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题报告 宁波港口物流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物流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港口物流己成为带动一个港口,以及所在城市外贸增长、经济增长的动力。现代化的港口物流是使港口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上海港力争世界大港地位,宁波港迅速崛起,舟山港和长江下游港口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世人注目。 宁波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沿海港口资源得天独厚,在众多的港口,宁波港水深条件在国内首屈一 指。同时,宁波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必要支撑条件,交通集疏运网络日趋完善,物
2、流业发展基础良好。强大的腹地经济为建设宁波港口,扩大对外开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宁波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港口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服务功能,而港口物流的兴起和发展又为宁波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创造机遇。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基于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的视角,发展宁波港。根据宁波的实际情况,以港口经济带动腹地经济,发展宁波的经济。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外港口群物流系统的理论研 究 随着经济一体化与现代物流的发展, 港口作为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 , 其竞争日益激烈 , 并正在向港口群之间的竞争演化 , 港口逐渐向联盟的趋势发展。目前
3、许多国家都开始关于港口群物流系统的研究。 德国学者高兹 (Kautz, E. A., 1934)( 1984)的海港区位理论,是以腹地与海港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创立的,主要观点为海港区位主要由腹地发展所决定、腹地是海港发展最重要因素等,认为港口发展受海洋指向、腹地指向、资本指向和劳动指向的共同制约。 刘军,孙龙建 (2005)认为港口战略联盟旨在运用港口有限的核心资源,发挥自身 最强优势,更好地实现集约化经营和市场竞争战略目标。 袁艺 (2006)提出了港口合作理论,其基础是同一区域内港口群体之间存在毗邻效应。 陈剑 (2007)利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从港口物流的三个维度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
4、确定性和交易高频率性出发,说明了在港口物流的三种交易模式,联盟模式是最合理的选择。封学军 , 韩臻聪 (2007)指出港口物流联盟有横向联盟、纵匀联盟两种类型。 顾亚竹 (2008)又提出混合模式和合作研究与开发物流模式。 1 (2) 国内外港口群物流系统的实证研究 随着经济一体化与现代物流的发展, 港口作为物 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 , 其竞争日益激烈 , 并正在向港口群之间的竞争演化 , 港口逐渐向联盟的趋势发展。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始关于港口群物流系统的研究。 港口群与腹地 的 研究 麦尔 (Mayer)(1957) 率先探讨了港口之间的陆向腹地竞争 和 对水 -港 -陆综合费用优势的综合分析。
5、 德国学者高兹 (Kautz, E. A., 1934)( 1984)的海港区位理论,是以腹地与海港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创立的,主要观点为海港区位主要由腹地发展所决定、腹地是海港发展最重要因素等。 斯莱克 (Slack) (1990)等人的研究表明 :一些港口由于解除了政府管制,加强与铁路的协作从而强化了原有的区位优势,腹地得到扩展 ;另一些港口却失去了原有的腹地。 黄维忠,叶开祥 (2005)通过将港口所在区域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个体,系统地分析了对港口发展产生影响的要素,具体分析了长三角港口群,提出了提升长三角港口群竞争力的腹地战略。汪玲 (2005)将产业集群的概念运用到港口研究中来界定港口集
6、群和内部竞争,并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来鼓励内部竞争,从而探讨了如何提高港口群的效益。 徐葭 (2007)通过定性、定量两种分析方法,研究了长三角地区港口 -腹地经济的发展现状,挖掘了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深入探讨了长三角地区港口群整合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关系。 港口 区域发展的 研究 现阶段,港口如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提高竞争实力,合理分工并且广泛合作,进而形成与区域经济匹配协调发展的港口竞合关系,成为时下的新研究热点。 汪玲 (2005)将产业集群的概念运用到港口研究中来界定港口集群和内部竞争,并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来鼓励内部竞争,从而探讨了如何提高港口群的效益。 李南 (200
7、6)认为港口生态系统是由港口企业、港口用 户、供应商和市场中介所构成。而港口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港口产业集群和港口战略联盟。袁艺 (2006)通过分析港口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原因及港口产业集群的模式,认为构建港口群产业集群可获取规模优势,从而降低港口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促进港口群的创新与发展。朱超 (2007)以模糊系统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港口规模、结构和效率协调性测度模型,用以分析了日照港区域经济与协调发展的关联关系。 吕杨( 2010) 分析总结了港口群演化与整合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 , 提出对我国港口群发展与整合的建议。 马祖毅( 2000)通 过分析宁波港的港口现状、发展
8、与港口环境的关系,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港口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就如何加强港口环境保护提出了思路及设想。 巫汝春( 2008)从物流能力的角度出发,2 建立物流能力评价模型,采用 AHP, GRA方法对国内 8大港口进行分析,研究提高我国物流能力的对策。 高林( 2009)对 纽约 新泽西港口群 、 欧洲海港组织 和东京湾港口群 进行类比分析研究, 对于 国外 港口群协调建设的大胆尝试,为我国的港口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李春福( 2009) 认为 “ 港航强市 ” 是宁波发展的既定战略,通过 SWOT 分析, 有助于更好发挥优势 、 克服不足 、 利用机会 、化解威胁,并制
9、定宁波港发展战略对策 。 黄维忠,叶开祥 (2005)通过将港口所在区域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个体,系统地分析了对港口发展产生影响的要素,具体分析了长三角港口群,提出了提升长三角港口群竞争力的腹地战略。 崔建新 (2006)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用来研究长三角港口群拥挤度与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 徐葭 (2007)通过定性、定量两种分析方法,研究了长三角地区港口 -腹地经济的发展现状,通过模型的使用以及数据的采集、分析,进一步深入探讨了长三角地区港口群整合与腹地经济之间 的关系。 王宪明 ( 2008)认为 由于日本东京湾内港口群职能分工合理,使得狭小的港湾内云集了 6个世界级的大型港口。通过对
10、其发展过程及职能分工经验进行研究,结合对我国环渤海港口的基础与优势分析,提出了环渤海港口群的职能分工及战略构想。 李雁 , 陈颖彪 , 周倩仪 (2009)阐述了珠三角港口群和长三角港口群的区位特征和区内竞争合作机制,并应用 GIS 空间分析技术,对比分析了长珠港口群及其腹地发展状况和竞争力强弱 。 并综合分析结论,提出宏观调控港口的竞合战略,对港口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汪晓霞( 2009) 以长三角港口群为例,运用物流管理和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分析与阐述。同时提出对策和建议。 纵观世界主要港口的发展趋势 , 第二代港口仍是
11、当前港口发展的主流 , 随着经济全球化 、 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 , 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向第三代港口转型 , 并且 正在向国际化 、 规模化 、 系统化的趋势发展。而 世界港口物流 也朝着 “虚拟链 ” “一体化”“职能港”“大物流”的方向发展。 3.参考文献 1徐葭 .长三角港口群的资源整合及其对腹地经济促进作用的研究 D.上海 :上海海事大学, 2007. 2陈剑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港口物流联盟模式分析 J.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1). 3封学军 .从博弈论看港口物流联盟的必要性 J.水运管理, 2007(4). 4高兹 .海港区位论 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
12、1984. 5袁艺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环渤海港口群发展模式研究 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 2006. 6韩臻聪 .论企业物流战略联盟的建立 J.现代管理科学, 2007(9). 3 7顾亚竹 .港口物流园区联盟问题探讨 J.物流科技, 2008(8). 8崔建新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 2006. 9朱超 .港口规模、结构和效率协调发展分析 J.港工技术, 2007(l). 10李南 .港口协同竞争的战略趋势 J.综合运输, 2006(7). 11黄维忠 .港口经济研究 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12叶开祥 .长江
13、三角洲港口群的经济腹地战略 J.集装箱, 2005(2). 13汪玲 .港口集群的内部竞争 J.中航海, 2005(3). 14巫汝春 .港口物流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D.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15吕杨 .港口群演化与整合研究综述 J.港口科技, 2010(7). 16高林 .国外港口群模式 J.中国水运报, 2009(1). 17李雁 , 陈颖彪 , 周倩仪 .珠三角港口群及长三角港口群的分析与对比 J.物流技术,2009(5). 18门峰 .现代物流概论 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19李春福 .“港航强市”战略下宁波港发展研究 J.北方经济, 2009(2).
14、 20汪晓霞 .长三角地区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J.现代商业, 2009(1). 21王宪明 .日本东京湾港口群的发展研究及启示 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 2008(1). 22马祖毅 .宁波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J.交通环保, 2000(6). 23刘军,孙龙建 .港口战略联盟 -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的应用 J.物流技术, 2005(10). 24Mayer, H.M. The Port of Chicago and the St. Lawrence SeawayM.Lloyds of London, 1957. 25Slack B. Inter modal transportation
15、 in North Americ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land load centersJ. Professional Geography, 1990(42).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 长三角港口群物流系统的发展状况 (宁波港口物流在长三角物流系统中的地位 ) 1.1 长三角港口群物流系统的发展状况 1.2 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 1.3 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 1.4 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的劣势 2 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的发展模式 3 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的策略 3.1 省内物流 3.2 政策支持 4 3.3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4 港口
16、管理水平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施方案:主要将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学位论文数据库和 EBSCO 等查找相关的文献,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通过对 港口物流的 大量 调研和研究,找 出 问题,提出对策 。 最后阶段,通过自身在外贸行业的 实习,关注长三角港口群相关问题及宁波港进行调研,获取到第一手资料信息,获得相关的经验和实践能力,更好的做出研究。 进度安排: 第 6 学期 19-20 周至第 7 学期第 1-5 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 7 学期 6-12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 7学期 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 7 学期 15-20 周:开始写作 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 7 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 8 学期第 1-2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 8学期第 3-6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 8 学期第 7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第 8 学期第 9-11 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