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1 页(共 9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注:本资料由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独家提供。试题精选自 2013 年 四川省 各 市 高考 文综 模拟 试题 历史部分 ,按照 2013年 四川省 高考 文综 历史科考试说明和考纲 分解而成, 排版工整、合理,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 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 。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上传到其它网站,谢谢合作! 整理人: 张 秋鸿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 2013 四川省德阳市一 模 23) “送嫁 妆”是
2、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是 20 世纪八九 十年代“送嫁妆”的物品统计。这些统计说明 ( ) 时期 嫁妆 20 世纪 80 年代 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 20 世纪 90 年代 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 VCD 机、彩电、冰箱、摩托车 A社会生活的特点是土洋并存 B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C改革开放促进了习俗的变化 D新时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案】 D 2.( 2013四 川省 内江 市 一 模 6) 美国农业部土壤所所长、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土壤专家富兰克林金 考察中国写道:“ 5 个月期间,在这些人当中我们看到了两个小男孩吵架。这两个小孩
3、在上海的南 京路产生矛盾,两个人激烈地扭打着,互相抓住对方的辫子,直到其中一个男孩的母亲将他们分 开。”他考察中国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 A清朝末年 B民国初期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开始时期 D 20 世纪 30 年代 【解析】 20 世纪初美国的农学家金氏 (F.H. King)前来 日本、中国和朝鲜考察农业,回国后写了一本书四千年农夫。极力赞扬东亚的传统农业。这件事在中国的农史界经常被提起。金氏于1909 年 2 月 2 日离开美国的西雅图,同年 7 月 18 日前后离开日本返回美国。这期间访问日本、中国和朝鲜,而在中国的时间最长,大约为 4 个月 20 天。故选 A。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4、 第 2 页(共 9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答案】 A 3.( 2013四川省 资阳 市 一 模 6) 1912 年 5 月 , 袁世凯 下达 通令说 , “ 近来乃习尚奢华,贪多斗靡, 尚朴素者,多为人嗤 ” ;接着 “ 劝告国民,继自今衣食、日用、冠婚、丧祭诸费,必不可少者,极力从俭;其可少者,一概省之,务期多 惜一分物力,即多延一分生命。 ” 下列对该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 ) 普通民众的生活已经较为富裕 传统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 西方生活方式对国人有一定的影响 政府对民众消费进行强力干预 A B C D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5、 【解析】考查学生信息解读和理解能力。从材料“近来乃习尚奢华,贪多斗靡”反映出社会出现奢侈的生活,但是并不能说明:普通民众已经较为富裕。排除含的选项 A、 B。有材料袁世凯的通令,只是对民众的劝告,并不能证 明是“强力干预”,排除含的选项。故答案为 C。 【答案】 C 4.( 2013四川省 资阳 市 一 模 11) 2012 年 成都旅游形象宣传片 主题词:“ 快城市 慢生活 闲不住的休闲成都 ”。下列关于成都的表述,符合实际的是 ( ) A富饶的川西平原孕育了 成都 人不思进取的闲散心理特征 B成都地处内陆,自古至今交通不便,所以生活节奏很慢 C两汉时期,成都已经出现了繁华的夜市,生活节奏
6、较快 D休闲时可以参观成都境内 以水文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考点】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解析】考查学生材料理解能力。材料的“快城 市 慢生活 闲不住的休闲成都”反映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变化,户外旅游成为一种时尚。材料不是反映成都人不思进取的闲散心理特征,排除 A,也不能说明成都人 生活节奏很慢,排除 B; C项表述错误,两汉时期,市的活动有着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答案】 D 5.( 2013 四川省广元市二 模 4)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 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
7、,风俗习惯 等内容。以下对孙中山的评价中,依据这一史观的一 项是 ( ) A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B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C他是中西方文明合璧的产物 D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3 页(共 9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答案】 D 6.( 2013 四川省凉山州三 模 3) 在婚丧等传统风俗革除旧习日趋简化之际,清末通商口岸地区 的饮食风气却越来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 ( ) A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B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D腐朽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答案】 C 7.( 20
8、13 四川省凉山州一 模 14) 文化生活、家庭伦理、风俗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反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 摘自贾秀堂民国时期离婚现象再探讨 【材料四】 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我国粗离婚率大约在 0 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 3)材料三、四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3 分) (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 体不高的因素有哪些?( 5 分)改革开放后, 离婚率增高,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4 分
9、) 【解析】 ( 2) 不矛盾,理由从材料所涉及的社会层面的不同来理解; ( 3) “离婚率不高因素”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对农村影响有限等角度回答;“离婚率增高”的看待从两方面分析既看到这一现象反映人们思想的变化,又要看到对社会的不利一面。 【答案】 ( 3)不矛盾。材料三中的离婚群体主要是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材料四中则包括全体国民尤其是农民阶层。( 3 分) ( 4)因素:小农经济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 传统道德观念浓厚; 民主思想 在农村的传播有限; 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 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比较低下。( 5 分) 离婚率的提高反映了妇女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和民主化
10、程度的不断加深;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4 页(共 9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离婚率居高不下影响社会稳定,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要求一分为二从正反的不同角度答出两点即可, 4 分) 8.( 2013四川省 内江 市 一 模 15) 1949 年至今 60 多年,中国的解放从未停止。大到统治者怀揣解放全人类的梦想,小到个体追求更有尊严生活的努力,它一直统治着每个时代,历经起伏。“解放”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英国哲学 家培根的书中,意指解除人性的束缚,之后政治学家邓恩将其引申到政治领域。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 【材料三】 “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台湾歌手郑智化用这句歌词准确概括了 1990 年代大陆的商业盛景。整个社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人群:已经“暴富”的人,和渴望“暴富”的人。物质的解放为个体的解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3)材料三反映了 1990 年代中国大陆人民怎样的追求?( 2 分)这一追求有何积极意义?( 2 分) 【解析】从材料中对财富的追求可知人们追求富裕。 物质的解放为个体的解放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追求:追求富裕。( 2 分。言及经商也可) 意义:物质的解放为个体的解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分 9.( 2013四川省 宜宾 市 一 模
12、14) 近几百年来,中国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在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管理体制上的分权,更加释放了长期积累的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我国城市化水平实现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2003 年爆发的非碘( 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危机使中央认识到“以物为本”发展观引导下的城市化道路的弊端,提出了“以人为本 ”的发展观。在此影响下, 2003 年到 2007 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 31 15%上升至 35 3%,城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由 6 49 平方米上升至 8 98平方米。到 2007 年,全国卫生系统人员 57
13、0 万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的能力不断提高。 摘编自范恒山 陶良虎主编中国城市化进程 ( 4) 结合材料四,说明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城市化水平高速发展的原因。在非碘前后,我国 城市化管理理念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取得了哪些成效?( 6 分) 【解析】结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分析中国城市化发 展的原因。根据材料四中 “以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5 页(共 9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物为本 发展观引导下的城市化道路的弊端,提出了 以人为本 的发展观 ”回答变化。根据 “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预防和控制重
14、大疾病的能力不断提高 ”回答成效。 【答案】原因:改革的推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提高。(一点即可, 2分) 变化:由 “以物为本 ”到 “以人为本 ”( 2分) 成效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卫生服务不断完善。(一点即可, 2分) 10.( 2013 四川省凉山州三 模 14) 节俭是美德,消费是一种观念,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缠足对 于旧时代的女人而言,本质上不是一个美与丑的事儿,而是生计问题。绝大多数女人之所以缠足,关键是因为如果不如此不仅不能嫁个“好人家”,而且有着嫁不出去的危险。 引自张鸣“历史”另一面的困惑 ( 2)在分析原因方
15、面,材料二就“旧时代女人缠足”的分析角度是什么?( 2 分)此外,你 觉得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探究上述问题?( 4 分) 【答案】 相同角度:都从经济(生计)的角度( 2 分)。 其它角度:政治(制度)方面;传统观念方面;传统习惯方面;妇女地位方面;外部影响方面。(每点 2 分,其它言之成理也可得分,总共 4 分)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 2013 四川省凉山州一 模 7) 据近代中国某文献记载”窃闻泰西各国遣将调兵,处分军 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择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 之数,霄壤悬殊。”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西方军事上的优势主要靠的足无
16、线电的便利 B中国的传递方式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 C在信息传递方式上,中西方存在巨大差别 D在现代信息发展方面,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 【考点】 近代通讯的变化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 A、 B、 C 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虽然 中西方在通讯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 差距,但并不能说明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 【答案】 D 2.( 2013四川省 南充 市 一 模 8)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地要求中国建设铁路,并试图建设通 达中国边疆地区的铁路线。火车等交通工具传人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 )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6 页(共 9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
17、有 翻录必究 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成为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工具 A B C D 【考点】近代交通的发展 【解析】 火车和铁路线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故表述正确,符合题意;表述不当。故选 D。 【答案】 D 3.( 2013四川省 攀枝花 市 一 模 16) 1876 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 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 )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散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 人已普遍接受
18、了工业文明 【考点】近代交通的变革 【解析】考查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注意时间 1876 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火车仅仅出现在个别大城市,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出行方式;从材料“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说明 B 项表述错误;当时国人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绝大部分对火车等西方先进事物持抵制态度,只有少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先进事物,故 D 表述错误。 【答案】 C 4.( 2013四川省 绵阳 市 二 模 5) 下图为中国海关 1864 1895 年来华外国轮船吨位数的统计数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反映出这一时期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较大增长 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中国
19、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反映了中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这一数据的上升与中国主权的丧失和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A. B. C. D. 【答案】 B 5.( 2013 四川省泸州市一 模 13)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和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三 】 秦筑长城,当时以为殃,后世赖之。铜线铁路,知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且为工甚巨,目前亦颇便于穷民。然欲朝廷明定条约,许其开工,则大不可。何者? 商贾之生计,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7 页(共 9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有力者尚可改图,民间之田庐,贪利者扰可易地;至坏其祖父之
20、坟墓,虽至愚极不肖者,亦必痛心疾者,聚族而争。众愤所知,何所不至。彼虽曰自能派人看守防御,设其人为百姓所找,彼能晏然不问乎?设我百姓为其人所栽,我能晏然不问乎?万事皆可从权,民心必不可失。应谕以中外一体,彼此顺民情。且泰西智巧绝伦,果能别创一法,于民间田庐坟墓,毫无侵损,绘图贴说,咸使闻知,百姓退后无言,朝廷便当曲许,否则断难准行。 (清) 沈葆祯;条说议铜线铁路(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 3)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 由。( 8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进的生产力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 分) 【解析 】 本问 通过 农 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来 考 查分析、理解历
21、史现象的能力 ,运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答案】 观点:基本反对外国人在中国兴建铁路。(或有条件地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兴建铁路。)( 2分) 理由:新建铁路会“占人田业”;伤害商贾生机;毁人祖坟、破坏风水;影响中外关系;影响社会治安,危及统治等。(在以上问题都解决了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兴建铁路。)( 6 分) 条件:国家民族独立;思想解放。( 4 分) 6.( 2013四川省 宜宾 市 一 模 14) 近几百年来,中国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二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城市 清末民初的大连 清末的福州 (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城
22、市发生的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6 分) 【解析】从图片差异上分析变化。从清末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状况分析原因。 【答案】变化:城市建筑变化;街道发生变化;出现新的交通工 具;市民服饰变化。(每点 1分,3分)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每点 1分, 3分) 7.( 2013 四川省凉山州二 模 14) 文明转型是人类进步的表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8 页(共 9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 材料二 】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
23、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 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 2)根据材料,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 4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6 分) 【答案】 表现:出现西式建筑;近代邮电事业发展;近代银行(金融业)出现;外来宗教的传播; 西餐及西式服装成为时尚。(
24、4 分,每点 1 分) 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较早受西方文明的冲击;( 2 分)近代的生产方式产 生较早,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 2 分)近代科学技术的传 入;地处沿海地区,易受西方风尚的影 响。( 2 分。有其它要点,只要言之有理可得分) 8.( 2013四川省 内江 市 二 模 13) ( 32 分)人类历史不断向前,人类进步是渐进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三】 20 世纪初,中国大地上的掠影 图 7 马车与汽车( 1905 年) 图 8 城市的挑水人 ( 3)图 7 所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2 分)在十九世纪末,欧洲的城市已经有了自来水,图 8 反映了当时我国
25、城市人们怎样的生活状况。( 2 分)根据材料三,用近代化的观点对 20 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进程作一判断。( 2 分) 【答案】 实质:是中西方技术在中国的碰撞( 2 分,表达相应的意思即可)。 状况:此问要求从一般见全貌,可以从三个层次认识,只要答到其中一个层次就给全分 2 分。三个依次层次是:挑水吃 生活环境差 生活质量低。 判断: 20 世纪初的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但是(在交通方面)出现了近代化的趋势。( 2 分)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9 页(共 9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大众传媒的发展 1.( 2013四川省 南充 市 一 模 9)
26、1912 年 7 月 6 日,北京的文化人之间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 一场无约之殴。国风日报等 七家报社的工作人员(同盟会干事)将国民公报(非同盟会系 报纸)经理佛苏、主编蓝公武痛打并将报馆一切机器什物捣毁一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 ) A同盟会认为“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不能享有言论自由” B国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 C国民享有一定的言论、著作、结社等自由 D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激烈 【考点】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解析】 从材料中“国风日报等七家报社的工作人员(同盟会干事)将国民公报(非同盟会系报纸)经理佛苏、主编蓝公武痛打并将报馆一切机器什物捣毁一空”可知,当时的国民只是有一定的 言论、著作自由,故 B 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B 2.( 2013 四川省乐山市二 模 6) 新 闻传媒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下表信息表明 ( ) 20 世纪初年中国报纸杂志的出版发行情况统计 类别 总量 创办主体及数量 主要刊行地区及数量 报纸 167 (官办) 12 (民办) 155 (上海) 65 (东京) 71 杂志 84 (官办) 9 (民办) 75 (上海) 46 (东京) 34 A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完全的新闻自由制度 B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与近代化 进程紧密相关 D中国知识界普遍欢迎日本的近代化模式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