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英语 浅谈 VOA 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和语用功能 一、前言部分 (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 自 1965年美国控制论家札德发表模糊集合论以来 ,许多学者将该理论运用于语言研究 ,随之诞生的是一门新兴学科 模糊语言学。模糊语言学以研究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为主要任务。为此许多学者致力于语言模糊性的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模糊语言学研究已证明 ,模糊性是所有自然语言的一个重要特性。模糊限制语是自然语言模糊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言使用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并在跨文 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语用功能。在经济新闻中 ,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都是时刻变化
2、的,并不能做到十分精确,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能帮助听众更好地更准确地理解新闻内容。 那么,什么是模糊语言?什么是模糊限制语?什么又是语用功能呢? 模糊语言: John I Saceed 给模糊语言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模糊语言就是这样一些词语,他们所在的语境为其系统意义添加了新的信息,使其词义得以引申并适用于新的语境。( John I Saceed, Semantics,2000) 模糊限制语 : 美国语言学家 Lakoff从语义角度对模糊限制语所下的定义 是指“那些使事物变得模模糊糊的词语” Crysta l( 1997)在现代语言学词典 (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3、and Phonetics )中认为模糊限制语是表示不确定概念或限定条件的词语。 Mathews( 1997)在牛津语言学词典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中定义 , 模糊限制语是说话者为避免受到结果是错误的陈述和不可接受的请求等的损害而使用的各种语言机制。 而英国学者 Channell则从语用视角 ,认为模糊限制语是指说话者或作者对将 要提到或叙述的事物的真实性承诺程度进行编码的那些词或短语。 语用功能 : 语用功能是指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运用适合交际环境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言语效果 .它与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语境不同 ,同一个话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语用功能 (
4、 郑志进 , 2004)。 在新闻语言的表达中要求清晰性和准确性,而模糊限制语是使语言模糊的词语 ,因此 ,模糊限制语用在广播新闻中似乎是不合理的 ,实则不然 ,因为准确性和模糊性同时存在于语言系统中 ,并且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为了让新闻报道的语言更精确 ,更礼貌 ,更恰当 ,更严谨 ,更缜密 ,更忠实。模糊限制语在 新闻报道中发挥着重要的语用功能。 二、主题部分 (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模糊的概念与理论是美国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电机工程系和电子学研究室的查德教授 1965年最先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模糊集中的文章中提出来的。他提出了 “ 模糊集
5、” 的问题 (所谓模糊集 , 是指由没有明确外延的模糊概念组成的集 ), 从此产生了一系列新学科模糊逻辑、模糊数学、模糊语言学等等。模糊语言学是在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专门研究模糊语言的新学科。 国外在模糊语言学方面有许多研究。 1923年大哲学家罗素发表了论模糊性的论文,指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揭示了语法中的模糊性质。 1957年,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琼斯( D. Jones)就开始觉察到了语言的模糊性质。他说:“我们大家(包括那些追求精确无误的人)在说话和写作时,常常使用不精确的、含糊的、难以下定义的术语和原则。这并不妨碍我们所使用的词是非常有用的,通常人们尽管使用不精确的表达方式和难以
6、下定义的术语,但仍能相互理解”(伍铁平, 1980)。 模糊语言学在中国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学术界一般认为 , 北京师范 大学的伍铁平教授发表于外国语 1979 年第 4 期的论文模糊语言初探 是国内最早运用模糊理论对语言模糊性进行研究的论文 , 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此后,相继诞生了模糊修辞浅说(蒋有经, 1991)、实用模糊语言学(黎千驹, 1996)、模糊语义学(张乔, 1998)、模糊语言学(伍铁平, 1999)等。 模糊语言在语言运用中有三种情况,模糊限制语是其中最典型,最普遍的一种。模糊限制语 ( hedges) 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拉可夫 (G. Lakoff
7、) ( 1972)发表的 论文“模糊限制语 :模糊概念的标准和逻辑的研究”中。拉可夫 (G. Lakoff) ( 1972) 下的定义是 :模糊限制语( hedges) 是一些有意把事物弄得更加模糊或更不模糊的词语 (words whose job it is to make things fuzzier or less fuzzier)。 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研究在上世纪 70 年代主要从语义学角度来研究 ,到 80 年代转向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与话语分析、语篇分析等研究。近年来 ,模糊限制语研究的内容、视角及理论得到不断的拓宽与丰富 ,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与 学科 ,包括逻辑学、语义学
8、、修辞学、文体学、话语分析、认知研究、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翻译、交际和跨文化交际、语用学、语篇等。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大约始于 80 年代初。 Fraser(1990)运用语用学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情态动词、模糊限制语的施为性、模糊限制语的缓和功能、礼貌功能及其话语标记功能。 Levinson(1987)把模糊限制语看作是避免不赞同的手段、一种讲话者或听者保住面子的消极礼貌策略。 Prince 等 (1982)对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划分,并从标记语的角度讨论了模糊限制语。 Kasper(1981)视模糊限制语为语气标记语中的降级语 ,认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动机就是为了礼貌 , 它可以使话语表达留
9、有更多的余地 ,减少负面影响 ,具有保护面子、倾向自我功能以及倾向改变功能。 Markkanen(1997)视模糊限制语为元话语 (meta2discourse)的一部分。Blumr Kulka(1984)、 Grabe(2000)等学者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模糊限制语 ,Grabe 把科技交流中的间接引语分为三类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概念、模糊施为性的使用与请求的形式。Flowerder(1991)的实验显示 ,表达性的言语行为 ,即限制 性言语行为具有修正的功能 ,表示陈述、承诺或者表述施为性行为。 Leech(1987)、 Nikula (2002)等从话语分析角度讨论了模糊限制语。 Fran
10、ken(1997)讨论了关联理论中的模糊限制语。从国外已有的研究看 ,语用学视角下的模糊限制语研究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缓和语的研究 (Flowerder,1991 等 )、礼貌功能的研究 (Blum2Kulka, 1984;Levin2son,1987;Leech ,1987 等 )、模糊功能的研究 (Schiffrin,1991等 )以及语气功能的研究。 国内学者较多地从语用 学视角研究模糊限制语 ,如陈意德 (2000)分析了言语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及其语用功能。杨慧玲 (2001)探讨了模糊限制语在科技论文中的语篇语用功能。杨毓君 (2002)、陈治安等 (1997)运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11、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交际功能。高晓芳 (2002)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讨论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含义及其使用特点 ,它可以反映说话者对话题内容的态度及观点 ,同时又是一种言辞手段与交际策略。袁帮株 (2002)等分析了模糊限制语与礼貌补救策略、礼貌原则的关系。戴建东 (2002)认为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下模糊限制语可以委婉地 表示推断、请求、建议与拒绝 ,或表示礼貌、客气、尊重 ,避免发生直接的冲突 ,遵循礼貌原则并借助于模糊语言表示自己不肯定态度或间接地表示自己的思想和情绪 ,以达到缓和语气的目的。蔡龙权、戴炜栋 (2002)用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及顺应理论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交际的信息精确性 ,提
12、出模糊限制语有明显的精确性特征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顺应对话语意义的不同意识反应 ,说话者必须调整语言结构 ,从而调整语言交际信息传递的精确性。林波、王文斌 (2003)支持这一观点 ,认为顺应性地传递交际意图是由于语用模糊具有可变性与可取消性。韦汉 (2002)在拉科夫的“理想认知模式”的认知语用基础上 ,根据语用容忍原则 ,认为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能表达“足够真” (true enough)的内容。 (曾文雄, 2005) 近年来 ,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不同文体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研究。何自然教授 (2000) 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 ,讨论了日常会话中语用含糊的使用和理解 ;学者吴建新探讨了
13、模糊语言在外贸谈判中的作用 ,他指出 :“模糊语言能用来试探彼此的真实意图 ,寻求共同点 ,扩大共同点 ,最后达成协议” (吴建新 , 1990) ;庞建荣分析了法律语言中模糊用语的存在理据及适用 范围 。 当然还有一些学者分析了新闻语言的模糊性。如 冉永平 (1996)教授分析了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 胡占葵从四个方面 程度 模糊限制语 ,范围 模糊限制语 ,数量 模糊限制语 ,质量模糊限制语 阐述了模糊限制语在英文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亢娟妮 在论文 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广播新闻报道中的功能 中阐述了产生模糊现象的原因是由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及由语言自身的特点及功能决定的,她还分析了模糊限制
14、语在英语广播新闻报道中的功能: 尊重事实 符合 CP原则 ,用以保护自己 ,遵从礼貌原则 ;讲话人出于保密的目的 ;模糊限制 语 的使用语符合适用性理论或 者反映了交际双方的相对权势。 魏晓芳在论文新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中立足于新闻语篇区别于其他语篇的特殊性而展开,从非故意使用模糊限制语和故意使用模糊限制语角度出发分析了新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并指出模糊限制语的无定量、无定界或无定指 , 对语篇的真实程度或涉及范围进行限定 , 或传达说话人对话题所持的保留态度 , 使语言表达更加严谨准确 , 礼貌周全 , 灵活有效。 姚克勤在论文英语政治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词汇特征及其作用中分析了 政治新闻
15、中模糊词汇的使用,从 情态动词 , 认知性动词 ,认知性的形容词副词名词 角度出 发,举例分析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效果。他指出记者往往采取易于认知的情态动词 ,动词 ,形容词和副词来陈述不确定的建议。 三、总结部分 (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到目前为止,有许多学者从不同文体出发来研究模糊限制语,如商务谈判,广告,科技论文,法律语言等等,当然也有人分析新闻报道中的模糊限制语,但大多比较笼统如略谈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广播新闻报道中的功能 新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等等,分析某一类新闻的并不多,而本文就单单分析英语经 济广播新闻中的
16、模糊限制语的应用及功能。本文在探讨新闻中模糊限制语与新闻报道特征的关系的基础上 ,借助真实权威的 25篇典型 VOA广播经济新闻实例, 通过理论阐述、实例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 分析经济新闻英语中模糊限制语以及它带来的积极效果。 四、参考文献 (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 Lakoff, G.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Fuzzy Concepts A. in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C . Chicago: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19
17、72: 471. Channell, J. Vague Language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18. Matthews, P1H1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伍铁 平,模糊语言学 M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2: 7 伍铁平,模糊语言再探 J.外国语 1980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曾文雄,国内外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研究 J.山东外语教学, 2005 第 3 期。 姚克勤 ,英语政治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词汇特征及其作用 J. 技术与创新 管理 2010 第 2期。 魏晓芳,新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 J . 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第 1期。 亢娟妮 , 模糊限制语在 英语广播新闻报道中的功能 J .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 究 2009 第 3期。 胡占葵,略谈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J . 红河学院学报 2009 第 3期。 庞建荣,模糊修辞的语用分析 -政治文本的语例研究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