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讲座-石河子教育网.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446529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中考讲座-石河子教育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06年中考讲座-石河子教育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06年中考讲座-石河子教育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06年中考讲座-石河子教育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06年中考讲座-石河子教育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6年物理中考讲座,自治区教研室 诸学鸿石河子教研室 粟克冰,一、2006年的中考将采用物理、化学合卷的形式,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2006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的要求,2006年初中学业考试物理、化学为合卷,合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合卷满分为120分,其中物理70分,化学50分。,理、化合卷的成绩用等级制加星的方式呈现,等级设置的要求是:将100分划分为成为A、B、C、D四级,对考试成绩超过100分的给予星级记录,101105分加一颗星,5分一档,以此类推,最多可加四颗星。并采用问卷与答卷分离的作法。,二、物理考试

2、说明,(一)命题原则 物理学业考试的命题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的内容和要求与课程标准的规定一致。具体遵循以下原则。,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避免盲目拔高。注重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2突出以能力立意来命题。注意从实际出发选择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命题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3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分析物理现象和把握物理规律的能力。 4适当增加

3、开放性、探究性题目,收集、整合和运用信息题目,一题多解的题目,阅读题等新题型。,(二)试卷结构 12006年理、化合卷中物理占70分,化学50占分,共计120分。 2试卷题目类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开放性题目、做图题、阅读信息解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 3试卷中简单、稍难、较难三档题目的比例为8:1:1。,(三)考试方法 1考试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理、化合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试时学生可以使用科学计算器。计算器型号见数学学业考试说明。 (四)考试内容 按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考试内容有如下五个部分: 1物质;2运动和相互作用;3能量; 4科学探究;5其他。,三、命题思路,(一)

4、注重对“双基”的考查 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使学生形成相应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注重对“双基”的考查是物理考试最基本的要求。,(一)注重对“双基”的考查,因此,试题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要求试题在具体情景中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够考查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双基”是中考的重中之重,基础的基础。,例1如图所示,将去盖的可乐瓶截取底后倒置,放入一乒乓球并注入水,则乒乓球将( );再把瓶盖盖紧,则乒乓球将:( ) A上浮; B静止

5、; C悬浮; D无法判断。,解析:此题,很多同学审题后感觉无从下手,其实本题关键在于没盖瓶盖时,注入水后乒乓球受到向下的水和大气的压力大于向上的大气压力(因水会从乒乓球与瓶口间的缝隙流出),乒乓球将静止,而盖上瓶盖后,水将充满乒乓球的下部,乒乓球将上浮,故选B;A,例2如图所示,甲、乙滑轮组提起重物都为G=500N,每个动滑轮重10N, 省力些,的机械效率高些。 分析:甲、乙滑轮组克服有用阻力等于物重G,物体升高相同高度h,拉力分别为F甲、 F乙,拉力通过的距离分别为 S甲=2h,S乙=4h.,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甲= = =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乙= = = 由此可知,不同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

6、体,做的有用功相同,动滑轮越多,做的额外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该题乙滑轮组省力些,甲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些.,(二)重视科学探究及其过程与方法的考查,目前中考试题,已经不再专门地去考查学生们早已知道的结论,而是侧重考查在探究结论或规律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重视科学探究及其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对科学探究的考查,会以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基本要求为依据,避免将科学探究分解为生搬硬套的知识和按部就班的程序进行考查的偏向。实验能力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重要能力之一,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也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二)重视科学探究及其过程与方法的考查,科学

7、探究的试题素材大多由教材中探究实验改编而来,也有一部分原于日常生活、生产和自然现象。科学探究题不仅有利于科学内容的探索与方法的获得,还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意识领域目标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倡导学生学会探究式学习,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去认识世界。,例1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

8、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分析:由于机械闹钟能持续稳定地按一定响度发声,所以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机械闹钟。人耳判断响度大小的主观因素太强,而判断声音的有无相对客观一些,所以最佳的方案是B。当填充泡沫时,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此时到鞋盒的距离短,响度弱,所以它的融音性能最好。当填充锡箔纸,和填充衣服的响度基本一样(都较响),此时到鞋盒的距离最长,所以锡箔纸的隔音性能最差。因此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泡沫、衣服、锡箔纸。,例2(2005年自治区中考题)如图所示是我们探究杠杆的实验装置图。实验结束后,通过分析数据,有的同学指出:杠

9、杆的平衡条件也可以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平时许多同学也经常用这种观点分析杠杆问题。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并不总是力臂,请你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些器材,通过实验证明杠杆平衡条件在普遍情况下应该是“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1)你补充的器材有: 、 。(2)写出操作步聚: 。,例3如图甲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打到同一个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

10、,请回答以下问题:,(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钢球速度减小的快慢与所受 的关系(2)甲实验是通过木块被推动 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钢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运动的物体如果 ,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3)两个实验都涉及到一同种物理方法:叫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典型的控制变量法解的实验试题,带有一定综合性。它是要得出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所研究的物理问题中,所研究的某些中,有的物理量固定不变,有的物理量变化,来确定被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

11、法。如图乙,小球下落的高度始终未改变,改变的只是小球与平面接触的粗糙程度。 (1) 速度,阻力(或外力);(2)距离,不受阻力(或外力)作用;(3)控制变量法,(三)命题情景关注生活中的 物理现象,命题背景注意有生活气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命题背景,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亲近社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1(2005自治区中考题)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会见到如下现象,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削铅笔的小刀刀刃磨的很薄 书包的背带做的比较宽 往墙上钉钉子时,要用力击打 订书机的手柄做的较宽

12、A B C D,例2在马戏表演中,坐在奔跑马背上的演员突然从马背上跳起,正当观众担心他会摔在马后时,他却稳稳地落坐马背上,这是什么原因?,例3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离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如图,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2)聆听脱俗音乐,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是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 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3)莲花座上,“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红、 、 、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而成。,(4)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

13、氧化碳 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5)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 ,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分析:题目使人感受并领悟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给人以美为熏陶,善的启迪。答案为:直线传播,绿、蓝,升化 液体 振动。,(四)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社会,把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的考查隐含在生产、生活等具体问题的情景中是中考试题的特色之一,通过具体的情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物理源自于生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

14、中,体验创新及成功为乐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好物理、应用物理知识的信心。,例1(2005年自治区中考题)居民楼和办公楼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流费电。但是,如果有人夜晚出来,没有灯又很不方便。现在有一种“声敏”和“光敏”自动控制的楼道灯,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电路接通,灯亮;经过一两分钟,内部的延时装置就把电路断开,灯灭。只有夜晚天黑之后灯才能亮,白天不论发出多大的声音,电灯也会“无动于衷。”“声敏”和“光敏”的自动装置都比较复杂(实际使用时它们装在同一个盒子里),,我们不妨分别用“声敏”和“光敏”两个符号表示它们。下图所示的电路和可以实现上述功能的是( ),例2如图是一种

15、测量小汽车油箱内油量装置的原理图,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能指示出油箱里的油的多少。,已知:压力传感器 R 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若压力传感器 R 的上表面面积为5cm2,汽油热值为 46107J/kg,汽油密度为0.71102kg/m3,电源电压为6V,请回答:,(1)当油与油箱总重600N时,压力传感器R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2)若油箱内油为10kg时,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如果空油箱的质量为5.8kg,油量表指针指向210-2m3时,电路中电流是多少? 解析:(1)压力传感器R受到的压强,(2)10kg汽油

16、完全燃烧能放出的热量 4.6107J/kg10kg = 4.6108 J(3)油箱与油的总质m=V=0.71103kg/m32102m3 =14.2kg油箱与油的总质量 m总=5.8kg+14.2kg=20kg压力传感器R上受到的压力 F=G=m总g=20kg10N/kg=200N 由表可以看出,当 R 受到压力为200N时,R 的阻值为200电路中电流,(五)寓物理知识与开放的情景中给学生一个展示的空间,新课程倡导教学开放、学习开放,归根结底在命题中也要开放,近年,从率先实施新课标的实验区中考试卷看,其中不少考题实现了内容、结果、解题过程的“三开放”,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

17、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都有了新的要求。,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全面性、发散性,给学生创设自由发挥的空间。“牵手”身边的物理,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1(2005年自治区中考题)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可以完成许多实验。请你自选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参照示例设计一个物理小实验,并填入下表中。,例2开放题的种类,1条件开放型如图所示的电路,R1与R2并联,已知电阻R1=10,通过R1的电流I1=3A. 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求出电阻R2的电功率大小.(要求:条件不能重复,

18、数据自定,并写 出简要的计 算过程).,(1)补充条件 ;计算 .(2)补充条件 ;计算 .答案:(1)补充条件:R2=30;计算过程:U1=I1R1=3A10=30V U2=U1=30V,(2)补充条件:R2支路上的电流 I2=2A;计算过程:U2=U1=I1R1=3A10=30V, P2=U2I2=30V2A=60W,2过程方法开放型,欲测定一小灯泡 L 的阻值 R,现给你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池组(电压值未知),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电压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出电路图,并简述实验步聚,写 出R 的表达式。(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3)表达式 R =

19、。,答案:方法一:(1)电路图1所示。(2)先将电压表并联在R0的两端,闭合开关S,测出R0两端的电压U0,然后将电压表拆下,并联在灯泡 L 的两端,测出 L 两端的电压UL; (3) 方法二:(1)电路如图2所示;(2)断开开关S,用电压表测出灯 L 两端的电压UL;然后闭合开关S,这时R0被短路,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U。 (3),3结果开放型,刻度尺、温度计、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和电压表是物理实验中的常用仪器,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些仪器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例如它们都有一定的量程.上述仪器还有的共同特点是(要求写出3个): (1) ; (2) ; (3) .,答案:它们都是测量器材;它们

20、都有一定的分度值;它们都在仪器上标明了该仪器上标明了该仪器所用的单位;它们的刻度都是均匀的;测量时,测量值都不能超过各自的量程等等. 注:不能说它们都有零刻度线,因为这不是它们的共性,量筒是没有零刻度线的.,4.条件、结果开放性,如图所示,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现在要计算出R2的阻值,图中所标出的物理量中至少需要知道哪几个量?如何计算?参考表1中的示例填写表格(写出两种计算方法 .),R2=,答案: 需要知道的物理量:、, 计算过程: R2= ; 需要知道的物理量:U1、U2、R1, 计算过程:R2= R1; 需要知道的物理量:U、I、R1, 计算过程:R2= R1;,需要知道的物理量:

21、U、U1、R1, 计算过程:R2= R1; 需要知道的物理量:U、U2、R1, 计算过程:R2= R1; 等等.,5完全开放性,2005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科考队利用现代测量技术对喜马拉雅山主峰峰顶进行重新测量,测量考察中,科考队员们戴着墨镜,身穿防寒羽绒服,背着氧气瓶,手拿尖头冰镐,脚蹬防滑靴,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测量任务,根据以上情景,请你提出两个问题,并从物理学角度加以简答。,例:问题:科考队员为什么要穿防寒羽绒服? 简答:高山上气温低,羽绒是热的不良导体,可起到防寒保暖作用。 问题1: ; 简答: 。 问题2: ; 简答: 。,答案:问题1:科考队员登山时,为什么都要

22、戴墨镜?简答:高山上白雪皑皑,阳光反射强烈,戴墨镜可防止强光(特别是紫外线)伤眼。问题2:科考队员为什么在登山时要背着氧气瓶?简答:高山上气压低,空气稀薄,缺氧。问题3:科考队员为什么要使用尖头的冰镐?简答:使用尖头冰镐,可以增大对封冻雪地的压强。问题4:科考队员登山时,为什么要穿防滑靴?简答:结了冰的雪地上很滑,穿上防滑靴可增大摩擦,便于登山。,四、复习时,要选出具有激励价值的好题、妙题,中考复习要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所有复习过程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注重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来自好题、妙题,许多好题、妙题来自于生活,要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

23、物理,只要好题能够说明道理,鲜活生动,除能考查学生学以致用外,又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增强对物理亲切感。因此“好题、妙题犹如一弯池水,她能反射和折射出许多灵性。”,复习三建议:1真真切切地为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将它们灵活生动地放到真实的情景中,选出一些好题、妙题。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2用好题、妙题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感悟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3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提出解好题,解妙题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全面性,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空间,补缺、差漏。,五、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素材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搭乘费俊龙、聂

24、海胜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有的老师以“神舟六号”为命题的素材,可以命出一些好题、妙题。,(一)运动问题,1飞船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 350 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飞船平均1.5 h可绕地一周,飞船的运动速度约是 km/h, (地球的半径约是6 400 km)飞行中航天员费俊龙在舱内连做了4个“前滚翻”,用时约3分钟,以地面为参照物,费俊龙一个“跟头”就飞了约 km。,解析

25、: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路程和时间,路程是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周长,S =2r =23.142(6 400km+350km) =42 417 km,代入速度公式得 v =28 278km/h,合7.855km/s,费俊龙翻一个跟头时,飞船运行的距离是: S = vt = 7.855km/s45s=353km。,2“神舟六号”在上升的过程中,若以 “神州六号”为参照物,则费俊龙、聂海胜是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费俊龙是 。“神舟六号”飞船在与火箭未脱离之前以 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费俊龙在舱内坐椅上方连做了4个“前滚翻”,结束后,以聂海胜为参照物,费俊龙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他

26、是 的。,解析:因为火箭发射时,宇航员是坐在里面的,相对于火箭位置没有变化,若以“神舟六号”为参照物,则费俊龙、取海胜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费俊龙是运动的,“神舟”六号飞船在与火箭未脑离之前,以火箭为参照物,或者以宇航员为参照物,飞船都是静止的,费俊龙在舱内坐椅上方连做了4个“前滚翻”,结束后,仍坐在原来的椅子上,以聂海胜为参照物,费俊龙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他已经绕地球飞行了几十公里,他是运动的。,(二)力学问题,1飞船和运载火箭在技术厂房按垂直组装和垂直测量的一系列程序完成准备工作后,整体垂直运输到脐带塔,并进行最后的功能检查,待发升空,这时火箭受到的 力与 力是一以平衡力,为了

27、检测火箭是否竖直,可用重垂线检查,其原理是 。 解析:火箭静止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属于平衡力,而火箭受到的支持力和火箭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重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2使火箭升高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飞船发射升空后,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控制,将飞船推入椭圆形轨道,运用了 物理道理,若火箭起飞时的质量4.6105kg,竖直向上的推力5.88106N,起飞时合力 N(不计空气阻力g取10N/kg )。,解析:火箭点火升空时,向地面喷出气体,对气体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对火箭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因此,使火箭升高的力的施力物体是高温高速

28、的气体,飞船的变轨控制是利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的原因。起飞时,火箭受到气体的推力和重力的作用,两者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力大小为: F合=FG=Fmg =1.28106N。,3在从地面到太空中的过程中,宇航员身体的质量 ,重力 ,进入轨道后,飞船不需要动力也能飞行,是因为 。 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上升过程中,宇航员的身体质量不变,而重力变小;进入轨道后,飞船在不受推力的作用也能飞行是因为飞船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飞行。,4假如费俊龙、聂海胜两人都出轨道舱,在太空中漫步,是否能够面对面的直接交谈? 解析:飞船运行的轨道位置已经在大

29、气层之外,也就是真空,而真空不能传声,因此,面对面不可以直接交谈,必须借助无线电(电磁波),但是在舱内是有空气的,是可以直接交谈的。,5你能说出宇航员身着乳白色的宇航服的作用吗? 解析:航天员身着乳白色的宇航服的作用很多:防寒冷;使体内外压强平衡等,当飞船座舱发生泄露,压力突然降低时,接通舱内与之配套的供氧系统,服装内就会立即充压供气,确保宇航员能安全返回,航天员的头盔、手套和鞋子更加特殊,能隔音、隔热和防碰撞,手套与航天服相配套,充气加压后具有良好的活动功能和保暖性能。,(三)能量方面的问题,12005年10月12日9时,随着指挥员“点火”一声令下,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将

30、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神舟六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天,在刚离地上升的过程中,“神舟六号”飞船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解析: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天,飞船高度不断增加,速度不断加快,动能增加,势能也增大,机械能增加。这里要注意:势能不是动能转化而来的,而是内能转化而来的。,2飞船进入太空后在椭圆形轨道上平稳运行,在关闭推动器之后,从近地点到远地点运行时,飞船的势能将 ,动能 机械能 。 解析:飞船在轨道上无动力飞行时,没有外力做功,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而“近地点”是指远离地面的高度较小,远地点离地面较高,从近地点到远地点运行时,飞船所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这时候是由动能转化而来的

31、。,3.飞船在脱离轨道进入大气层后,由于空气的阻力作用,势能 ,机械能 ,内能 . 解析:飞船在脱离轨道进入大气层后,由于与空气摩擦,飞船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而物体的机械能减少.同时,由于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当然减少.,4为了返回舱安全着落,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将点燃反推火箭发动机,向下喷射高温高压的气体,使得返回舱的速度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解析:当反推火箭发动机,向下喷射高温高压的气体,返回舱受到向上的巨大推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与物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减速运动,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小。,(四)热学问题,

32、1飞船的燃料使用的是液态氢,是因为它的热值 ,为了便于储存,要将氢气 成液态后装入火箭里,同时被液化的是 . 解析:使用氢气做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较大的热值,燃烧时放出较多的热量.液态氢是经过液化而得到的,同时液化的还有氧气.,2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这并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原来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会导致发射架的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 ,白色气团形成过程是 . 解析:水汽化时要吸收热量,而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是水先汽化为水蒸气,然后液化为液态的水,成为看到的白气.,六、高效、科学的学习、复习的策略及建议,总体学生优势、问题分析,优势信息广思维灵活善于表现 问题读解题不足。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欠缺。 基础知识记忆不够。 综合知识分析应用能力较差。 不善于文字表述。,总体策略,抓基础以课本为主。 针对性、选择性(分层教学)。增加表述性训练,多交流。注意思维过程、能力迁移的训练(纵向思维、横向思维过程)。增加学科技巧性训练(记忆技巧、解答性技巧、分析技巧、应考技巧)。,几点见解,整体(团队)意识 教育意识 心理、情绪状态调整意识 科学的从“巧”字上下功夫 目标定位意识,谢谢各位! 欢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