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人为本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总是着眼于人性,并以人性为基础引伸出教育的目的、方法和途径,而教育则被视为塑造人性和改造人性的根本手段,以求实现完美的人格。孟子的性善论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石,他从人性善的前提出发,引出“存心养性”的教育观。他认为:人们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就像白雪的白和白羽的白一样,本来就存在于人身上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他把这种善的品质定义为:“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荀子反对盂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他认为人的天性就是恶,是非善。表现在天生自私、天生奸诈,贪图声色享受的情欲。这种恶的人性表现在行动上就产生争夺,排斥谦让、产生残杀,排斥忠信、产生淫乱,排斥礼义。如果听凭这样的禀性发展,放纵恶性张扬,天下就会杀戳不断,混乱就不可避免了。教育就是改造“恶性”最重要的手段,通过教育,化恶为善。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虽然他们在人性的根源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教育宗旨上却是完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