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论她乡中的“她乡”一、选题的意义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CHARLOTTEPERKINSGILMAN18601935是生活于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的著作她乡(HERLAND,1915就是这时期女性乌托邦小说的代表作。但她的价值和意义理论界一直重视不够,而国内对吉尔曼的研究也是甚少。她乡借由三名男性科学家代表的社会既成的偏见,透过他们在她乡的遭遇,来检讨传统社会以男性为主体的价值观。同时在她乡吉尔曼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纯女性的社会,并全面讨论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议题,举凡社会结构、经济、教育、宗教、生育,甚至环保,都有她前卫进步的看法。吉尔曼在她乡所倡导的
2、平等、民主、环保、对个性的尊重和共同抚养小孩等观点尤其具有借鉴意义。而在国内对她乡的研究并不多,对吉尔曼这位女性作家更是陌生。很多人对那些幻想构筑的王国不屑一顾,但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那时女性的地位。在那样的环境中吉尔曼以她独特的眼光构筑了一个单性的王国,这是一种伟大的突破和进步。在现在这样一个荒漠化、欲望化和唯暴力的时代,吉尔曼所构建的女性王国尤其有着巨大的现实借鉴意义。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一)整体描绘她乡中的女性王国(纯女性、高度文明)(二)对她乡中建构的女性王国的几个思考1、对“女性气质”的思考和挑战2、对母性和母职的重新
3、定义3、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三)她乡树立了那些独特的女性价值观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描述女性王国,二是分析其主要特点,三是解释其意义三、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思路)2步骤1、阅读吉尔曼的文本她乡(林淑琴译)。2、搜集有关吉尔曼她乡这部作品的相关资料,还有作者生平简介等资料。搜集女性乌托邦的相关资料和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权运动的资料。3、对搜集的资料分析研读,发现在国内外文学作品中都有对“女儿国”的描绘,而它们所构筑的女性王国有共同的特征,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通过对比研读,发现她乡中的女儿国有着独特的先进性和预见性。因此,本论文想探讨她乡中单一性的国家是怎样的,又具有哪些先进性。4
4、、确定了研究她乡所构筑的女性王国后,再次收集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搜集资料,对比阅读,总结分析,得出方向,深入研读,分点论述,总结概括思路材料研究搜集信息理论准备对比参照整理思路定提纲四、毕业论文提纲引言简要介绍作者的情况和她乡的简要内容一、她乡的社会结构她乡是一个纯女性的社会,是女性的世外桃源,这部分将对她乡的主要社会情况进行探讨。1、她乡提倡和平,反对战争2、她乡分工细致3、她乡不提倡竞争机制二、她乡独特的女性气质传统的女性气质是男权文化的繁衍,受了男权文化的影响,而往往反映出一些负面的气质,但在她乡却不同了。她乡的女性表现出一种不同的女性气质。1、坚强勇敢干而非柔弱顺从2、理性主动而非
5、感性被动3、自信独立而非无助依赖三、“她乡”的女性价值观母性意识是她乡思想的核心,在作品中吉尔曼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1、母职共担2、男女共荣3、女人更自然3四、结论主要指出吉尔曼构筑这样一个女性王国的意图,并总结出吉尔曼的女性观。从中看出吉尔曼并非是完全意义上激进的女性主义者。五、主要参考文献1美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林淑琴译她乡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2孔令岩石,曾秦论伊迪斯华顿和夏洛特吉尔曼婚姻观之异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633薛春霞解构性别女性乌托邦对社会性别的解读J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7(3)2034法西蒙波伏娃陶鉄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5方刚,
6、罗蔚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6英伊莲摩根刘筠译女人的起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美凯特米利特宋文伟译性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8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9刘英,李莉女性乌托邦她乡和红楼梦中的“女儿国”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0210周国平女性人类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11刘英,张建萍从“他乡”到“她乡”吉尔曼女性主义写作策略的转变J妇女研究论丛,2006(4)7112陈榕女性主义乌托邦之旅吉尔曼的她乡与李汝珍的镜花缘中女儿国之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2008(3)961004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论
7、她乡中的“她乡”乌托邦是由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SIRTHOMASMORE14781535)在16世纪早期所创作的一个术语。乌托邦作为一个理想的升华,它是对现实的超越,也是对现实不满的超度。而女性乌托邦小说,即以小说为载体,反应女性主义思想,展现乌托邦精神,关注女性和人类未来的小说。1890年1920年是女性乌托邦小说创作的繁荣期。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CHARLOTTEPERKINSGILMAN18601935是生活于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的著作她乡(HERLAND,1915就是这时期女性乌托邦小说的代表作。但她乡和其他女性乌托邦小说一样,在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中
8、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而国内对吉尔曼的研究也是甚少。通过资料的检索和研读,总结了一下国内外关于吉尔曼和她乡的研究成果,以下进行简要叙述根据资料检索情况来看,从90年代到现在,国外研究吉尔曼的博士论文共有18篇,其中1990到1999年间有3篇,从2000年到2008年则达到15篇,其中3篇博士论文涉及了吉尔曼的乌托邦作品,均以小说她乡为例,并且大多将该小说与其他作家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在论著方面,对吉尔曼乌托邦小说的评论也主要集中在她乡上,例如吉尔拉德、瓦尔高夫以及托马斯高尔特珀塞(THOMASGALTPEYSER)等研究者探讨了该小说的乌托邦思想内涵、叙事角度、女性的社会性别等。也有研
9、究者研究吉尔曼小说的女权主义思想,将她乡与其他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进行比较研究。例如弗朗西斯巴特库斯基(FRANCESBARTKOWSKI)在其著作女权主义乌托邦FEMINISTUTOPIAS,1989的第一章中比较了她乡和法国作家莫尼克威狄格MONIQUEWITTIG的女游击队员(LESGURILLRES,1969)。总体而言,对吉尔曼乌托邦小说的研究并不多,吉尔曼在该文类的地位和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中国学术界对吉尔曼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其批评轨迹基本与国外一致,但是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似乎还没有引起中国学界足够的重视。一些国内学者编撰的美国文学史鲜有提及吉尔曼,如2002年出版
10、的新编美国文学史(全四卷)中对吉尔曼只字未提,5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不过,童明教授的美国文学史(2002)精炼地解读了吉尔曼的黄色墙纸(THEYELLOWWALLPAPER,1892)的自传特征和女权特征。在译介方面,被翻译成中文的作品只有短篇小说黄色墙纸和乌托邦小说她乡。黄色墙纸的第一个中译本是文忠强1983年的译文,被选录在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中,后来另有马建军和吴其尧的译本。目前,她乡只有台湾译者林淑琴的译本(台北女书文化,1998),移山(MOVINGTHEMOUNTAIN,1911)和与她同游我乡(WITHHERINOURLAND,1916)则尚无译本和介绍。随着吉尔曼被翻译介绍给
11、中国读者,对她的研究也在80年代末期起步。根据我目前掌握的资料,最早提及吉尔曼的研究者是孙虹,她在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的编者序中仅用三行字的笔墨将吉尔曼一带而过,认为黄色墙纸“在精神上非常接近当代的作品”(孙虹1983,18)。第一篇论及黄色墙纸的论文是孙蔚虹的当代妇女的悲剧评当代美国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文章讨论了短篇小说黄色墙纸中的“疯女人”形象,认为“她的发疯是绝望的表现,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做出的反抗,也是对妇女生活的悲剧提出的无声谴责”(孙蔚虹1988,88)。该文也是唯一能检索到的80年代研究吉尔曼的论文。截至2011年5月14日,在中国期刊网上能够查到的研究吉尔曼的论文有70篇,其
12、中关于黄色墙纸的文章占据了主导地位。一些研究者将该小说与其他小说进行比较研究,例如与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鲁迅的狂人日记等进行对比等。大多评论文章从女性主义角度研究黄色墙纸中的女性形象、疯癫意象、叙事策略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吉尔曼的乌托邦小说才开始引起中国研究者的注意。国内最初提及吉尔曼的乌托邦小说的是一篇翻译文章两种妇女乌托邦吉尔曼和皮尔西的两部小说(钟润丹译),作者为美国奥古斯塔纳学院(AUGUSTANACOLLEGE)社会学系的施曼霞,刊登在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上。截至目前,国内对于吉尔曼的乌托邦小说她乡的研究比较少,仅见10篇期刊文章,且大部分是将她乡与镜花缘、西游记等中文小
13、说进行比较研究。如刘英,李莉女性乌托邦和中的“女儿国”,陈榕女性主义乌托邦之旅吉尔曼的与李汝珍的中女儿国之比较。他们主要是通过对比,发现了两者之间有很多契合,并提出借助想象建构的女儿国不仅是对男权文化的挑战,也是为超越两性二元对立、建构和谐两性关系模式的展望。而薛春霞的解构性别女性乌托邦对社会性别的解读以她乡为例,从性别不同认识方面解读女性乌托邦小说。还有一些是从她乡中所体现的对女性的人文关怀来进行研究。通过对以上文献研读,我发现我国学术界其实对吉尔曼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她的著作黄色墙纸上,而且对她乡的研究也只是从女权主义方面去解读,而对她构筑的女性王国6所体现出来的进步意义和预见性的研究甚少,故
14、本论文将借鉴前人的研究,着重研究她乡中女性的气质特点和吉尔曼的女性观,并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中女性的自我定位来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希望通过自己的解读对这部作品以后的研究能够做点贡献。参考文献1美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林淑琴译她乡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2孔令岩石,曾秦论伊迪斯华顿和夏洛特吉尔曼婚姻观之异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633薛春霞解构性别女性乌托邦对社会性别的解读J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7(3)2034法西蒙波伏娃陶鉄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5方刚,罗蔚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6英伊莲摩根刘筠译女人的起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
15、77美凯特米利特宋文伟译性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8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9刘英,李莉女性乌托邦她乡和红楼梦中的“女儿国”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0210周国平女性人类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11刘英,张建萍从“他乡”到“她乡”吉尔曼女性主义写作策略的转变J妇女研究论丛,2006(4)7112陈榕女性主义乌托邦之旅吉尔曼的她乡与李汝珍的镜花缘中女儿国之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2008(3)961007本科毕业设计(20届)汉语言文学论她乡中的“她乡”8摘要吉尔曼的她乡是一部女性乌托邦小说,在她乡中吉尔曼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纯女性的社会,并
16、全面讨论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议题,举凡社会结构、经济、教育、宗教、生育,甚至环保,都有她独特的看法。本论文将从社会结构、女性特质和女性价值观等几方面探讨吉尔曼构筑的“她乡”。并对吉尔曼她乡的写作意图进行探讨,由此得出吉尔曼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激进女权主义者。关键词她乡;吉尔曼;女性气质;社会结构引言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CHARLOTTEPERKINSGILMAN18601935),这个名字在传统的美国文学史中或许略显陌生,但自从她发表短篇小说黄色糊墙纸(THEYELLOWWALLPAPER,1892)后,吉尔曼立刻得到了读者的热情关注,有关于她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在国内,对于她的研究却一直停留在黄
17、色糊墙纸上,而关于她的另一部著作她乡(HERLAND,1915)却很少有人知晓,更别说研究了。其实她乡是吉尔曼一部非同寻常的作品,也是她自身写作策略转变的一个转折。从解构“他乡”(男权社会)到建构“她乡”(女性乌托邦)的转变。或者说,从以揭露和解构为主的现实主义走向以规划和建构为目标的乌托邦主义写作。她乡正是吉尔曼后期女性乌托邦小说创作的代表作,是她女性主义理念的具体投射,其对性别二元对立的解构和人类理想社会的勾画都给当代社会以重要启示。她乡讲述了三个男性误闯“女儿国”的故事。社会学家范对全是由女人治理的国家非常感兴趣,自以为能客观科学地观察事物。医生兼植物学家杰夫是一个充满浪漫骑士精神的绅士
18、,一厢情愿地美化女人。而地理学家泰利是一个花花公子型的男人,他以为凭借着自己的男性魅力定能征服女人,享尽风流。吉尔曼笔下的这三名个性鲜明的男子带着错误的假想和自以为是的策略进入了这个陌生的国度。但当他们身在其中时才发现自己的无能和无助。作者用三名男子代表社会对女性的偏见,通过他们在“她乡”遭遇来检讨当时社会以男性为主体的价值观,并提出女人为“人”的信念。一、“她乡”的社会结构“她乡”是女性的世外桃源,儿童的乐园,这里洋溢着女性青春、本真和生命之美。传9统的父权社会认为一大群女人在一起是不可能和平共处,就像文本中泰利所说的“女人就那么一窝女人不可能这样团结我们都知道女人无法组织她们跟什么一样老是
19、吵闹不休,嫉妒心重得可怕。”164这仅仅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偏见而已。当我们抽离了男权文化的社会背景,置身“她乡”时,发现女性并不像他认为的那样。在“她乡”没有战争,她们倡导和平。“她乡”的主体是女性,这里没有男性。但其实在“她乡”的历史中也出现过战争,那是在“她乡”还没有形成之时。那时这个民族就像其他民族一样都有两性。而且以男性为主导。但由于种族间的战争,使大部分的人们失去了原来的家园和亲人。其中的一部分妇女拿起刀,勇敢地消灭了企图占有和征服她们的敌人。从此那些幸存的女性隐居山林过着和平的生活。是战争毁了她们原本的生活,也可以说是战争迫使她们造就了一个“她乡”。因此她乡的女人们分外珍惜和平,分
20、外热爱她们的家园和孩子,她们彼此依靠,共同合作。由于女性富于情感,而且容易交流,所以女人之间的相处时那么融洽和谐。在一个没有男性的社会中,女性的主体位置自然显而易见。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后代的繁衍都由女性来承担。在制度方面,“她乡”倡导和平民主。在“她乡”没有国王,没有祭师,没有王公贵族。因为她们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没有阶级、种族、国家的分别。“她乡”的女人们视国家的权利为一种“集体的公共经验”,使一些人无法凌驾于另一些人之上,个人利益永远跟集体利益相连。她们还努力倡导民主建设,公民可以直接参与集体决议的过程。决议的结果力求满足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并努力提高个人和全民素质。在社会分工上
21、,“她乡”也有自己独特的措施。她们有“上校”,担任上校的往往是年纪比较大的,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女性。她们深受其他女性的尊重,主要的事务都由她们来处理。其次“她乡”还有“导师”,导师主要负责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还有园丁、林业工、建筑师等等。她们的分工和我们现代社会一样细致有序。她乡的社会分工更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个人的特点。在她乡集体和孩子的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个人依赖集体,集体依靠个人。这或许跟女性的依赖性有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是绝对的,这种依赖性使女人们更团结,分工虽然细致,但却相互联系。“她乡”倡导的不是彼此竞争,而是互相友爱,共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现代社会认为竞争是社会发展
22、的不竭动力。那三个男性也想为竞争说句好话“如何发展好的个性品质,少了它,就不能产生刺激,使人勤奋。”166一般认为竞争是人类工作的驱动力,而“她乡”的女性却不是这么认为的。在“她乡”工作是女性自身的需要,而无需其他的诱因促使她们工作,因此她们无需竞争。综上我们看到,在吉尔曼构建的她乡中,女人们同样生活得自由自在,和谐友爱。而在10构建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时,女性的一些独特的气质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女性更加容易交流沟通,所以她乡的女人与女人之间相处得非常和谐;女性的抚育性,使她们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对孩子的爱;她们的非竞争性,使女人之间不至于出现暴力冲突,社会更加的和平,等等。其实现在社会传统女性
23、的一些气质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界,特别是初中、小学、幼儿等教育阶段,从业人员中女性的比例比较高,而在公关行业中,女性的比例也较高,这些都与女性更加懂得情感的运用和交流沟通有关。在女权主义运动中,有些人为了争取女性的权利,实现男女平等,往往会忽略女性品质所特有的价值。如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它以男人的规范为标准,要求女人变得和男人一样,这就忽略了女性品质的特有价值。而这些品质或许对社会的建设是同样重要的,从她乡我们看到了女性特质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二、“她乡”的她们在女性主义探讨的问题中,性别的差异是一个核心话题。女性往往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如女性主义思想泰斗西蒙波伏娃(SIMON
24、EDEBEVOUIR)所说的“第二性”,女性是“第二性”是客体,而男性是“第一性”,是主体。女性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往往处在客体的地位,依赖于男子。在男权社会的男性文化主体影响下,形成了男女的两种不同的气质,而“女性气质”往往与消极被动、感性温良、依赖顺从、优柔寡断相等同。通过在她乡的探险,三名男子惊异地发现这里的女子全然没有像他们故乡的妇女们那样的柔弱、顺从、害羞等女性气质。而是个个身手矫健、沉着冷静、才情横溢。这些独特的女性气质与传统的女性气质不相符合,但却是吉尔曼精心建构的女性王国中女性的一般气质。吉尔曼对于女性气质的重新塑造,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关注女性气质问题。(一)坚强勇敢而非柔弱顺从传
25、统女性被认为是柔弱的顺从的,在我国更是把女子说成是水做的。似乎女子就是需要保护,而这样的女性往往适合等待在家中,做家中的“安琪儿”。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娜拉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中的“安琪儿”,她柔顺、温柔,对丈夫百依百顺,她是丈夫的洋娃娃。这样的妇女在男权社会中是常见的。但在她乡中,女性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质。体力上,“她乡”中的女性丝毫不逊于男性。她们完全没有男权社会所期望的女性那样柔弱,“这些女人明显的身手矫健,完全称得上敏捷有力。”126她们能敏捷地攀爬树木,能飞快的奔跑,完全不需要男性的保护。她乡女子在敌人面前毫不退却,她们勇敢得拿起刀手刃仇敌,为自己争取了一片安静祥和的乐土。在她乡的
26、建设上,这些女子尤其体现着坚强勇敢。当陌11生的三位男性出现在她们的国家时,她们没有恐慌,而是勇敢得与他们交流。当泰利企图使用蛮力强暴她乡的女性时,她们奋起反抗,绝不屈服泰利的威胁。(二)理性主动而非感性被动在完全没有男性的情况下,她们彻底摆脱“他者”的地位,作为独立的“人”存在着,更运用她们的智慧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还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在“她乡”道路干净而且铺设良好,建筑精致吸引人,小镇整齐划一,这里“每件事物都是美丽,井然有序,干净利落,还飘浮着最令人温馨的家的感觉”。122从她乡的建设管理上我们看到,她乡的女子是理性的。特别是上文中提到的细致的分工制度和优化的生育,都能看出她们的理性。
27、在学习方面,她乡的女子表现出异常的主动性。她们热爱学习,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她们主动提出要向三位男士学习外界的知识,主动了解外界文明。在她乡由于男性的缺失,所以女性不再是被观察者的形象。女性不需要为了吸引男性的眼光而打扮装饰自己。在她乡中我完全找不到对传统女性身上那些装饰品的描写,例如项链、戒指、耳环等等。她们穿着朴素,但却非常舒适,她们不需要外在的修饰来吸引男性。相对于男权制社会中的女性靠外在的穿着打扮来吸引男性,她乡中的女性更注重内在的修养。如文本中索玛所说的“当然,最重要的成长是心灵的。”184吉尔曼更是一反传统女性处在被观察的状态,把文中的男性放在被观察者的位置,当三位男性闯进她乡时被
28、一群女人围观,后来更是被软禁,书中写到当三个男人被抓时“像男人一样地挣扎,结果反而更像女人一样被安全地簇拥”,所谓“男性化”、“女性化”的定义在抽离了特定的时空后,实存的意义也就消失了,形成讽刺的景象。(三)自信独立而非无助依赖在女性主义对现存各种意识形态的批判中,有一种被她们称为“领域划分”意识形态,主要是指把人类活动的领域划分为两个一个是公众领域;一个是私人领域。这一意识形态认为,公众领域是男人的活动领域;而私人领域才是女人的活动领域,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区分。也正是由于这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影响,使大部分女性束缚在家庭这一私人领域。束缚在家庭中的女性往往会脱离社会劳动,失去从业的权利,进而会在
29、金钱上依靠男性,这就使女性出现一种依赖男性的状况。在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女性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经济上完全依赖于男人,只能按照男权社会为她们规定的传统角色和行为准则来生活,没有个性发展的空间,没有自身的理想与追求,甚至失去了自我。吉尔曼认为只有男女双方都在公共领域从事工作,创造经济社会价值,才能使双方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才能保证双方的身份地位免受边缘化。2所以吉尔曼极力主张女性应该谋求自己的职业,做到经济独立。在她乡中女性不再是安静得待在家中这样一个私人领域,她们从事公共事业。建筑12师、园林工、教育家等等,各种不同的职业都由女性来担任。当三位男性看到她乡高大的建筑时,泰利说“
30、这玩意儿是正规的碉堡我敢说,这不可能是女人盖的。”133而其他两人也同意他的看法。他们带着当时社会的对女性的偏见来到这里,在他们眼中,女性只是织织布的“织布娘”。他们认为这种建筑一定得有男性才能完成。但在她乡,女性们独立设计和建造了这些完美的建筑,完全没有依靠男性,不管是体力上还是脑力上。她们在建筑方面的才华堪称惊人。综上我们可以看到,男权社会所谓的“女性气质”往往与消极被动、感性温良、依赖顺从、优柔寡断相等同。但到底什么是女性气质我们知道人类的性别是有社会性别和生物性别之分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表现的是人的自然属性,体力的差异、生理特征的不同。而社会性别呈现的才是“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31、是男女在社会学习中根据约定俗成的交往习惯而形成的更为复杂的关系,表现为一套规范的期望和行为及相对应的社会身份和地位。3所谓的女性气质是文化衍生而非与生俱来。正如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阐述“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步形成的。”4吉尔曼她乡中的女性摆脱了男权文化的束缚,在一个自由的空间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吉尔曼把女性身上那些柔弱,负面的气质排除了,而赋予女性一些新的气质。而这些气质往往是属于男性的。她乡的女性拥有女性的气质,同时也拥有男性的气质,这似乎就像后来提出的“双性化”。表面上看吉尔曼是在塑造全新的女性气质来反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压迫,但我们细细品味和研究,吉尔曼实际上是在塑造一种全
32、新的“人”,不仅仅是女性。从文本中的一位男性范身上能看到一些。范虽然是男性,但他同时又非常的温柔,通情达理,不像泰利那样鲁莽粗暴,在他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结合。从这些能看出吉尔曼更偏向一种“双性化”的人格气质。而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双性化的人具备较为优秀的人格气质双性化个体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力;双性化者在各种条件下比性别典型者做的更好,在心理健康、自尊、自我评价、受同伴欢迎、适应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单性化者。55而吉尔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能预见性得看到这点,实在难得。三、“她乡”的母性意识她乡建构的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女性王国,虽然小说是
33、虚构的,但文本体现了吉尔曼对女性权力的高度关注,在文本中吉尔曼提出了一些新的女性价值观,试图唤醒女性的独立意识。(一)母职共担13在男权社会中母性被认为是女性的自然属性。在男性文化的逻辑中,认为女性的生理条件和与生俱来的生育和哺乳的功能,那么女性就自然而然地应当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承担母职。在现实社会中往往认为女性承担的母职是属于私人领域,不像男性往往充当更多的社会公共领域的角色,所以女性的母职工作束缚于家庭。但她们劳动的成果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相应的报酬。如果一位母亲在家中照料孩子,做家务,当她的丈夫回来时向他索要工钱时,这被认为是不可理喻的。因为一般人而言,那是女性的天职。伊莲摩根在她的
34、女人的起源中这样写到“对女性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狩猎采集时期,这个时期劳动有了分工,出现了核心家庭。从这点讲,她各个方面都不亚于男性,无论是自由、自立、创造性还是对经济生活所做的贡献。在没有人知道如何建造房屋、没有家庭之前,无论哪个女人也不会只作她的家庭主妇。”6202这至少从生物的起源上说明了家庭主妇不是女性的本性。波伏娃在第二性中,以对“生物决定论”进行了批判,否定了“女性本质论”。她指出,母性并不是女性的生物属性,而是一种文化构成。美国学者凯特米勒在性政治中指出,男女性别角色定位是男权制为维护“性政治”而通过家庭、社会、宗教、神话等途径向女性强加灌输的让女性视母性为其天职,自愿为男性
35、牺牲自我。72357在“她乡”这个理想的女儿国中,女性与母职的天然联系被打破,在这个虚拟的社会中女子借由“处女生殖”或“自体繁殖”来繁衍后代。不是每个有子宫的女人都可以成为生理上的母亲。母职是经过理性的选择,不只是直觉,“不像我们的受孕时是无助的,不是出于自愿的”174,“她乡”的女人若不适任母亲的职责,则被劝服不要生育。在“她乡”母职是一门神圣的艺术,是个人和社会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她们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她们认为孩子是属于国家、社会的,爱护教育孩子是每个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孩子关系着以后国家文明的发展,教养孩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所以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负责,而且是最优秀的人才。而那些不
36、能生育或不想生育的女人,可以通过照顾别人的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她乡”的每个孩子都是在期待和祝福中出生的,接受着女儿国社会提供的最妥善的教育和照顾。“她乡”的女人为了孩子的利益发展出亲密的互助关系,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友谊,进而爱国爱同胞。这种女性和母职的观念已经跳出狭隘的个人领域,而是上升为一种大爱。她们创造的这种文明,高过男性统御的文明,她们比较讲理,她们强调的是“社会社区”,她们的希望和野心不仅仅是个人利益,彼此的竞争,把别人踩在脚底下,形成仇视对立的阶级,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其实在现代社会中孩子的抚养问题也同样困扰着人们。我们应当看到“她乡”中的这种全新的母职观念给我的一个启示。不去看她
37、的单一性别社会,而是看她那种协作的观念。凯14特米利特(KATEMILLETT)这样写到“照料孩子,即便是从他们的认知能力刚刚形成时开始,最好由受过良好培训的男女专业人员完成。”6这一建议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男女”的提法。说明在照料孩子方面,应当由男女共同完成,而不是女性的责任。应当说母职是男女共同担当的。(二)男女共荣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大多数文化都形成了男权制,并持续了数千年之久,只有少数例外,比如人类学家米德研究的一些岛国和蔡华研究的我国云南省的摩棱文化。85因此,可以说男权制是一个跨文化的现象。而男权制的有一个内容就是“将女性客体化”。特别是吉尔曼所在的时代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男权制社会
38、。男权制反映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表现为否定女性的主体性身份,将女性客体化,限制和阻碍女性创造力的发挥。在男性事务和交易中将女性用作客体。限制和阻碍女性的创造力。不让女性接受社会知识和文化成就的很多领域。86社会上常见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信息总是将女性摆在次等的地位,贬低女性的角色,女性的工作、产品和社会环境均低于男性。各类传媒中的符号设计暗含对女性的贬低。社会结构安排从社会最高权力机制上排斥女性。男尊女卑的观念在我国封建社会之时更是毒害了大批女性。而在她乡,提倡的是男女平等和男女共荣。女性的地位不再底下,也不再是客体,她们是独立的人,独立的个体。这个从她乡的取名方式就能看出。“她乡”的取名方式完全
39、打破了这种男尊女卑的关系,文本中一教师这样描述“我们的名字从不固定,而是随着个体的成长和进步作相应的改变。以我们的国母为例,她起初的名字是思想家,后来,随着她才慧的不断积累和增长,我们改称她为睿智的思想家,现在,我们则称她为伟大而睿智的思想家。”尽管她乡创作于20世纪初期,但它的取名方式却蕴涵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精髓。后现代主义认为,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是不确定,语言的含义是不确定的,开放的。而在中国古代,妇女结婚后要将丈夫的姓氏加在自己的姓氏之前,如今,香港地区仍保留了这一习俗。在日本,由于传统额习惯,加上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双方必须同姓”,而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大部分夫妻双方都是随夫姓。而在西方妻
40、冠夫姓、子随父姓更是天经地义的准则。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全名叫“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其中“克林顿”这一姓氏就源自她的丈夫。这种取名方式其实折射出的一个事实就是,男女之间,父子之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女人是父亲与丈夫之间的物质交换,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命名者对被命名者享有控制和统治权,命名是统治和被统治等级秩序得以保持的途径。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取名方式的不同,但我们看到“她乡”对个性的尊重和对人是发15展进步的肯定。最为重要的是她打破了女性的客体地位,使女性独立为“人”。虽然小说是虚构的,却让我们不得不为现实社会的种种缺陷反思。(三)女人更自然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更接近于自然,而男性
41、伦理的基调是对自然的仇视。人类自从进入父系社会以后,男性文化一直占据着垄断地位,所以在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层面上,形成了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征服与被征服,占有与被占有的对立的思想。从理性、竞争、征服为特征的男性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价值导向,使世界充满了战争和冲突。“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是把世界当成狩猎场,与自然为敌;女性则要与自然和睦相处。”884她乡女性生态主义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她乡中的女性主义正是体现了这种观点。“她乡”的女性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那里的妇女视人类为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并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她们认为人是自然的朋友,而自然界中的一切生
42、命形式都应平等、合作和互爱。在这样一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她们把一个小小的国家整理得相当美丽舒适。“一块块垦殖完美的土地,连森林看起来都像有人照顾;一块土地好像硕大公园,其实更像一座硕大的花园”114,“我从来没见过一座森林这么被爱惜过,连德国也没有这样。瞧,没有一根枯枝藤蔓也乖驯真的,看这里”116她们尊敬自然中的万物,但并不任其发展,而是利用科技,让自然成为更洁净更有效的居住场所。霍华德塞戈尔(HOWARDSEGAL)曾指出,“自然与文明的关系不是彼此对应,而应相互交融,文明化的花园是现代化的花园。”9她乡正是这样的一座现代化的生态花园。一个只有荷兰大小的国家,而且只有三百多万的人,粮食供给
43、的确是一个问题,但这些女人没有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野蛮的开垦,而是利用她们的智慧和科技。“现在每棵树木都结果实可食用的果实因为非常美丽,她们希望保留。经过九百年的实验,我们现在看到这些特别美丽的树,上面都结出营养丰富累累的种籽。”185她们把不适合的物种进行改良优化,把动物驯化,使它们与人和谐相处。更值得一提的是她们生态环保的施肥方法。这样一个封闭的小国家,别人会以为一般人早就把土地耗竭,或者奋斗才能生存,这在我国一些地区并不少见。但在她乡却不同,她们依靠优秀的培育家发明一种完美的方法利用原有的产物重新滋养土壤。所有食物的残余和碎渣、伐木或纺织业的植物废料、所有排水系统的固有物体,经过适当的处理和
44、调配,最终用来滋养土壤,所有土里来的东西又都回归到土里去。我们暂且不去考虑这种方法对现代社会的可行性,至少在几个世纪前,作者的这种环保和生态意识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吉尔曼的这些观点在当时都算是相当前卫的看法和观点。当然吉尔曼的思想也受到了当16时时代进步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巨大的社会变革,知识分子的骚动,工业化和移民潮,爱德华贝拉米(EDWARDBELLAMY,18501898,美国社会学家和小说家。在其著作回顾中企图用乌托邦小说中描绘的社会蓝图来改良现实社会,其本质是认为乌托邦具有启发的功能。)的乌托邦思想,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都影响了吉尔曼,促使她思想的转变。现实中女性觉醒的
45、屡次受挫,使她把目光投向了精神化的乌托邦文学创作。吉尔曼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图景作为女性和人类栖息的理想家园,从而在精神层面为女性找到摆脱“他乡”的途径。结论周国平曾写过这样的一段话“对于女人,有两种常见的偏见。男权主义者在女人身上只见女,不见人,把女人看作性的载体,而不看作独立的人格。某些偏激的女权主义者在女人身上只见人,不见女,只强调女人作为人的存在,抹杀其性别存在和性格价值。后者实际上是男权主义的变种,是男权统治下女性自卑的极端形式。真实的女人当然既是人,又是女,是人存在与性别存在的统一。正像一个健全的男子在女人身上寻找的既是同类,又是异性一样,在一个健全的女人看来,倘若男人只把她看作无
46、性别的抽象的人,所受的侮辱程度决不亚于只把她看作泄欲和生育的工具。”10虽然这是一位男性写的,但这无疑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很多人认为吉尔曼是一个偏激的女权主义者,但我不这么认为。吉尔曼构筑的“她乡”,并不是排斥男性本身,她反对的只是男性中心论。或许有人会认为吉尔曼的她乡旨在构建一个单性的社会,是把男性杀光的单一女性社会。我认为不是,要不然在作品的末尾她不会让男女结合,也不会让其中的一位女性走出她乡,去现实的双性世界。在我们看她乡这部作品时,应该注意到,三个男性闯入她乡后,她乡的女性并没有伤害他们,而是非常礼貌的欢迎他们。从这些我们看出,吉尔曼并没有扼杀男性的意图。吉尔曼的“她乡”假设脱离两性
47、对立的社会性别模式和男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期望通过性别融合来解决性别问题女性拥有男性的进取心和理智,而男性相对柔和,向双性化转化。男女的社会性别特征呈多样化的形式。而且在作品结尾,三名男性与“她乡”中的三名女性结婚,这是作者仍然向往两性共存的和谐社会的写照。而且“她乡”中的女性也是积极学习外界社会的文化,她们有意识地与男性结合,希望自己的历史重回两性文化。由此可见,吉尔曼并不是一个偏激女权主义者,她更为理性。虽然她在作品中也批判了很多男性的缺点,但她针对的不是男性,而是男性中心论或者说是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文化。她要唤17醒的是女性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提倡女性和男性一样是独立的人,而不是男性的
48、附属。尽管吉尔曼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曾是叱咤风云的社会人物,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欧美学界对其作品的研究却显得较为沉寂,她一度被人们遗忘。这种情况随着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到来才有所逆转,在这次浪潮的影响下,一批被人们忽视的女性文学作品开始被人关注,其中也包括了吉尔曼的黄色糊墙纸和她乡。从此欧美学界对吉尔曼的生平和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掀起了一股杰尔曼研究热,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是1995年和1997年分别在英国和美国召开的谅解吉尔曼学术大会。而在我国对吉尔曼的研究却显得异常沉寂,大部分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她的另一部小说黄色糊墙纸上面,而对于她后期写作策略转变的代表著作她乡的研究却很少。
49、希望通过本文能引起人们对这些忽略的乌托邦小说的,尤其是边缘小说的重视。或许“她乡”只是一个虚构的女性王国,但正如乌托邦大师恩斯特布洛赫(EAMASTBLOCH)所说的“如果一个社会不再以一种理想的乌托邦社会作为参照以照亮前景,就会相当危险地误入歧途唯有乌托邦的目标明晰可见并成为人类的前景时,人的行动才会过渡的趋势变为主动争取的自由。”11参考文献1美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她乡M林淑琴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2孔令岩石,曾秦论伊迪斯华顿和夏洛特吉尔曼婚姻观之异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633薛春霞解构性别女性乌托邦对社会性别的解读J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7(3)2034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陶鉄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5方刚,罗蔚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6英伊莲摩根女人的起源M刘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8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9刘英,李莉女性乌托邦她乡和红楼梦中的“女儿国”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0210周国平女性人类学M禹燕著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11刘英,张建萍从“他乡”到“她乡”吉尔曼女性主义写作策略的转变J妇女研究论丛,2006(4)7112陈榕女性主义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