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西风情,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地,荒野是自然力量的大本营,而在这里,大自然与人类文明握手言和:也许只是湖光山色中行人的倒影,也许只是疏疏落落的村寨和星星点点的渔火人类与自然如此和谐相处,自然风景也因此略施粉黛、锦上添花。世界上最美的状态是什么?平衡而已。 凤凰是湘西的名镇,位于南华山下,傍依沱江。因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而出名,虽然出了名,但凤凰依旧如从前一样古朴,悠悠而逝的江水,穿过花香的两岸,将古城轻盈地揽入怀中。更觉一种静谧的美,像暮色,氤氲如烟。美丽自然的古城乘一叶木船沿沱江顺流而下,清风扑面,空气是新鲜的。,湘西风情,湘西风情,湘西风情,湘西风情,边 城 沈从文,沈从文,(1902-1
2、988),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沈从文,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
3、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边”有边缘的意
4、思,和“中心”相对。边城的人生形式,和处于中心的人生形式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边城”为题,意在说明这种人生形式的流逝,而与之相对的庸俗、腐化、浅薄、金钱至上的人生形式正在膨胀,正在风靡。 本文写于1934年,从湘西农村走出来的沈从文,看到了都市文明掩盖下的传统美德的衰落,看到了现代文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看到了质朴真诚的淡退、腐化浅薄的流行,于是写下这篇文章,表达内心的痛心和推崇传统美德的心意。,边城的创作动机,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注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
5、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沈从文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醇厚的世俗人情,表现他心中的缠绵质朴的爱和人性的美,我们一起来发现它,展示它,品味它。,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意义的人却很少。沈从文在昆明的时候,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
6、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小说 情节,传统文明是一种封闭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种有很多美德,需要我们去继承,但农业文明也必然有它的缺陷。那些含蓄、优美、勤劳、淳朴的可爱的人们,由于不善表达,不善争取,因此也不免打着孤寂的色彩。,古老的风俗习惯龙舟赛当地最隆重的文娱活动,改善伙食、穿着新衣、倾城出动、观看划船、争捉鸭子。(湘西人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对生活的热爱)婚姻方式走马路,通过媒人上门求亲;走车路,在唱歌中了解和认识对方,直到分手或成亲。(湘西人在婚姻问题上的宽容和自由,也反映了湘西人善歌的才能),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