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论叶丽隽诗歌的孤独意识2004年,丽水本土诗人叶丽隽的诗歌逐渐在中国诗歌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长期的探寻摸索中,她的诗歌逐渐成熟,形成了其鲜明的诗歌写作特色,并且其诗歌创作取得了显著地成就,诗歌多次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和选刊发表。叶丽隽的诗歌在省内外已经获得了高度的关注,但是迄今未止,国内(更遑论国外)、甚至是作者所在地的丽水,还没有人对其诗歌创作进行过较为专业的专门研究,系统而深入的专业研究成果更是无从谈起,至多仅能见到一些零星的报道或者是些许蜻蜓点水、三言两语笼而统之的散论。本文通过对叶丽隽诗歌的研读,以文艺批评理论为指导,试对丽水籍女诗人叶丽隽诗歌的孤独意识及其
2、消解方式来研究叶丽隽诗歌的创作特色。近年来,对于叶丽隽诗歌的研究,仅见于少量的的散论以及部分或者个别诗作的评论,在以下分别列举,以了解现今对于叶丽隽诗歌的认识。一、对于叶丽隽诗歌集眺望的评论李少君在叶丽隽诗集眺望的序言中认为叶丽隽是“属于本质上生就的那类诗人”,绝少技巧和积累,她诗歌的秩序不是依靠制造文字迷宫,而是心灵感应的诗歌元素。她的诗歌以日常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与女性身体的某种敏感性为依托,只落实于并回答于一个人的生命自身。高春林在叶丽隽诗集眺望的序言中将叶丽隽的诗歌解读为“诗中的记忆、自然和个人修持学”。他认为叶丽隽的诗歌根植于记忆的世界,她的诗歌是一种记忆的还原,在其诗歌中存储着
3、记忆的大量原生态的生活片段。他认为记忆,并不是说要赋予过去以意义,而在于一个诗人时刻都不能停止对生命的发问。所以在叶丽隽记忆构成的世界里,呈现的是生命展开的过程。这种过程的体现于她对生命的疑问,迷惘。对于她诗歌中对于自然景物的刻画,高春林对其评价是叶丽隽自始至终把写作融入到自然和自身的生活中,保持着诗的纯净。她对于自然地态度是知遇,把自然看做她的根,她的家园,甚至是呼吸。二、对于叶丽隽诗歌集在黑夜里经过万家灯火的评论诗人柏桦在叶丽隽诗集在黑夜里经过万家灯火的序言中这样描述叶丽隽,叶丽隽一位自然地诗人。而柏桦所认为的诗人的自然,是指诗人写诗时的一种恰到好处的姿势和态度,即在做作(“虚”)与不做作
4、(“实”)中达到最佳的平衡,从而来到诗最难能可贵的一点自然。而叶丽隽正是这样一位在简单与复杂之间,在做作与不做作之间,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的自然地诗人。2三、对于叶丽隽组诗星夜的教育中评论邹建军在其自然风景的平面与深度评叶丽隽的一文中认为叶丽隽的组诗星夜的教育中,是自然山水诗于自我抒情诗的结合。她在自然山水里来写人,将人放到特定的自然山水中加以表现,因此自然山水就这样成为了人的对象甚至是人的本体。达到了将自然风景与自我人生想象高度统一。四、对叶丽隽诗歌秋天深了的评论张磊磊在其生命与自然的相遇解读一文中认为叶丽隽的诗歌诗歌大多集中在对于自然和个人生命的体验的书写上,具有一种孤独的气质。对于这首秋天
5、深了的解读,张磊磊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一种无奈和孤独的情绪,而且是那种内心的孤独体验和款款的抒情,让人莫名感动。而叶笔下的这种孤独时是那种喧闹中的真正的孤独,不是没有人,而是有人却难以互相沟通的孤独。并且指出叶丽隽诗歌选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自然地关注,在她的诗歌中描写了众多的自然现象。她写自然不仅仅是写自然,而是与自然对话,即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自然发生的交流才是她诗作的真正目的。吴玉垒在我们能否拒绝毛虫和蚯蚓读叶丽隽一文中认为叶丽隽的诗歌中具有明显的自怜式的弱势意识,在她的许多诗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真实而又分明地聚焦了其生活的光和影,并且,已然形成了她诗中一道颇为招眼的风景。以上是已有的对于叶丽
6、隽诗歌的探索和评论,相对来说比较松散,零星,只停留于表面,缺乏系统性的分析研究。本文将借助其中的相关评论分析,主要参考邓天杰论诗学的孤独意义,王健的人类孤独意识探源和刘艳的中国现代作家的孤独体验等书目与期刊,结合前人已取得的关于孤独意识的研究,深入分析叶丽隽诗歌中的孤独意识。参考对华兹华斯诗歌中孤独意识的研究,白建霞的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孤独“意识曾照莲,童长涛的论华兹华斯的“童年主题”等文,去深入挖掘诗人所共有的孤独意识,以及他们对于孤独的消解方式,在此基础上来探寻诗人叶丽隽诗歌中的孤独意识及其消解方式。主要参考文献1王健人类孤独意识探源J社会科学家,1988,(5)152叶丽隽山J诗刊,20
7、05,(17)23243叶丽隽在黑夜里经过万家灯火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4李少君眺望序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45叶丽隽2011年3月16日EB/OL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456BF0100Q0N1HTML,2011041636叶丽隽眺望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7吴玉垒我们能否拒绝毛虫和蚯蚓读叶丽隽秋天深了J诗探索,2006,(2)83848曹五木叶丽隽访谈天空那么大的容器J诗歌月刊,2006,(7)32339叶丽隽不觉晓EB/OL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456BF0100Q0N1HTML,2011040110刘艳中国现代作家的孤独体验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111龚伯禄文学的孤独和理想环境对孤独的消解J岱宗学刊,2001,(3)2912邹建军自然风景的平面与深度评叶丽隽的星夜的教育J文学教育,2010,(8)2113曾照莲,童长涛论华兹华斯的“童年主题”J学术交流,2004(12)1711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6515张惠辛童年视角回归与放逐试析近年的“童年小说”现象J小说评论,1992,(4)1516柏桦在黑夜里经过万家灯火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