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710317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82922)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2、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并愿为生物质能源化工程事业献身的精神。3、 掌握本学科领域内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沿动态,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攀登本学科高峰、开拓新领域并作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4

2、、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1.生物质液体燃料制备理论与技术研究生物质的预处理,木质纤维水解酶类制备与酶水解,木质纤维苏生物质糖发酵理论、方法与技术,基因过程在液体燃料技术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生物油的组成、性质和应用特性,生物油的催化液化和热化学液化等制备机理、方法和技术,生物油提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和生物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理论、方法与技术。2 生物质气体燃料制备理论与技术研究热化学转化和生物化学农林木质纤维原料制备气化气、合成气、沼气、氢气等各种气体生物质燃料所涉及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气体燃料的应用基础。3、生物质固体燃料制备理论

3、与技术主要研究农作物秸秆及木质纤维转化为高效固体燃料所涉及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基础。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可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延长,但一般不超过 6 年。一般半年至一年时间为课程学习阶段,后两年至两年半(及以上)时间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阶段。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课程说明1、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程三类,要求总学分不少于 15 学分(同等学历者不得少于 18 学分) ,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 9 学分,其余为选修课程。课时要求:每个学分 20 学时。基础课、专业基

4、础课可根据课程内容和需要一般原则上可设 2 或 3 学分;专业课每门课程原则上设 2 学分。非学位课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向的要求,以及研究生原有的基础、特长及专业爱好共同商定。给研究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择的灵活性,鼓励研究生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能力。博士阶段的具体课程设置和学分如下:1)公共学位课:5 学分(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2 学分(2)第一外国语 3 学分2)专业学位课程:不少于 4 学分(1)生物质生物转化理论与技术 2 学分(2)生物质热转化原理与技术 2 学分(3)高等有机化学 3 学分(4)生物柴油制备技术 2 学分(5)生物

5、质液体燃料制备技术 2 学分3)选修课:不少于 6 学分(1)第二外语 2 学分(2)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2 学分(3)工业微生物学 2 学分(4)新型能源材料 2 学分(6)新型清洁能源 2 学分(7)高等工程热力学 2 学分(8)工程热物理 2 学分(9)应用概率统计 2 学分(10)生物有机化学 2 学分(11)环境科学与技术进展 2 学分(12)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2 学分(13)材料有机化学 2 学分2、课程说明(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2)第一外国语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3)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理论与技术要求掌握生物质热转化化学与

6、技术的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及他们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质热解、炭化、热解气化和液化等生物质热转化过程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原理与结构;催化热解的基本原理与进展;热解气化与液化的主要技术与设备;合成气的利用与热解油的催化提质等理论、方法与技术;生物基炭材料的结构、制备与应用。(4) 林产资源的生物转化要求掌握基本生物技术在林产资源开发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木材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树木提取物在微生物、酶等的作用下转化成有用化学品的原理、研究现状、应用前景。(5) 高等有机化学要求研究生从静态角度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从动态角度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历程,掌握影响反应历

7、程的诸多反应物本身的结构和反应条件等。主要内容有:共价键,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立体化学,有机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芳香烃,饱和碳原子上亲核取代反应,芳香环上的亲电和亲核反应,碳- 碳重键的加成反应,碳-杂重键的亲核加成反应,消除反应,自由基反应,分子重排反应,周环反应,有机光化学反应。(6) 生物柴油的制备技术要求掌握生物柴油的主要种类,原料来源与组分,化学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剂种类,生产工艺、设备;生物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酶催化反应机理,基因改良技术在生物催化剂中的应用;了解生物柴油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生物质能源中的地位和作用。(7)生物质液体燃料制备技术要求掌握生物质原料生物制备液体燃料过程所涉

8、及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原料预处理方法、原理与技术,木质纤维水解酶类改造、制备方法、原理与技术,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方法、机理与技术,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糖发酵方法、原理与技术,木质素综合利用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集成以及生物质液体燃料制备技术进展与趋势。五、培养方式和方法1、对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或国家的科研项目带动博士生科研工作和撰写论文。2、博士生培养工作由导师负责,指导方式采取导师指导和以导师为首的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发挥导师、指导小组和博士生三个方面积极性。指导小组应由不同学科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组成。3、课程教学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培养发

9、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格、细致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工作作风。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思想。六、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博士研究生应辅助导师担任硕士生或本科生教学工作量为 40 学时左右的教学实践(如讲部分章节课,辅导、指导实验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 。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博士生应安排到有关企事业单位参加生产实践、社会调查、科研基地工作 1-2 周。参加教学实践或生产实践(社会调查、科研基地工作)环节均须考核,但不计学分。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导师和学科组应积极要求并组织博士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培养

10、开拓与创新精神。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要写出 2 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阶段性学术论文并在学校指定档次刊物上发表,未达到者不得参加论文答辩。七、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与外语考试博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进入论文工作之前,必须进行一次综合考试和外语考试,以取得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的资格。综合考试是对博士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方面掌握情况的一次综合调查,采用笔试或口试的方式。笔试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大体应覆盖三门以上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内容。口试可组织由 5-7 名专家组成的考察小组(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教师组成)结合开题报告进行。对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课题实施方案和该博士生应具备的知

11、识结构等进行答辩。三分之二专家通过为合格。博士生一般应于入学一年后(或学位论文准备开始工作前)进行综合考试。综合考试未通过者,允许补考一次,补考仍未通过者,停止做博士论文,终止其学业。外语考试统一参加国家水平五级考试,并达到学校规定的分数。综合考试试题、答案,口试记录、评语及成绩交研究生院统一存档。八、论文工作和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博士生科学研究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开拓进取精神的重要环节。论文工作阶段应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科学实验(或科研调查、工程设计) 、撰写论文等部分。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是很重要的两个环节,研究生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论文的选题或开题的准备工作,于第三学期提出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课题组或学科组)广泛听取意见,经导师和指导小组同意,学科组审定确认后,制定论文工作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论文选题应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要反映其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应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从事论文工作期间,要定期报告论文进展,要有至少 2 篇阶段性论文在学校规定的核心等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格式要规范,论文初稿完成后,由导师审阅,召开论文报告会,发挥集体指导力量,提出修改补充意见,最后定稿后要达到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