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经济区域的变迁-辽宁省资源共享课.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481754 上传时间:2018-10-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上中国经济区域的变迁-辽宁省资源共享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历史上中国经济区域的变迁-辽宁省资源共享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历史上中国经济区域的变迁-辽宁省资源共享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历史上中国经济区域的变迁-辽宁省资源共享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历史上中国经济区域的变迁-辽宁省资源共享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上中国经济区域的变迁,作者:艾君秀11级历史5班学号:110710133,一、古代经济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分布与发展,远古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远古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中国最早和影响最深远的经济文明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陇山与秦山之间,是以后历史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条件:气候湿润、河湖众多、土壤肥沃分为:西南(西南夷)、东南(百越)、南(荆蛮)、西北(西戎)、北方(北狄)主要活动:采集、游牧、狩猎农业经济在经济中的地位还很低下,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黄河流域的农业核心地位进一步确立当时最主要的的经济区域划分:一是关中平原地区(三国以前,人们所指的“天府”

2、)、二是关东地区(即函谷关以东的汾水、涑水平原和华北平原,在今山西南部、河南、河北南部、山东部分地区)、三是成都平原地区农业经济是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例如:汉代的长安、洛阳、宛、成都、江陵、临淄、邯郸等地区,早期的黄河流域的城市分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变冷,游牧民族南下,北方战乱,农业经济收到破坏北方农业区缩小,牧区向南扩展黄土高原和河套地区成为牧区江淮地区、太湖流域、成都平原的农业经济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了较大的发展,宋代早熟稻推广,生产力提高,南方农业经济迅速发展。长江上游和下游的经济开始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有 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迁到长江流域在城市经济方面,重要城市的的分

3、布重心东移南迁,汴京、临安、广州、泉州、福州、成都成为重要的经济都会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十分繁荣,原始农业的起源与早期农业发达区,新石器时代:文明最发达地区是在黄河流域,因其气候湿润,土质疏松柔和,土壤自我加肥能力较强,便于耕作。北方地区森林植被较好,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为黄河流域高度的农业文明奠定了基础,唐宋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初唐时期气温回暖,北方经济有所恢复中唐以后,南方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南方人口开始超过北方,中国出现南北社会经济同时发展的局面。同时,北方的长安、洛阳,南方的扬州等大城市经济发达中唐以后,气候再度转冷,农业经济再度凋敝五代两宋以来气候变冷趋势明显,农业生态受到严重影响北方

4、游牧民族南下,政治中心战争不断,农业经济受到摧残五代以来,大量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地区带去了新的生产技术,黄河流域早期的农业生产状况,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北方地区在“明清宇宙期”的背景下,经济更加残破,经济地位大大下降长江中游的的江汉平原经济也发展起来长江下游经济继续发展,上游经济地位相对下降商业城市大量出现,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东南沿海的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重心彻底南移,我国最早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机器,农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最早的农耕方式:刀耕火种早期农业发展的特点:多在平原、河流冲积扇,因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温暖湿润,更适宜原始农作物的生长,原始的刀耕火种,南北方不同的农业

5、形式,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粟、谷等农作物,并兼有部分畜牧业南方地区:最早的水稻作物,如河姆渡和云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水稻遗物由于南方水资源较丰富,早期南方地区大为淤泥,是原始的刀耕显得无能为力,固原始时期的水稻农业规模很小,江南地区先天的地理环境加上自然条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先民们农业创造的动机,所以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不如黄河流域从周朝开始,通过封国的扩张,北方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从秦汉开始,中国已经有较为明显的经济区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许多北方人迁移到南方躲避战乱,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南方经济开始兴起,并最终超过北方,早期的经济区域的划分,据史记所载,

6、当时将经济区划分为18个,从总体来看,其中13个都分布在黄河流域,只要巴蜀、西楚、东楚,南楚和岭南5个区域在长江流域,同时,在北方还有一个龙门碣石的游牧区,由此看来,当时经济发展的重心区确在北方的黄河流域秦地关中平原自周人经营以来,水利大兴,先后有战国开郑国渠,梁开鸿沟,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使关中、成都平原的农业一度发达。,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和都江堰,工商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据统计,当时全国设有铁管49处,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西汉时设有盐官36处,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秦汉时期桑蚕业中心仍在黄河流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自然又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史记记载了27处经济都

7、会,从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发展到唐宋,商业经济已是相当繁荣龙门碣石地区为畜牧或半农半牧区,多马、牛、羊、筋角、旃裘,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及原因,在五代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积累的基础上,宋代开始了中国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实质进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末农民战争和五代十国四个阶段主要迁入地为江南、江西、淮南和蜀中,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原因,北方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北方人口的南迁给南方地区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大大提高,给南方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南方地区的自然生产条件本身优于北方,新的良种的引进,种植规模扩大,产量有了极大提

8、高。,北宋初期,长江流域的粮额大大增加,说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南宋时期,长江中游经济开始发展起来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地区进入大开发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平明显提高,作物结构更加多样化,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向突出,城市网络形成,市场体系发育,经济总水平大大提高,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经济的发展状况,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相应发展起来,尤其两宋时期北宋至道三年至元丰元年,银、铜、铅、锡的主要生产地大豆是在南方地区南宋时期江南的丝绸业发展起来,并相应出现杭州、越州等丝织业大都市,其次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地区的丝织业也取得相当的成绩,明清时期,苏州、杭州、湖州、松江、常州、南京等地丝织业也发展

9、起来,形成所谓“吴丝衣天下”的局面,江南成为中国丝绸业的中心地区南宋时期,越州窑、龙泉窑、吉州窑、建州窑,景德镇窑名扬天下元明清时期,主要的陶瓷业中心都在江南其他方面,宋代江南地区的造船、造纸、印刷、冶铸、织染、晒盐、漆器加工、文具加工业在全国也成为中心所在,南方城市经济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宋代的汴京、临安、成都、广州、泉州、福州、寿州、杭州、苏州等城市成为重要的经济都会,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便可以当时商品经济的发达状况。明代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更是发达,江西、湖北、四川的一些城市也十分发达,而珠江流域 的广州地位也恩突出。,清明上河图,总结,中国经济重心东移南迁是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过程,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中国经济重心东移南迁是东亚大陆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国经济重心东移南迁,既有自然环境的影响,又有人文环境的促使,更是整个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社会生产力水平由低向高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的经济区域经过几个世纪的变迁与发展逐渐形成现代经济格局的雏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