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次道德”合理性及引导途径的探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4651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次道德”合理性及引导途径的探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对“次道德”合理性及引导途径的探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对“次道德”合理性及引导途径的探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对“次道德”合理性及引导途径的探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对“次道德”合理性及引导途径的探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思想政治教育对“次道德”合理性及引导途径的探究一、选题的意义道德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特殊意识和行为,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历史文化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前进,越来越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首先,道德有助于人类构建一个意义的世界,使人格高尚。其次,道德能营造一个有助于经济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认为,经济发展对道德具有决定作用,而道德对经济也有一定的能动作用。但不容置疑的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经济发展对道德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所以有关道德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次道德”作为道德现象的一

2、种,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类活动中,现今对“次道德”的探究,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尤其是对“次道德”是否应该提倡的问题,形成了鲜明的肯定与否定两种态度。因此,面对“次道德”这一热门话题,本人也想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研究“次道德”合理性问题,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社会个体这个微观角度看,它有助于社会成员形成对“次道德”的基本道德判断,无论是支持或是否定,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唤起社会成员心中的“善”。其次,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而言,“次道德”合理性问题的探究有助于防止社会道德的极端化走向,这也是肯定社会转型期道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体现。再次,“次道德”的研究实质上还是在

3、研究道德问题、伦理问题,通过对它的研究,会强化人们对道德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不断地用规范的社会行为准则来约束自身的行为。相反,如果我们只是在伦理学研究中一味地强调高尚道德,而不重视对“次道德”问题的研究,同样可能会对社会道德建设带来不可避免的难题。本人认为,忽视对“次道德”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否定它的存在。而在当今社会否定“次道德”的存在是极不明智的,最主要的是它可能会使人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从而扩大加深其不道德行为对社会、对他人的危害。此外,否认“次道德”的存在还可能将一大批有过恶行,但心存善念想改过自新的人推向“绝境”,不利于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综上所述,本人认为,“

4、次道德”作为一种道德现象,对于当今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讨论的必要性。而且肯定“次道德”存在的合理性,对于建设“法制社会”和“德治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对“次道德”概念的理解,以及“次道德”的表现形式;(二)对当今社会中“次道德”存在的合理性分析;(三)对“次道德”可操作性的分析,即应该采取何种方法和途径去引导社会“次道德”,使之向着有利于社会道德发展的角度去发展。本文的主要观点是肯定“次道德”存在的合理性,但要对它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对“次道德”概念的适用范围将从“违法犯罪分子

5、”普及到所有的社会成员,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次道德”现象进行较全面的概括。在分析合理性问题时,将把经济发展作为最基本因素,然后结合个体心理、法律,以及概念本身等进行多角度探究。与之相应的,引导途径也会从经济、法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和分析。三、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思路)本文的研究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一)前期收集阅读有关“次道德”的研究文献、期刊文章、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归纳;(二)2010年9月10月,整理相关资料,征询指导老师意见,确定论文的选题及研究角度;(三)2010年10月12日2010年10月30日,撰写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四)2010年11月1日2011年3月2

6、0日,完成论文初稿;(五)2011年3月21日4月20日,结合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修改并定稿结合“次道德”这一问题自身的特性以及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学术界的研究现状;(二)定性分析法,“次道德”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因而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只能通过定性分析,去揭示“次道德”的本质属性及其必要性;(三)思辨法,通过辩证性思维,去阐述“次道德”的重要性。研究思路本文先简略对“次道德”概念的不同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例举“次道德”的主要表现形式。然后论述学术界对“次道德”的研究现状,阐述自己的主要观点,即对“次道德”存在的合理

7、性进行论证。最后对正确引导“次道德”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本文的重点将确定在对“次道德”合理性论证和引导途径这两方面,而对其概念、表现形式和研究现状只做相对简略的论述。四、毕业论文提纲(一)“次道德”的含义及表现1对“次道德”的不同理解2指出以上理解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理解3例举社会生活中“次道德”的多种表现形式(二)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次道德”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1从经济发展对人的价值观、利益关系的影响论述“次道德”存在的必要性2从法律作用的局限性角度分析“次道德”存在的合理性3从社会个体心理角度分析4从“次道德”本身概念角度分析(三)“次道德”的引导途径1发展社会经济2肯定“次道德”的

8、存在,完善道德理论3辩证地看待次道德,不能过分提倡4发挥道德奖惩机制,并寻求法律支持五、参考文献1田方林“次道德”研究现状论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32李慧“次道德”问题浅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443刘丽容“次道德”存在的伦理解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王振文,王保迎“次道德”传统道德评价标准的补充J班主任,200655向红芳,颜万发包容与宽制对“次道德”的法律选择J九江学院学报,200616曾文青倡导次道德的必然性和必要性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7龚晓珺“次道德”现象的伦理价值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8李建华,周谨平对“次道德”存在价值的

9、质疑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9陈应春,董继祥质疑次道德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尹晶晶试论次道德的正确引导J理论导刊,20081111龚长宇义利选择与社会运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10吕耀怀道德单元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13龙腾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初探次道德J湖湘论坛,2003314金木苏道德赏罚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思想政治教育对“次道德”合理性及引导途径的探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协调性问题日益突出,因而在现代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时代,道德问题又重新成为人们关

10、注的焦点。而“次道德”作为道德现象的一种,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类行为中。根据有关学者的论述,“次道德”常被称为“亚道德”,它最早出现于沈贵鹏发表在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第3期中的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亚道德试探兼谈德育转型一文中。在学术界,对“次道德”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大问题一是对“次道德”概念的理解;二是对“次道德”是否应该提倡的争论,即“次道德“合理性的辩论;三是对“次道德”可操作性的讨论,即应怎样引导“次道德”。一、对次道德概念的理解有人认为,“次道德”是指恶行为中所包含的善,反映一种善恶并存、恶中有善的道德评价。比如李慧在“次道德”问题浅析中认为所谓“次道德”,简言之指的是违法者在实施不

11、法侵害的过程中由中止侵害行为而表现出来的某种道德精神,是对“盗亦有道”这一现象的概括。刘丽容则在“次道德”存在的伦理解析中把“次道德”理解为一种在违法利己的过程中,尽量给社会和他人减少损失的行为。对于“次道德”的“次”,又有三种理解“其次”,即道德行为发生在不道德行为之后;“次要”,指不属于社会主流道德;“次等”,即对于不法行为的消极性,它的积极性是“次等”的。以上两种对“次道德”的解释,本人认为还是比较接近的。而王振文、王保迎在发表的“次道德”传统道德评价标准的补充一文中认为“次道德”是介于道德优良与道德败坏之间的一种中间道德状态。发生了“次道德”行为的人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恶人,更不是法律意义

12、上的刑事罪犯。和“亚健康”是一种常见的边缘健康状态一样,“次道德”也是一种中间道德状态。这一概念的引入,也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点。另外,向红芳、颜万发在他们的包容与宽制对“次道德”的法律选择里认为“次道德”是今年来人们在功利观念和现实主义支配下,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所作的一种行为选择,表现为既不违法也不高尚,但却有一定的公共心理基础。表现方式大致有“法律规避行为”、“麻木不仁,见义不为”、“法律与道德的两难选择”、“唯利是图,挑战法律国家尊严”、“违法行为中又有善举”这五种。但是,也有人认为,“次道德”命题的提出本身就不合逻辑,是一个伪命题,有失科学性。根据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

13、的“中道”理论,有些感情和行为本身就是恶的,不存在中道,就不是德性,自然就不存在善的成分。而“盗亦有道”的说法与“中道”理论是严重冲突的。二、对“次道德”合理性的争论对“次道德”合理性的争论,大致形成了肯定和否定的两种观点。李建华、周谨平在对“次道德”存在价值的质疑一文中觉得“次道德”的存在价值令人质疑。首先,次道德缺乏自身的道德价值。它的载体是违法者和不正当行为的施行者,“次道德”所帮助建立的观念只有恶的相对多少的区别,无法满足其载体的道德需要。从道德评价标准而言,有道德价值的行为必须有好的动机和好的效果,而“次道德”支配下的行为,在动机和行为的善恶上都未能达到“善”的要求。因而“次道德”并

14、不具备道德价值的属性和功能。其次,它不具备操作的现实价值。“次道德”缺乏明确的标准,没有明确的规范和底线,人们就无法把握“次道德”的尺度。加之“次道德”是一种游走于从恶到更恶间的行为标准,而从恶到更恶是一种无限过程。而且“次道德”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与之相应的不道德行为的极大限制,难以通过它达到价值目标。再次,当我们提倡“次道德”时,将不可避免的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它不仅不会引导人心向善,甚至会诱人向恶,使犯罪率上升,而且提倡“次道德”会降低道德教育的层次,使道德不道德化,同时也会混乱道德评价标准,更严重到使社会成员善恶不分。陈应春、董继祥在质疑次道德一文中则从言语逻辑、道德境界、价值判断三个层面

15、对“次道德”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次道德”是一个虚妄的概念,不具备理论性和可操作性。“次道德”作为一种概念和判断形式出现,可以抽象为“A(A为某个具体的行为过程)是次道德”或“A好的部分是次道德的”,在这个判断真假性问题上,根据道德要么是好,要么是不好的前提,人们就会陷入两难境地,所以认为“次道德”这个概念和判断是缺乏现实意义的。此外,道德划分总是在一定利益关系下进行的,“次道德”的本质可以认为是“损人时少损人”,它在总体上仍然属于损人利己层次,但它又不是完整的损人利己,因为“次道德”的独特性使它在“少损人”过程中又同时会产生“利人”和“利己(受惩罚程度减轻)”的两种后果,因此,“次道德”

16、在道德层次上没有自己的准确定位。利用美国伦理学家斯蒂文森和冯平博士的理论,“次道德”在“对谁有价值”、“与什么相比有价值”、“谁认为有价值”、“以什么标准衡量”这五个问题上也不能给出全面、深刻、肯定的回答。与以上持否定态度的学者相反,曾文青的倡导次道德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各方面论证了“次道德”存在的必然性,并基于这种论证提出倡导“次道德”的必要性,从而得出结论倡导“次道德”有利于社会大众。伴随经济改革深入,人们的观念也随之改变,道德标准开始个性化和多元化,中国社会需要新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而且严峻的客观现实也说明了反对“次道德”存在的弊端。曾文青还认为“次道德”的存在是具备历史性的,这个现象存

17、在于古今中外,而且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没有处于高度发达阶段,大多数人只能在利自己的同时兼顾他人的利益,这是人类的正常心理。而且“次道德”的存在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不健康不正常人的道德价值的承认和尊重。人性多元,大部分人在主观意愿上是向善的,但根据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神,在特定的环境中也会有不得已的恶行,这时,“次道德”就会发挥它的作用。而且从社会发展和犯罪心理角度分析,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还不能杜绝,在社会实践上提倡“次道德”,减少对受害者、社会的损害是必要的。同样,龚晓珺在“次道德”现象的伦理价值中写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道德现象,“次道德”的产生及其存在有其合理性“次道德”客观上

18、反映了道德的多维度多层次,不存在两极化的绝对善恶,在“善恶”、“好坏”之间还存在着大量非纯善非纯恶的中间状态和善恶并存、先恶后善、先善后恶等复合现象。正视“次道德”是正视人性的本真态。“次道德”主观来自于主体的良心和道德自律,一个已经行恶的不法分子,“内心法庭(良心)”和道德自律会促使他做出“次道德”的向善的选择,从而实现自我纠偏,成为“次道德”行为深层的內渗的原因。从道德属性看,先行恶后向善的“次道德”,最终呈现出善的倾向和行为,本质具有主流道德的真实内涵。“次道德”对个体、社会和法律而言都极具伦理价值。对个体而言,“次道德”是内心善恶转化的分水岭,填补了道德与负道德之间的空缺。对社会而言,

19、承认“次道德”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宽容地接纳有罪但能悔过自新的人,以免因缺乏绝对道德而产生恐惧导致道德的更进一步的滑坡。“次道德”的存在还可以填补法律的空缺,它靠柔性的内隐的自律信念渗透主体的行为规范,有利于抑制深度犯罪,但只适用于特定人群。三、对“次道德”可操作性的讨论对问题的探究最终要落实于实践的操作,不论“次道德”应该存在与否,作为一个社会事实,它已经产生于人们的社会行为当中,最终的问题还是要回归到如何对其进行引导上来。尹晶晶在试论次道德的正确引导中认为,辩证看待、适度肯定和正确引导“次道德”将会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次道德”是人类灵魂中有可能使人向天使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我

20、们要正视它,激活它,让人们摒弃灵魂中的假、恶、丑,积极向真、善、美的方面转化。首先我们必须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既要引导“次道德”里善的内容,又要正视“次道德”里恶的内容,不能因小善就过于肯定和褒扬。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要承认不同的价值取向,运用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完善道德理论,更新价值观念,营造宽容的道德范围,通过环境对人的作用,促进人性的进步,尽量用道德并且是较低的道德原则去约束衡量人的行为。在对“次道德”问题的讨论上,学术界的观点已相对比较多,但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比如在对其概念的理解上,虽然有几种不同观点,但大家普遍采用了“所谓次道德就是违法者在实施不

21、法侵害的过程中由中止侵害行为表现出来的某种道德精神”这一解释,本人认为,用这一概念来定义“次道德”在适用范围上还是相对比较狭隘的,它把“次道德”主体圈定在违法犯罪者身上,而把绝大部分的普通社会成员排除在外。与此相关联的,就是对“次道德”存在领域和现象概括的不全面。在对“次道德”合理性的阐述上,学者们从很多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从其语言逻辑、道德价值等多种角度,但本人认为“次道德”作为一种意识产物,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最基本的社会发展规律,应在探究其合理性时,把经济因素置于一个基础地位。相应的,在“次道德”的引导问题上,也应强调突出经济的作用,然后再从其它更多的手段和途径入手。参考文献1

22、沈贵鹏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亚道德试探兼谈德育转型J当代青年研究,1999,32李慧“次道德”问题浅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4,43刘丽容“次道德”存在的伦理解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王振文,王保迎“次道德”传统道德评价标准的补充J班主任,2006,55向红芳,颜万发包容与宽制对“次道德”的法律选择J九江学院学报,2006,1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7,17李建华,周谨平对“次道德”存在价值的质疑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8陈应春,董继祥质疑次道德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曾文青倡导次道德的必然性和必要性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

23、校学报,2003,510龚晓珺“次道德”现象的伦理价值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11尹晶晶试论次道德的正确引导J理论导刊,200811(20_届)本科毕业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对“次道德”合理性及引导途径的探究摘要社会“次道德”作为道德现象的一种,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类活动中。但对于“次道德”的存在,人们持有肯定与否定的不同态度。事实上,人类社会虽然在物质上已进入一个高度发达的阶段,但在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上还是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而言,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律的完善程度以及考虑到社会个体的心理发展状况,不道德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还无法杜绝,所以我们应该在现阶段肯定“

24、次道德”的存在,并从发展社会经济、完善道德理论、从法律角度建立道德奖惩机制等方面对“次道德”做正确引导。关键词次道德;经济;法律;心理每当论及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时,我们大多从物质生活的变迁着手,很少论及我们精神文明的进步,的确,人类社会在历经三次科技革命后,物质文明以飞一般的速度向前发展,相比之下,精神文明虽然取得不断完善,但它的发展速度却远远比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所以物质与精神的不协调性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我们的精神风貌、道德水平提出了质疑。而“社会次道德”的存在在近几年又开始吸引越来越多人的眼球并成为大家热议的对象。研究“次道德”的合理性问题,有助于社

25、会成员形成对“次道德”的基本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唤起社会成员心中的“善”,也是肯定社会转型期道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体现,有助于防止社会道德的极端化走向,同时还会强化人们对道德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不断地用规范的社会行为准则来约束自身的行为。总之,“次道德”作为一种道德现象,对于当今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讨论的必要性。而且肯定“次道德”存在的合理性,对于建设“法制社会”和“德治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次道德”的含义及表现形式社会“次道德”作为道德现象的一种,事实上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与讨论。“次道德”一词最早是出现于沈贵鹏发表在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第三期的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亚道德试探兼谈道德

26、转型一文中,1对于“次道德”的理解,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有人认为,“次道德”是指违法者在实施不法侵害过程中由中止侵害行为而表现出来的某种道德精神;2也有人认为“次道德”是一种在违法利己过程中,尽量给社会和他人减少损失的行为;3另外,也有人把“次道德”理解为介于道德优良与道德败坏之间的一种中间道德状态;4甚至有人从法律与道德角度出发,将“次道德”理解为是近年来人们在功利观念和现实主义支配下,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所作的一种行为选择,表现为既不违法也不高尚。5分析以上四种对“次道德”的理解,本人认为,不应该将实施“次道德”行为的行为主体圈定在违法者身上,因为大部分的不道德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损人

27、利己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利己的过程中,不一定会违法。所以,应将“次道德”概念的适用范围普及到每一位普通社会成员身上。相对应的,我们就可以把社会“次道德”比较简单通俗地理解为是某个社会个体在做出某种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时,尽可能减小这种损害程度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次道德”现象自古就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将它的表现形式加以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盗亦有道”,在古代社会主要是指有很多大盗专门去一些达官贵人的家里面偷窃,偷得的财物都是用来救济生活困难的老百姓。同样,这种“盗亦有道”在当今社会中也有所表现,比如医疗界,医生收受贿赂这一现象已屡见不鲜,但我们不能排除有些医生收下这些钱并非为了个

28、人享受,而是去帮助那些家里没钱治病的病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些医生的行为,究竟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指人们在做出某种不道德行为时,会遵循某种道德规范。举几个“次道德”行为里最普通的例子,小偷窃取他人的财物后,把对自己无用但对被偷者来说十分重要的证件、钥匙等物品如数“奉还”;绑架犯只为谋财,但坚持不“害命”,甚至只是在限制被绑架者人身自由的前提下对人质“照顾”得无微不至;盗版软件或是时下非常流行的山寨产品同样有明确的质量保证,还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性服务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等等。相类似的,体育界也存在这种情况的“次道德”现象,黑哨龚建平受贿,但他向索贿单位寄出忏悔信,并退回一部分

29、赃款;现在大家并不陌生的打假球,但为了是观众得到满足,比较高明的作假者会像参加真的比赛一样,搞得轰轰烈烈;还有为国家荣誉而谎报年龄参加比赛的。二、“次道德”存在的合理性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人的观念的变化,道德标准开始个性化多元化,社会需要新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次道德”现象存在于古今中外,具有历史性,符合人类在利己的同时兼顾他人利益这一正常心理。同时,肯定“次道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不健康不正常的人的道德价值的承认和尊重,比如同性恋者。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不道德行为或是违法犯罪行为还不能杜绝,人在特定的情境中也会有不得已的恶行,6这时候,“次道德”就能发挥它的作用。此外,在“善恶”、“

30、好坏”之间存在着大量非纯善非纯恶的中间状态和善恶并存、先恶后善、先善后恶等复合现象。“次道德”主观来自于主体的良心和道德自律。从道德属性看,先行恶后向善的“次道德”,最终呈现出善的倾向和行为,本质具有主流道德的真实内涵。“次道德”填补了道德与负道德间的空缺,是内心善恶转换的分水岭,在一定意义上是宽容地接纳有罪但能悔过自新的人,7有利于抑制深度犯罪。(一)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说明“次道德”存在的合理性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全方位地从保守向开放、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转型期的两大特点之一就是经济体制的转轨,而且经济体制的转轨是伴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发生的”。8从结构转型看,

31、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产生,在这种变化的过程当中,必然会产生个人利益的变化。而从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看,自从改革开放来,我国逐渐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局面,并且提出了在分配过程中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们不可否认,我们现今最基本的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但我们必须明确,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在分配过程中,我们只能通过各种制度和措施做到相对公平,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在一部分人通过

32、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时候,贫富差距问题仍然存在,集中表现在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等。而形成这些差距的原因除了有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政策等社会因素。生活于社会中的人,尤其是那些所谓的“穷人”,认为社会的给予远远无法满足自己当下的生活需要,可能就会想方设法地从那些“富人”身上获取一定的生活资料。所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相对落后,物质财富的分配不均,就不可能使所有的社会成员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自然就会产生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为了获取自身利益,社会上便会出现一些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身利益的不道德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减少这些行为的危害性,“次道德”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此外,我们还必须

33、面对一个事实,社会的转型,也带来了义利选择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人的价值观的改变,传统的舍利而取义的价值观开始改变,与过去一味强调集体主义而否定个人利益的社会不同,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这些变化也会导致道德判断标准的变化,在客观事实上形成一种容许“次道德”存在的氛围。(二)从法律的不健全说明“次道德”存在的合理性从法律角度看,我们的法律在约束、规范人的行为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必须认清一个事实,我们虽然在努力地构建一个法治社会,但我们的法制还是相当不健全的法律虽多,也没有完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以仅仅依靠法律,违法犯罪行为还是不能完全遏制的。“由

34、于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其内在的需要、动机的支配,而且受到外部世界的诸种条件、因素制约,故人的行为往往呈现出显、隐之别。”9所谓显行为,指的就是发生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的行为。而所谓隐行为,指的是发生在社会的隐蔽角落,避开了大众耳目的行为。其实通过观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显行为并不等同于规范行为,同处阳光下,有些显行为是阳光下的花朵,比如合法经商、助人为乐、礼貌行为等等,但仍有些则是阳光下的“罪恶”,虽然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却受到大众的诅咒,为社会规范所不容,这些则是显性行为中的越轨行为。比如公然抢劫公、私财物,在大街上随地吐痰等等。同样,发生于隐蔽角落,有些隐行为是在地下流淌的清泉,比如夫妻间的

35、某些行为虽不能公之于众,但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隐行为中的规范行为;而有些隐行为则是个体为了满足一己之私,不能被社会规范所允许,是藏污纳垢的阴沟中的浊水。社会控制系统中的法律体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能够比较有效的遏制比较严重的显性越轨行为,但是法律的作用还是比较有限的,因为其对隐形越轨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法律对于越轨行为的打击,必须遵循“以事实为依据”,而隐性行为的事实是不可见的,我们的法律只能靠公检法部门收集隐性行为发生时留下的蛛丝马迹将隐性行为的真相公之于天下,虽然这种隐性行为在最后受到了打击,但存在时间差,而且我们也不能排除还有相当部分的违法隐行为还无法被披露,没有

36、受到应有的惩处,也许是因为犯罪证据收集不足,也许是因为无法可依。比如2011年1月份曾发生一起男童被同性强奸的案件。律师在参与案件的过程中透露,同性之间的强奸案暂时还无法可依,只能告犯罪嫌疑人猥亵儿童罪,相比较之下,以猥亵儿童罪告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所受到的处罚远远无法与所犯下的罪行相比较。所以,法律作为预防个体违法犯罪的屏障,却不足以有力的阻止越轨行为。所以,既然法律还不能杜绝犯罪违法行为,那么在犯罪还必然存在的情况下,倡导“次道德”的存在,减轻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程度,也不乏是一种“权宜之计”。(三)从实施不道德行为的主体的心理方面说明“次道德”存在的合理性从实施不道德行为或道德行为

37、的主体上看,有学者认为他们的心理都是一样的。“犯罪者与一般人处在同样的社会结构之中,无论是犯罪者还是一般人,其支配行为的原理都是一样的。”10根据这一论断,人格具有同质性。根据哲学原理,事物的共性寓于个性当中,假如把普通人比喻为共性,犯罪者或是实施不道德行为者自然就是个性。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将适用于一般人的道德发生机制映射到犯罪者身上。孟子也说过,罪犯也和一般人一样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适用于普通人的道德理论同样适用于罪犯。犯罪可以说是道德调控失灵的结果,但换个角度,也一样可以认为是道德调控重新发挥作用的新起点。而这时,“次道德”的存在就恰好可以充当这个新起点的角色。在认知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

38、说法,“人在一些特殊的方面乃至整个领域内都是成熟的,但是他们通向犯罪行为的道路和与之有关的领域,则是异常地或相对地分化”。10简而言之,就是犯罪者或是不道德行为的实施者在实施他们的行动时,他们内心所拥有的道德约束机制是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的。但在其他行为上,比如因他们所实施的不道德行为引起了意料之外的损失时,这种损失是他们原本不想见到、不想发生的,那么这时,他们的道德约束机制或内心的道德法庭又是可以正常发挥作用的。这种情况,实质指的就是“次道德”行为中善恶并存的表现。比如,小偷在偷窃过程中引发了火灾,为避免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返身去救火。以上这些是从犯罪者的人格基础看。另外,从犯罪心理学看,犯罪

39、行为的理论类型可分为不适应社会化过程、反社会化过程、僵化的价值适应类型和价值标准混乱型四种。10第一种类型指的是因法律道德标准过高,控制手段过严使其欲望无法实现的人对管制标准形成对抗态度。第二种类型具体指的是一贯来有反社会法律、道德标准思想的人。第三种类型可以理解为那种拘泥于过去的、旧的法律、制度、道德标准,而无法接受新价值观并采取破坏行为的人。第四种类型是出于人的生活环境所依据的行动管制标准的影响产生犯罪的人,与第二种类型较相似。既然这四种类型的犯罪,都有犯罪准备,就整个社会而言,犯罪不可避免,那么就可以尝试降低管制标准的要求,以社会“次道德”要求进行规范,减少在犯罪过程中的社会公害。(四)

40、从“次道德”本身的概念上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次道德”本身也在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回到“次道德”的概念上来,有学者认为,对于“次道德”的理解,重点应该放在“次”字上面。11而对于这个“次”字,我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首先,“次”的意思是可以理解为“其次”,就是道德的行为发生在不道德的行为发生之后,是一种“其次”而来、“其次”发生的道德。就像小偷归还身份证、钥匙等物品的善举是发生在“偷窃”这个恶行之后;第二种理解就是把“次”解释为“次等”,具体指相对于不法侵害行为过程中的不道德的消极性而言,它的积极性是“次等”的,这种理解至少说明了一点,不法或不道德行为实施过程中虽然产生了消极性影响,不能否认

41、的是“次道德”中所包含的善行,还是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还是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小偷归还钥匙、证件,这对于被盗者而言节省了换锁或是大量补办证件的麻烦事,这就是“次道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再次,我们还可以把“次”字理解为“次要”,相对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被大家所认可的主流道德行为来说,“次道德”不属于主流道德。但是我们说我们当今的社会逐渐走向多元化,人的价值观、道德标准也逐渐开始向多元化转变。退一步而言,当道德选择的可能性空间中只有恶的行为,即不选择某种恶行就无法达到善的目的时,道德标准的多元化就可以让“次道德”来规范人的行为。总而言之,我们将这种“善恶并存”的现象命名为“次道德”,而不是命名为

42、“次不道德”或是“次负道德”,也说明了我们还是将这种行为归纳在了道德的总体框架内。而且“次道德”又可称为“亚道德”,如同我们不能否认“亚健康”也是健康的,同样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亚道德”是不道德的。三、“次道德”的引导途径尽管本文认为在当前的局势下,“次道德”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无论是用带善的恶,还是用带恶的善来形容“次道德”,我们都应该对其中的“恶”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通过适当的途径,对“次道德”进行正确的引导,使行为主体不断地由恶向善迈进。正如尹晶晶认为,辩证看待、适度肯定和正确引导“次道德”会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次道德”是人类灵魂中有可能使人向天使转化的一个重要

43、因素,我们要正视它,激活它,让人们摒弃灵魂中的假、恶、丑,积极向真、善、美的方面转化。我们要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引导“次道德”里善的内容,正视“次道德”里恶的内容,承认不同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完善道德理论,更新价值观念,营造宽容的道德范围,通过环境对人的作用,促进人性的进步,尽量用道德并且是较低的道德原则去约束衡量人的行为。12那我们应该选择一条怎样的适当途径对“次道德”进行引导呢(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缩小贫富差距“物质决定意识”。人的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它的完善与发展需要以经济的发展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和基础,对“次道德”也是一样。因为我们肯定“次道德”存在的必要性的其中一点

44、原因就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贫富差距造成每个社会个体的利益有所差异。而社会个体实施犯罪违法行为或不道德行为都是受利益所驱使,受个体的需要、欲望所驱使。假如我们致力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这种水平不仅仅体现在发展速度上,还体现在发展的均衡性上,使大部分社会个体的利益平等。那么,我们为了获取个体利益而去损害他人利益的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必然会大大减少甚至不复存在。到那时,“次道德”行为将完全有可能转变为道德行为。而要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只有在经济、文化、政治上同时改革,使不健全的社会达到健全。而且在发展经济时,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我们尤其是要做好分配制度的改革,这将是整个经

45、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通过立法、社会政策等手段将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其不超过人们的心理承受力,继续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二)正视道德层次性,承认价值观的多元化,完善道德理论在伦理学辞典里,至善被表述为最崇高的善,是“存在等级中最高实在,是个人的伦理道德行为”。根据善的程度,道德又可以分为“完美道德”和“瑕疵道德”。而“次道德”就是所谓的“瑕疵道德”。完善道德理论,我们就应该正视道德层次性,承认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中每个人的价值选择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道德建设上,我们应学会接受不同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是同一群体中不同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46、值观的差异,从社会实际出发,承认价值取向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并在引导过程中区别对待。此外,完善道德理论,还应该树立正确道德观念,强化良好道德风气,每个人内心都是拥有道德法庭的,道德对人的约束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道德本身引导“次道德”行为。比如通过加强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道德宣传,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念、思想,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这里的社会环境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对待“次道德”的一种较宽容的道德环境、人文环境。当我们用一份宽容的心或宽容的氛围去引导“次道德”,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有时候温和与友善总是比愤怒和暴力更强和更有力量,达到“以善治恶”、甚至实现至善。因为泰戈尔

47、有句名言“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三)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次道德”对于“次道德”的引导,我们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辩证的看待“次道德”。虽然本文的基本观点是肯定“次道德”的存在,但这是从当今社会状况出发而言的,是以当前违法犯罪行为还无法杜绝的社会实际为基础的。我们在肯定“次道德”,看到其中善的同时,还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其中的恶。不能因为恶中的一点善而对“次道德”过于的肯定和褒奖,这样可能又会对“次道德”的行为主体造成误导。在伦理学中,善恶的评价机制是从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两方面综合考虑的,只有动机为善,而结果也为善的行为,我们才认为是“善”的。而其他的情况,不论是

48、动机善,结果恶抑或是动机恶,结果善都不认为是“善”的。所以我们在进行道德选择时,应该从诸多善的行为中选择最善的;或是在善恶并存的情景中选择恶中最善,否定所有的恶,在这两种选择空间中,可以不发挥“次道德”的作用。而在只存在恶而且又必须做出选择的情况下,才让“次道德”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以恶性最小的行为实现最大的道德价值。简而言之,就是肯定“次道德”,但坚持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让“次道德”发挥应有的作用。(四)发挥道德赏罚机制的作用,并寻求立法支持正确引导“次道德”,我们还可以发挥道德奖惩机制,并且寻求立法支持。“次道德”可以制止更大的恶,但最终的根本目的,我们还是希望能实现止恶向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49、,我们可以建立起相应的道德赏罚机制。道德赏罚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道德违规的防范功能、道德权威的维护功能、道德风尚的倡扬功能、道德价值的导向功能以及社会公正的保障功能;13其个体功能也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道德行为的强制功能、道德认识的推动功能、道德情感的培育功能、道德信念的维护功能和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13具体到我们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建设中去,道德赏罚可以树立社会道德规范的权威性,重建个体内心的道德信念,训练人们适合市场经济更好运行的行为,控制危害市场经济健康秩序的行为,培养人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精神品质,通过高扬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树立道德生活中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还能有效的抑制腐败现象的蔓延,维护社会公正,打击、遏制其他社会丑恶现象,帮助维护道德规范的纯正、社会的清明。现阶段,我们的“次道德”行为还未纳入我们的政治文明中去。即在法律中还没有明文规定。那么建设道德赏罚机制就可以寻求立法上的支持,即通过法律对“次道德”行为的量刑处罚来体现我们的赏与罚。严酷的刑罚在使人们畏惧犯罪同时也会产生另一种恶果,即罪犯所面临承担的法律责任越大,越容易产生规避惩罚的心理,就是指越会因为惧怕承担后果而去铤而走险、继续犯罪,企图掩盖最初犯下的罪行,最后形成恶性循环。相反的,如果我们规定某些“次道德”行为能够在原犯罪行的基础上减轻处罚程度,而且减轻的程度要依“次道德”行为中善的程度,具体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