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6157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论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专业汉语言文学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池莉,中国当代女作家,1983年参加成人高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成人班,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1987年毕业,任武汉市文联芳草编辑部文学编辑。1990年调入武汉文学院,成为专业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水与火的缠绵、看麦娘、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以及散文随笔集多部。1987年,池莉凭借烦恼人生收获各类文学奖项,在当时的文坛上声名鹊起,1997年以心比身先老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1998年以致无尽岁月获当代文学奖。在小说月报

2、的百花奖上,池莉的小说从第3届开始到第LO届,几乎每届榜上有名。在读书界,只要她有新作品问世,就会引来大批读者的关注,并创下可观的销售数字。而她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搬上银幕的更是不乏少数,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期,池莉作品的主要读者还是一般的文学爱好者,现在已经辐射到广泛的识字阶层。池莉的每一部新作问世,差不多都有传媒发表消息。可见池莉已经像影视明星、体育明星一样,成了大众热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池莉的文学地位不算显赫,但却因为其小说创作的独特表现形式让她走进了大众读者的眼中,并且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她把目光的焦点投射在“平民与平民知识分子”这样一群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柴米油盐酱

3、醋茶的平淡生活上,叙述平实、真切,表现生活的原始形态,通过对大量的生活琐事和平凡的生活事件的描写来表达作家笔下的人物对生活的感受和看法。池莉自己曾经说过“不为什么而写作,也就是为了一切而写作。”1我想,她就是以这样一种心态,使其作品成为了展现生活的一面镜子,让读者看着镜中的“自己”,产生深切的共鸣。自1987年发表成名作烦恼人生开始,池莉就被誉为中国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开山元勋”之一,她的作品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同时也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池莉早期创作的代表作是由烦恼人生、太阳出世和不谈爱情构成的“烦恼人生三部曲”。三部小说在写作视角上有些许不同,但整个大的方向却是一样的,都

4、是描绘了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初次看池莉的小说,会让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就像有一个人用笔写出了你心中的郁结,那些由于对生活的无可奈何而产生的郁结,而且,她的描写是那么的准确,仿佛不是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而是一个老百姓的生活日记一样真实。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池莉的中篇小说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等相继问世,且一版再版,长销不断。池莉在新作中已经不再拘泥于当初的“新写实”小说这个框架,而是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记录着人们所生存的社会的点滴变化。也因为这样,新作还是像池莉以往的作品一样受到读者的欢迎甚至是更受欢迎。然而,池莉的新作在评论界显然并不讨好,大部分评论家众口一词,认为池莉的小说太过“媚俗”,

5、总是为了迎合大众的需要而写作。但是,不论怎样,池莉的作品在读者当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这是不可否认的。而且,读者爱看池莉的小说,她的作品总是能让人觉得亲切熟悉。于是,我们不禁会想,池莉的小说为什么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呢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又是什么呢她是带着怎样的一种价值取向在写作这些作品的呢因此,我将以此为研究切入点,对池莉早期的作品进行研究。近些年来,市民阶层的生活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有更多的作家投入到描绘市民阶层的普通生活的大军中。“这些具有平民意识的文学创作真实描绘了平民世界的现实生活和内心精神,体现了创作主体的平民立场,对社会进程中的悲剧因素提出了质疑,同时对平民世界的美好情感进行了挖掘和赞美

6、。”2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变得明显。人们的文学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再把文学供奉在神圣的殿堂里,作家们也都试图走入民间,走进大众,把文学变得大众化。文学不再仅仅表达社会主流意识,而把网撒的更宽、更全面,试图表现更多从前未曾关注过的领域。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形态的转变,使人们的生活观念、理想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生存意识的凸现使得人们再次关注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一课题,物欲的增强使得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崇高理想、英雄主义等传统文学内蕴在物质现实的冲击下步履维艰。紧随先锋小说而出现的“新写实”小说,就是在寻根文学和先锋小说的背景下“回归写实”的一股创作

7、潮流。自1989年6月钟山文学丛刊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以后,“新写实”就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称谓。它是在社会转型加快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更多的表现出了世俗化的价值取向,追求物欲而淡化理想、趋于平庸而消解崇高,完全符合那个时期文学的发展形势。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并不缺乏描写平民生活的小说,可以说,这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在“新写实”小说出现之前,也有大量的小说创作是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的,只是池莉用了一种与它们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而在新写实小说作家群中,也有方方的风景、白雾,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等,这些具有平民意识的文学作品,既满足了民众的需要,也在一定时期内

8、为文坛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在“新写实”作家中,池莉作品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平头百姓的生活的原生态呈现,她用“仿真”的手法表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并从中反映时代的变迁给平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她并不刻意表现“现实主义”的“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而是以最平实、朴素的语言来叙述故事。我的论文试图通过结合池莉的早期作品烦恼人生、太阳出世、不谈爱情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论述池莉小说独特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层认识,来看其作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近十年来,对池莉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9、池莉与“新写实”小说关于“新写实小说”,陈晓明曾将其文本特征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二、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三、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陷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四、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五、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前者刻画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者提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3而池莉的小说多取材于社会时下的现实生活,关注的都是凡俗社会中的凡俗人生,描写真实、朴素,因此一贯被人们归入“新写实”

10、这一文学潮流之下。自她发表成名作烦恼人生开始,便一直倍受文学评论界的关注。自从“新写实”这个名词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以来,不论是在什么时候,只要提到“新写实”主义,都必然会把池莉作为新写实的代表作家之一。说池莉“以关切、认同的态度,来描述俗世形态的生活,写普通人主要是武汉市民的婚姻、家庭等日常生活状态”。4对池莉的研究与批评从她发表烦恼人生大热以后就开始,至今未曾停过,有数百篇之多。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池莉“人生三部曲”的先后推出,文学评论界就出现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评论文章。主要有吴清泉的为什么不谈爱情读池莉的中篇小说不谈爱情(长江18985),杨剑龙的真切展示烦恼人生的混沌状态

11、读池莉的“烦恼三部曲”(当代作家评论19906),张德祥的生存启示录评中篇小说太阳出世(当代文坛19913),戴锦华的池莉神圣的烦恼人生(19956)等。这些文章普遍认为池莉作品的主题多为表现百姓的“烦恼人生”,反映“生存本相”,多描写普通人、下层人、平凡人。他们以“新写实主义”来解读池莉的作品,探究的面比较广泛而全面且基本都对池莉的作品持肯定态度。(二)对池莉小说的“平民意识”的研究除此之外,一如既往有关注池莉小说中的“平民意识”的文章出现,例如张德丽的坚持小说的平民化姿态浅论池莉小说创作(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12)、阎丽君的凡俗世界的歌者论池莉小说的平民意识(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

12、20053)、庞彦民的论池莉的市民小说(20099)、张洁的浅议池莉作品中的世俗化和平民化倾向(中国校外教育200912)等一批评论文章都还是立足于池莉小说的平民意识这一创作视角,但是评述更加全面,客观,不再一味的褒扬,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例如庞彦民的论池莉的市民小说一文,就分别从池莉市民小说的叙事策略、价值取向以及其市民小说独特性的成因和与其他作家的市民小说的比较四个方面来探讨、研究池莉的市民小说。该文认为,“池莉在市民小说中主要传达了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生存态度和不谈爱情的婚恋态度普通市民社会奉行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生存态度的原因是通过描写市民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矛盾和两代人

13、生活观念的矛盾展现出来的”。5因此,在本文中,作者还对池莉市民小说的价值取向做出了反思。(三)对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等其它方面的综合探索除了对平民文学的关注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研究论文还随着池莉新作的不断涌现以及创作的转型,进行了更多方面的探索。首先是对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进行的探究,这些论文大多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审视池莉小说中的各个女性形象,普遍认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有一种自觉的女性意识,她们采用小市民般的智慧来赢得爱情或坚强地生活”。6水与火的缠绵试论池莉笔下传统与现代女性的塑造(经济研究导刊20104)和“水与火的缠绵”试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14、)都用了池莉的小说水与火的缠绵来说明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过程。他们认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在最初的时候都是柔情的像水一样的女人,对自己的定位总是“男人背后的贤妻良母”,但是经过了在“水与火的交锋中”的成长之后,她们开始在爱情、婚姻中觉醒,开始要求独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个时候,她们不再柔情似水,而是像火焰一样,充满热情,充满激情。而当女性开始独立,小说中的男权就会相对的受到威胁和动摇,于是,文章还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池莉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来观察传统男性的在她笔下的诸多变化。另外,同样探讨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的文章还有路文彬的爱情缺失时代的性别遭遇论池莉近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

15、00110)这篇文章通过对池莉在90年代中后期创作的小姐你早、生活秀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洞视她在性别问题上的一种倾向和某些误读,认为“在这些小说中都蕴含着鲜明的性别意识,这种意识正是通过对于爱情话语的否定显露出来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性别较量的不和谐的世界,性别之间的紧张关系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不安定因素”。7(四)对池莉小说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的研究在这十年期间,对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的文章颇多。如廖斌的平民姿态与人道关怀池莉小说的写实视角和文化阐释(南平师专学报20029)一文,通过将池莉的作品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相比较,分析了池莉小说的人道主义写实视角和文化内涵,认

16、为池莉的人道关怀写实视角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普通人物的书写和塑造;二是还原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本相。认为池莉小说的文化内涵是对新兴市民文化的认同和宣谕,是对精英文化的解构。该文在、总体上还是对池莉的创作给予了肯定。李开拓的池莉爱情小说中情感的价值取向(北华大学学报20013),该文主要通过“观照作家在小说里所展示的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与性爱世界,解读男女主人公的情爱模式与历程本能欲望理想情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情感的皈依与升华,窥视池莉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规律从而窥测池莉小说中的情感价值取向”。该篇主要是围绕池莉小说中对男女爱情的描写来分析其作品的情感价值取向的。另外,陶陶、夏玲的论池莉小说的两种

17、价值取向(高等函授学报20035)则从池莉小说在描写爱情和描写生存的态度两方面来分别分析池莉小说创作价值取向,基本上也还是对池莉小说的情感价值取向表示了认同。(五)池莉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研究池莉,还往往将她与其他一些作家进行比较,包括方方、王安忆、张爱玲、老舍、张洁、王朔等。由于与方方同为新写实的代表作家,又都是武汉作家,故将二人进行比较的文章就相对较多。李晓梅的一样的风景两样的凝眸试析池莉、方方之不同(甘肃高师学报20026)认为,“池莉和方方虽同为汉味女作家,但由于各自选取的写作视角不同,她们的作品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就文本特色而言,池莉是一种平民化的书写典范,方方则始终以一种超越的姿态显

18、示着其独特的文人品位;就内在意蕴而言,池莉塑造了一种生活的仿真,方方则在精心地构造一种文化逼真;在人生模式上,池莉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人生之悟,方方却显示了在严酷背景下,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潮流裹挟下人们精神上的深深迷惘”。8许佩卿的揉碎彩虹的漫溯池莉、方方、刘震云展示凡俗人生的不同风姿(广州大学学报20025)则将“新写实”的三位代表人物做了一个比较,探寻了他们在展示凡俗人生上的不同风格。总的来说,大多评论者在池莉与方方之间还是更加推崇方方,特别是池莉在创作后期的转型之后,似乎有些偏离了“新写实”的轨道,作品也更加世俗化,因而遭到的批评也就更多一些。除了与方方做比较,池莉也常被与其他女作家放在一

19、起比较。毛洪江的张爱玲、池莉作品之比较(安徽师专学报200112),黄静的从理想走向现实女性文学的衍进与池莉小说比较谈(南都学坛20003),万莲子的池莉与潘诺娃日常写实小说的文化魅力(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等文章都是基于女性文学,就当代女作家作品的题材、表现的女性形象以及呈现的作品风格进行比较,展示女性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发展状况,以及各个作家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观。而与作家老舍的比较则是基于他们同为“市民文学”的创作者,虽然他们创作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差异,但他们都同样关注平凡市民的平凡生活。刘梦琴的地域文化视野下市民世界的展现老舍、池莉市民世界之比较(20083)就从

20、地域差异形成的文化差异、女性形象的塑造、对待享乐的态度等几个方面对二人的创作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比较。而在近十年来,随着池莉作品的热销和不断的被搬上银幕,一些反思类的池莉综论也逐渐增多,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是同为武汉地区作家的刘川鄂。他除了论文“池莉热”反思(文艺争鸣20021)外,还有专著池莉论。他在论文中指出,池莉在小说中“只表现了真实的生活而没有表现真正的生活”她“由于缺乏现代知识分子的理性精神、怀疑意识和批评眼光,因而不能唤起中国人对理想的应该如此的真正的生活的热诚。”9他认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作家张扬的现代性自由、民主、理性、人权等价值在池莉的作品中是非常薄弱的她对人们生存的被动性甚

21、至是依附性的一种实际的存在基本上采取了一种认同的态度,缺乏知识分子应有的批判精神”。10作者还认为池莉的小说还存在着贬抑知识分子的一种倾向,在女性生活和命运的展现上也是理念大于分析,这些都是池莉小说中不能被忽视也不会被忽视的缺点。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总的来说,池莉的作品多数都取材于平民或是市民生活,而且在她的多数作品中,知识分子都是作为市井俗民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很多时候都表现出来对市井人物的偏爱和对知识分子的嘲弄与揶揄。这种对知识分子的讽刺其实也是表达了她对知识分子及其文化的否定,而这种否定有时甚至连他们所代表的创作精神都否定了,因

22、此是有失偏颇的。她总是站在市民的立场上去看待生活,认可他们那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活态度,这也就是为什么文学批评家们都说池莉总是写“真实的生活”却不写“真正的生活”,有悖于知识分子的创作态度和价值取向。然而,纵观20世纪的中国文坛,不得不承认,池莉的出现确实给文坛带来了一些新的气息。在这个“各领文坛风骚三五天”的时代,池莉并不算最优秀,最有才华的作家,但是,她却被市场所接受,被读者所喜爱和推崇,这与她小说的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是分不开的。但这种市民气息,这种世俗情怀是否就是很多人所贬斥的那种“媚俗”,还有待商榷,池莉的作品到底只是“应时、应市”而作,还是会有更大的文学、美学意义,我们也无法确定

23、。但至少就目前来看,池莉的作品还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点,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应该得到肯定的。而且我认为,消解虚幻,追求真实,用质朴的语言讲最平实的故事,这不失为小说创作的一个好的方式,至少这样的作品看起来更加真实,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新写实”小说成就了池莉,使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新写实小说”在文坛成名以来,她紧紧跟随时代的变迁,其创作经历了从80年代理想主义的纯文学写作向90年代以来商业语境中的时尚化写作的转变、从意蕴丰厚的市民文学日益向表层化的都市言情文学靠拢。池莉以平民的视角,反复不断地、由浅入深地、由感性到理性

24、地执著于市民题材的书写,展现了从封闭的计划经济时代到开放繁荣的市场经济时代中国都市百姓的审美欲求与人生欲望的变化。池莉的意义不仅在于她为中国市民文学续写了80年代以来的独特的武汉市民的生活,而且在于她为文坛出示了一整套市民文化的价值尺度和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此种文化形态的沉醉与认同。池莉市民小说的出现,既是对文坛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主流话语对市民世界描述规范的反对,也是对80年代中期曾经兴盛的先锋文学主张“世界是荒诞的”这一人生理念的疏离。她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写实小说”,曾被评论界作为中性写作的范本加以讨论。通过上述部分对池莉创作研究近十年的一个粗略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池莉的创作不仅在数

25、量和质量上取得了不少成绩,而且对池莉创作的批评和反思的深度也有所加深,这是一个好现象,只有更多的人来参与讨论,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才能让整个研究评论的思路更加广阔和清晰,才可能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也才能给予作家和作品更加准确的定位。但是,不管是上个10年还是研究的初期,对于池莉作品的研究还留有一定的有待进一步深化的空间,我们还需对这个作家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认识的更全面,也能更完整的评判她,这或许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注释(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池莉,不谈爱情,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2)隋岩,世纪之交文学创作中的平民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陈晓明,

26、反抗危机论“新写实”,文学评论,1993(2)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庞彦民,论池莉的市民小说,师范大学,2009(9)叶澜涛,近十年池莉小说研究综述,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4)路文彬,爱情缺失时代的性别遭遇论池莉近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0)李晓梅,一样的风景两样的凝眸试析池莉、方方之不同,甘肃高师学报,2002(6)刘川鄂,“池莉热”反思,文艺争鸣,2002(1)四、参考文献(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专著(1)池莉池莉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2月版。(2)张志忠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27、9年5月版(3)韦丽华焦虑与追寻论新写实小说与冲击波文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版。(4)冒建华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当代城市小说欲望与审美关系研究,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版。(5)刘川鄂“小市民名作家”池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论文(1)徐洁玉论池莉小说的平民意识,浙江工商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2)寥斌平民姿态和人道关怀池莉小说的写实视角和文化阐释,南平师专学报,2002(3)。(3)陈国恩王艳世俗认同与身份焦虑论池莉的小说创作,江汉论坛,2004(6)。(4)关莉生活本真的再现池莉小说创作简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3)。(5)隋岩世纪之交文学创作中的平民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池莉写作的意义,文学评论,1994(5)。(7)赵艳池莉敬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池莉访谈录,小说家档案,2005年版。(8)沈密婷论池莉小说世俗化的价值取向,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2(1)(9)石岩峥论池莉小说的平民化价值取向,集宁师专学报,2007(3)(10)李开拓池莉爱情小说中情感的价值取向,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1)於可训,池莉的创作极其文化特色,小说评论,1994(4)(12)夏德勇论池莉小说的文化冲突与取向,小说评论,199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