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研究[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6882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研究[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研究[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研究[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研究[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研究[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研究学院商学院专业财务管理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一、主要任务与目标(一)主要任务在商学院规定的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内,根据师生共同商定的毕业论文选题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研究,综合运用本科阶段所学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撰写一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篇幅不少于8000字的毕业论文。(二)目标论文的主要目标是要在对股权结构与内部财务控制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并提出改善企业股权结构的对策建议。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一)主要内容本文属于将所学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股权

2、结构、内部财务控制相结合的应用型论文,对企业完善股权结构,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论文的框架是在阐述企业股权结构、内部财务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股权结构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并提出改善企业股权结构的对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股权结构理论;(2)内部财务控制理论;(3)股权结构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4)改善企业股权结构的对策建议。本文的重点是(1)企业股权结构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2)提出改善企业股权结构的对策建议。本文的难点和创新之处也主要在于此。(二)基本要求1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撰写进度和计划,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开题报告的撰写、外文文献的收集和

3、翻译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等项工作。2开题报告应反映该课题的最新发展成果与研究动态,力求层次清晰、格式规范。3外文文献应与毕业论文密切相关,外文文献译文应忠实原文、语言流畅。4毕业论文应结构完整、观点鲜明、论证充分、思维严密、内容充实、格式规范,力求有所创新。在阐述股权结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理论时要全面中肯,同时要突出重点;在探讨股权结构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时要有一定的实证资料;提出改善企业股权结构的对策建议时,要注意其现实可行性及系统性。5论文写作过程中要自始至终保持认真的态度,遵守学术规范,树立良好的研究习惯,积极主动地与指导老师探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计划进度201010082010

4、1122完成毕业论文选题2010112320110110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2011011120110311完成毕业论文初稿2011031220110503毕业实习,修改论文2011050420110512毕业论文定稿四、主要参考文献1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P55652吴水彭,陈汉文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5P283李连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衔接与互动会计研究,20052P64694李明辉,何海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审计研究,20031P38435刘明辉,张宜霞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会计研究,200011P2

5、0246张春颖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选择生产力研究,20103P2027李志辉,段明明最终控制人、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1P148李坤蓉论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四川农机,20053P38409孙永祥,黄祖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经济研究,199912P233010李艳,马昭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中国证券期货,20101P111311李文新,李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控制权的关系及优化研究审计月刊,2010(7)P4849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研究一、前言部分我国近几年来,由于财务控制无力导致公司倒闭的案例不

6、少,财务控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且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而来的,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和国有股东的代表基本控制了公司董事会,流通股股东在董事会的代表性不足,使得公司的经营决策权集中于少数关键人手中,董事会运作流于形式。上市公司在这种股权结构下,董事会受到管理层控制或大股东控制的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我国的财务控制问题,突出表现在公司治理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控制弱化,关键人凌驾于财务控制之上,管理层串通舞弊防不胜防,有关案例频繁不断。从几年前的郑百文案,巨人集团衰败,郑州亚细亚关门到近几年发生的中航油巨额亏损案、四川长虹巨额应收款欠款案,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被捕。剖析

7、上述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财务控制体系不同程度的失效是导致上述时间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股权结构是对其产生影响的。因此,仅靠财务控制还不够,还必须将财务控制与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有效的联系与融合,防止财务控制失效,使得公司利益得以达到最大化。本文将对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将围绕股权结构的优化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意义,分析股权结构在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中产生的问题以及结合具体的股权结构分析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二、主体部分(一)国外关于内部财务控制的研究一般认为,美国著名财务学者GREENE于1897年出版的公司财务是公司财务管理学科诞生的标志,这是

8、世界上第一本财务控制管理的著作。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和30年代全球经济的大萧条,早晨众多企业破产,投资者损失严重。为保护投资人利益,西方各国政府加快发展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工具的大量涌现使得企业必须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工具为企业筹集资金。20世纪五十年代,全球经济危机后市场竞争激烈,呈现出买方市场,公司财务管理人员认识到单纯靠扩大融资规模、增加产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需要,如何有效地利用资金成为关键问题,财务管理的重心转向注重资金在公司内部的合理控制,强化成本意识等。进入50年代以后,西方财务学界开始将经济学的一些分析方法和技术用于财务问题研究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了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

9、之后,科学迅速发展,国际市场迅速扩大,跨国公司增多。同时,金融市场繁荣使得市场环境越发复杂,投资风险日益增加,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更加注重投资效益和避免投资风险。1972年,FAMA和MILLER出版的财务管理艺术标志着西方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发展成熟。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等新理论的纳入以及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学科边界逐渐模糊。持续的通货膨胀、影响日益突出的税收和财务风险因素、大量涌现的跨国集团以及新兴的网络技术等现象的出现,拓展了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范围。1976年,JENSEN和MECKLING发表了厂商理论管理行为、代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一文,首次将代理理

10、论、产权理论应用到公司财务理论研究中,神话了资本结构理论和股利理论的研究。(二)国内对于内部财务控制问题的研究1、股权结构的涵义、形成及分类关于股权结构的定义,目前理论界很多学者都进行了探讨,我国学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对股权结构的理论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赵增耀2001认为,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指公司股东的构成,包括股东的类型及各类股东持股所占比例、股票的集中或分散程度,股东的稳定性、高层管理者的持股比例等。就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讲,股东包括个人、非金融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国外投资者、一般职工及高层管理者。在一些国家,商业银行也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甚至是大股东。股东的种

11、类不同、各类股东持股比例不同,以及股票的集中程度和流动性不同,导致股权结构也截然不同。许萍2002认为股权结构是指股权的构成,即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不同安排。效率最大化要求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安排对应。但现实中,不同性质的股东及不同的分割程度形成多样化的股权结构。由于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具有可转让性及可分割性,按股权的集中程度,可以分为集中型股权结构和分散型股权结构按股权的构成,可以分为单一股东主权型股权结构和多方参与型股权结构。王化成,胡国柳2004指出,所谓股权结构,简单地说,就是指公司不同性质的股份在企业总股本中所占的比例。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类型极

12、为复杂。为了研究方便,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了定义1股权结构的流动性结构,它是指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间的比例关系。2股权的持有者身份结构,它指的是国有股、法人股、内部人持股、社会公众股之间的比例关系。3股权集中度,它指的是公司的股权被某一个或某几个股东持有的集中程度4股权的市场分割结构。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按发行对象和上市地区,分为A股、B股、H股、N股。由于A股、B股、H股、N股分别在不同的分割市场上交易和认购,因此,我们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股权的市场分割结构。宋清,李志祥2004提出,股权结构就是指一个公司股东的构成状况。它有两层涵义一是股权集中制,反映股权的集中和分散程

13、度;而是股权结构的维度,即持股者的身份构成,包括国家股股东、法人股股东及社会公众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按照股权集中度可将股权结构分为高度集中、高度分散以及相对控股三种形式。2、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对企业各个委托代理层次上的财务活动进行约束和监督。可以说,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发挥有效的作用。但在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从而影响了内部财务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以下学者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陈伟光2004指出,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企业为了保证业务

14、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营和收入分配是财务管理的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从管理环节来看,它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财务控制,就是通过调节、沟通和合作,对企业各个层次上的财务活动进行约束和监督,使个别、分散的财务活动整合起来,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财产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财务控制的综合性最终表现为资产、成本、利润这些综合价值指标上,它是一种综合的价值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在组织规模扩大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进行财务

15、控制,才能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吴益兵,廖义刚,林波2009提出,控股股东权性质是公司产权分配的直接表现,其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各要素的配置效率和公司控股权的分配,影响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否能够有效实施和执行,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效果。控股股东性质的不同将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质量产生不同的作用。并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国有控股股东股权性质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股权集中度也一定程度代表了企业股权的分布性及制衡能力,也决定了控股股东对公司的影响力,进而决定着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建设的目标。并提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存在负相关关系。张先治,戴文涛

16、2010指出董事长领导董事会并对股东负责,总经理负责公司全面经营管理并对董事会负责,两职应当分离。认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会削弱董事会的监控功能,使公司的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影响董事会的独立性,从而使不称职的总经理难以被更换,降低公司的经营效率。从而提出假设,高管持股比例正向影响内部财务控制。3、股权结构的优化对于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发现,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内部财务控制等机制缺陷与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着密切联系。为了提高公司法人治理效率、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必须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优化。张宗新,房延安2001指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的直接效果是通过国有股持股主体的

17、变化或国有股权比例的下降,非国有股权比例的相应增加,从而可能引入其它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人,改进公司法人治理。相应地,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结构都将随之发生较大变化,即使国有股仍然处于相对控股地位,也有助于健全公司内部的制衡体系,并促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同时,国有资产管理局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持有国有股权,作为上市公司的唯一大股东,在公司的权利执行机构董事会中占据极少的席位,与此对应,法人股股东也由于股权分散且持股比例低,因而进入董事会的机会较少,甚至有些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根本没有法人股股东的代表。而通过股权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国有产权的虚置问题。吴可夫2003指出公司股

18、权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治理效率较低,代理成本较高。一种对公司治理效率产生良好影响的股权结构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股权集中或分散的适度性;第二,股份的持有者应当是明确的。所以,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一方面要通过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来明确国有股的产权主体,另一方面要通过国有股适度减持来降低其股权集中度和增加经理层持股比例,这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的目标。4、股权结构不合理产生的内部财务控制问题考察我国公司的现状,很多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研究股权结构不合理引起的内部财务控制的问题应被广泛关注。从而形成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显得更加有利。朱翌2004认为股权结构影响股东监督

19、行为。在控制权不可竞争的股权结构模式中,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不相匹配,控制股东手中掌握的是廉价投票权,它既无压力也无动力去实施监控,而只会利用手中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私利。所以对一个股份制公司而言,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着股东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实施其权利和承担其义务。同时也影响董事会和监事会。在控制权不可竞争的股权结构模式中,由于占绝对控股地位的股东可以通过垄断董事会人选的决定权来获取对董事会的决定权。因而在此股权结构模式下,中小股东的利益将不能得到保障。股权结构对监事会影响也如此。杨波,唐小我,马永开2004指出我国国有股在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现象,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识,由于国有股股东的

20、绝对控制地位,市场潜在竞争者对国有股东形不成威胁,使得公司治理约束机制中的竞争者约束链条发生断裂,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完全控制了公司的经营者,使其成为控股股东在公司的代言人和决策的报告者,从而肆意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毫无理性的掠夺公司的资产,将公司拖入绝境。另外,由于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公司的股票市场价值高低与国有股股东无关,公司治理约束机制的股票市场价值对公司大股东的约束链断裂,因此,大股东在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时,更加肆无忌惮,毫不理会中小股东的行为。5、优化股权结构的对策我国还处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初级阶段,法律体系尚不健全,资本市场不成熟。在实际操作中,我国公司应慎重采取股权结构。针对公司

21、的具体情况选择优化股权结构。房延安,张宗新(2001)认为优化股权结构的对策有(1)法人治理结构的重构;(2)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3)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强化。吴可夫2003认为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首先要在聘选、激励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完善其治理结构,然后在完善的治理结构下通过国有资本与民营、外商资本的联合运营来提高公司绩效。主要有一下四点(1)聘选机制的形成;(2)激励机制的完善;(3)监督机制的健全;(4)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外商资本的优势互补。三、总结部分总之,从以上众多学者对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的研究成果来看,世界各国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非常关注。对此,我们要有一定深度的认识。本

22、综述根据国内外各位学者对于内部财务控制的描述,转述对内部财务控制问题出现原因的看法,使大家对于目前国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及其成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阅读、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国内外研究仍较多的关注什么是内部财务控制,如何建立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等方面,而较少的涉及内部财务控制在企业中的良好运用、实施与控制等更深入的问题。结合企业的环境研究内部财务控制的战略,对企业来说才是更应该关心的内容。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将股权结构与内部财务控制进行关联研究,探讨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股权结构的优化对于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意义,以及优化股权结构的对

23、策等问题,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主要参考文献1赵增耀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2001P2712王化成,胡国柳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效率湖南大学学报,20043P373许萍股权结构对会计行为的影响集美大学学报,20029P624吴益兵,廖义刚,林波股权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分析当代财经,20099P1115陈伟光浅谈公司治理与内部财务控制价值工程,20047P586张先治,戴文涛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107P917吴可夫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

24、状与优化,湖南社会科学,20034P2078张宗新,房延安股权结构优化与上市公司治理改进经济评论,20011P79朱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浙江理工大学,2004P710杨波,唐小我,马永开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研究软科学,20041P16711叶虹浅议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商业会计,20093P4912汤颖红新企业财务通则中的成本控制问题解读今日南国,20054)P5813林添花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完善对策的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1P6014王庆凯,王建德,田宇松,杜兰英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研究当代经济,2006(9)P6815王永海试论公司治理结

25、构和内部财务控制审计研究,20003P2516郭彩利浅析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财经界学术版,201010P17317吴哲儿现代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研究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52P3718赵士威中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P4219余志彬,赵光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实务研究四川有色金属,2005(1)P1420MIKAELMATTLIN,2007“THECHINESEGOVERNMENTSNEWAPPROACHTOOWNERSHIPANDFINANCIALCONTROLOFSTRATEGICSTATEOWNEDENTERPRISES”BOFITDISCUSSIONPAPERS

26、,PP234021HARLEYERYANJR,EMERYATRAHAN,2007“CORPORATEFINANCIALCONTROLMECHANISMSANDFIRMPERFORMANCETHECASEOFVALUEBASEDMANAGEMENTSYSTEMS”JOURNALOFBUSINESSFINANCEINTERNALFINANCIALCONTROLCORPORATEGOVERNANCEEQUITYSTRUCTUREOPTIMIZATION目录一、引言1二、股权结构的涵义、历史变迁及类型1(一)股权结构的涵义1(二)股权结构的历史变迁1(三)股权结构的类型3三、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

27、的影响3(一)股权属性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3(二)股权集中度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5四、股权结构不合理产生的内部财务控制问题6(一)由控股股东性质带来的内部财务控制问题6(二)由股权集中度带来的内部财务控制问题7五、股权结构优化的意义及对策9(一)股权结构的优化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意义9(二)股权结构优化的对策10六、结束语11参考文献13致谢151一、引言我国近几年来,由于财务控制无力导致倒闭的案例不少,财务控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且日益受到重视。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而来的,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和国有股东的代表基本控制了公司的董事会,流通股股东在董事会的代表性不足,使得

28、公司的经营决策权集中于少数关键人手中,董事会运作流于形式。上市公司在这种股权结构下,董事会受到管理层控制或大股东控制的问题较为严重。仅靠财务控制还不够,必须将财务控制与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有效的联系与融合,防止财务控制失效,使得公司利益得以达到最大化。本文将对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研究进行论述,主要将围绕股权结构不合理产生的内部财务控制问题和股权结构的优化对于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意义等来分析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二、股权结构的涵义、历史变迁及类型(一)股权结构的涵义股权结构是指股东的产权结构,即公司股东权益的构成和分布状况,具体而言包括股东的类型及各类股东持股所占比例、股票的

29、集中或者分散程度、高层管理者的持股比例等。股权集中度是衡量公司股权稳定性强弱的主要指标。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的股权结构状况直接决定着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性质,即决定争夺控制权的冲突是发生于经理层和股东之间,还是发生于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因此,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和投资者保护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其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公司治理结构效率的高低。(二)股权结构的历史变迁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制度主要经历了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制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公司的发展伴随着股权结构的改变,股权结构的改变又是由公司剩余索取权与剩

30、余控制权相分离后产生的代理成本与代理效益比较优势决定。所以,从业主制、合伙制到公司制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股权结构演变的过程。杨金虎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P92考察股权结构的形成,就要从公司制度的发展历程来分析。1、个人业主公司的股权结构这类公司特点是由个人出资、经营,利润和风险自担。业主的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在法律实质上一样,他的个人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完全结合,公司的股东也就是个人业主自己。一是他在这种公司所有权、经营权和索取权集于一身,是最有效率的;二是日常经营中,个人业主自主决策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方式经营,能够充分展现个人才能;三是这种公司的信息资料和经营内

31、幕不容易被别人知道,保密性强。但是这类公司的不足之处在于公司的发展和规模受业主个人才能、资本和承担风险能力的限制,公司规模难以进行大的发展,公司的寿命受制于个人的寿命;业主个人的能力决定着公司发展的前景和预期,个人财产与公司资产的结合,使个人需要对公司资产承担无限责任,公司就不轻易进行高风险投资。2、合伙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一起合伙或者合作,找准项目进行投资和经营,将所得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自然人公司。这种类型的公司资金来源扩大,信用能力提高,在投资决策中能有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有利于实现提高决策能力、规模经济优势。它的缺陷一是合伙关系不稳定,企业额外成本的发生就是合伙人

32、之间的相互协调、沟通及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决策的效率是共同决策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并会带来经营风险,导致公司在发展上存在困难,这是合伙公司类型最致命的问题。二是合伙人数越多,每份合伙成本所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小,从而导致合伙范围有限,公司规模也不易扩大。三是由于合伙人具有无限的债务清偿责任,合伙公司产权难以自有出售或转让,也限制了公司规模的扩大化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因而合伙公司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合伙人的个人信誉。一般适合于规模较小、合伙人个人信誉非常重要的行业。3、公司制公司的股权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活动日趋复杂,市场范围和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公司必

33、须主要或大量依靠资本市场筹资来获得公司大规模销售、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公司内部的市场协调由专业化、层级制的管理协调逐渐代替,促成了职业化的支3薪经理阶层的必起,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公司经营管理达到一个更高的要求,由价格和市场机制控制和协调的、单一单位的传统自然人公司制度开始逐步退出公司舞台的中心位置。而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以信用制度和日益深化的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法人公司现代公司制公司应运而生,代替了古典公司类型成为最重要的公司型态。(三)股权结构的类型1、按股权集中度分类(1)股权集中型。第一大股东持股数很大,基本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其他股东极小,这是高度集中型

34、股权结构的表现特征。(2)股权分散型。这种类型的公司股东持股比例低,持股数量相近,公司股东多,而且处于分散和孤立的状态,单个股东的作用非常有限,不存在控股股东。(3)相对控股型。公司中拥有若干个持股比例相近的大股东存在,其余股份由众多的小股东分散持有,这叫适度分散型股权结构。2、按照公司控股主体的不同分类(1)国家股。国家控股是指由国家或代表国家持股的机构持有公司多数股份而居于控股地位的股权结构。国家控股使公司受到国家的多元化利益目标的影响而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2)法人股。法人控股是指由企业法人、银行法人以及机构持股者拥有公司控股权的股权结构。法人持股已成为世界上股权结构发展的趋势。(3)家

35、族或个人控股型。家族或个人控股是指由家族或个人实际掌握公司控股权的股权结构。股份公司兴起之时普遍存在着家族和个人控股公司,随着股份制的发展和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家族或个人控股公司大量减少,按照LAPORTA(1999)等学者研究显示,很多国家还大量存在着这种类型的公司。三、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一)股权属性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股权属性就是股权结构的不同属性,即各个不同性质的股东集团分别持有股份的多少。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属性复杂,上面已经介绍过,有国家股、法人股、流通股等等,还有A股、B股、H股等不同金融市场的区分。41、国家股国家股作为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由全国人民委托政府进行管理

36、,而各级政府又委托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最后才是国有资产的实际控制者将国有资产的经营权委托给直接的经营者,各级委托者意志的表达,并不能对直接的代理经营者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国家股存在所有者“缺位”问题,冗长的委托代理链使监督成本大大上升。在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治理结构中,一方面,公司没有真正的所有者,形成产权上的超弱控制;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行政手段任免经营者,公司的管理机构设置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通常难以形成以市场为主体的相互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政企不分家,有些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本身就兼任总经理。高层管理人员利用政府在产权上的超弱控制,形成对公司的实际掌管,造成事实上的“内部

37、人控制”。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比例很大,股权集中程度较高,但是国家股这个大股东的监控力度和效率却比较弱,而我国政策又规定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国有股实际操纵者利用自身优势,侵害中小股东利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利用关联交易等手段,侵吞国有资产,最终损害公司利益,导致公司治理业绩低下。因此,国有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应该是负面的。2、法人股法人股虽然跟国有股一样不能上市流通,但其有真正的持有者,不像国有股那样存在“所有者缺位”问题,正因为法人股不能像流通股那样随意买卖。所以,法人股股东必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十分关注。另外,法人股股东自身就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公司、企业或投资公司,能够将信息不对称产生道德

38、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可见,法人股在我国上市公司所有者中,积极地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起着良好的推进作用,有利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3、流通股流通股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在证券市场自有买卖的股票。在一个健全的资本市场上,流通股对公司的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股价的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但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健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比例中,流通股所占比例很小,流通股股东是中小投资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散户”。其在股东大会上股小言微,或者根本进不了股东大会这种公司实质性的机构,其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大多数的流通股股东都带有投机性,他们并不真正5关心公司经营业绩,只是追

39、求股票差价来获得暂时性的收益,存在严重的“搭便车”行为。流通股股东对公司采用的是“用脚投票”机制,一旦公司出现问题,立即出售手中的股票。在我国的证券市场,股票的市场价格并不能代表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因为流通股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不大。(二)股权集中度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响股权集中度包括三种类型股权高度集中、股权高度分散、股权适度集中。一般以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作为标准进行判断,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超过50为股权高度集中,介于2050为股权适度集中,低于20为股权高度分散。1、股权高度集中的影响当公司股权高度集中时,控股股东有权派出自己的直接代表或本人亲自担任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经

40、营权和所有权统一起来,以有效地避免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最大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时有利于公司的经营激励。当公司股权高度集中时,公司拥有一个绝对控股股东,收购者的收购成本很大,并购难以发生。但在当前法律对中小股东保护不力的情况下,当公司的股权被少数股东绝对控制时,控股股东有可能以牺牲其他股东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是通过公司价值最大化来实现自身利益。由于控股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容易被架空,代理权竞争通常难以发挥作用。控股股东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强制上市公司为自己出具担保、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私分上市公司资产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在国内外上市

41、公司中十分普遍。2、股权高度分散的影响当股权高度分散时,任何一个个别股东都没有能力对公司拥有控制权,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此时对经理的监督便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监督是要付出成本的,由于存在“搭便车”问题,分散的小股东缺乏动力和能力去有效地监督经理人员,他们通常更多地关注股价的涨落,而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和管理不是很感兴趣,缺乏足够的动力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约束经营者的行为。股权过于分散,中小投资者是相对的弱者,由于信息不对称,极容易造成经营管理者的“内部人控吴益兵,廖义刚,林波股权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分析当代财经,20099P1116制”、“在职消费”等问题,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很容易被经理层拥有。

42、总之,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使得持股人对公司的直接控制和管理的能力非常有限,使得任何一个股票持有者都不可能对公司实施控制权。收益与成本的博弈使得分散的股东更多地采用“搭便车”的策略,不利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3、股权适度集中的影响当股权适度集中时,公司中若干个大股东能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这时公司治理会变得相对复杂。公司经理人是相对控股股东所选任的,对公司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由于其他几个大股东持股份额也比较大,他们会有动力和能力去对公司经营实施监督,对他们而言监督成本一般会小于监督收益,他们不会像小股东那样产生搭便车的动机。另外,当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时,第二集团的股东有动力,也有能力发现经理在经营中

43、存在的问题或公司业绩不佳的情况及症结所在,并通过提出对经理的更换或董事会改组等方法来改善公司的经营面貌。这种股权结构也有利于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第二集团的股东会比较看重中小股东的支持,以形成股东之间的制约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有利于公司朝全体股东所期望的方向即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发展,四、股权结构不合理产生的内部财务控制问题(一)由控股股东性质带来的内部财务控制问题1、国家股产生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国有企业与政府的联系仍然存在。我国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时,多采取剥离非核心资产,以原国企作为发起人组建股份公司进行首次公募(IPO)的方法,造成国家在大多数上市公司拥有

44、高度集中的股权,国有股“一股独大”。所以上市公司高管不是由董事会聘任,而是由主管部门任命。在这种用人机制下,董事会和总经理体现的只能是控股股东的意志。国家股比例虽高却不能直接进行管理,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党委、董事会、经理层的职责部分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董事或董事长和党委成员,本来是不同意义上的监督者、外部人,却成了实质上的“内部人”,由于缺乏股东的约束。经理人效率不高,企业业绩低下。2、法人股产生的影响法人股的产权关系明晰、投资主体明确,在我国独特的股权分置的情况下,7法人股尚不能流通,所以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是其获得投资收益的主要途径。他们有可能更倾向于从事长期投资,而较少参与流通市场的

45、投机。尽管他们无法通过流通市场影响股价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但他们通过在股东大会上投票,在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直接参与公司的决策。在我国国有产权主体虚设的情况下,法人股股东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渐进尾声,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上市流通,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股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股东的收益分配。处于大股东地位的法人股将更加关注冻死价值的增值、公司业绩的提高。3、流通股产生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并购机制被认为是一种能够给管理者带来持续压力的有效机制。公司如果经营不善而导致业绩恶化,股价会下跌,投资者“用脚投资”。这时将会有新的投资者通过并购来接管公司的控制权,

46、并调整董事会、更换经理层。在流通股比例很低的情况下,即使投资者将公司的流通股全部买进,也不能取得公司的控制权,因此对经理人不会造成压力。当公司的流通股比例很高时,投资者则可通过二级市场实现并购,此时不需要谈判成本,不受各种非市场因素的干扰,能够有效避免收购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对于成长性好的公司来说,成为并购目标的可能性会更大,经理层的压力也会更大。另外,当流通股比例很高的情况下,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双方更有可能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一致,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改善。(二)由股权集中度带来的内部财务控制问题1、股权分散的结构下,中小股东普遍存在,即使是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也比较低。由于股权高度分散,股

47、东严密监督企业经营者的成本较高,而获得的收益却受到持股比例小的限制,这就导致小股东在监督经营上存在严重的“搭便车”现象,进而使公司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或经营者主导。在这种情况下,股东更多的倾向于“用脚投票”,即通过市场机制以购入或抛售目标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来使自己的监督权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企业严重脱离利润最大化时,小股东就会抛售其股票,引起该公司股价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的价值就会被低估,此时就会有人以高于市场的陈伟光浅谈公司治理与内部财务控制价值工程,20047P588价格收购该公司。在达到控股额后改组董事会,任命新的经营者。这样,成功的接管可以替换不称职的经营者,使企业重新回

48、到利润最大化轨道上,使股票价格上升,接管这便从中受益。即使接管没有发生,但其可能性也会对经营者构成威胁,为了避免它的发生,在位经营者就必须努力经营,至少不敢脱离利润最大化太远。这种公司股权结构分散的模式下,股东普遍没有动力去直接监管经营者,其结果是股东对经营者监督失控,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产生。不过这种模式主要以英美为代表,存在于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等资本市场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2、与股权分散不同,在股权集中的公司股票的集中程度比较大,而且股份的持有通常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这样的股权结构下,股东主要通过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决策来实现对公司的监督控制。若大股东是银行,其股权的行使

49、往往和债权结合在一起,银行可以利用派到企业的董事参与决策,并通过对贷款的控制以及企业在银行开设帐户所提供的信息,对企业形成很强的监督与控制,这在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治理中表现最为突出。若大股东是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其股权的行使和它们既是企业的大股东又是分散投资者代理人的双重身份结合在一起,不仅要考虑所持股企业的利益,还要考虑自己所经营基金的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要么以大股东的身份向经营者施加影响,以使企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若影响不成功,就可能抛售股票,即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同时并用,这在今天美国许多公司的治理中表现得也很明显。若大股东是工商企业,其股权的行使往往和企业间的交易结合在一起,持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企业间的长期交易,特别是当相关企业交叉持股组成企业集团时,企业股票的流动性就降低,股东和股权结构都比较稳定,能防止企业股票流入敌意接管者之手,从而能使经营者躲避资本市场施加的短期压力,集中于企业的长期经营。而这些大股东平时一般不干预企业经营,只有在企业绩效恶化时才介入,一旦它们联手干预,就能对经营者构成很大威胁,祈祷和接管一样的作用,这在日本的企业集团表现得最为突出。若高层管理者通过持股或股票期权拥有企业较大股份,其股权的行使和他们既是股东又是管理者的双重身份结合在一起,能从激励机制上缓解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目标不相容和责任不对称,弥补监督机制的不足,形成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