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57187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东莞市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校期中联考 高一 语文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命题人: 陈凤 吴汝珊 审题人: 徐传阳 ) 第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既然气候问题是人的问题,那么它就必然是一个价值和道德问题。礼记的天地观是一元论的,认为气候变化只不过是天地本身变化的表征。天地是人之存在的根本,人必须遵循天地四时变化而活动。如果人逆天地而动,则会给自然和人类世界带来灾难。通过对礼记 中天地概念的解读,我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价值根源有了新的认识,对气候变化的解决与道德责任也奠定了

2、新的价值基础。 气候变化应该是自然的自我更新过程。但当代的气候急剧变化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人为过度活动造成的。工业、商业活动产生了太多的地球自身无法化解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增加打破了几亿年形成的大气构成,使得地面温度升高。而要控制这样的过度活动,仅仅靠节能减排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控制,我们就要颠覆自现代以来在价值观上搞“人类中心”主义而以天地为末的价值导向。如果我们能重新置换这样的价值观,转而以天地为上,把人看作天 地的一部分,才会自然形成“尊天而亲地”的情感,从而遏制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始动因。 人类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无可厚非,满足自身需要也顺理成章。但如果这样的追求超出了人类生存和必要发展的界限,

3、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那就变成了贪婪,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后果。因此,如果我们以天地为本源,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就可以帮助我们限制人的自私自利行为,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活动,尤其是减少那些造成环境污染的生产,从而减少对生态的损害。 人类工业化、商业化活动不应该以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的目的。人的活动并不仅仅影响到他人和社会,而且会影响到 自然和环境。因此指导人活动的规范(法律的、职业的、道德的)应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天地的存在是人存在的根本,天地规则应该是人制定规则的依据。任何忽视天地存在和天地规则的方案、行动计划,不但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可取的,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气候问

4、题。 任何损害天地的行为都是对人类整体利益的损害,必须加以制止。为了加快社会发展、满足人的更多需要而消耗超出地球承载能力的资源,本身不仅是一种浪费,也是对人类后代的不负责任。气候变化影响到人类的整体,更损害了天地的根本属性,给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 展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因此我们要有紧迫感,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缓和并最终加以解决。 礼记在以天地为本源的价值观基础上所提出的天地与人一家的观念,特别强调人对天地万物和保护物种的道德责任。儒家以家庭道德为基础,因而儒家对天地的道德责任也以家庭道德的方式展开。儒家表述传递这样一个深度生态观,即人与天地是一体的,对待自然就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要保护

5、自然万物,保护生态多样性。这样的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被后来的儒家进一步发展,成为儒家世界观、生态观的价值基础。这是儒家的优秀思想资源。我们今天思考气候变 化与全球责任问题时,应该认真汲取。 (摘编自姚新中气候问题是一个价值和道德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儒家认为天地具有自身的价值,是人存在的根本,人要遵循天地四时变化而活动,否则就会给自然和人类世界带米灾难。 B气候变化应该是自然的自我更新过程,当代气候的急剧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太多的二氧化碳打破了大气的构成。 C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气候问题,就必须认识到天地存在是人存在的根本,天地规则应

6、该是人制定规则的依据。 D气候变化虽然一时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但因为损害了天地的根本属性,给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不可预料时后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人类工业、商业活动产生的过多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化,要控制人类的过度活动,不是靠节能减排,而是要有新的价值导向。 B人类在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同时,还要以天地为本源,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限制人的自私自利行为,减少对生态的损害。 C人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所面临的气候问题,需要在工业化、商业化活动中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天地存在和天地规则。 D儒家是在家庭道德的基础上,以家庭道德 的方式展开对天地的道德责

7、任的,形成了以天地为本源、天地万物与人 体的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只有遏制以天地为末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导向,才能以天地为上,把人看作天地的一部分,自然形成“尊天而亲地”的情感。 B人类在满足自身需要时,既不能超出自然的承受能力,也不能超出人类生存和必要发展的界限,要减少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生产活动。 C人类工业化、商业化活动既要考虑利益最大化,也要考虑受其影响的他人和社会、自然和环境,这是制定指导人活动的规范时要注意的。 D我 们要汲取儒家优秀的思想资源,在思考气候变化与全球责任问题时,认识到人对生态万物的伦理责任,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多样

8、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后祖母终, 服阕 ,辟太尉李 脩 府,拜郎中。 永初 四年,大将军邓骘以军役方费,事不相赡,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骘曰:“ 譬若衣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 若不 如此,将两无所保。”议者咸同。诩闻之,乃说李 脩 曰:“窃闻公卿定策当弃凉州,求之愚心,未见其便。 先 帝开拓土宇,劬劳后定而今惮小费,举而弃之。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塞;三辅为塞,则园

9、陵单外。此不可之甚者也。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其土人所以推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若弃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迁,必生异志。弃之非计。” 脩曰:“ 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几败国事。然则计当安出?” 诩曰:“今凉土扰动,人情不安,窃忧卒然有非常之变。 诚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 官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 ” 脩 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诩议。于是辟西州豪杰为掾属,拜牧守长吏子弟为郎,以安慰之。 邓骘兄弟以诩异其议,因此不平,欲以吏法中伤诩。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及到官,设令

10、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下。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迁怀令。 诩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戚,遂九见谴考,三遭刑罚,而刚正之 性,终老不屈。永和初, 迁 尚书令,以公事去官。朝廷思其忠,复征之,会卒。临终,谓其子恭曰:“吾事君直道,行己无愧,所悔者为朝歌长时杀贼数百人,其中何能不有冤者。自此二十余年,家门不增一口,斯获罪于天也。” (选自 后汉书卷五十八,有删节)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诚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

11、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 致防其邪计 B.诚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 C.诚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 D.诚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古代,父母丧,子女要守丧三年,守丧期满叫服阕。 B.永初,庙号,用作纪年,如“贞观”“崇祯”“康熙”等。 C.先,敬辞,用 于称死去的人。先帝,尊称已经逝世的皇帝。 D.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

12、职,也可指平调,还可以指降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虞诩幼年即通晓尚书,懂得孝敬祖母,受到国相的赏识,邀他出任郎中官职,但因要侍奉祖母,虞诩婉言谢绝。 B.虞诩与邓骘在凉州问题上意见相左,虞诩认为凉州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不救凉州会因小失大,因而得罪了邓骘兄弟。 C.在担任朝歌长期间,虞诩招募壮士,混入贼群,然后钓鱼执法,杀贼数百,临终前,他对杀贼太多表示悔恨不已。 D.虞诩因屡屡直陈奸恶,得罪了权 贵,但他一直不肯屈服后悔,升任尚书令后因公事被削除官职,至死也没再被征召。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譬若衣败,坏一

13、以相补,犹有所完。( 5 分) (2)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几败国事。然则计当安出?(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 9 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 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8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5 分) 9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4、( 6 分) (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_, _。 ( 2) 琵琶行中“ _, _” 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 3) 李 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_, 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 11)、四( 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

15、)题。 人 皮 葛成石 威尔是个官员,他的施政计划简称“ H.C.P”,他要通 过实施该计划,来换取一座幸福之城。 然而总有一些人热衷于给他人制造麻烦,或是以看他人的笑话为乐,因此,威尔每天睁开眼睛,都会有一堆棘手的问题在变着花样等待着他。威尔视察某地,就有消息灵通人士事先在那儿安排一场集会,无非是要煽动民众抵制“ H.C.P”;威尔刚刚在电视上发表讲话,称失业率再创新低,等他走出门来,就会看见一伙人脖子上挂着“我们要工作,我们要吃饭”的牌子,在配合着路人拍照;威尔在任两年,换了三个秘书,漂亮的女秘被说成是他的情人,换个男秘又说是他的“同志” 威尔也想置之不理,但制度不允许,他只能浪 费大量时

16、间去走完法律程序。 终于有一天,那伙捉弄威尔的人扑了一场空。威尔第一次缺席了。口口声声许诺给这座城市以幸福的官员,怎么能够缺席呢?有些人来劲了,声称一定要将威尔揪出来。可威尔像在人间蒸发了似的,任人掘地三尺,就是不露踪迹。一天,两天,三天直至一个星期后,才见一个古稀老人出现在公众面前,他自称是威尔。嗓音的确是威尔的嗓音,模样也的确是威尔的模样,但整个人简直成了一只被风干的水果,干瘪瘪皱巴巴的,原本四十来岁的威尔,怎么可能一周内变成七旬老翁呢?起初没人信他。 老人哀婉地说,我也希望这不是真的,常人 将衰老带来的痛苦摊薄到一生,尚且难以接受,我又怎么愿意让一生的痛苦浓缩于瞬间?痛定思痛,我能想到的

17、原因无非是,过去的两年,我太累了,而有些人却还把本可以避免的劳累强加于我,为了应对这一切,我透支了生命中的三十年。 老人又深情地说,时间对我来说更加宝贵了,我希望能在无人添乱的环境中快点做完任期内的事,因为我的日子恐怕不多了 一时全国的电视都在播放威尔的这段真情告白,许多人流下了眼泪,包括那些总是制造麻烦的人。 威尔急需招聘一个新的秘书。许多人都愿意接近这位明星兼传奇人物,然而,威尔却在众多应聘者中选择了一 个模样奇丑的女子。她叫凯丽,她自我介绍说,一场火灾,让我半边脸是天使,半边脸是魔鬼;在校时没有朋友,毕业后没有工作。威尔说,我们的“ H.C.P”会保障你有工作。凯丽成了让威尔最安全的秘书

18、,因为他的政敌不可能说,威尔和凯丽保持着不正当关系 老翁和丑女子,没有联想余地。 给威尔制造麻烦的人突然少了。有人说,威尔已注定是个任期一满就回家的老头儿了,还给他添什么乱呢?很显然,过去添乱是针对他那张年轻且对他人可能构成威胁的脸。当然,有个叫布莱克的人例外,他是当年竞选时被威尔打败的。他依然不时地要鼓噪几声,尽管再也起 不到一呼百应的效果了。新秘书凯丽说,这个人交给我来处理,算是我给您的投名状。也不知凯丽用了什么绝招,布莱克果然收敛了。威尔不禁赞叹,凯丽,你是我最出色的助手! 威尔倍加珍惜不受外界干扰的工作时光,如期兑现了他的政治诺言。 两年后的一个黄昏,一对男女并肩坐在公园的长椅上。 男

19、的说,人心叵测,世事难料,我卸任后,太太居然会嫌我老,跟园丁跑了,而你呢,居然愿意嫁给我这个“老头子”。 女的说,我最反感别人以貌取人,而您不是,您给了我这个“丑女子”工作,又肯定了我的能力,这就是我要嫁给您的原因,我真替您的前任太太感到 惋惜。 谢谢你能这么理解,以后我们只管尽情享受阳光、绿树和其他一切大自然蓬勃的气息了,那些琐碎事儿,就交给布莱克去做了,他应该能赢得这一轮竞选的。 亲爱的您错了,他应该要出现在法庭上了,当年我为了让他闭嘴,搜集了他贪腐弊案的罪证,才把他控制住。如今,我还准备将他“送进去”,要是没有这种人,我们早就可以简单工作,简单做人了。 男的沉默片刻,赞同了她的想法:哦,

20、是的,要是没这种人,我就不必花一周时间定制那张老皮了。 女的说,是的,不过在您为自己的创意沾沾自喜的时候,您是断然不会想到,我脸上也贴了一张皮的,我一直 希望别人能看到我容貌之外的东西。 两人相视一笑,之后,两张脸亲昵地贴在一起 男的年轻帅气,女的如天使般美丽。 (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最恰当 的两项是( 5 分) A小说塑造了热衷于给他人制造麻烦、以看他人的笑话为乐的人物群像,再现了政治生活中的丑恶与无聊,这种无意识的行为破坏着社会发展。 B威尔为了做点有益于大家的事情,不仅以人皮装饰自己,还在电视上真情告白,以使人们不再干扰自己的工作,看似夸张中有着社会的真

21、实。 C“过去添乱是针对他那张年轻且对他人可能构成威胁的脸”一句, 揭示了一些人生怕个人利益受到损失而不惜破坏公众利益的丑陋自私心理。 D凯丽搜集了布莱克贪腐的罪证,控制住了他,后来还要将他送上法庭,这是威尔所没想到的,可见,凯丽比威尔更善于斗争,斗争意志更坚定。 E小说写了一位官员用“人皮”包装自己、最后兑现造福城市的诺言的故事,以看似荒诞的情节反映了深刻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 2)小说中的“人皮”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 ( 3)小说在刻画威尔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 分) ( 4)有人认为,小说写到“威尔倍加 珍惜不受外界干扰的工作

22、时光,如期兑现了他的政治诺言”故事就已经完整,可作者却又加上那个后面的内容,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趣。 “微分几何之父”的圆满句号 余玮 2004 年 10 月 28 日,陈省身平静地度过了他的 93 岁寿辰。第 2 天,他来到南开数学研究所,做了题为“ 6 维球面上的复结构问题”的学术报告,与师生分享他最新的研究发现:6 维球面上不存在复结构。 30 多天后,这位被国际数学界尊为“微分几何之父”的数学家 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于他而言,人生犹如数学,感叹几何 1911 年,陈省身出生

23、在浙江嘉兴秀水河畔的一个书香世家。幼时因为祖母的宠爱,陈省身一直没有上学。有一次,父亲带回一套笔算数学,他居然在短时间读完了上中下 3册。后来,他考入秀州中学,只上过 1 天小学的他不但跟了上去,而且是班里的数学尖子。15 岁时,他考入南开大学理学院。跟随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中国第 2 位数学博士、中国现代几何学的开山祖师姜立夫学习数学,他领悟了数学王国的迤逦风光。 1930 年,陈省身考入清华大学做研究生。在这里,他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他隐约感觉到,微分几何的正确方向应当是“大范围微分几何”,虽然这一学术趋向在当时还刚刚开始。当陈省身发现,现在正是他需要确定自己人生位置的时候,他毅然作出选择

24、:到汉堡去! 1934 年 9 月,陈省身到达汉堡,他师从德国最有名的几何学家布拉施克,不到一年半,他就拿到了博士学位。他那时就已经认识到嘉当的数学天才,尽管嘉当的研究是超时代的。 1936 年,陈省身做出了又一次重大选择 追随嘉当,研究几何。在法国巴黎大学,陈省身从这位伟大的几何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使他终身受用,他与嘉当也结下了终生之谊。 1937 年“卢沟桥 事变”后的第 3 天,陈省身回到中国,在新西南联合大学执教,不但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在学术研究上也是硕果累累。 1943 年,陈省身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做学术访问。在氛围浓厚的学术环境里,攀登几何学主峰的主客观条件都成熟了

25、,他全身心地投入大范围微分几何的研究,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出色的工作,将微分几何和拓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整体微分几何奠定了基础。 1945 年,陈省身返回中国,负责筹备和主持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工作。他不遗余力地提携青年,使他们日后成为中国数学界的中坚力量。著名数学家、首届国家科技 奖得主吴文俊院士,就是陈省身的得意高足。 1948 年除夕,陈省身携家人搭乘泛美航空公司的飞机由上海飞往美国,到普林斯顿后,立即成为“维布仑讨论班”的主讲人。 1949 年夏天,陈省身担任芝加哥大学几何学正教授。在芝大的十年里,陈省身与其他数学家合作,促进了微分几何同周围的数学领域相结合的演化。从此,美国的微分几

26、何翻开了新的一页。在陈省身的努力下,美国的微分几何开始复兴。 1972 年,中美刚结束对峙时,陈省身携夫人与孩子回到离别 24 年的故园。当踏上祖国大地的那一瞬间,他禁不住两眼湿润了。“飘零纸笔过一生,世誉犹如 春梦痕。喜看家园成乐土,廿一世纪国无伦。”在回国一诗中,其赤子情怀跃然纸上。 1984 年,陈省身回国创立了世界一流的天津南开数学研究所。他运用自己在国际数学界的崇高威望,大力推动中国数学现代化的进程。这些年来,以南开大学为基地,他积极倡导、协助实施了中国数学界三项大的活动,召开“国际微分几何、微分方程会议”,举办了“暑期数学研究生教学中心”,组织了中国数学研究生赴美参加“陈省身项目”

27、的研读。 2004 年 12 月 3 日 19 时 14 分,陈省身这位世界公认的德高望重的数学大师因病医治无效,安详辞世。消息传来,夜雾中 的南开园陷入了深深的悲恸。当晚,数千名南开大学师生自发地来到校园的新开湖畔,秉烛缓缓而行,凭吊大师。 尽管这位“微分几何之父”走了,但他很幸运,也一定很自豪,看到了中国在新世纪成为世界数学大国的现实,并看到了中国成为数学强国的曙光。在他心目中,“中国已经是一个数学大国了,但它应该成为一个强国。所谓强国,恐怕就不仅是数学能力强的问题了,它应该不断地开创,出新,并且领导着数学的潮流”。 相关链接: 陈省身的一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多的“第一”: 1984 年,

28、他成为第一个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数学家; 2009 年, 国际数学大会设立终身成就奖 “陈省身”奖,这是国际数学联盟颁发的第一个由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奖。陈省身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数学活动家: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建了美国数学科学研究所;他在中国的南开大学创建了南开数学研究所;他还在 2002 年促成了中国首次举办国际数学大会;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其中包括第一个获得“菲尔茨”奖的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和以及著名数学家吴文俊。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 的两项是( 5 分) A陈省身到达法国巴黎大学后开始研究几何,从嘉当这位 伟大的几何学家那里

29、学到了终身受用的东西,并且与嘉当结下了终生的友谊。 B陈省身创立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后,就以此为基础,积极倡导、协助实施中国数学界的各项活动,推动了中国数学现代化的进程。 C陈省身虽然小时候没有上过学,但却无师自通地掌握了笔算数学上中下 3 册,顺利地考入了秀州中学,并且成为班里的数学尖子。 D陈省身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做学术访问后,就投身大范围微分几何研究,在他的努力下,美国微分几何就开始复兴。 E作者在文中撷取陈省身人生经历的一些片段,画出了他对奋斗轨迹,赞美了 他杰出的数学才能、卓越的贡献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 2)文章从陈省身的去世写起,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6

30、分) ( 3)事情的成功往往离不开一定的方法,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陈省身是怎样才成为“微分几何之父”的?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6 分) ( 4)文中说:“于他而言,人生犹如数学,感叹几何”陈省身有着怎样令人感叹的人生?这样的人生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具体回答。( 8 分) 第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 最恰当 的一组是( 3 分) “智慧城市 ”作为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注入新的活力,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中外嘉宾就如何打造智慧城市畅所欲言, 。 笼罩在华北的大范围重度雾霾刚走,预测新一轮雾霾又将来袭。关于雾霾是怎么

31、来的,有关方面和专家竟 。缺乏权威科学的说法,加重着公众的疑虑。 俄罗斯与土耳其双方 ,事态起因都来自 11 月 24 日,俄军一架苏 24 轰炸机在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地区上空被土方战机击落,俄土关系骤然紧张。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C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D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14下列各句中, 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 12 月 16 日,“琼瑶诉于正案”终审落幕,琼瑶再次获得胜利,这个胜利,既属于原创者及原创精神,更属于我国不断发展进步的知识产权。 B各级干部要脚踏实地、实作实行,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多做打基础、利长远

32、的事情,不搞涸泽而渔的政绩工程,做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 C“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旨在推选、寻找、发现身边的好青年,引领广大青年崇德向 善,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实践者。 D“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让 13 亿多中国人民惠及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也为全球人民带来新的福祉。 1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最恰当 的一句是( 3 分) 我不是艺术家,我最多只能说是作家。 。“写家”这两个字是老舍同志在重庆时经常使用的字眼。老舍同志不用“小说家”的称呼而自称“写家”,只能说是他很谦虚;我称自己为写家,是有别的原因的。 A说我是写家倒更恰当些,

33、因为严格地说,我也不能算是作家 B我也不能算是作家 ,因为严格地说,说我是写家倒更恰当些 C其实严格地说,说我是写家倒更恰当些,我也不能算是作家 D其实严格地说,我也不能算是作家,说我是写家倒更恰当些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 ,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芳。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 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

34、。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17某高校团委和学生会向全校同学征集 2016 年迎春晚会的会标,下图是张珊同学的设计,请你为它配上将要提交给评选委员会的说明文字,要求不超过 100 字。( 5 分) 六、写作( 60 分) 在这个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身处的城市一片喧嚣沸腾,何处才是一方可以让心休憩的净土 ?请以“最美一点休憩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字。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校期中联考 高一 语文 答案 1. D 解析: D.文中并无 “ 一时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 之意,事实上,气候变化

35、已经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2. A 解析: A.“ 不是靠节能减排 ” 错,原文为 “ 而要控制这样的过度活动,仅仅靠节能减排是不够的 ” ,并没有否定节能减排的作用。 3. A 解析: A.错误理解原文句间关系,在原文中 “ 遏制以天地为末的 人类中心 主义价值导向 ” 是果, “ 以天地为上,把人看作天地的一部分,自然形成 尊天而亲地 的情感 ” 是因。 4 C 5 B(应为“年号”) 6 B( A只是“欲以为吏”,并无实指“郎中”。郎中是太尉李脩所任。 C虞诩只是为自己可能会冤杀而后悔。 D升任尚书令被削除官职后还被征召过。) 7( 1)这就好比是衣服破了,牺牲其中的一件来补另一件

36、,还能得到一件完整的衣服。(“譬”、“相”、“有所”各 1 分,大意 2 分。) ( 2)我没有考虑到这些,如果没有你这番话,几乎要坏了国家大事;这样那么(保凉州)须用什么计策呢?(意、微、子、然则各 1 分,大意 1 分) 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虞诩十 二岁的时候,能读通尚书。小小年纪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孝敬奉养祖母。县里推举他为顺孙,陈国国相认为他是非凡出众的人,打算任用他为吏。虞诩推托说:“祖母年已九十,不是诩不能奉养。”国相就取消了原来的打算。后来祖母去世了,服丧期满除服,被君主征召到太尉李府中,任命为郎中。 永初四年,大将军邓骘因为军队服役正费钱粮,事情不能兼顾,打算放弃凉州,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边患。于是他召集公卿进行商议。邓骘说:“这就好比是衣服破了,牺牲其中的一件去补另一件,还能得到一件整衣。不然的话,就两件全都不保了。”大家听了此言,都 表示赞同。虞诩听说了这件事,劝谏李脩说:“我听说公卿决策,应当放弃凉州,以我看来,看不出他的好处。先帝开拓疆土,历尽辛苦,才取得了这块土地,而现在却因为害怕消耗一点经费,便将它全部丢弃。丢弃凉州以后,便以三辅为边塞;以三辅为边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