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55324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统计学 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 一、前言部分 写作目的 : 在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定中,浙江省委提出坚持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主攻方向,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浙江目前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问题多发期”,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环境、资源和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浙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势在必行。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针对浙江省各地目前经济增长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结合浙江实际,借鉴国外经验,利用统计模型分析,提出了浙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若干建议。

2、 相关概念 : 1、 为了能定量反映经济增长的粗放程度或集约程度,引入粗放度概念。 1所谓粗放度是指要素投入增长率的贡献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注:对于一国总体来说,土地是固定的。因此,在考虑要素投入的增长率时,舍象掉了土地要素的影响。),用公式表示为: L ( 1 ) k Y 式中的 表示劳动的贡献份额; ( 1 )表示资本的贡献份额; L表示劳动投入增长率; K表示资本投入增长率; Y表示经济增长率。 当 0.5 或 0且 Y 0时,增长方式为粗放型; 当 0 0.5时,增长方式为集约型。 对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又可按不同的粗放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型:当 0.5 0.7时,为低度粗放型;

3、 第二类型,当 0.7 0.8时,为中度粗放型; 第三类型,当 0.8 1时,为高度粗放型; 第四类型,当 1 或 0且 Y 0时,为超高度粗放型。 2、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分析模型 1.模型。 本文测算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所采用的模型为: Y A L ( 1 ) K,这是由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求导后得出的,其中 Y 代表经济增长率, A代表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K代表资本要素投入增长率, 为劳动产出弹性系数, L 为劳动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 ) K为资本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 粗放度的公式为: L ( 1 ) K Y 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 多元线性回归模

4、型的一般形式为 Yi=0+1X1i+2X2i+kXki+i i=1,2,n 其中 k为解释变量的数目, j ( j=1,2,k) 称为回归系数( regression coefficient)。上式也被称为总体回归函数的随机表达式。它的非随机表达式为 E(YX1i,X2i,Xki,)=0+1X1i+2X2i+kXki j 也被称为偏回归系数( partial regression coefficient 综述范围: 本文主要阐述浙江省目前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各地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中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相关的论述。 二

5、、 主题部分 背景: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志是经济增长靠投入增加还是效率提高,如果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其他物质资源等数量因素投入的增加,为粗放(或外延)型增长;如果靠涵盖了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知识存量增加、学习效应以及结构转变等质量因素而推动生产效率提高,则称集约(或内涵)型增长。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不一样,因此经济增长方式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有着相互适应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它不 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包括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地进行,包括经济增长是

6、否伴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包括经济增长能否使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以及生活环境能否改善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2004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从根本上看,中国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从我省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社 会全面进步。特别是从 20 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省对传统产业进行的大规模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的产业技术基础,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不少行业、企

7、业和产品的能耗、物耗水平下降,也极大地促进了我省工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200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为 64189元(人均增加值,下同),比 1998年提高 83.6%, 5年年均提高 12.9%,如果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约提高 15.7%。应该肯定,这种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发挥了浙江机制比较灵活、民间资金比较丰裕、劳动成本低廉、商品市场培育良好的资源 禀赋优势,符合市场选择的经济发展规律,从而为我省在传统产业中低成本扩张中竞争优势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农业劳动力快速向二、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升级。 2003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 1

8、998年的 42.4%减小到 28.3%,在 GDP中,三次产业比例从 1998年的 12.7 54.3 33调整到 7.752.6 39.7。从实践的结果看,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 2003年,全省 GDP达到 9395亿元,人均 GDP为 20147元( 2434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 131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431元,与 1998年比,年均实际增速分别为 11.7%、 10.8%、 11.1%、 7.3%,出口总额达到 416亿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 1469亿元,年均增长 30.8%和 29.6%。 2004以来,在中央加强宏观调控、要素资源约束趋紧和国内外市

9、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努力做到各种要素资源的协调和保障工作,确保了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预计全年 GDP将跃上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 11300亿元,成为继广东、江苏、山东之后全 国第四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人均 GDP接近 3000美元,将有望达到 2900美元。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粗放型的数量扩张为主,也存在着马凯主任所指出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等问题,并面临生产要素日益紧张的约束。更应该看到,在人均GDP达到 3000美元左右时,国际经验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主旋律的发展规律与

10、我省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反差。 4 现阶段浙江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用经济增长速度方程测算,浙江经济目前仍属于以粗放型增长为主的外延扩大再生产模式。由经济 增长速度方程可知,经济增长率由综合要素投入(资本、劳动投入)和综合生产率水平(科技进步等)决定。当综合生产率贡献份额小于 50%时,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要素投入的数量取得,为以粗放型增长为主的方式;当综合生产率贡献份额大于 50%时,经济增长主要靠提高投入要素的效率和质量取得,为以集约型增长为主的方式。 1991-2003年,我省 GDP年均增长率为 14.4%,要素投入中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贡献率分别为 67.4%和 3.5%,拉动经济增

11、长 9.7和 0.5个百分点,合计外延式增长率达 10.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 70.9%,内涵 式增长率仅为 4.2 个百分点,贡献率为 29.1%,直接表明我省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要素投入的数量取得,是以粗放型增长为主的方式。与江苏同期测算结果相比,我省外延式增长贡献率要高出 8.8 个百分点,其中资本投入贡献率要高出 10.6 个百分点,表明资本投入是促进我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包括了科技进步等因素的综合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够强。 1991-2003年,江苏 GDP年均增长率为 13.5%,要素投入中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贡献率分别为 56.8%和 5.3%,拉动经济增长 7

12、.7和 0.7个百分点,合计外延式增 长率为 8.4个百分点,贡献率为 62.1%,内涵式增长率为 5.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 37.9%。与美国、法国、日本等国上世纪 60、 70 年代的生产率水平差距更大, 1960-1973 年这些国家的综合生产率分别为 51.9%、 64.6%、 56.1%,经济增长中靠综合生产率提高取得的份额大于靠要素投入增加取得的份额,均实现了向以集约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即便与人均收入1120-2100美元的 Chenery 多国模型 44%的水平相比,我省的综合生产率也要低 14.9个百分点。说明浙江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规模 的扩张,低成本竞

13、争方式所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 表 1:浙江主要商品进出口额 单位(万美元) 8 出口商品名称 2000 年 2002 年 2003 年 进口商品名称 2000 年 2002 年 2003 年 机电产品 596287 968386 1432344 机电产品 280855 506340 798248 服装及衣着附件 509747 672238 914074 初级形状塑料 61790 85014 108313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221902 409021 638720 纺织机械及零件 37126 86411 112622 鞋类 58816 113214 153410 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讯设备

14、19176 39320 67744 水海产品 48289 43645 45879 钢材 36623 81271 213823 塑料制品 38551 65213 87953 废铜 22571 34409 54341 灯具、照明装置及类似品 34009 58453 77036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 14143 39673 90960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国内外经验: 劳动人口参与率 对 经济增长 的影响 : JON HILSENRATH 教授曾于 2004年提出劳动人口参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解释了如何使用的增长模式下的劳动人口参与率将导致经济增长的放缓。 6 陆春巍 7在 浅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15、变 提出现代经济主要经历了三中增长方式的转变 ,即早期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以及后工业化时期的新经济增长。 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趋势:经济增长已经由量的投入逐渐过渡为产出效率的提高来拉动。把无形的人力资本、知 识财富也发展成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但从中国的整体发展情况来讲,我们的增长模式尚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中。 阿力甫 塞买提 9指出了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要求与总体思路 1.推动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是转变的基本前提 导致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落后的资源配置方式 行政性投资决策、行政性配置资源。凭行政计划安排项目,其结果必然是权责相悖、投资与风

16、险收益不对称,客观导致资源配置低效和不经济,也是一种抑制创新的体制。 2.加快 现代 企业 制度建设是转变的基本制度保证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缺乏普遍意义的载体,尤其是垄断行业过多,垄断程度过高。一方面,非 金融 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产权多元化改革不到位,这些企业缺乏科技进步、追求效益的内在动力,对市场信号和政府调控缺乏应有的敏锐性;另一方面,金融企业 缺乏旅行用品及箱包 36155 49328 64613 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 机 24955 53711 32491 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 12783 24359 41308 对苯二甲酸 8117 51363 87971 家具及零件 24

17、460 45879 72017 原木 23753 17824 31207 床垫、寝具及类似品 24523 36055 52231 棉机织物 15459 12453 18220 医药品 21433 35737 48228 纸浆 23160 18015 25347 通断及保护电路装置 21383 29962 39084 金属加工机床 9680 18923 29086 手用或机用工具 17561 26192 34105 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 10075 15843 23895 轴承 19028 23175 25536 液化石油气及其他烃类气 6260 29141 30954 汽车零件 1621

18、4 24268 36068 合成纤维长丝机织物 9897 11173 13152 玩具 14270 19847 23204 通断及保护电路装置 11773 15398 23468 内在风险控制和经济利益最大化运行机制,没有真正面向市场运作,加上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对迟缓,导致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偏低。因此,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打造合格的、理性的市场主体。 3.促进科技体制创新是转变的重要动力 现阶段,我国科研体制偏重行政化运作与行政化管理,明显抑制了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活力。激励机制的缺失和画地为牢、科研和生产相分离,违背了科研活动的一般 规律 和市场导向功能,进而降低了科技创

19、新对 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必须大力推动科技体制市场化改革,改变政府科研资金的运作模式,推动科技事业发展面向国际、面向市场、面向现代化,大力促进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 4.支持要素市场化改革是转变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一般商品与服务的市场化比重达 90%以上,但要素市场化程度远远不够,这是阻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性机制性根源。必须加快推进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建立起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浪费与无序使用问题,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使用。 5.支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转变 的重要内容 逐步打破以户口管制为基本特征的行政性二元格局,实现 农村 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加快农民

20、和农业 “ 非农化 ” 进程。让公共财政阳光更多地照耀农村,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有效的农村融资渠道,为农村发展提供基本的动力支撑。 为了进一步观察浙江工业增长与环境代价的关系,我们对 1990-2003年相关数据进行了边际测算。从拟合的边际增量来看,浙江工业增长的环境代价在上世纪 90年代初并不明显,基本呈平稳波动,工业废 水排放还曾一度出现与工业增长相逆的良性态势。但到 9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产业的迅速扩张,全省每亿元工业增加值的 “ 三废 ” 边际增量已经上升了一个数量级,并于 2001 年达到峰值后,近两年才有所回落。产业扩张伴随环境承载力急剧下降的情形在全省屡见不鲜,部分高

21、污染产业集聚区已接近环境承载力极限的边缘,境外污染产业转移也对我省生态环境构成新的威胁。 表 2:浙江工业增长的环境代价 10 年份 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量(亿元) 废水排放 废气排放 固体废弃物产生 比上年增加量 边际增量 (万吨 /亿元) 比上年 增加量(亿标立方边际增量 (亿标立比上年 增加量 边际增量 (万吨 /亿(万吨) 米) 方米 /亿元) (万吨) 元) 1991 74.62 -28180 -377.65 2081 27.89 41 0.55 1992 143.37 14577 101.67 -1540 -10.74 57 0.40 1993 292.19 -10892 -37.

22、28 -258 -0.88 4 0.01 1994 362.82 -5031 -13.87 118 0.33 4 0.01 1995 395.63 2104 5.32 112 0.28 65 0.16 1996 330.43 -17326 -52.43 171 0.52 9 0.03 1997 292.10 23072 78.99 1605 5.49 299 1.02 1998 190.53 4465 23.43 132 0.69 64 0.34 1999 184.57 4114 22.29 401 2.17 -29 -0.16 2000 253.37 19301 76.18 1092 4.3

23、1 25 0.10 2001 250.67 21680 86.49 2021 8.06 217 0.87 2002 445.96 9935 22.28 2 0.00 175 0.39 2003 801.00 40 0.05 1900 2.37 198 0.25 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腾飞,对外进出口贸易对浙江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进出口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在国外, John Thmnton (1996)利用墨西哥 1895- 1992 年的数据分析实际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后指出,出口和经济增长具有协整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11; Imad A. Moo

24、sa 在国内,刘晓鹏 (2001)利用 1952- 1998年间我国 GDP和进出口数据进行协整计量分析后发现,进口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却不显著 13;刘金全、李玉蓉 ( 2002)利用 VAR模型检验实际 GDP和进出口等变量之间的 Granger因果关系后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出口驱动特征 14。 何玉付 15提出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讲经济增长速度,更要讲质量和效益。换句话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以 “ 改善民生 ” 为主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改变以前经济发展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等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

25、题。实现从依赖出口到激活内需转变,从投资驱动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从关注 GDP到科学发展观转变,并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正确选择。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为了更具有可比性,我们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浙江进行相比, 这几个经济体的工业化过程与浙江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都通过加速工业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具有借鉴作用。详见表三 表 3 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 16 亚洲“四小龙” 时期 经济增长( %) 全要素成产率贡献( %) 新加坡 1960-1970 8.8 10.1 1970-1980 8.3 35.

26、5 1980-1993 6.9 62 韩国 1960-1970 8.6 -7.5 1970-1980 10.1 40.1 1980-1990 6.4 44.9 1990-1994 6.6 50.3 中国香港 1960-1970 10 49 1970-1980 9.2 27.8 1980-1993 6.5 56.5 中国台湾 1960-1970 9.6 11 1970-1980 8.9 33.6 1980-1993 7.9 50.6 从表中可以看出,浙江 1981 年以来的经济增长总体上与亚洲四小龙 20 世纪60-80年代的增长相似,都表现为投资驱动型的经济高速增长状态。 20世纪末,亚洲“四

27、小龙”都已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其成功经验表现为: 1.加速科技进步; 2.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3.适时适度发挥政府与市场的积极作用; 4.高度重视资本积累和提高投资效益; 5.强化对外开放政策。因此这些都是浙江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所需要借鉴的。 三、总结部分 综上所述,许多国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有着很多共同的成功经验,比如都非常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来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积极转变产业结构以提高经济集约化程度;注意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适时发挥政府干预作用等 。这些成功的经验都能给浙江

28、带来一定的启示。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持续发展。 1、更新发展理念,加快体制创新,转变我省的经济增长方式。 2、降低消耗,走出一条既注重改善要素供给、更注重要素集约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要强化技术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低成本竞争为主转到综合实力竞争上来。 4、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增强我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国民 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持。 四、参考文献 1 陈孝兵 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计量分析

29、计量经济 2006-04-07 2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朱建平主编 (科学出版社) 4 对现阶段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与思考 浙江省统计局 2005年 5 参见江苏省统计局统计分析资料 2004年第 35期和叶飞文著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出版社。 6 Labor Shifts May SlowWork-Force Growth By JON HILSENRATH Staff Reporter of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November 15, 2004; Page A2 7 浅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0、陆春巍 09-12-22 8 资料来源:根据 2000-2003年浙江对外贸易统计资料整理。 9 阿力甫 塞买提 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09-10-02 10 数据来源:历年浙江统计年鉴。 11 John Thornton. Co-intergration, causality and export led growth in Mexico(1895-1992)J.Economics Letters,1996:413-416. 12 Imad A.Moosa and Chongwoo Cboe.Is the Korean economy export driven?J.Economics Modeling,1998:237-255. 13 刘晓鹏 .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J.南 开经济研究 ,2001( 5):53- 56. 14 刘金全 ,李玉蓉 .中国经济增长出口驱动假说的实证检验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10): 11- 14. 15 何玉付 关注民生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新转变 10-01-25 16 数据来源:葛霖生 .亚洲“四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析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 1997(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