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路上的跋涉者——从史铁生散文论其生命重塑历程【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6109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路上的跋涉者——从史铁生散文论其生命重塑历程【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神路上的跋涉者——从史铁生散文论其生命重塑历程【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神路上的跋涉者——从史铁生散文论其生命重塑历程【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神路上的跋涉者——从史铁生散文论其生命重塑历程【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神路上的跋涉者——从史铁生散文论其生命重塑历程【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精神路上的跋涉者从史铁生散文论其生命重塑历程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两年后响应知青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延安插队,1972年因为双腿截瘫回到北京。21岁正是梦想开始的年纪,史铁生却被抛出了常人生活的轨道,终身要在轮椅上度过。在病痛的折磨、生活的无助以及母亲的病逝这一波又一波的打击之后他的人生陷入了一片绝境之中。颓废、苦闷、绝望的他曾两度想到自杀,自暴自弃、意志消沉。但是他始终未向死神妥协,母亲临终前未说出口的遗言,让史铁生明白活下去的意义,给予了他

2、生命启示和力量支持。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可,史铁生开始了写作的生涯。1979年,他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1984年他的短篇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连续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史铁生最初是以小说创作引人注目,而自他1991年在上海文学发表长篇散文我与地坛之后,他的散文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认同。翻开史铁生的散文集,从合欢树、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到病隙碎笔等等这一篇篇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散文艺术地勾勒出了史铁生一个灵魂的涅槃、一段人生新的直立与行走的心路历程。史铁生令人崇敬与敬仰的最根本原因是他一直在真诚而又严肃地叩问着生命的真谛,是因为他饱受命运的劫

3、难却依旧乐观博爱,是因为他在精神之路的跋涉上始终未停下思考的脚步。选择史铁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坎坷的人生境遇令他带有思想过程印记的文字真正具有了生命的厚度,这些清醒理性的独特解悟不是无关痛痒地说理,而是像大地一般的厚重而真实;这些真挚向上的生命激情不是凭空虚构,而是发自肺腑地对生命的热爱和从心底喷涌而出的生命力。他的笔触及的不仅仅是由于自身的残疾或病痛造成的困境与难题,更是由伤残者的精神困境上升为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但是让我们回想一下,史铁生在他二十一岁截瘫的时候,只是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甚至想到以死了结余生的残疾人。他如何一步步摆脱精神困境,走出疾病的阴影而得到自救如何将自身的痛

4、苦上升为对别人的关怀如何突破生命的绝境拥有这样的精神境界又是如何可以用残缺的身体说出最为健全和丰满的思想从意志消沉的残疾青年到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哲思型作家,我认为研究他生命重塑的历程就有了意义。史铁生的散文创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是因为他对残疾带给自己的极限体验自己进行内省和反思,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意蕴。陈剑晖在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中指出“就散文创作来说,生命体验的意义在于它可以穿透生活的晦暗不明的现象,并通过感悟使散文的境界得以澄明,使散文的诗意表达成为生活本质的表达。以史铁生为例他正是以其独特生命的体验与生命的梦想,使他在有限之中领略到无限,在虚空中感受到实在,把生命表现得辽阔、深

5、沉而神秘,并使其与心之家园达到一种内在的和谐共振。”【1】这里的生命体验并不是指人们所有日常生活活动,而是专门指“在我们的意识中留有深刻的记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支配着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体验”【2】。史铁生是一位将生命与写作同构的作家,纵观他的散文我们不难发现文章所有内容的来源即是他对残疾这种生命体验之后的反思。他进行的是贴近心灵的写作,作者真实的本我永远是散文的主角。因此若要研究史铁生生命重塑的心路历程,他的生命体验散文即是首选。从散文的定义上来说它是一种没有音律,善于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真实而灵活地表达写作者情感与思考的文学样式,因而决定了散文具有真实性的特征。所谓真实性是指散文表达

6、的必须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记录的只能是作者真实的感悟与思考,展示的一定是揭下伪饰后赤裸的自我剖析。“优秀的散文绝对不是笼统地泛泛抒情,而是通过完善的情感心智和健全的人格心理开掘出隐藏于生活表象之下的感人情愫,探寻生命的价值、触及生命的本真,以达到情感震撼的审美效果”。【3】散文与写作者的精神状态之间就形成了紧密无间的关系。当我们细读史铁生的散文,在体味出一位身体残缺却灵魂饱满的智者他丰富的情感与睿智的思考同时,展现的也是他作为写作主体的情感史、心灵史,他以笔下文字获得人生新的直立与行走的全部历程。自1980年史铁生凭借午餐半小时在文坛崭露头角以来,就因其丰富细腻的情感、沉静思索的文风、自由不失优

7、美和精致的语言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他小说的“残疾主题”和他个人的人生境遇,更令众人侧目。从九十年代初至今日,研究者对史铁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进行了大量的阐释,主要集中在创作主题、文本分析、精神空间、宗教情怀和思想哲理这几块内容。根据论文写作的需要,本文就针对研究史铁生“心路历程”这个主题的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2、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2002年,在进行文学创作的第二十三个年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这个奖项是对史铁生选择提笔写作走精神探索之路的莫大肯定。授奖词这样写道“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体验到的是生

8、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4】从意志消沉的残疾青年到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哲思型作家,史铁生这二十三年的创作心路可谓是饱经坎坷与磨难,史铁生的文本值得细读,但他的精神空间更具有值得深入开掘的特点,成为许多研究者研究的主要方向,但他们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近十年来的文献分别从心理、宗教、哲学三个角度对史铁生的心路历程进

9、行考察。早在2001年史铁生研究学者胡山林就发表了走向审美之境史铁生心路历程追踪一文,他以过程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史铁生的心灵跋涉之路。他将这一历程分为世俗、超脱、审美三个阶段。在世俗阶段中刚刚面临残疾打击的史铁生像生活中的普通人一样,经受苦难悲伤和绝望,精神上受现实感情所支配,被个人具体的现实苦难所压倒。在第二阶段超脱阶段中,他从个人的现实苦难中跳出来,站到人本的角度把自己当做对象来看,发现苦难存在的合理性,于是他开始理解苦难,精神上走向沉静和豁达。到了审美阶段,此时的他“以彻悟生命意义为前提,精神从沉静中奋起,向命运进行不屈的挑战,并把这种挑战理解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5】在这一阶段

10、中所有的人生苦难已不再是苦难,而成了人生获取欢乐的机会,苦难因而具有了审美的意义。史铁生曾说过生命的美好在于过程的精彩,胡山林这三阶段分析法将史铁生这条艰苦卓绝的精神探索之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史铁生从深渊中走出、跨过心灵障碍、登上精神高地、通向审美之境这热烈而辉煌的生命过程。2004年,胡山林又发表了从苦难走向信仰史铁生的心路历程一文,从“宗教精神”这一角度进行阐释。“宗教精神”是史铁生自己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对“精神的信仰”,即一种在苦难时面向神秘、面向绝对价值(广博之爱)永远祈盼、永远追求、永不放弃的精神。【6】引领史铁生走出深渊走向精神高地的,是他对人生苦难的透彻悟解及悟

11、解后所建立起来的精神信仰。胡山林将史铁生将史铁生精神攀登之路分为三步一、接受苦难。在史铁生的精神自传山顶上的传说中对主人公一残疾青年的心理进行过详尽的描述,他受尽冷漠和歧视,内心充满怨恨,作品中残疾青年的精神绝境也是史铁生的精神绝境。但生活中的史铁生并没有在精神绝境中陷溺太久,而是平静地接受了灾难,甚至是以一种“敬重”的态度对待,与困境周旋。二、理解苦难。接受苦难只是硬生生地将苦难咽下,最重要的还是从内心深处真正化解苦难。在好运设计一文,史铁生对幸福得出了一个结论幸福不是客观的程序,而完全是心灵的感受没有痛苦和磨难就不能强烈地感受到幸福那只是舒适只是平庸。【7】想通上述道理的史铁生发现,自己的

12、苦难其实正是上帝赐给自己体会幸福的机会,没有了苦难也就没有了世界,没有了人间戏剧。三、超越苦难。对待苦难,人们最高的智慧就是在接受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史铁生就是用对“精神的信仰”超越苦难,这些思考的成果在病隙碎笔中得以体现。“精神的信仰”就是史铁生所谓的“宗教精神”。“宗教精神不是宗教,它是人们始终葆有的坚定信念,是发自生命本原的固执的向往,是人类大军落入重围时宁愿赴死而求也不甘惧退而失的壮烈理想,是人类生命故有的趋向,是知生之困境而对生之价值最深刻的领悟。”【8】精神的信仰指引着史铁生在这条永无终点的恒途上跋涉不止。同年,陈婉娴在她的论文从生命绝境突围的心路历程史铁生及其散文创作中以史铁

13、生自传色彩浓厚的散文为依据,提出史铁生之所以能够实现精神上的自我超越并彻悟人生,在于其思索具有浓厚的宗教精神和广阔的哲学视野这个论点。在文中她将史铁生的自我救赎之路分为三步面对这种不能自助自足的生存境况史铁生从渴望死到勇于生,拒绝死神的诱惑活下去是他心路历程的第一步;为了寻找活着的动力,写作是他精神自救的重要另一步,但是为了写作而活着终有一日会文思枯竭,从活着为了写作到写作为了活着的转变是他精神上的又一次飞跃;最后彻悟生命的意义令史铁生走向了精神的高地。而令他突出绝境的思想根源就是浓厚的宗教精神和广阔的哲学视野。在史铁生的散文中比如合欢树和我与地坛,我们经常能看到“上帝”这个词。但是史铁生眼中

14、的上帝绝非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人格化上帝,而是精神上的上帝,“在美的层面上,它本身是一种祈祷。在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从跟本上讲没有人能救助我们,而这种状态可以使我们的心境得到改善,对世界对生命有一种新的态度,这时候,上帝就显露了。”【9】先天的聪慧和后天的不幸赋予了史铁生睿智的思维,他常常把形而下与形而上的思考融合在一起,使作品升华到哲学的境界,我的梦想、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文都是极富哲理性的精彩之作。由于残疾人这个特殊的身份,很多研究者都会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聚焦在史铁生的残疾体验心理上,来研究他从残疾身体到健康表达这条曲折心路。30余年瘫痪、10余年肾衰竭、仅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史铁生与残疾抗争了

15、大半辈子。他对残疾的态度渐渐由愤怒变成敬重,他把残疾看成命运派给他的强大对手,在肉体上与之抗衡,在精神上则远远战胜了它。戴国庆在残疾及其拯救论史铁生创作的心路历程一文中提出狭义残疾和广义残疾这两个概念。狭义的残疾是指生理上的缺陷,广义的残疾是指人所不能者。在经历生理残疾之后,史铁生为残疾者所遭受的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全方位的困境而深感痛苦。但史铁生从困境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从而超越宿命,执著地守望精神尊严的完整。身体的残疾虽然限制了行动自由,但却逼迫出了超凡的艺术想象力,并给予心灵更为阔大的自由空间。在从个人的残疾困境中走出来之后,史铁生指出了人与生俱来的三大根本残疾“第一,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

16、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难以与他人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而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欲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这意味着痛苦;第三,人生来不想死,而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10】这三种永恒的困境每一种都意味着生命的残疾。史铁生认为,上帝为人性写下的两条最本质的密码,一条是残疾,另一条就是爱情。残疾与爱情是互为补充的,人类从残疾中仰望爱情,并期盼通过爱情来弥补残疾。爱之永恒的能量,在于人之永恒的残疾需要爱的通路。史铁生的精神拯救之路最终落实到了“爱”上,这种爱不仅仅是指爱情,而是指佛教中的博爱,用博爱之精神支柱去超越自我,实现残疾的拯救。之后对史铁生心路历

17、程的研究不外乎是通过文本细读来分阶段论述其精神超越之过程。到了2009年,在胡观毅的硕士学位论文中,他将史铁生比作是一位朝圣者,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来剖析作家创作的心路历程,有所突破。在史铁生的漫漫朝圣路途中,“宗教趁苦难对人生的围困之机曾进驻他的心田,但是史铁生并未像普通人那样成为佛祖或耶稣基督的虔诚信徒,而是以自己的毅力、理性和悟性去无限接近神,最终皈依于一种既区别于“佛”也区别于“耶”的信仰“爱”的信仰,从而获得了一种充满神圣光辉的神性人格”【11】。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史铁生“思”与“悟”的习惯与心理;二是基于“思”与“悟”而建立起来的与绝境抗争的过程美学。正是“爱”的信仰指引史铁生通向心灵天

18、国的神性之路。同时,“爱的宗教”的建立也体现出史铁生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著名作家韩少功曾这样评价史铁生“在一个缺乏宗教传统的国度,一个连宗教也大多在投资这来世福乐的世俗化国度,铁生有价值的饥渴却没有特别的神学崇拜。他的思考仍然充满着活泼知识而没有偏执迷信,他的言说仍然平易近人而不故作玄虚,但他的理性足迹总是通向人生信仰的地平线,总是融入一片感动和神圣的金色光辉。”【12】史铁生是一个用笔思考的作家,他的作品史他一贯思索内容的体现。沿着他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一直都向纵深处发掘人类生存中的根本问题,活着与死亡、疾病与爱情、爱与恨、心魂与肉体等等。对这些疑问,他从早期的人物一般心理剖析到后来放在整

19、个人类背景来追根溯源,史铁生持续追问和思索的力度使他必然从哲学的层面上升到以宗教为缘由来解释此类关乎人类在世和终极走向问题的根源心魂相隔。“心魂是人肉身的相对,它可以不受羁绊,任意浮游于世,是人最本质的体现。但它隐藏于肉身之后,设置屏障与肉身分离,心魂背离了原本单纯的轨道,在扭曲变形中向恶魔屈从”【13】。学者邵平就从史铁生意识到心魂相隔到试图寻找解救之路为研究对象来剖析史铁生的心魂之旅。这是对史铁生心路历程研究的又一种创新和突破。邵平认为从哲学诉求到宗教仰望正是史铁生走出绝境实现超脱的过程。虽然史铁生曾流露出因残疾而失业、失恋、自尊心受伤害、备受歧视等不满的情绪,但他的作品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把

20、“怨”发展到“恨”的迹象。“他用佛家的空无、因缘凑泊来看待世事,用基督教的爱的真谛来拥抱生命的本质。纯真的本性和爱的感恩使他能够过滤掉外界纷纭的价值迷乱,忠实地袒露自己心魂的美善和污垢。从苦苦挣扎到自然接受、再到心怀感恩,史铁生从世俗的角度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又到宗教彻悟,使自己从生存的困境中彻底解脱出来。”【14】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综上所述,对史铁生心路历程之研究都是以史铁生的文学作品为依据,从心理、宗教或哲学的角度进行阐述。根据研究文献,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包括三个时期一是精神困惑期,二是探寻摸索期,三是精神超

21、脱期。刚刚面临残疾打击的史铁生饱受病痛折磨,甚至几度想以死来了结余生。在他怀着一颗诚挚之心不断叩问人生与命运之后,他选择了一条通过自省和反思来写作以此获得精神救赎的道路。生命之美好在于过程的精彩,在“爱”的宗教精神和宗教信仰的指引下,终于让史铁生获得了自我超越和残疾拯救。近十年来对史铁生心路历程的研究多集中在分阶段过程阐释或者从宗教精神和哲学视野等方面着重剖析,都比较笼统,并未深入其中究其根本。我认为对心路历程的研究除了从文本中解读出这个三阶段过程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出令史铁生得以重塑第二次生命的原因究竟何在。所以在我的论文中提出是地坛这座精神家园让他得到精神启示,母爱给予了他爱的源泉和生命力量

22、的支撑,写作让他找到精神拯救的途径这三方面因素令他得以重塑生命这个论点,并将获得启示、得到力量和进行救赎串连成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加以研究。史铁生,这位将写作与生命同构的作家,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会为其文字所感动,走近史铁生的世界,去体味他笔下所蕴涵清醒独特的生命解悟以及积极向上的生命激情。注释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唐小林从“思”到“诗”史铁生生命体验的还原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胡山林走向审美之境史铁生心路历程追踪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5。胡山林从苦难走向信仰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南阳

23、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4。史铁生好运设计史铁生自选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351。一个作家的生命体验史铁生访谈录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4)。史铁生自言自语对话练习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448。胡观毅朝圣者之路史铁生创作的心路历程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韩少功完美的假定昆仑出版社223。邵平从偶然走向必然史铁生的心魂之旅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4)49。四、参考文献(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论文唐小林从“思”到“诗”史铁生生命体验的还原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胡山林走向审美之境史铁生心路历程追踪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

24、5。胡山林从苦难走向信仰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4。一个作家的生命体验史铁生访谈录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4)。胡观毅朝圣者之路史铁生创作的心路历程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邵平从偶然走向必然史铁生的心魂之旅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4)49。王莹“孤独”“痛苦”和”“恐惧”史铁生生命体验散文的三重主题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3)马建梅史铁生散文解读生命意识本位下的哲学思考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胡秦葆论史铁生散文的生命哲思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马云史铁生散文生命的留言当代文坛2003(3)孙晓娉存在之澄明史铁生散文中的形而上思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程志军史铁生的精神空间宜宾学院学报2009(3)2931。杨海燕冯皓在信仰的废墟上重建理想谈史铁生创作的永恒文学意义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3)专著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张志忠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版程金城主编中国新时期散文研究资料(甲种)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梁向阳当代散文流变研究中华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史铁生史铁生自选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史铁生对话练习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韩少功完美的假定昆仑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