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次我选择的题目是第一章、第五章、第七章。第一章、结合我国当前国情,谈谈你对我国环境问题成因及对策的看法答: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围绕人类的大问题之一,也是当代全球所关注的焦点,甚至已成为制约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最近 20 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 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根据中国环境保护 21 世纪议程和1996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中国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1、大气环境 2、水资源和水环境 3、固体废弃物 4 环境噪声 5、乡镇工业污染排放 6、土地资源 7、草原资源 8
2、、森林资源 9、近海环境 10、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 11、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海洋污染、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人类共同遗产与国际公域破坏等方面。从自然科学层面考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地关系恶化。而从人类社会的制度构建层面考察,政治和经济学家则普遍认为,当决定使用环境资源的对策人物忽视或低估环境破坏给社会造成的代价时就会出现环境为题。综上,环境问题的成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1、 市场失灵。第一,环境的成本外部化。第二,对生态系统估值不当。第三,产权界定不清。2、 政策失误。3、 科学不确定性。4、 国际贸易的影响。结合我国
3、国情,我国环境问题的对策如下:(一) 、国家。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建立健全环境监控体系,加强环境监管,严惩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3、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法律意识。4、鼓励企业生产和使用环保产品。5、加强宏观调控,采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二) 、企业。1、经济发展方式从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2、依靠科技,推行清洁生产,消除污染。3、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4、加大环保投入。(三) 、个人。1、树立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法律意识,积极宣传节能减排的
4、重要性。2、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拒绝在街头、露天烧烤,不焚烧废弃物,不乱扔垃圾。3、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因此,对于每一个社会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第五章、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 21 世纪,人口数量不断上升,耕地逐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请结合保护耕地的必要性谈谈我国耕地保护的法律规定。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耕地则是基础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以占世界 7%的耕地养育着世界 22%的人口。耕地问题是我们国家的大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前途和
5、命运。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原料主要来源于耕地。其次,耕地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耕地为农村人口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保障,是城市居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我国是有 12 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仅 1.59 亩,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4%,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减少。所以,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采取世界上最严格的措施,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稳定一定的耕地面积,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否则,别无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该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6、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中华人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通过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安排使用土地,严格控制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从而保证耕地数量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位罚金。 ”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
7、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耕地保护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这些规定是保护耕地的强制力,是解决耕地问题的根本措施。最后,希望像抓计划生育工作那样,把土地管理工作抓好。认真执行土地法 、 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业法 ,加大执法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土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第七章、以“中国与国际环境法”为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答:首先我觉得应该先明确什么是国际环境法,国际环境法是调整国际自然环境保护中的国家间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当代国际法中的一个新领域。
8、国际环境法具有调整范围的全球性、调整方法的综合性、法律理念生态性及法律规范技术性的特征。 其次,现如今的国际环境法在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国家经济利益的差别与矛盾、发展中国家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国际规则月标准均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传统境界学理论与全球环境问题的脱节等。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面临这些矛盾时仍需要很好地机制来解决。中国身为发展中国家中的较大国家,在国际环境问题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环境保护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国际环境合作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严峻的环境状况对加强国际环境合作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部分国际环境问
9、题得到改善,但绝大多数全球环境问题仍呈持续恶化之势;区域环境问题日渐突显,跨界环境摩擦不断上升;环境问题与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关系愈加紧密;新的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并逐步成为重要的国际环境问题。此外,我们还面临着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全球环境的严峻形势对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需要各国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环境大国与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领域国际合作,并取得长足进展。在多边环境合作过程中,中国坚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积极参与,加强对话,共谋发展。截至目前,已加入 22 项环境公约、7
10、 个议定书、5 个修正案,内容涉及大气、危险废物、自然保护和陆地生物资源等各方面。中国的双边环境合作也不断拓展和深化,截至今年 5 月,中国已同美国、日本等 40 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环境保护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同 9 个国家签署了核安全合作双边协定或备忘录,中国双边环境合作伙伴遍布全球各大洲,合作范围涵盖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安全等所有重要领域。双边环境合作已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区域环境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环境问题逐渐成为许多跨区域合作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区域环境合作中始终坚持“睦邻、安邻和富邻”政策,大力加强和推动与周边国家或相关地区的合作,参与区域合作机制化建设。 中国在与国际环境法相接触摩擦的过程中,渐渐地产生了一种适应我国国情的处理措施,求同存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渐渐地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理论。我也相信,中国在与国际环境法的接触中,会越来越融洽,中国的作用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