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780468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花夕拾》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朝花夕拾》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朝花夕拾》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朝花夕拾》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朝花夕拾复习1、 狗 猫 鼠主要内容狗猫鼠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取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鲁迅先生在文中阐述他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其实这些原因与一类人的行为,性格很相像,例如写猫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够,就不甘心一样,如果别人犯了什么错,受到批评,说不定那种人就会在某个角落里偷偷地奸笑。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

2、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狗猫鼠代表了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三个阶层。狗 猫 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慨,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狗猫鼠的寓意非凡,同时也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就是爱憎分明的,为其今后成为文坛巨匠提供了良好的本质基础。 狗猫鼠是一篇在现

3、实问题的直接激发下近似杂文的作品,这是针对“现代评论派”那些绅士们而写的,着重在给“媚态的猫”画像。鲁迅一向对“奴性十足”的奴才深恶痛绝,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现代评论派”文人的“媚态的猫”式的嘴脸。这是文章有明确的针对性,论战性很浓。狗猫鼠的主旨: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2、 阿长与山海经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

4、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文章前半部分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大字形”难看睡相等,写我最初不喜欢她,不大佩服她。后来发现是她谋害了我的隐鼠,我对她开始怨恨。后半部分写我对长妈妈感情的变化,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其实,全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总的来说,我对长妈妈的感情是缅怀、祝福,说明我对她感情很深。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阿长与山海经主旨

5、: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书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和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3、 二十四孝图主旨: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 二十四孝图 的感受,揭示封建2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针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4、 五猖会主旨:是朝花夕拾中的第四篇,主要记叙“我”对儿时

6、急切盼望观看迎赛神节的急切心情及父亲逼“我”背诵鉴略时“我”的痛苦感受五猖会记叙了迎神赛会的习俗,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摧残。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5、 无常文章描述了作者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 常” 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 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 实中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了当时心境寂寞悲凉的作者些许的安慰。

7、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6、 父亲的病文章重点回忆了鲁迅儿时 “名医”为人们 (包括他的父亲) 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他们在乎的只有那些身外之物-钱。为了钱,他们竟然对已经死去的人开高达 200 大洋的医药方,还说这只是小病,马上就会好的!

8、 就这样,他们果然治死了很多人(包括鲁迅父亲 )。父亲被“名医”-那些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这篇文章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同时也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圆而胖的名医这个反面人物坏在“瞒“病人。不告诉病人具体症状,只是模棱两可地说他明白了,其实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病人已经没有脉了,他还是从从容容的,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惯骗。他还自己为自己造“传说“(总不可能是病家造的传说吧?),造舆论;把自己和真正的名医叶天士先生相提并论,只为了给大家造成错觉。实在没辙治好周伯宜(鲁迅父亲)的病之后,便拉陈莲河来替罪,自己脱身了

9、,如文中所说:“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以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陈莲河原名何廉臣,当时绍兴的中医,鲁迅先生为了表达对他的恨意,把名字颠倒,说明这个人颠倒黑白不分是非。这个反面人物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江湖骗子。周伯宜生命垂危之际仍旧泰然,说明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他“巧妙“地使用连环套诈骗周家,第一套药引,蟋蟀也就罢了,还是什么“原配“,岂不是可笑至极?第二套药丸:鲁迅先生小时候也不知道这药丸的“精妙“,因为这本身就不能拿来治病。第三套:点在舌尖的“神丹“,其实也没有什么神奇,到这里,周伯宜已经开始怀疑陈莲河的医术了,摇头是因为实

10、在太贵。第四套:前世的事。这完全就是瞎扯了,公然的欺骗。周伯宜可以看出已经不再信任陈莲河了,于是摇了摇头。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 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表明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3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上述 7 篇作品(包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11、。 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 后改名为雷电学校) 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琐记中有一个:衍太太”:鲁迅笔下的第一位女性仇敌 书中的话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 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藤野先生作者在

12、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写先生向“ 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鲁迅喜爱藤野先生的

13、原因。主旨: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范爱农范爱农是一个知识青年,他其实也有是有一份爱国的心的,但就是在长期的压抑中,让他们没有办法说出口,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是一个内心爱国,有进步的思想,追求自由平等,但因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及封建主义的压迫,无法表达内心的新青年。人物性格和事例:一、同乡会争执,初识爱农, 表现他的冷静、深刻 . 二、酒楼叙旧.表现爱农找不到革命之路的苦闷. 三、报馆案风波,革命令人失望, 爱农陷入更凄苦的境地. 4四、爱农之死主旨: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