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授兼教务长 陈锦忠,2013年两岸高等教育革新研讨会以学生学习导向的课程架构 台东大学课程模块化推动为例,对台湾的高等教育而言,过去数十年台湾的大学数量少,大学具有挑选学生的优势,因而大学的课程架构和课程规画主要以教师为本位;近年来台湾的教育生态及社会产业结构变迁快速,学生人数逐年递减,导致社会产业需求与大学的人才培养难以契合,目前已面临学生选学校的挑战,除了要朝学生学习为导向的课程架构去思考之外,大学课程架构的调整更是当务之急。 台东大学学生人数约有三千多人,是一所小而美的优质教学型大学,在课程架构的改革和推动上,也相对可行。,前言,一、发挥学生学习能量:利用课程模块的修习,作为学生选课和
2、生涯规划的主要目标,并以主修、副修及双主修等毕业依据作为学习诱因,让学生能依照本身的志趣、能力及生涯规划作更自由和多元的课程选择。二 、培养学生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藉由教师、学生、学界、业界、毕业校友等多元的观点和参与,规划出具系统性的课程模块,整合和落实教师之专业并培养学生与产业需求结合的就业能力。三、提升教学与学习的效率:提升课程结构、开课、选课、教学就业的整体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选课规定和限制,利用完整的课程地图,使课程更为公开、透明化,并提供学生最方便、最有效率的选课方式。,为什么要课程模块化?,课程模块架构,课程模块架构学分数,比系课程纲要规模较小的具系统课程组合2
3、027学分。精简的课程结构,有列必开,不开不列,清楚的必修与选修。作为学生毕业、生涯规划和选课的明显大标的。就业准备和教师专长发挥,多元学生交流的平台。,课程模块的定义,课程模块内容,学程规划之学分数=必修学分数*1+选修学分数最多*1.5(学分数换算成课程数后所剩余学分,以1门课计算)。课程进路图(以系所为单位)学程间可互相抵免最多10学分学分抵免必须在课程架构中,事先列出可互相抵免课程。学程内容规画时必须包括每门课之课程简介,并以开课单位打印成册。,2027学分需二个学系以上教师组成各院至少开出1学程跨领域学程由任课老师组成委员会,负责学程运作事宜。,跨领域学程,毕业及学位,所修模块可呈现
4、在毕业证书上单主修单主修+专长单主修+副修双主修,1.单主修,通识课程+院共同课程+系基础学程+系核心学程+系1专业学程+自由选修28+ 80+ 20128,2.单主修+专长,单主修+其他系基础或跨领域学程或就业学程28+80+(2027)=128,3.单主修+副修,单主修+其他系基础及核心学程28+80+(2027)*2=148(-抵免学分),4.双主修,单主修+其他系基础及系核心+系1专业学程28+80+(6081)=168学分(-抵免学分),各类毕业学位表,现行课程架构和纲要(局部),模块化的课程地图(东华3学院),学院课程模块架构(东华教育学院),系课程模块(东华大学艺设系),教学大纲
5、配合网络学园,教材、教学方式及过程,学习成果,2013年6月底前102年2月校长宣示及计划启动至各院(及系所)举办说明座谈会成立推动小组确立规划准则2013年12月底前9月于行政会议通过实施办法10月底前各院、系所及通识中心规划各类课程学程,需落实学界、业界、毕业校友、教师、学生的多元观点参与;各院进一步协调各跨域的学程规划11月底前完成学程之课程简介,课程模块化时程一,2014年6月底前完成全校之课程学程架构图(课程地图)完成各系所课程简介手册相关法规修定电算中心完成系统配合行政单位完成作业准备建立倡导机制2014年5月底前完成各项试运作,8月开始实施,课程模块化时程二,课程是大学的根基与生命,面对社会局势的变迁、教育生态的急遽改变以及各大学招生的激烈竞争,相信 台东大学推动的课程模块化,必定能在有限的资源中,增强学生的最大产值并使学生获得最高的效益。,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