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主要目标,张立昌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一 国际背景,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国际教育的展望2、世界主要国家教育改革的特征,3,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4,学会认知,掌握认知的工具。能够有尊严地生活。终身与科学为伴。,5,学会做事,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能够应付各种事情,包括意想不到的事情。一生都在不断有工作和不断有学习中度过。,6,学会共同生活,倡导“地球村”概念。认识自己和理解他人的反应。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7,学会生存,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养成独立
2、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具有判断能力。,8,2 面向21世纪世界范 围内的教育改革潮流,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的特点,9,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 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 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 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日本,10,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 从1年
3、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韩国,11,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 “美国学生在 4、 8、12 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战” ,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美国,12,2000年新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和分享等十大能力作为目标。,我国台湾地区,13,台湾即将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可概括为3大关系、1
4、0能力: 人与自己:强调个体身心的发展 1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 2培养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 3提升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能力。,14,人与社会环境: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 4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知能。 5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 6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 7、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的知能。,15,人与自然环境:强调自然与环境 8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 9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10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台湾即将推出的新课程把人、自然、社会视为有机整体,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规划新课程的目标体系。,16,英国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
5、课程标准。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 四项发展目标: 精神方面的发展: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 道德方面的发展: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 社会方面的发展: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文化方面的发展: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英国,17,交往的技能数据处理的技能信息技术的意识 与能力共同学习和共同完成任务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六项基本技能,18,2001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息、富
6、有创造精神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新加坡,19,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各国普遍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20,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21,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22,我国在课程改革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23,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
7、:,1996-1998年,教育部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 调查的内容1993年以来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 调查的范围9个省市的城镇和农村 调查的对象16000名学生 2000名校长、教师 全国政协多位委员 教科文卫委大部分委员,24,1.课程目标,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什么?重视的是什么?,25,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体现较好的目标,26,校长和教师认为教材中体现较好的目标,27,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实际关注点,28,我国目前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课程目标上呈现出偏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倾向。 无论在关注层面上,还是在实施层面上,对儿童人格、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美的感受
8、与表现以及主动学习的态度与能力等目标的重视都明显不足。,29,带来的问题是什么,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不成正比学生智力与心理、人格发展出现较大的反差学习态度:爱学习,但不喜欢上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33,过程和方法本身不仅仅是手段,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真正让教育成为儿童探索和主动学习的过程关注儿童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34,讨论,活动课程应该追求的是什么?儿童活动活动儿童?,35,2.课程内容,内容偏多: 课程门类多 学习内容多
9、作业多 考试多,36,53%的教师和60%的校长认为教材内容偏多。中小学相比,小学人士持内容偏多意见的人更多。小学校长认为内容偏多的也超过50%。,校长与教师对教材所选内容量的意见,37,两个初中第五册语文教科书的比较,中国大陆 台湾字数: 22万 5万页数: 344页 96页篇目: 67篇 28篇,38,学生作业时间超出规定时间的人数(%),39,课程计划规定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时。,学生睡眠不足的人数(%)(小学生少于9小时,初中生少于8小时),40,基本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学生比例,41,城市小学四年级就有近一半的学生一天课间中除做操外基本没有户外活动。城
10、市初三学生这一比例高达83%。,课间基本没有户外活动的学生人数,42,难度过大,内容过深 要求过高,难,43,40%的教师和60%的校长认为课程内容偏难。 50%的教师认为课时不够用。其中,课时不足的原因,认为达不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完不成教材规定的内容”的比例之和约为50%。,中小学校长与教师对课程难度的意见(%),44,省重点高中、市重点高中、县重点高中和一般普通高中分别有42.4%,38.5%,37.3%和5.3%的人认为教学内容太难。,45,案例: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乘数和被乘数带分数综合列式,46,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例3,在校园里要把7棵小树平均种成6行,每行有3棵,该怎样种
11、?摆摆看。(注:这道题即使是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也很难一下子做出来),难,47,某小学六年级数学测验,例4,加工一批零件,计划7天完成,按计划工作2天后,又增加了生产60个的任务,如果要在计划期限内完成,功效必须提高15%,原计划每天加工多少个?,难,48,高中三年级思想政治(全一册),例6,思考题: 应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难,49,课程内容繁多、重复 把简单的命题人为复杂化,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繁,5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练习:精读610段,回答问题下面是碑身的横截面图,画出每面浮雕位置,标出浮雕序号,并用标出说明起点,用箭头标出说明顺序。,例3,北,繁,初二
12、语文第三册,51,例6,讲述神经系统时,出现了:脊神经节、肋间神经、坐骨神经、交感干、马尾、视交叉、脑桥、胼胝体、间脑、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延髓、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尾神经等人体解剖学的专有名词。,初中生物第二册(上),繁,52,偏于知识传授 偏考试科目 出偏题、怪题,各学科缺乏联系。,偏,53,例1,红楼梦中:贾母的丫环是谁?宝玉的丫环是谁?最有反抗精神的丫环是谁?,初三语文试题,偏,54,例2,东汉的兴衰一课中“从和帝起,东汉皇权衰弱,朝政混乱,政权内部斗争连续不断”。大多数皇帝即位时年龄幼小,在位时间又短,实际上常常被这种或那种政治势力所支配,形同傀儡。”,初一中国历史第一
13、册,偏,55,一、填空1999年5月1日,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开园,这次博览会有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1999年10月1日,首都举行盛大阅兵式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首都 万军民参加庆典。,例5,偏,中考政治试题,56,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科技、经济、社会的新知识和新进展 与学生生活脱节。,旧,57,例1,有些课文时代性差:如猎户一文颂扬打豹英雄,与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相违。地大物博?,高中一年级语文第二册,旧,58,例2,一个(生产)队买来53袋化肥,每袋25kg,一共买来化肥多少千克?,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册,旧,59,例3,在化工
14、生产如制造硫酸、炼铁等仍在讲传统的生产工艺,应在简单介绍传统生产后,更多地向学生介绍现代生产工艺。,高中化学教材,旧,60,例4,现行教材中基本上是用传统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生物进化,没有涉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群体遗传学等内容;基因、克隆等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内容在教材中基本上没有反映。,中学生物教材,旧,61,例5,在讲马来西亚时,仍然说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天然橡胶、棕油生产国,其实现在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已相当少,自90年代初已不是天然橡胶的最大生产国,至90年代中期棕油产量少于印度尼西亚。,初一地理第一册,旧,62,例6,在说明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矿石、
15、木材、棉花)主要依赖国外进口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1989年的统计结果。,旧,初一地理第一册,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二: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64,3.课程结构,学科门类多,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缺乏整合 思想品德、社会、自然、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劳动以必修课程为主,65,学科体系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生活本身是综合的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按照学科划分为“语文”“物理”或者是“纯道德生活” 学科是按照学科的逻辑和概念体系组织的人为分割了儿童的生活,课程
16、改革的目标之三: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增加选修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必修科目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69,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科学,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外语,外语,外语,外语,艺术,艺术,艺术,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
17、,科学,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科学,科学,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70,2.与现行课程的比较(一、二年级),71,2.与现行课程的比较(三至六年级),72,3.与现行课程的比较(七至九年级),73,4、课程管理,国家统一管理,课程设置简单划一,课程改革的目标之四: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75,实行三级课程政策,观念上的意义 国家、地方、学校、师生共建课程,管理上的意义 课程形态的选择(综合或分科) 从课时固定制课时比例制 教材的多样化与选择性 ,时空上的意义 15-20%的课时由地方和学校自主安排,76,
18、5.课程实施,77,据调查,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形式“从不”或“很少”使用自主性学习(查阅资料、集体讨论等)方式的百分数,78,一个值得深思的调查结果 90%的学生没有经历过调查、收集资料来和写调查报告这样的学习方式。,79,小学生认为要死记硬背的科目(%) 语文数学自然历史思品地理,80,初中生认为要死记硬背的科目(%)政治历史语文外语地理生物化学物理,81,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类型,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这一类的实践性作业,82,课程实施中表现的问题,教学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主
19、 学生被动地接受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五: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84,讨论:关于课程实施的几个问题,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课堂是唯一的教育场所? “下课了”!,85,教育和学习的目的 究竟什么是最有效的?完成教师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和教育吗? 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教学,86,教育的中心任务不是完成程序,而是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87,6.课程评价,目的: 筛选和选拔重点: 结果方式:单一、量化主体:以教师为主,8
20、8,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89,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90,课程改革的目标之六: 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91,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进展情况,20012004年:实验阶段20042005年:推广阶段,92,四,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师的成长,93,教师角色的转变,知识的传授者、管理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书匠实践的研究者教师是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94,关注重点和教学出发点的改变,知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结果过程计划、教材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整体每一个儿童,95,教学方式和工作重点的转变,传授、灌输引导儿童主动学习讲授观察、倾听、指导、帮助权威的控制民主平等的合作为学生的探究创设支持性的环境,96,组织方式的转变,集体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组织有效的探究、合作学习,97,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积极参加!,让我们同新课程一起成长,98,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