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及策略.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298881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及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及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及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及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及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及策略(刘新华 09094121)摘要: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从系统的观点与集成的思想出发解决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管理模式。通过对我国目前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途径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发展策略1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国际制造业中心。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制造业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壮大必然要求供应链管理的迅速发展。面对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2009年12月

2、7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童话王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揭幕,大会被认为是“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提出了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物流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利益的具体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会遇到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我国制造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就要树立绿色企业形象。2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涉及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等。 绿色采购。绿色采购就是指尽量采购对环境和生态无危害或危害小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对其源头控制,在采购时就考虑材料是否为环境友好型材

3、料(一般包括材料能否再循环、再利用,以及通过粉碎、无害焚烧和降解等措施清除废物等)。绿色采购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优秀供货商的选择。 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指在构思阶段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提倡无废物、可回收设计技术,将3R(Reduce,Reuse,Recycling)原则引入到产品研发阶段,论证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使得产品对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最小。 绿色生产。绿色生产又称清洁生产,它要求企业以清洁生产技术为基础,通过不断地改善管理和改进工艺,替代有毒材料等方法来加强内部管理,从源头上削减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降低对环

4、境和人类的危害。 绿色营销。它是指供应链各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研制、产品定价、促销活动等整个营销过程中,都以维持生态平衡、重视环保的绿色理论为指导,使企业的发展与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相一致。绿色营销是以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核心的市场营销方式,是传统营销的延伸,更加重视全球的环境保护问题。 绿色物流。绿色物流是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友好型的物流系统,通过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物料和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和废气的产生,以及有可能产生的物料和产品的泄露,这些都会影响环境。

5、 绿色回收。绿色回收是物流活动从用户返回到制造商或者供货商的过程。它是指产品报废后,对产品和零部件进行回收处理,使产品或零部件得到循环使用或再生利用,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绿色回收,能够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自然规律的污染。 3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人类物质文明发展中对资源使用量的急剧扩张, 已经造成了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及绿色平衡的失调。因此,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大多数国家先后相应地调整了自己的发展战略, 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绿色战略趋势, 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不断出现。由于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开采到最终消费, 其间经历了很多生产和流通过

6、程, 因而, 绿色战略就不仅是某个工艺、某个产品、某个企业所能解决的问题, 它涉及到整个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各项活动,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这个时候便应运而生。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是基于供应链上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管理, 虽然它也涉及原材料、能源的节约, 但这只是考虑到企业的成本和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 并没有充分考虑过在制造和流通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所产生的影响, 并没有考虑到使用产品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回收与再利用, 等等, 因此,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3.1我国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1994年, 韦伯研究了一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建议通过环境准则来选择合适

7、的原材料, 同时注重再生利用, 并提出了绿色采购的概念。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40万美元的资助下, 进行了“环境负责制造(ERM) ”研究, 将绿色供应链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并于1996 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在我国, 近年来在绿色制造及相关问题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CIMS主题均支持了一定数量的绿色制造方面的研究课题, 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绿色供应链作为绿色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一些大学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但目前的研究还仅仅集中在概念和理论上。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践

8、中更关注实施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其累计贡献率达到45.5%,其次企业对选择供货商及供货商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合作也比较关注,但系数只有8.9%,这也说明中国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绿色采购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投资回收的贡献率为8%,整体上来说,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由此可见, 国际上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还较分散, 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实践先驱也还局限在上述一些国际知名大公司。因此, 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 将绿色设计管理、机械制造工艺、评价方法和决策技术相结合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对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2企

9、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领导人心态方面的问题。对于物流、供应链、绿色供应链等概念的研究近几年才在我国兴起,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领导人对绿色供应链的理解也就仅限于概念上,至于企业是否要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以及如何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还是没底。甚至有的企业领导人觉得绿色供应链管理属于极其高深的管理理论,只有大企业才有理解实施的必要,一般的中小企业是没必要也没有实力了解实施。这些无形之中也阻碍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绿色供应链应环境的问题。传统的供应链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全过程集中化管理。强调的是正确的时间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将正确数量的产品送到正确顾客手中。仅考虑内部资源的利用

10、,而没有充分考虑在供应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合理利用资源、是否节约能源、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与回收、环境影响是否做出评价等,这些正是绿色供应链所具备的新功能。制造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不单要考虑自身的生产管理过程是否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该影响如何控制解决,同时还要考虑到供应企业的原材料是否符合环境的要求,如何使产品从最先的原材料开始到投入使用甚至他的报废真正的物尽其用,将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绿色供应链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供货商之间的数据共享。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数据流动是双向互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保障。企业利用网络完成产

11、品设计、制造,寻找合适的产品生产合作伙伴,以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组合利用,减少加工任务、节约资源和全社会的产品库存;通过电子商务搜寻产品的市场供求信息,减少销售管道;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中资源配送,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供货商、制造商和回收商以及执法部门和用户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如果信息不能够及时准确地传到制造企业的手中,很有可能造成产品或原材料缺货影响企业效益,或者产品生产过多销售不出去带来的产品积压和资金的占用带来更多资源的浪费等诸多不良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死循环运作。绿色供应链管理不是简单的原材料、中间产品

12、和最终产品流动,更是一种绿色物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在运输、仓储、销售中损坏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均需回收处理可以再使用,如:一些损坏产品可以修理再销售,零部件可以回制造厂作为原材料使用,等。因此,绿色供应链没有终止点,不管是制造企业还是它的供应企业还是销售企业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节点。绿色供应链思想的问题。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从原材料生产、制造到回收处理, 实际上是研究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并行工程要求面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在设计一开始, 就充分考虑设计下游有可能涉及的影响因素, 并考虑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 尽量避免在某一设计阶段完成后才意识到因工艺、制造等因素的制约造

13、成该阶段甚至整个设计方案的更改。因此应用并行工程的思想是使原材料的生产、产品制造的过程和回收与再利用并行加以考虑。3.3制约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因素分析绿色供应链管理之所以在我国制造企业中发展缓慢,其制约因素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首先,企业内部存在制约因素。第一,成本和收益的困扰。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能投入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资产成本、信息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并且供应链上其它成员企业也必须为实现绿色供应链付出一定成本。这些成本的投入是否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是很多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第二,由于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引入了环境管理,所以绿色供应链企业之间对信息集成与共享的要求

14、进一步提高。如原材料产地、供货商信息、产品成分等重要商业信息都将为供应链上成员企业所共享,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到道德风险和企业安全。如何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以有效的方式共享环境信息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和理论的不熟悉,多数企业在确立企业战略之初就排除了绿色管理这一指导思想。其次,企业外部存在制约因素。第一,供应链实施绿色管理思想没有得到普及,从政府部门方面看,大多数政府部门仍然关注供应链末端环境治理工作,不能积极引导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从企业经营者方面看,由于缺乏相关法规和跟踪监督管理,企业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成本远小于实施绿色管理引起的管理成本,

15、因此阻碍了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从消费者方面看,消费者片面追求产品是否绿色、是否安全,而对于企业供应链的物流环节是否绿色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不能给予企业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改变自身供应链上存在的环境问题。第二,我国企业在物流方面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物流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形成巨大的社会成本,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能够将这些成本内部化,从而推动企业采取环保措施。第三,我国暂时没有形成成熟的物流标准,目前我国各地区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标准,缺乏统一标准,有些方面虽然有国家标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而没有得以普及应用。而我国对于物流活动环保方面的标准就更为缺乏,致使我国企业至今没能形成绿色管理的观念。

16、3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策略一直以来,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被誉为“世界工厂”,但这并不等同于“经济腾飞”。诚然, “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能带来的一夜暴富的短期经济效益,但当今的中国需要的是百年的伟大复兴而非十年的昙花一现。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应该把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改变这一状况, 必须走绿色供应链之路。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就是对其有益的探讨。这一模式要求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群体重视对顾客进行绿色消费的宣传,社会层面上要求政府通过规范、引导为我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3.1企业个体实施供应链管理主要内

17、容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首先要强化节约企业的各项投入资源意识,帮助企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运营,从而做到本质上的环保,实现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绿色理念渗入到企业文化企业要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首先要树立绿色理念,变传统的以短期物质利益的追求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观念,视保护生态环境为企业的基本任务,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实施要靠所有企业成员的一致认可,要把绿色理念灌入到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通过他们的有效沟通与配合, 利用信息流(包括商流和资金流的有关信息) 与物流的有机协调, 实现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总体功能。在发展的初期,管理层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支持具有决定性作用,绿色供

18、应链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管理层要制定一系列的有关节约资源、减少废物等自身标准,积极提高整条供应链乃至整个行业的环保水平。把绿色理念渗入到企业文化,让企业员工了解企业的环保意识,以期建立共识,促使企业的行为方式发生改变。供货商的选择与管理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下,选择正确的供货商可以保证企业绿色供应链的顺利进行;供货商数量的选择涉及到企业成本的高低,因为新型的运作关系需要减少供货商的数量,从而使短期成本最小化;同时优质的供货商是绿色供应链的无形财产,可以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所以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选择的供货商时应该把环境项目纳入自己的评价体系,从而保证与自己合作的供货商都具有相应的环保意识和环境

19、管理能力。另外,由于企业业可以对供货商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就可以包括绿色意识。通过绿色营销与客户建立关系,并通过对产品监管减少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绿色供应链的制造环节制造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同时必然要综合考虑到环境影响和资源、能源消耗,从而借助于各种先进制造技术、制造工艺、管理技术,使得产品在生产、包装过程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使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绿色制造。绿色制造要求我国制造业采取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工艺(制造工艺、废气处理工艺、污染处理工艺)设计、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等等,对企业的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都要求较高。3.2企业群体重视对顾

20、客进行绿色消费的宣传突出促销的绿色特性绿色促销是通过绿色促销媒体,传递绿色信息,指导绿色消费,启发引导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最终促成购买行为。可以通过广告对产品的绿色功能定位,引导消费者理解并接受广告诉求。通过企业公关人员参与一些公共活动,诸如发表文章、演讲、影视数据的播放等广泛与社会公众进行接触,增强公众的绿色意识,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绿色营销管道策略的建立绿色营销管道是绿色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所经过的通道。企业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中间商的绿色意识,建立与中间商恰当的利益关系,不断发现和选择热心的营销伙伴,逐步建立稳定的营销网络。注重营销管道有关环节的工作。为了真正实施绿色营销,从绿色交通工具

21、的选择,绿色仓库的建立,到绿色装卸、运输、贮存、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认真做好绿色营销管道的一系列基础工作。3.3政府对我国制造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制定和落实相应的监督惩罚管理措施。一直以来,我国中环保规划方面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发了条例,但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监督,惩罚力度不够,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这一点上,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环保立法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且严格执行。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有污染活动的税赋、减少收入所得的税赋、采取排污费、使用费、排污权交易等做法来使得行为主体的私人成本等于其社会成本。针对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和

22、设备跟新给予政策保护和补贴。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有污染活动的税赋、减少收入所得的税赋、采取排污费、使用费、排污权交易等做法来使得行为主体的私人成本等于其社会成本。政府要注意绿色知识的宣传。普通消费者并不能完全区分产品和绿色度价格等问题,因此在私人解决信息的成本过于高昂时,应该由政府来通过公共信息的方式来提供。政府应该宣传产品相关知识让消费者了解如何辨识产品的特征等。同时要在全社会宣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环保意识,未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培养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把绿色思想贯穿于整个消费活动之中。总之,随着我国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保

23、护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它深刻地体现出了企业的绿色形象,代表了现代物流发展与环境的协调,也必将成为代表21世纪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主题,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协调发展,构建环境和谐型社会。4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必然要考虑自身利益的问题,但其着眼点是放在短期利益上还是着眼于长期利益则非常重要。关键是这种收益的显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时在短期内甚至是负回报的。因此,企业应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为一时的假像所迷惑,坚持自己正确的战略选择。点与链。绿

24、色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结果是整条供应链的绿色化,可是在实施的初期首先要解决好的还是单个企业的绿色化问题,只有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逐步实施,才有可能实现供应链的绿色化,即先点后链。企业切不可因对绿化整条供应链缺乏信心而轻易放弃,也不应贪大图快,妄图一步到位。一个成功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比无数的说教有时更能发挥作用。软件与硬件。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既有赖于科学工艺和先进技术的运用,更关键的是要靠科学的管理手段做保障。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会引入大量的先进工艺、设备及技术,以节约能源、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这对于改善企业的环境绩效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企业的管理出现问题,特别是人的素质,

25、无法适应先进的工艺和技术的要求,那么企业的绿色度同样会受到制约和影响,甚至导致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功亏一篑。所以,我们在考虑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要软硬件并重,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以发挥最佳的效应。5结束语总之,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在我国正处于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就更应采取主动提高环境管理意识与国际接轨,积极树立绿色观念,把绿色融入到企业的供应链建设中去,清楚认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但能为社会创造环境效益,而且能为企业树立良好公众形象,扩大其产品市场并节约成本,从而会使企业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王能民,等.绿色供应链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3.2田中禾,等.现代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建构与优化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176-178.3张曙红,等.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J.物流技术,2010(02):176-178.4张艳平.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J.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国市场,2007(5):84-85.5孙剑.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研究J.社会科学,2006(3):48-5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