状及原因分析1现状2成因对策研究针对原因及案例的分析,提出尝试性建议4序号时间内容12010年9月20日至2010年10月10日教师和学生见面,明确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撰写等毕业论文阶段性工作要求22010年10月11日至2010年11月22日教师具体对学生
7、在选题、外文翻译、文献综述等指导32010年11月22日至2010年11月28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参加开题认证会。42010年11月29日至2010年12月3日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进行修改。52011年1月3日前提交毕业论文外文翻译及初稿。62011年2月21日前提交二稿72011年2月21日至2011年3月25日学生参加毕业实习,完成毕业实习工作;教师与同学通过多种形式联系,加强指导。3月25日回校交实习报告。82011年3月25日前提交三稿或定稿92011年4月1日前提交定稿三稿不符合要求,4月1日前完成修改102011年4月6至2011年4月15日指导老师完成相关评
8、语和整理资料112011年5月1日前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王泽云当前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7(2262752查慧园对我国会计国际化有关问题的探讨J企业经济,2005(8)1531543陈文浩,巩方舟改革开放3O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N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14晓斌会计国际化中国道路探索及其全球影响2007年中国会计述评N财会通讯(综合),2008(1)5135张新民,吴革会计制度国际化变迁中国的经验与难题J财务与会计,20076686李来儿,周小红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辨证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612262277曾晓燕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和趋势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
9、200671791828孙树昌会计属性辨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01511539常青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刍议J经济论坛,2005(5)10210吴山音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思考N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811何宪民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与会计国际化策略选择J河北学刊,2006916316512李婉莹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85353613黄静浅谈会计国际化J商业研究,20061214314414崔秀梅基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7(6)15夏辉加快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几点建议J财政监督,2008124816李勇深化会计理论研究进一步推进会
10、计国际化J会计研究,201033417王平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经验教训与对策J财务会计20044121318王潇明,王成龙,王青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及策略选择J财政金融,201084919刘海云,王莉华我国会计国际化协调进程中的环境因素分析J财会月刊,2004720杜旭升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双向协调J财会研究,2003821DIACONUPAULINTERNATIONALACCOUNTINGSYSTEMANDITSMAJORCHALLENGESINTIMEJ2009(1)22LIUSHUYUNONINTERNATIONALIZATIONOFACCOUNTINGSTANDARDSJCHINASTANDAR
11、DIGATION,200726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会计学中国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辩证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国际化已不可回避。但是,每个国家的经济都有自身特色,会计环境也存在诸多差异。全盘的会计体系国际化不能满足个体的利益诉求,显然又是不可取的。于是,会计的国家化问题,又亟待解决。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发展趋势是一种矛盾,能否科学合理地解决好这种矛盾,将关系到本国能否顺利地融入到经济全球一体化当中。特别是对中国这种具有鲜明本国经济特点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协调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矛盾,如何辩证的看待和处理该问题,直接决定其在21世纪的综合竞争力以及能否在经济
12、全球化的浪潮中摘得先机。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研究,对国际和中国的现状、原因和对策分别进行了总结评述。1、国际现状评述11会计国家化具有短期绝对性和国家化长期相对性。李来儿、周小红(2006)在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辨证思考中提出,会计国家化绝对性表现在决定会计国家化的环境是绝对的并且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会计是与特定环境下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素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相联系的。会计的理论与方法明显地体现着各国不同的特点。会计国际化的相对性,表现在它是一种国际会计的协调。孔富贵、王佳贤(2004)在会计国际化中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所谓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问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
13、上要求各国在处理会计实务时,采用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规范和统一,使会计信息在国际间具有可比性和等同性。会计的短期绝对国家化决定了会计国际化要经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由于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交易的迅速或长,会计国际化成了一种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具有双重属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孙树昌(2008)在会计属性辨析中定义会计的自然属性是由技术性来体现,是指会计方法反映了生产力的技术和组织的要求,是指根据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操作程序、可继承性中介性、多样性和系统性。会计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运用,正体现了会计的国际化特征。会计的社会属性体现在当会
14、计人员面临因不确定情况而产生的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时,必须进行的判断和选择。吴山音(2004)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思考认为这一主观判断会受到一国7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同一经济事项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各国不同的环境因素塑造了各国不同的会计实务状况,使会计带有强烈的国家色彩,体现出国家化的特征。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兴起和完善,也暴露了各国会计制度的差异对经济全球化造成的阻力。这是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冲突形成的根本原因。12国家化体现国家统治意志,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李来儿、周小红(2006)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辨证思考认为各国会倾向于选取适合本国国情,符台各自经济利益,
15、利于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会计准则和处理方法,存在部分违反或者弃从国际会计公约的可能性。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倾向将影响国际交易的公平和合理性。这是会计国家化的消极面。从准则的制定方面来看,也表现出是一个政治过程。会计准则规范不同的计量实务和信息披露要求将影响不同的利益团体的利益。吴山音(2004)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思考指出会计国际化的过程,既反映了不同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体现了不同利益要求的国家间的矛盾斗争。受经济实力不平衡影响,目前的国际会计协调化偏重于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的需要,相对地忽视发展中国家或东部国家的利益。这是会计国际化的消极面虽然,两者存在对立面,但并不代表这种矛盾是不可
16、调和的。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是对立统一的。可采取的协调措施包括双边协调,即通过双边协定,促进两个国家会计制度的相互一致;地区协调,即通过多边协定促进整个地区会计制度的相互一致;国际协调,即各国有一定代表性的组织机构在国际范围内经过协调、讨论和共同努力,确立能为各方普遍接受的最佳会计实务规范,缩小差异,使会计和财务报告实务趋于标准化。我认为由于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的性质不同(即双重属性),所引起的经济利益侧重点也会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会导致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一定程度上的冲突和对立。而当下,会计国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会计国家化在实施中必须要客服其短期局限性。2、国内现状评述王泽云(2007)在当
17、前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指出,当前中国会计国际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即在制定、修正和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使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可比和有效;二是会计实务国际化,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会计国际化是中国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国目前在会计国际化问题上的现状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会计实务国际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推进和加强国际化进程。821中国是个具有鲜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特色的发展中国家。常青(2005)在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与国
18、家化刍议一文中非常具体的分析了我国会计的国家化的存在有其必要性。经济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会计发展的主导因素。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是在深层的原则上,还是在表层的运行机制上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底蕴,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有显著差别。此外,我国的法律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也使得会计国家化必然存在。22经济全球化背景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国自然也不得不面对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长期共存并互相作用冲突的现实。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际化的不断加深,中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由于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差悬殊,无法提供相对可以的信息,从而使不少经济往来受到严重限制。另一方面,我国
19、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具体会计环境的问题。李婉莹(2008)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思考认为我国尚处在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下,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我们操之过急,片面追求我国会计标准的英美化或国际化,导致会计信息出现混乱或者失控,由此所产生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将是巨大的。因此如何正确把握会计国际化和会计国家化就成了一个必须要解决和平衡的问题。对此,晓斌(2007)在会计国际化中国道路探索及其全球影响一文中指出可实施的策略建议包括扩大对外交流,逐步由单向会计协调转向双向会计协调活动;加强具体经济环境下各个方面的配合,在一定的物质基础、法律环境和良好的执行机制的基
20、础上来共同推进会计国际化;进一步推进会计教育的国际接轨,加快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步伐,要努力推进会计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科学化、系列化、多层次化,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多层次的会计适用人才。3、评述和启示我认为会计国际化并非是指建立一套统一的会计标准,而是在会计国家化的基础上,协调各个国家在会计领域的差异和冲突,促进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只要在不影响国家间的经济贸易,会计国家化是合理并应当自由存在的,而在此之上运行的会计国际化更是成功有效的。而对于中国来说,在复杂的会计环境下,如果一味地单纯地引进国际准则而不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就会出现会计国际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相矛盾的现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强
21、化市场意识,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披露财务信息意识势在必行。9主要参考文献1王泽云当前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7(226272查慧园对我国会计国际化有关问题的探讨J企业经济,2005(8)1531543陈文浩,巩方舟改革开放3O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N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14晓斌会计国际化中国道路探索及其全球影响2007年中国会计述评N财会通讯(综合),2008(1)5135张新民,吴革会计制度国际化变迁中国的经验与难题J财务与会计,20076686李来儿,周小红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辨证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61
22、2262277曾晓燕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和趋势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71791828孙树昌会计属性辨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01511539常青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刍议J经济论坛,2005(5)10210吴山音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思考N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811何宪民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与会计国际化策略选择J河北学刊,2006916316512李婉莹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85353613黄静浅谈会计国际化J商业研究,20061214314414崔秀梅基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7(6)15夏辉加快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几点建
23、议J财政监督,2008124816李勇深化会计理论研究进一步推进会计国际化J会计研究,201033417王平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经验教训与对策J财务会计20044121318王潇明,王成龙,王青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及策略选择J财政金融,201084919刘海云,王莉华我国会计国际化协调进程中的环境因素分析J财会月刊,2004720杜旭升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双向协调J财会研究,2003821DIACONUPAULINTERNATIONALACCOUNTINGSYSTEMANDITSMAJORCHALLENGESINTIMEJ2009(1)22LIUSHUYUNONINTERNATIONALIZATIONO
24、FACCOUNTINGSTANDARDSJCHINASTANDARDIGATION,2007210本科毕业论文(20_届)中国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辩证分析11目录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121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理论研究背景12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2111背景12112目标和意义13113定义1312研究特征1313影响因素13131会计环境的影响14132会计人员的选择142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国际现状1521会计国际化成了一种必然趋势1522会计国家化绝对性和国际化相对性1523国家化体现国家统治意志153中国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现状1631中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的问题1632中国会计国家化
25、过程中的问题1633中国在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协调中的问题164辩证分析在中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1841基于会计方法的辩证分析18411公允价值应用的优势18412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2042基于会计数据的辩证分析20421样本资料的来源21422实证结果21423实证分析2443基于会计信息的辩证分析255中国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协调的建议51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2752提高职业人员素质2753加强会计教育的国际化2754积极倡导会计诚信28参考文献28致谢1912【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国际化已不可回避。但是,每个国家的经济都有自身特色,会
26、计环境也存在诸多差异。全盘的会计体系国际化不能满足个体的利益诉求。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发展趋势是一种矛盾,能否科学合理地解决这种矛盾,将直接关系到当代中国能否顺利地融入到经济全球一体化当中。本文将采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现状、原因和对策,并着重辩证分析其在中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程度和影响程度,最后提出相关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关键词】会计国际化;会计国家化;辩证分析;实务应用【ABSTRACT】WITHTHETRENDOFGLOBALIZATIONANDECONOMICINTEGRATION,ASANINTERNATIONALCOMMONLANGUAGEOFBUSINESS,ACCOU
27、NTINGHASBEENMOREINTERNATIONALUNAVOIDABLYHOWEVER,EACHCOUNTRYSECONOMYHASITSOWNCHARACTERISTICSTHEREAREMANYDIFFERENCESINTHEACCOUNTINGENVIRONMENTONEACCOUNTINGSYSTEMCANNOTMEETTHEDEMANDSOFINDIVIDUALINTERESTS,SOITISOBVIOUSLYNOTDESIRABLEINTERNATIONALIZATIONANDNATIONALIZATIONOFACCOUNTINGISACONTRADICTION,WHETH
28、ERTHATCONFLICTCANBERESOLVEDBYANSCIENTIFICANDRATIONALWAYWILLINFLUENCEACOUNTRYSPROCESSOFCATCHINGTHETRENDOFGLOBALIZATIONTHISARTICLEWILLUSETHEDIALECTICALANALYSISMETHODTOCONSIDERTHECAUSES,POSITIONANDCOUNTERMEASURESOFINTERNATIONALIZATIONANDNATIONALIZATIONOFACCOUNTINGEMPHASISWOULDBEPAIDONHOWTOAPPLYITINTOTH
29、EACCOUNTINGPRACTICESOFCHINAANDFINALLYPUTTINGFORWARDFEASIBLESUGGESTIONSANDRECOMMENDATIONS【KEYWORDS】ACCOUNTINGINTERNATIONALIZATIONACCOUNTINGNATIONALIZATIONDIALECTICALANALYSISPRACTICALAPPLICATION1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理论研究背景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国际化已不可回避。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日益增多壮大,
30、会计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会计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统一和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有利于促进跨国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提高国际证券市场的运作效率,加快全球资本的自由流通,促进世界经贸活动的顺利开展,最终使各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但是,每个国家的经济都有自身特色,会计环境也存在诸多差异。这是因为会计本质上13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深深地扎根于各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之中,短期内难以改变。全盘的会计体系国际化不能满足个体的利益诉求,显然又是不可取的。于是,会计的国家化问题,又亟待解决。112目标和意义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发展趋势是一种矛盾
31、,能否科学合理地解决好这种矛盾,将关系到本国能否顺利地融入到经济全球一体化当中。特别是对中国这种具有鲜明本国经济特点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我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存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更具有可比性的会计信息,帮助我国企业在贸易诉讼中摆脱被动的处境,使得我国资本市场得以进一步开放、发展和完善,加快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如何协调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矛盾,如何辩证的看待和处理该问题,直接决定其在21世纪的综合竞争力以及能否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摘得先机。而本文旨在衡量分析准则国际化对我国的准则国家化的影响性质及程度,探究影响我国准则国家化的主要因素,并重点探究其在会计实物中的
32、应用,最后提出如何才能达到会计准则国际化与维护准则国家化的辩证统一的相关建议和意见。113定义所谓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处理会计实务时,采用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规范和统一,使会计信息在国际间具有可比性和等同性。而会计国家化,则是指会计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生产力水平紧密相关,会计理论和方法表现出明显的国家特色,是由各国和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环境的差异所决定和造成的,是会计个性的具体表现。2而两者的辩证性则集中体现在长期相对与短期绝对的统一,主观意志和客观要求,对立统一的关系。12研究特征由于会计本身具有自然性和
33、社会性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会计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我国应当积极采用先进的会计技术。先进的会计技术代表了会计学科发展的方向,在总体上是与发达的经济和资本市场相适应。另一方面,会计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会计的选择必须符合我国现实的国情。我国的社会环境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及会计规范具有中国特色,在采用先进会计技术的同时,我们必须懂得利用会计来保护国家利益。3所以在研究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辩证关系这个论题的时候,我们应当首先进行会计属性的辨析,然后再延伸至会计准则和方法的应用性辨析。13影响因素14131会计环境的影响会计环境作为一种外在的因素,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产生影响。首先
34、,各国均有本国的政治体制,特别是东西方差别尤其大,这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指导程度以及国家施政的综合管理能力。不同政治制度会影响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及会计管理体制。其次,经济环境是一个国家会计发展的主导因素。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对于我国传统的集体经济来说,是一种的质的变化。相应的会计体系随之应变。再次,社会文化的影响作用。从会计属性认识上出发,自然性使得各国对时间取向不同会计行为的焦点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上述社会文化因素的不同归根结底是自在型文化与白为型文化冲突的具体反映。132会计人员的选择当会计人员面对不确定情况时,会产生的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而会计人员必须进行判断,选
35、择采用何种方法。毫无疑问,这一主观判断会受到一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外部会计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同一经济事项判断出不同的结果。152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国际现状21会计国际化成了一种必然趋势基本上“会计会计国际化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一观点已经成了国内外学界的共识。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交易的迅速或长必然客观上要求各国在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时,采用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规范和统一,使会计信息在国际间具有可比性和等同性,保证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性,降低风险性。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会计的国际趋同是一种必然,但是这种趋同应该多体现在会计整体框架和基本准则的趋同。22会计国家化绝对性和
36、国际化相对性会计国家化绝对性表现在决定会计国家化的环境是绝对的并且在短期内无法改变。4会计国际化的相对性,表现在它是一种国际会计的协调。会计是与特定环境下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素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相联系的。会计的理论与方法明显地体现着各国不同的特点。各国不同的环境因素塑造了各国不同的会计实务状况,使会计带有强烈的国家色彩,体现出国家化的特征。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兴起和完善,也暴露了各国会计制度的差异对经济全球化造成的阻力。这是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冲突形成的根本原因。23国家化体现国家统治意志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各国会倾向于选取适合本国国情,符台各自经济利益,利于本国社会经济发
37、展的会计准则和处理方法,存在部分违反或者弃从国际会计公约的可能性。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倾向将影响国际交易的公平和合理性。这是会计国家化的消极面。从准则的制定方面来看,也表现出是一个政治过程。会计准则规范不同的计量实务和信息披露要求将影响不同的利益团体的利益。会计国际化的过程,既反映了不同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体现了不同利益要求的国家间的矛盾斗争。受经济实力不平衡影响,目前的国际会计协调化偏重于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的需要,相对地忽视发展中国家或东部国家的利益。5我认为由于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的性质不同(即双重属性),所引起的经济利益侧重点也会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会导致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
38、一定程度上的冲突和对立。而当下,会计国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会计国家化在实施中必须要客服其短期局限性。163中国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现状31中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的问题当前中国会计国际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即在制定、修正和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使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可比和有效;二是会计实务国际化,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6在这两方面,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会计实务国际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国际会计准目前已经比制定了41项,美国的会计准则有100多
39、项。而我国也有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相比之,就会发现中国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核心准则所规定的已基本相同。例如,准则要求的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只是在中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关注程度和角度有待改善。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着大股东所有者缺位和受政府干涉这两类问题。没有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有效需求,掺入过多的人为因素,即使有了一般普遍化的会计准则,在实物中也难以执行。这是当前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瓶颈所在。32中国会计国家化过程中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具有鲜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特色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是在深层的原
40、则上,还是在表层的运行机制上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底蕴,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有显著差别。7这种差异使得会计制度呈现滞后性和多边性的特点。尤其是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不高。我们知道,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和程度制约着会计国际化的进程,而会计准则的完善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又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强化剂。但是在中国,集体经济曾经根深蒂固,很难有彻底的市场化。33中国在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协调中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面临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长期共存并互相作用冲突的现实。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际化的不断加深,中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由于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差悬殊,无法提供相高质量的
41、会计信息,从而使不少经济往来受到严重限制。另一方面,我国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具体会计环境的问题。我国尚处在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下,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如果我们操之过急,片面追求我国会计标准的英美化或国际化,导17致会计信息出现混乱或者失控,由此所产生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将是巨大的。因此如何正确把握会计国际化和会计国家化就成了一个必须要解决和平衡的问题。184辩证分析在中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41基于会计方法的辩证分析基于会计方法的辩证分析是指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加工过程中,根据不同国家在同样环境下对某一具体事项是否能够按照同样的方进行会计处理
42、,从而确定实务会计协调程度的分析方法。8目前,国内外主要采取H、C和I指数来检验。从2007年1月1号起,中国已正式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是被认为中国会计国际化标志性的事件。新体系规定权责发生制融合在基本假定中;历史成本体现在会计要素计量部分;对于利得和损失又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强调企业在会计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导致2008年经济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泛滥使用。如果根据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原则,衍生金融产品的价值都无法在传统财务报表内得到反映,或者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账面金额远远小于真实的价值或可能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不揭示衍
43、生金融工具风险价值的财务报表不仅对决策者的有用性较差,甚至有着极大的危害。应用有效的价值计量属性,提供能够满足衍生金融工具信息客观披露需要,进而满足社会对会计计量的总体客观要求,势在必行。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因此日益受到关注,并被推向会计实务的“前台”。而本文主要针对其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和计量进行论证,分析其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411公允价值应用的优势在新会计准则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关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和计量。近年来,IASC也在积极全面推行公允价值,并且,根据公允价值的定义,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为适应国际交易的定价方式,新企业会
44、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囊括进来,并且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同时,准则还规定企业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还“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新准则公允价值的引入大幅提高了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公司的价值。总的来看,公允价值的引入再一次被证明是新会计准则最有影响力的一项变动,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将外部金融市场同公司经营业绩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将外部金融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转嫁给了公司股东。在会计实物中,公允价值主要涉及企业合并、投资性
45、房地产、非货币性交换、债务重组19和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等方面的运用。以企业合并为例,旧制度倾向于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的结合,同时采用了所有权理论,其具体表现在如下5个方面少数股东权益处理为介于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之间、少数股东利润在净利润前扣除,内部交易应100抵销,子公司“资不抵债”数可以由母公司全部承担,子公司账面价值不予调整。而新准则倾向于实体理论并否定了所有权理论。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利润组成合并所有者权益和合并净利润,内部交易按照100抵销,子公司“资不抵债”数由母公司和少数股东分别承担,商誉反映全体部分,子公司账面价值全部转换为公允价值。下面以A、B公司为例,分
46、析说明差异所在。假设A和B是两个独立的公司,若在2007年1月1日后两公司协定,A将B中80的股权吸收合并,A公司以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账面价值为1600万元的固定资产作为对价合并了B公司,B的资产负债情况如下项目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固定资产12001600长期股权投资11001300长期借款900900净资产16002500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与被合并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万元的差额1200万元确认为商誉。A公司的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1600长期股权投资1300商誉32002500801200贷长期借款900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公允价值3200若在2007年1月1日前,子公司账面价值不
47、予进行调整借固定资产1200长期股权投资1100合并价差(16002500)(900)贷长期借款900固定资产清理250020从上述两者会计处理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不采用公允价值计价,在合并时就低估了反被合并企业的真实价值,使得商誉(合并价差)从正值变成了负值,影响公司管理层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快速反映当前企业的经营状况,使会计由成本核心转向价值核心。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计价的概念,必然使得中国企业错失大量优质的投资机会,带来巨大的损失。412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在实际应用时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公允的计量标准模糊
48、,普遍存在的关联交易以及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三个原因造成的。从前文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由于具有鲜明的集体经济特色,中国的会计体系国家化特别突出。缺乏活跃的要素市场,金融工具市场化程度不高和交易行为不规范都使得公允价值的计量存在分歧。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标准的认定,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提了三种参考方式1存在市场活跃的交易的情况下,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2在不存在实际交易事项的情况下,应该寻找市场上同类或类似的交易,以同类或类似交易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3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可观察到的价格,却有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加以估计,就可运用现值技术估计公允价值,也可以采用专业评
49、估人员的评估结果。9一般情况下,第一种公允价值在市场机制不失灵前提下是最为准确的。第二种定价的关键在于类似交易的确定。而第三种,由于估价计数法,人为主观因素较多,因此争议也多发于此。市场交易不活跃,只能进行估价或者取近似值。无论是贴现率的选择还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均离不开对未来事项和不确定性的主观判断,这便为利润操纵提高了空间。同样的,一旦被合并公司的资产价值公允偏高,那么商誉价值就被放大,合并公司的资产就被虚增了。在我国,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之间的交易非常普遍,尤其是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关联公司进行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交易。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得不到保证,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粉饰报表,虚增会计利润。而为了估算公允价值,会计人员必须及时收集和应用交易商品的市价,熟悉理财学方面的知识,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方面,摆脱复杂的计算,减少人工计算的失误,提高准确度。由于我们市场经济发展的迟滞性,长期以来,我国会计人员习惯于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职业判断能力较弱,大多未达到会计公允的要求。42基于会计数据的辩证分析21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中,按不同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数据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奔驰公司到美国上市时,按照德国的会计准则。公司是盈利的。但按照美国的会计准则。它就变成了亏损公司。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