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半月考答案.docx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674812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半月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半月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半月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历史半月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高二历史半月考答案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材料 “屏风表面用隶书写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予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说明出现的最早的时期应该是汉代,因为隶书兴起于两汉,C 符合题意。A、D 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 表述错误,秦代统一文字,排除。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B 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老子的思想。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用

2、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辨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可知,这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B 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材料中“君子和而不同”在外交政策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和平地与所有国家交往、相处,不以武力侵略和财富掠夺为目标,所以结合所学史实能够发现符合上述特征,D 符合题意。5【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故 A 项说法错误;孟子和商鞅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进行论述的,故排除

3、 B 选项;墨子提倡节用,主要是站在小农经济下,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论述的,只有节用才能保障小农经济下的日常生活,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给农民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如此便可提高农民的耕作动机,达到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商鞅变法主张开垦荒地,制定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制,鼓励农民生产。三者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为考虑,只是各有不同的论点及做法。故答案选 C 项。6【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由材料信息“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可知,韩非子认为君臣之间的关系,不是父子之间的亲属关系,而是计算利害的关系,故 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其他学派的思想,因此无法反映思想

4、的激烈交锋,故 B 项错误。韩非子生活于公元前 280公元前 233 年,而商鞅变法是在公元前 4世纪,故 C 项错误。君主专制集权的理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材料强调对“三纲五常”学说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学说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秩序,D 项符合题意。 8【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化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理解,依据材料中“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政令、礼仪、祭祀又都有阴阳之分 ”等信息可知古代中国的官制、政令、礼仪与祭祀都均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据此分析可知 A 符合题意,

5、而 B、C、D 均与题意无关,故选 A。 29【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材料中“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但是却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记载也并不荒诞不经,综合分析可知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时期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批判儒学,因为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的分裂割据时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故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故本题选 B。A 项不符合史实;C 项崇尚玄学,不能说明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D 项错误,早期民主

6、思想还没有出现。故选 B。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材料强调李世民改变儒家经典的解释,重新制定五经定本和五经正义,可见其想通过思想的统一达到政治上统一的目的,B 符合题意;A 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C、D 两项都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目的,排除。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可知,朱熹认为,要成为仁者就必须克服私欲,使自己的行为合乎“天理”的要求,强调的是成为仁者的方法、途径,所以 D 符合题意。 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考试制度形成于隋唐,到宋代则大大强化,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影响和覆盖面,庶族与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跨入仕途的

7、数量日益增多,在统治阶层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庶族官僚集团,从而影响到宋代文化生活的运行,故 A 项符合题意;儒家本就讲究慎终追远,材料反映的祭祖两分局面变为不同阶层共享,与理学的发展没有因果关系,排除 B 项;小农经济是否发达并不影响民间祭祖,更不能决定民间祭祖行为的重要性上升,排除 C 项;文化氛围的宽松不等于庶民阶层政治话语权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与题干所述现象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排除 D 项。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材料中的 “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说明朱熹看到秦法未变的主要原因是后世君主不想改变君尊臣卑的局面,以维护君主的利益和统治,B 符合题意。

8、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经济的发展。由 “娶妻不顾门第,只求资财”“写明男女家中财产状况”“嫁娶论财”等信息可以看出宋代的婚嫁过程中对财富的重视程度很高,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一种风气,就是对财富的追求,而这种风气和观念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 符合题意。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百姓认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非”;百姓认为“ 之所非”,君主和大臣都不能“ 矫之以为是” 。故选择 D 项。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作者主张保留君主,故 A 项错误。建立法治社会的主张是在近代才出现的,故 B

9、 项错误。中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是在十九世纪末期,故 C 项错误。 317【答案】B 【解析】根据 “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可知,梁启超提到的人不是亭林先生(顾炎武), 而是黄宗羲。故答案为 B。 1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主思想。民国后人们不再宣扬愚忠愚孝,无条件服从家长,这说明国人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故本题选 C。明清时期理学开始遭到批判,故不选 A;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起步,故不选 B;D 说法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故不选。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礼体现了社会中的宗法秩序及身份等级,同时这种法制观念也促成了礼的繁衍

10、,两者互为基础。礼和法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秩序的手段,因此可以判断出 B 项说法正确;A、C 两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D 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本题答案为 B。 20【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孟子思想。朱元璋是信奉君权至上,而“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大意是:如果君主把臣下视作粪土、草芥,那么大臣会把君主当作仇敌。这不利于皇帝实行专制统治。故本题选 A。其他说法都迎合了其专治思想。 2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舍本逐末,贤者所非”可知对商业的压制和对农业的重视,B 符合题意。 2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个精耕细作的农

11、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说明天文历法在农耕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实用;“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说明中医中药对人口多的民族的重要性以及其实用性,故选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四大发明原创性问题,A 项错误;材料是指出“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而不是说古代中国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C 项错误;中医中药发明不是服务于小农经济,D 项错误。23【答案】C 【解析】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特别是安史之乱的内容,因此被称为“诗史”。2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宋词。阅读材料可知,广大百姓对“词”的喜爱,究其原因

12、是“词”迎合了广大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故 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25【答案】C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文人山水画在宋代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26【答案】A 【解析】周公曾经 “恐惧流言”,王莽曾经“ 礼贤下士”,如果单凭一时的表现对一个人物进行评价是片面的,还要看到这两人以后的作为才能辨“真伪”,所以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才能较为准确的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并非说历史人物的真伪没有了评价的标准,故A 项正确,B 项错误; C、D 两项分别属于王莽和周公的特点,不是两个人物的共性,故C、D 项错误。42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文化发

13、展。材料 “刻印了王称所著的东都事略”仅显示运用了刻印个案,不能说明活字印刷得到推广,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可知已注册作品不允许盗版,说明了当时人已经具备版权意识,故 B 项正确;民间文化市场繁荣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故 C 项错误;通俗文学作品普及是在清末民初,时间不符合,故 D 项错误。 2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根据材料“从微至巨” “ 从贱至贵” “排序分类” 可以看出明代科学已经具备了明显的时代特征,A 项说法正确;一本农政全书不能表明明代科学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也并不能体现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B、D 两项

14、说法可以排除;C 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本题答案为 A。29【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不“人工刻意造作、雕痕”的书法当属草书,故选 C 项。30【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文化政策。根据材料信息“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 “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可知,明政府支持扮演封建道德楷模,这一文化政策体现了明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故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开始影响”,故排除项;“全面走向反动”是在清朝,故排除项;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31.(1)西方国家的军事装

15、备、军队的训练、管理方面优于中国;抵御外国的侵略。 (4 分)(2)先购买,再仿造;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4 分)(3)实行君主立宪制;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军事和技术,更应该学习西政治制度。(4 分)32.(1)袁世凯统治时期;推行“尊孔复古”反动政策。(4 分)(2)科学、民主;资本主义社会。(4 分)(3)帝国主义的侵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行为: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0 分)33 答案:(1)适合中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 (4 分)(2)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分)(3)“文革”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多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无法正常行使权利。(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