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能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化特征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5330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能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化特征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能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化特征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能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化特征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能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化特征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能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化特征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统计学 浙江省能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一、前言部分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一次能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能源供需矛盾将更趋尖锐。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等问题,能源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差,能源强度高,是造成能源高消耗主要原因 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不仅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世界奇迹,而且大大提高

2、了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但相对发达国家来看,能源强度仍然很高,能源强度的下降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产业的性质不同决定其能源消耗量的不同。由于经济生产过程的性质及产品特点等原因,不同产业生产同等产值所需的能源消耗相同,工业内部不同产业部门、不同行业生产同等产值所需的能源消 耗也不尽相同,甚至差距极大。 浙江省作为一个经济和能源消费大省,同时也是一个能源缺乏省份,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关系到浙江经济的竞争力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重要战略问题。浙江省能源利用效

3、率大部分指标都领先于全国水平,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浙江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中的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的速度更快。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越高,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越低。浙江第二产业比重高达 53%,而能源效率优于全国,这一方面说明浙江工业的能源利用率较高 ,另一方面也说明节能潜力巨大。如果以后三产比重持续上升,而二产比重相对下降,则更有利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效率。 本文将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浙江省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对国内外现存的能源效率指标体系与指标的研究,建立一套较为全面的适合浙江省使用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

4、指标体系,并且把浙江省能源利用效率同浙江省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结合,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同时能够较为科学和准确的对浙江省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 主题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 1979 年至 2004 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 高达 9。 4,与此同时,中国能源效率则大幅提高,主要表现为能源强度持续下降。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的关系一般表现为倒 U 型,即在经济增长的初期,能源强度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增长到一定时期后,能源强度才转而下降。中国在长达 20 年中能源强度不断下降的事实引起了国内外能源经济学者的关注。 国外最早关于中国能源强度下降原

5、因的研究出现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这时期的研究大都采用描述性统计的分析方法,研究结论显示中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即从能源消耗高的行业向能源消耗低的行业转移。 Kambara( 1996) 1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了中国 1980 年至 1990 年国民收入和能源消耗的关系,结果显示上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农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变化不大,而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农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比重呈现下降,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和商贸流通业在内的服务业比重则上升。在主要的能源消耗部门制造业中 (约占全部能耗的 68%),轻工业比重明显增

6、加, 1990 年已经超过重工业的比重,同时其能源消耗增加速度明显快于重工业。据此,文章认为中国能源节约主要来自于工 业结构变化,并认为其贡献率在 70%左右。 Baiding Hu(1998)2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 1987 一 1997 年间产业结构与技术的变化对中国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化影响。用直接的投入产出系数变化反映技术的变化,主要以碳、石油、天然气、电、焦炭等六种能源要素为研究范围,结果显示,中国能源消耗强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直接能源投入需求的变化,总投入需求的变化导致了总产出和能源消费的增长,但总投入需求的变化效应小于直接投入需求的变化效应,因而最终总的能源消耗强度呈下降趋势。 Sin

7、ton 和 Fridly(2OO0)3的研究则认为中国能源消费下降本质上是煤炭消费下降的结果,而其他形式的能源消费并非下降。能源消耗强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 :小电厂的关闭有利于电能消费的降低 ;煤炭市场的出现使得消费者可以买到高质量、高热量的产品,从而使煤的消费减少 ;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私有企业的增多使得企业拥有动力提高能源利用率 :居民能源消费从煤向天然气、电等能源形式的转移。 加巴西诺等( 2000) 4采用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因素分解法,将决定能源强度的因素分解为技术进步、国内最终需求 (结构变化 )、进口结构、能源进口水平和能源 出口水平五方面,采用 1991 年至 1997 年

8、的投入产出表,分别对中国 1987 年至 1992 年原煤、原油、水电、电力和成品油的消耗强度进行了分析。在其设定的六种情景下 (主要针对数据调整 )结论基本一致。除电力消耗强度略有增加之外,其他四类能源产品消耗强度均明显下降,而导致消耗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其影响比例均在 40%至 120%之间,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原煤和成品油,技术进步对消耗强度下降的作用均超过 100%。在其分析中,结构调整则是增加能源强度的因素。除此之外,文章还认为能源密集型产品进口数量的增加也是导致 能源强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国内研究出现较晚,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中国学者关于能源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

9、观意义上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联和作用机制上。谢志军和庄幸 (1996)5利用能源转移份额分析方法评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和部门能源效率的改进对宏观能源节约的贡献。一些学者 (刘红玫,陶全, 20026;王玉潜, 20037;齐志新,陈文颖, 20068;吴巧生,成金华, 20069;胡萌, 200610)应用因素分解法,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化过程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普遍认为结构份额 较小,而效率份额在中国能源强度下降中占有主导地位,部分年份中结构份额对中国能源强度下降还起反作用。张宗成、周猛( 2004) 11的研究显示, 1995 年至 2000 年产业结构是中国能源消费弹性低的主

10、要原因,结构因素对能源消费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二产业能耗比重下降,一、三产业能耗比重增加;第二产业中,高耗能的煤炭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等行业能耗比重下降,而低耗能的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能耗比重上升。除此之外,文章还认为经济结构改革和能源结构变化也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的主要 因素。 韩智勇等( 2004) 12通过因素分解法将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因素和产业效率因素,对 1980 年至 2000 年我国能源强度的变化因素进行了逐年和累计计算。结果显示除 1989 年之外行业效率是导致我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主因,而 1986 年之后的大部分年份中结构因素则是

11、提高了能源强度, 20 年间结构因素的累计份额为 -1 76%,产业效率的累计份额为 101 7%,其中第二产业效率提高贡献最为突出。 周鸿、林凌( 2005) 13使用能源使用效率 (单位能耗产生的增加值 )和产业能源消耗结构对中国 1993 年至 2002 年工 业能源消耗进行了分析。文章虽未明确说明,但从结果看,文章的行业分类主要采用了 2 位数编码行业分类。其结果显示, 1993 年至 2002 年,中国工业能耗结构并没得到优化,工业总能耗效率提高主要是由于工业中部分行业能耗效率提高所推动的。 虽然我国区域间能源强度差异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高振宇等( 2006)14是在国

12、内首次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来讨论能源强度问题。史丹( 2006) 15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但是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方向却不一。以 1990 年为界线, 1990 年以前产业结构的变动降低了中国的能源消耗强度,而 1990 年以后却增加了能源消耗的强度。进一步地,通过把市场化程度指数和对外开放程度也纳入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因子进行考虑,结果显示,中国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对能源消费效率的提高也起着积极作用。 邹艳芬、陆宇海( 2005) 17研究认为中国省域能源利用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

13、而且省域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也比较明显。 李廉水、周勇( 2006) 18研究表明 1980 1990 年期间, 产业结构因素和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因素对我国总能源强度下降都有正向显著作用; 1991-2001 年期间,产业结构因素作用减弱,且朝反向作用,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因素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2002 2003 年期间,两个因素都促进了总能源强度的上升 。 徐博、刘芳 (2004)19通过各种分析表明,经济结构变动,不仅可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可以降低单位 GDP 的能源消耗。我国在能源弹性系数较小的条件下实现经济高速经济增长主要是经济结构的变动降低了单位 GDP 的能源消耗。结构变动

14、对我国的能源消耗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第一产业和工业比重 的变化将影响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电力将因结构的变动和经济总水平的提高而成为我国的主要消耗能源。邵忍丽、贾明德 (2006)20分析了1983 2005 年的中国能源消费数据,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能源消耗是来自于重工业。从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耗来看,单位产品能耗在逐渐下降,但产品的总能源消耗还是在提高。因此,造成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屈小娥,袁晓玲( 2009) 21研究表明: 产业结构对地区能源强度影响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会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强度, 而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

15、比重提高会抑制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东部地区由于能源利用的高效和结构优化配置,使得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能源消耗总量被效率提高和结构优化效应所抵消,能源消耗强度随之降低。而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会提高能源强度,一方面是由于中、西部地区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所致;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效率效应和结构效应方面得到解释,即由于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和结构调整缓慢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产生阻碍作用。 刘晓静 ( 2007) 22分析浙江产业整体状况是 : 第一产业是一个投入高、消耗多、效益低、报酬少的基础型产业。第二产业已经体现出高投入、高物耗、高产出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劳动生产率水平较高,对总体的

16、利税贡献大的特点。第三产业物耗、能耗、污染排放水平明显偏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要求,是应该大力发展的产业。 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 2009) 23给出了报告,分析了浙江省近年来能源利用效率的演进情况,从三大产业之间结构变化、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化和高耗能产业内部产品结构变化三个层次探究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变化与 用能效率关系,提出要加快结构调整,充分挖掘节能潜力,进一步推动全社会能效提高。 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的变迁都遵循着一定规律,分析两者的关系,对于协调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的能源效率指标体系与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的能源消费实际情况与特点,为评价与

17、分析浙江省能源利用效率现状与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建立一套适合浙江省的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能源与产业结构的分析,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运用浙江省各行业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通过 SPSS, EVIEWS等统计软件的因果分析等,得出浙江省各行业能源消费效率。 三、总结部分 发展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必须处理好影响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产业结构、能源、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一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18、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浙江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能源缺乏省份,应该利用自身 的经济及地理等各方面优势,发展节省能源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产业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意见。 四、参考文献 1 Tatsu Kambara: The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1996。 2 Baiding Hu.Modell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Online.Available at http/ www.iemss.or

19、g/iemss2004/pdf/econometric/humode.pdf.August 25, 2005。 3 Sinton.J.E.,Fridly,D.G.What Goes up:Recemt Trends in Chinas Energy Consumpyion .Energy Policy,2000,28(10):671-687。 4 Richard F Garbaccio,Mun S.Ho, Dale W.Jorgenson: Why Has the Energy-Output Ratio Fallen in China? J, Econometrics, 2000(3): 15

20、1-167。 5 谢志军,庄幸:宏观经济结构与能源密度的变化 J,中国能源, 1996(5):13-18。 6 刘红玫,陶全:大中型工业企业能源密度下降的动因探析 J,统计研究, 2002(9): 30-34。 7 王玉潜:能源消耗 强度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8): 151-154。 8 齐志新,陈文颖: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 ? 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J,上海经济研究, 2006(6):8-16。 9 吴巧生,成金华: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 基于分解模 型的实证分析 J,财经研究, 2006, 32(6):75-8

21、6。 10 胡萌:再论我国能源强度降低问题 J,统计研究, 2006(3):80-80。 11 张宗成,周猛: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异常关系分析 J,上海经济研究, 2004(4): 41-45。 12 韩智勇,魏一鸣,范英: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J,数理统计与 管理, 2004(1)期: 1-6。 13 周鸿,林凌: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 1993 2002 J,产业经济研究, 2005(5): 13-18。 14 高振宇,王益:我国能 源生产率的地区划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J,数量经济技术经 济研究, 2006(9): 46-57。 15 史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

22、率的改进 J,经济研究, 2002(9): 36-43。 16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J,中国工业经济, 2006(10): 57-65。 17 邹艳芬,陆宇海: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特征分析 J,统 计研究, 2005(10): 67-71。 18 周勇,李廉水:中 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 基于 AWD 的实证分析 J,产业经济研究, 2006(4): 68-74。 19 徐博 , 刘芳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 , 2004(5): 499-501。 20 邵忍丽 , 贾明德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分析 J,西安石油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5-9 21 袁晓玲 , 屈小娥 :中国地区能源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商业经济与管理 , 2009(9) : 58-64 22 刘晓静 : 能源、环境约束下的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浅析 J,科技广 场, 2007(10): 14-15。 23 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浙江省产业结构转变与 能源效率演进 J, 浙江统计 , 2009(5): 19-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