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外来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50565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外来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惠州外来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惠州外来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惠州外来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惠州外来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惠州市外来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小组成员:叶晓莎 陈禹姒 蔡晓静 陈招东项目负责人:叶晓莎【摘要】本文通过对惠州地区外来工以及他们的子女分发问卷,并走访中小学的方式,调查了惠州地区外来工子女的教育现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惠州市的外来工子女的教育存在着地方政府对待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积极性有限,外来子女就读难、户籍政策制约着外来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等问题,就此我们给出了一些分析以及建议。一、调查背景及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劳动力在各个地区间频繁流动,很多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去了大城市寻找更多的机会,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外来工现象。外来工毫无疑问

2、是一个城市快速发展的主动力所在,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他们,他们为城市的经济贡献了很多,可以说一个城市的 GDP 的支撑者大部分都是这些辛苦的劳动者,外来工。但同时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外来工在为社会财富作出贡献的同时,却往往牺牲掉了自己的家庭,他们的子女抑或成了留守儿童,抑或跟着父母四处在奔波,很难像一个城市的孩子那样拥有稳定的生活。许多外来工背井离乡到非故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但却不能拥有和当地人一样的权利,甚至遭受很多的不公,特别是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他们有时需要面对着高额的择校费,有时需要面对其他城市人的不公歧视,有时只能分配到不好的教育资源,而这些,仅仅凭他们个人很难改变。外来工的努力

3、贡献与其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成了巨大的矛盾,他们的心声需要被聆听,所以我们觉得很有义务去了解他们,去让更多人,去让社会了解这些问题,让媒体曝光,让政府更加重视。我们希望能为这些外来工尽一点微薄之力,哪怕只改变2一点点。二、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1.调查对象与方法我小组成员在 2015 年的 7 月到 2015 年的 9 月为期两个月的暑假时间里以惠州的外来工以及外来工子女为调查对象,对外来工子女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惠城区、淡水等惠州地区发放问卷,以及通过问卷星在网络发放问卷,调查总共发放了 120 份问卷,回收了 116 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 99.5%。具体分布:惠城

4、区 50 份,淡水惠阳地区 30 份,惠东地区 40 份。2.调查内容根据研究的目的,并结合相关理论,本次调查的内容除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之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主要就读于什么样的学校、 (2)通过何等渠道进入到该学校(3)择校程序是否与本地子女有巨大差别(4)存在什么样的困难(5)在学校内孩子的成绩如何、 (6)子女是否适应当前的环境(7)在学校中与当地的孩子的交往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与矛盾(8)家长是如何帮助解决这种问题的(9)目前最困扰外来工子女教育的问题是什么(10)来人员对于当前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有什么期望与建议等等。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外来工子女教育的现状20 世纪年

5、代中期,响应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设并大有繁荣趋势,我国愈来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涌入,或创业、或打工,形成了颇为壮观的外来民工潮。就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民工潮为之提供了丰富劳动力资源,为其经济的迅猛、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劳动力基础,就外来工而言,也较大程度增加了家庭收入,相应地改善生活质量。但在双方互惠发展的同时,也凸现不少与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发展观不和谐的音符,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其中以外来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它不仅呼唤义务教育体制的调整,也呼唤多方面的制度创新。虽然广东省各地级市政府及各县区政府积3极采取应对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但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1、关于惠州地区的外来工人员基本情况1、外来工人口数量近二十年,伴随着惠州工业企业的崛起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吸引、容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数据显示(图 1),惠州市常住人口从 2004 年的 363.18 万人到 2013 年的 470 万人,10 年间,惠州常住人口增加了 106.82万人,平均每年增长 10 万人以上。10 年间,惠州的户籍新增人口也超过了 50万人。 图 1 点评:从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字对比来看,我市户籍人口较少,较多是常住人口。2、外来工的构成外来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多是中学毕业便出外务工

7、,而且,大部分来自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活环境差,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是经老乡介绍而来到同一个地方打工。文化教育基础薄弱,很多人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较少、较差,因而决定了他们受教育程度总体上仍处于初等阶段,以小学、初中居多。惠州,据有关资料显示,外来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占 7.0%,小学的约为 12.3%,初中的约为 50.6%,高中的约为 13.7%,大专的约为 2.5%。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但总数不多。43、工作情况外来人口以经济活动为主,据我们在实地考察惠州地区时得到的数据,主要把外来人口分为“四类” ,一是“白领” ,以人才引进

8、为主,有较高的学历,他们思想、工作、生活比较稳定,约占 10;二是“蓝领” ,以打工为主,居住相对集中分布在工厂企业,约占外来人口总数的 76,;三是“灰领” ,即自由职业者,以小商小贩为主,约占总数的 12;四是“黑领” ,即“三无”人员,居无定所,素质较差,对社会危害较大,约占 2。从上述分类可见,在外来工群体内收入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从我们调查的数据(图 2,外来工月收入柱状图)可看出月收入 5000 以上只占总外来工人数的 7.79,这部分高收入人群即“白领” ;月收入 3000-4000 元的占总外来工人数的 28.57,这部分人群数量大,即占外来人口总数 76的“蓝领” ;仍然有部分

9、外来人群的月收入低于 1500 元的,占总外来工人数的 14.29,仅能维持温饱状态。图 25在社会保障方面,外来务工人员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所占比例不是很高,只有管理人员才签订劳动合同。 “三金”的缴纳(“三金”指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比例较小,但工伤意外险等政府规定的基本都有。4、生活情况收入尚可,但生活仍处温饱状态。外来工多数来自相对贫困的地区,主要是农村和欠发达城市。他们带着对物质文明的追求和改变眼下生活状况的渴望,来到他乡打工谋生,然而由于他们普遍文化素质较低,身在他乡人际关系网局限,缺乏起码的职业技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只能甘居下风,从事一些报酬低廉的简单劳动。收入

10、的低微直接使外来工的生活质量远远低于城市一般水平。虽然普遍收入一般,但每年还要寄钱回老家。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住在出租房,居住条件不太理想。总的来说,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只能处于温饱状态。克扣拖欠工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整治,惠州地区外来工被克扣和被拖欠工资的现象已经大幅减少,但由于外来工多为临时受雇的劳动者,且受雇企业操作的规范性并非都能保证,克扣和拖欠工资的现象仍然存在,时有发生,不能按时拿到应得的工资仍是导致外来工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据调查,有的外来工曾有工资被拖欠或被克扣的情况,发生不止一次的人占,的外来工认为按月取得工资有点难,的乡卜来工则认为很难。解决工资被拖欠和

11、被克扣问题仍是外来工当前最迫切的要求。精神生活状况不佳缺少家庭温暖。早期外来工二般都是只身出外创业,长期与亲人相隔两地,由于与家人、亲戚、朋友减少了面对面的亲情互动,又无法融人城市社会,外来6工在情感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长期处于情感需求与情感实现的矛盾冲突之中,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外来工携家带眷到他乡谋生的现象,也正说明了外来工对正常家庭需求的增强。文化生活贫乏。外来工在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非常单调,选择利用,业余时间到购书中心看书或读报的人极少。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外来工人员不能很好的融入当地的生活中,认为当地人看不起他们,对他们或多或少有歧视。但据我们在采访各地区的当地人时所知,他们对外来务

12、工人员通常持比较客观的态度,一方面他们认为外来务工人员能够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当地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人多地杂,也造成了混乱,由于各地风俗习惯不同等,一些外务工人员会因为某些误会而和本地职工或者上层发生冲突,甚至会上升到寻衅滋事,二、外来工子女教育的基本情况 在子女教育方面,调查中的 66.23外来工选择把孩子携带在身边,在惠州当地就学。把孩子带在身边的外来工说,爷爷奶奶等长辈年迈,家里没有人能够照顾孩子的学习起居,并且大城市有比家乡好很多的教育资源,他们希望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这部分孩子并没有在适龄期进入城里的课堂学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来工的子女入学关卡多,手续复杂,而他们并不

13、收悉这些流程,因此有 25.98的外来工孩子并没有在本地就学,其中,有11.69选择留守老家就学,接受采访时他们的父母说,孩子带在身边,不仅给自己加重负担,而且对孩子也不利。有些外来工因为工作的不定性常常要变换居住地,使得孩子被迫不断地转学;另外,孩子在家中成长环境比较熟悉,家里有长辈可以帮忙照看孩子。有 14.29选择在另一个城市上学,据采访结果7得知,这部分孩子大多选择离父母工作地方相近的城市或者隔壁城市上学,原因有相关手续不齐全不被本地学校接纳,或因为户籍原因而没有可供学位就读,从中也不难看出,虽然政府在外来工子女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学校对外来工子女歧视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外地孩子在受

14、教育方面还是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还有些外来工人员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而选择去其他城市的名校就读,这部分人群就是上文所提到的“白领” ,他们待遇较好,足够支付更高额学费。当然,数据显示,还有 7.79没有读书,或因为成绩太差而辍学,或因为家庭条件太差无力继续读书,早早出外打工,成为新一代的外来工人员。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外来工还是很重视子女教育问题,并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奋斗着。从数据中也不难看出,有 68.83外来工认为关于孩子的学习,应该由老师和家长共同协作;但仍有 18.18外来工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学校的事情,家长无需插手,反映了小部分外来工在思想上还是不够重视子女教育问题的,对于

15、子女的教育问题没有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通常抱着能读最好,没得读也没关系的态度。8图 3 图 4外来工生活环境普遍偏差,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家庭教育滞后。大部分外来工家庭经济收入不高,在外租住民房,一家 3-6 人挤在一两间空间小,简陋低矮,光线不足,居住条件差,不少孩子连一张书桌都没有,无法安静做作业。通过对“父母文化水平”的调查,发现学生父母的学历有 35.4为小学,38.5为初中水平,11.1为高中水平,1.8有大绝大多数外来工人员的学历不高,文化程度几乎处于高中以下。同时,47.8的孩子家中没有图书,更不要说电脑和网络了。所以外来工子女在家学习中遇到困难大多数选择放弃,父母不是不能帮助他

16、们解决,就是忙于生计,爱学习的孩子会记住第二天去学校询问老师或者同学,贪玩的抛之九霄云外,这也是家庭作业无法 100上交原因之一。我们在对“父母认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调查(看图 5)中发现,24.68的外来工父母觉得自己子女教育问题主要是物质生活水平较差引起的,20.78的父母认为是家庭不够重视,可体现大多数父母都意识到自家子女教育的不足之处,但问题仍然难以解决。9图 5入学机会公平问题。入学机会是衡量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指标,外来工子女的入学机会直接反映这一群体的受教育的平等权益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机会问题具体反映在外来工子女的就学渠道和入学条件、入学率和辍学率等方面。

17、就学渠道。我们所选取调查地区外来工子女就学渠道大概有三种:乡村学校、城镇公办学校、城镇民办注册学校、城镇民办未注册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其中,三个地区外来工子女的入学以公办学校为主,总的比例达到55.84。有的地区公办学校接收率稍低,如惠州蔗埔村等乡村有 18.18的外来工子女选择乡村学校;还有 1.3的外来工子女选择民工子弟学校。个别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外来工子女进入城镇民办注册学校或城镇民办未注册学校,占24.68。 (看图 6)10图 6入学条件。 2006 年 6 月全国人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居住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

18、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标志着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成为以法律为依据的政府行为。 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外来工子女的入学手续繁琐,有一定的“门槛” 。 就如东莞外来工子女入学手续有:暂住证、实际居住证明、流出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户口证明、计生证明等,然后向街道办事处申请开具“在京就读证明”等。 泉州外来工子女入学手续虽然较为简单,但至少也要提供“暂住证、婚育证、务工证” , “三证”不齐全的外来工子女,较难找到学校入学,即使手续完整的外来工子女, 有的仍可能被学校以学额已满为由而拒绝,只能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申请统一安排。学校收费。为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发改价格2005309 号)精神,广东省教育厅文件通知,我省实施学历教育的各级各类民办中小学校的收费实行政府定价管理。收费项目统一为学杂费、住宿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民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