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第1次 )作业.doc

上传人:文****钱 文档编号:7124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6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第1次 )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6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第1次 )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6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第1次 )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6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第1次 )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0 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2.5 分) 1. 过电流保护在被保护线路输送最大负荷时 ,其动作行为是( )。 A. 不应动作于跳闸 B. 动作于跳闸 C. 发出信号 D. 不发出信号 2. 发电机横差保护的作用是( )。 A. 保护定子绕组匝间短路 B. 保护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C. 保护定子绕组接地短路 D. 保护转子绕组一点接地故障 3. 距离 段保护,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比采用全阻抗继电器( )。 A. 灵敏度高 B. 灵敏度低 C. 灵敏度一样 D. 保 护范围小 4. 电流频率与方向阻抗继电器极化回路串联谐振频率相差较大时,方向阻抗继电器

2、的记忆时间将( )。 A. 增长 B. 缩短 C. 不变 D. 随电流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5. 发电机 变压器组采用公共纵联差动保护,且分支线包括在纵联差动保护范围内,这时分支线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应( )。 A. 与变压器相同 B. 与发电机相同 C. 按厂用变容量选择 D. 按分支线容量选择 6. 在运行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 )。 A. 严禁开路 B. 禁止短路 C. 可靠接地 D. 必须停用互感器 7. 对于单侧电源网络的相间短路保护,其中第二段为( )。 A.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B.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C.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D.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8. 实现输电线路纵差保护必

3、须考虑的中心问题是( )。 A. 差动电流 B. 励磁涌流 C. 不平衡电流 D. 冲击电流 9. 高频阻波器所起的作用是( )。 A. 限制短路电流 B. 补偿接地电流 C. 阻止高频电流向变电站母线分流 D. 增加通道衰耗 10. 谐波制动的变压器纵差保护中设置差动速断元件的主要原因是( )。 A. 为了提高 差动保护的动作速度 B. 为了防止在区内故障较高的短路水平时由于电流互感器的饱和产生高次谐波量增加导致差动元件拒动 C. 保护设置的双重化,互为备用 D. 为了提高差动保护的可靠性 11. 变压器励磁涌流可达变压器额定电流的( )。 A. 6 8 倍 B. 1 2 倍 C. 10 1

4、2 倍 D. 14 16 倍 12. 电流速断保护( )。 A. 能保护线路全长 B. 不能保护线路全长 C. 有时能保护线路全长 D. 能保护线路全长并延伸至下一段 13. 切除线路任一点故障的主保护是 ( )。 A. 相间 距离保护 B. 零序电流保护 C. 纵联保护 D. 接地距离保护 14. 过电流方向保护是在过电流保护的基础上,加装一个( )而组成的装置。 A. 负荷电压元件 B. 复合电流继电器 C. 方向元件 D. 复合电压元件 15. 作为高灵敏度的线路接地保护,零序电流灵敏 I 段保护在非全相运行时需( )。 A. 投入运行 B. 有选择性的投入运行 C. 有选择性的退出运行

5、 D. 退出运行 16. 相间方向过流保护的按相起动接线方式是将( )。 A. 各相的电流元件触点并联后,再串入各功率方向继电器触点 B. 同名相的电流和功率方向继电器的触点串联后再并联 C. 非同名相电流元件和方向元件触点串联后再并联 D. 各相功率方向继电器的触点和各相的电流元件触点分别并联后再串联 17. 在系统发生振荡时,距离 III 段保护不受振荡影响,其原因是( )。 A. 保护动作时限小于系统的振荡周期 B. 保护动作时限大于系统振荡周期 C. 保护动作时限等于系统的振荡周期 D. 以上都不对 18. 高频保护基本原理是:将线路两端的电气量(电流方向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以

6、( )为载波传送通道实现高频信号的传送,完成 对两端电气量的比较。 A. 微波通道 B. 光纤通道 C. 输电线路 D. 导引线 19. 在距离保护的 、 段整定计算中乘以一个小于 1 的可靠系数,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动作的( )。 A. 选择性 B. 可靠性 C. 灵敏性 D. 速动性 20. 变压器过励磁保护是按磁密召正比于( )原理实现的。 A. 电压 U 与频率 f 乘积 B. 电压 U 与频率 f 的比值 C. 电压 U 与绕组线圈匝数 N 的比值 D. 电压 U 与绕组线圈匝数 N 的乘积 21. 相差高频保护采用比较线路两端( )相位来反应对称短路。 A. 正序电 流 B. 零序电

7、流 C. 负序电流 D. 相电流 22. 发电机定时限励磁回路过负荷保护,作用对象( )。 A. 全停 B. 发信号 C. 解列灭磁 D. 解列 23. 下列保护中,较适合用于母线保护的是( )。 A. 方向距离保护 B. 高频保护 C. 电流差动保护 D. 瓦斯保护 24. 对于大型发电机,反应转子表层过热的主保护是( )。 A. 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 B. 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 C. 负序电流保护 D. 阻抗保护 25. 在操作回路中,应按正常最大负荷下 至各设备的电压降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 )进行校核。 A. 20 B. 15 C. 10 D. 5 26. 继电器按其结构形式分类

8、,目前主要有( )。 A. 测量继电器和辅助继电器 B. 电流型和电压型继电器 C. 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和静态型 D. 启动继电器和出口继电器 27. 大接地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故障点距母线远近与母线上零序电压值的关系是( )。 A. 与故障点位置无关 B. 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越高 C. 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越低 D. 零序电压为零 28. 过电流保护的星 形连接中通过继电器的电流是电流互感器的 ( )。 A. 二次侧电流 B. 二次差电流 C. 负载电流 D. 过负荷电流 29. 220kV 电网按近后备原则整定的零序方向保护,其方向继电器的灵敏度应满足( )。 A. 本线路末端接

9、地短路时,零序功率灵敏度不小于 2 B. 邻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时,零序功率灵敏度不小于 2 C. 邻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时,零序功率灵敏度不小于 1.5 D. 本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时,零序功率灵敏度不小于 1.5 30.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通常采用的补偿方式是( )。 A. 完全补偿 B. 欠补偿 C. 过补偿 D. 不补偿 31. 线路两侧的保护装置在发生短路时,其中的一侧保护装置先动作,等它动作跳闸后,另一侧保护装置才动作,这种情况称之为( )。 A. 保护有死区 B. 保护不正确动作 C. 保护既存在相继动作又存在死区 D. 保护相继动作 32. 为防止双回线横差方向保护或电流平衡保护在相

10、继切除故障时,可能将非故障线路误切除,较好的措施是( )。 A. 操作电源经双回线断路器辅助常开触点串联后加至保护装置上 B. 操作电源经双回线跳闸位置中间继电器触点串联后加至保护装置上 C. 操作电源经双回线合闸位置中间继电器触点串联后加至保护装置上 D. 操作电源经双回线合闸位置中间继电器触点并联后加至保护装置上 33. 高频阻波器的作用是( )。 A. 限制短路电流 B. 防止工频电流窜越 C. 防止高频电流窜越 D. 补偿接地电流 34. 距离保护的 I 段保护范围通常选择为被保护线路全长的( )。 A. 50%-55% B. 60%-65% C. 70%-75% D. 80%-85%

11、 35. 继电保护装置是由( )组成的。 A. 二次回路各元件 B. 测量元件、逻辑元件、执行元件 C. 包括各种继电器、仪表回路 D. 仪表回路 36. 线路发生金属性三相短路时,保护安装处母线上的残余电压( )。 A. 最高 B. 为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线路压降 C. 与短路点相同 D. 不能判定 37. 变压器差动保护差动继电器内的平衡线圈消除哪一种不平衡电流( )。 A. 励磁涌流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B. 两侧相位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C. 二次回路额定电流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D. 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型号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38. 当系统频率高于额定频率时,方向阻抗继电器最大灵敏角

12、( )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与系统频率变化无关 39. 当系统运行方式变小时,电流和电压的保护范围是( )。 A. 电流保护范围变小,电压保护范围变大 B. 电流保护范围变小,电压保护范围变小 C. 电流保护范围变大,电压保护范围变小 D. 电流保护范围变大,电压保护范围变大 40. 所谓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潜动,是指( )的现象。 A. 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不动作 B. 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动作 C. 加入继电器的电流与电压反相时,继电器动作 D. 与电流、电 压无关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00 分,共 40 题,每小题 2.5 分) 1. A 2. A 3. A 4. B 5. B 6. A 7. D 8. A 9. C 10. B 11. A 12. B 13. C 14. C 15. D 16. B 17. B 18. C 19. A 20. B 21. A 22. B 23. C 24. C 25. C 26. C 27. C 28. A 29. A 30. C 31. D 32. C 33. C 34. D 35. B 36. B 37. B 38. A 39. A 40.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