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线三等角”基本图形解决问题三角形相似在整个初中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学习三角形相似形时,我们从复杂图形中分离出基本数学模型,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化繁为简的效果。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线三等角”的数学模型,所谓“一线三等角”是指在一条直线上出现了三个角相等。所以,只要见到一条直线上出现了三个等角,往往都存在这样的模型,也会存在相似三角形,当出现了有相等边的条件之后,相似就转化为全等了,综合性题目往往就会把相似和全等的转化,作为出题的一种形式,需要大家注意。本文将重点对这一基本图形进行探讨。通过对题目的有效分解,打破同学们对综合题的畏惧心理,让同学们加深对于题目条件的使用:
2、条件用完,即使题目没有求解完毕,也得到相应的分数,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在这个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解题,并加强题后反思,培养他们解题的能力。一、知识梳理:(1)四边形 ABCD 是矩形,三角板的直角顶点 M 在 BC 边上运动,直角边分别与射线 BA、射线 CD 交于 E、F,在运动过程中,EBMMCF.(2)如图 1:已知三角形 ABC 中,AB=AC,ADE=B,那么一定存在的相似三角形有ABDDEC.如图 2:已知三角形 ABC 中,AB=AC,DEF=B,那么一定存在的相似三角形有DBEECF.(图 1) (图 2)二、 【例题解析】【例 1】(2014 四川自贡)阅读理解:
3、如图 1,在四边形 ABCD 的边 AB 上任取一点 E(点 E 不与点 A、点 B 重合) ,分别连接ED,EC,可以把四边形 ABCD 分成三个三角形,如果其中有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就把 E 叫做四边形 ABCD 的边 AB 上的相似点;如果这三个三角形都相似,我们就把 E 叫做四边形ABCD 的边 AB 上的强相似点解决问题:(1)如图 1,A=B=DEC=55,试判断点 E 是否是四边形 ABCD 的边 AB 上的相似点,并说明理由;(2)如图 2,在矩形 ABCD 中,AB=5,BC=2,且 A,B,C,D 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网格中32 1FEDAB M C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
4、)的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试在图 2 中画出矩形ABCD 的边 AB 上的一个强相似点 E;拓展探究:(3)如图 3,将矩形 ABCD 沿 CM 折叠,使点 D 落在 AB 边上的点 E 处若点 E 恰好是四边形 ABCM 的边 AB 上的一个强相似点,试探究 AB 和 BC 的数量关系【练习】1、 已知矩形 ABCD 中, AB=3,AD=2 ,点 P 是 AB 上的一个动点,且和点 A,B 不重合,过点 P 作 PE 垂直 DP,交边 BC 于点 E,设,PA=x,BE=y,求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 x 的取值范围 .2、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
5、尺的锐角顶点与 A 重合,并将三角尺绕点旋转,当 M 点旋转到BC 的垂直平分线 PQ 上时,连接 ON,若 ON=8,求 MQ 的长.3.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m(m 是大于 0 的常数),BC=8,E 为线段 BC 上的动点(不与BC 重合).连接 DE,作 EFDE,EF 与射线 BA 交于点 F,设 CE=x,BF=y,(1)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2)若 m=8,求 x 为何值时,y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若 ,要使DEF 为等腰三角形,m 的值应为多少?1 FAB CDE【例 2】等边 ABC 边长为 6, P 为 BC 边上一点, MPN=60,且
6、PM、 PN 分别于边 AB、 AC交于点 E、 F.(1)如图 1,当点 P 为 BC 的三等分点,且 PE AB 时,判断 EPF 的形状;(2)如图 2,若点 P 在 BC 边上运动,且保持 PE AB,设 BP=x,四边形 AEPF 面积的 y,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3)如图 3,若点 P 在 BC 边上运动,且 MPN 绕点 P 旋转,当 CF=AE=2 时,求 PE 的长.图 1 图 2 图 3分析过程:(1)EPF 为等边三角形. (2)设 BP=x,则 CP6x.由题意可 BEP 的面积为 . CFP 的面积为 .ABC 的面积为 .23
7、8x23(6)x9设四边形 AEPF 的面积为 y. = .93y2x2(6)x25393x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为 3x6. (3)可证EBPPCF. .设 BP=x,BPECF则 . 解得 . PE 的长为 4 或 . (6)8124,x23【练习】.如图,在 ABC 中, AB=AC=5cm, BC=8,点 P 为 BC 边上一动点(不与点 B、 C 重合) ,过点 P 作射线 PM 交 AC 于点 M,使 APM= B;(1)求证: ABP PCM;(2)设 BP=x, CM=y求 y 与 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当 APM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 PB 的长(4)
8、当点 是 的中点时,试说明 ADE 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DBCAB P CM【例 3】在 中, 是 AB 上的一点,且 ,点 PABCOBCA,3,4,90o 52ABO是 AC 上的一个动点, 交线段 BC 于点 Q, (不与点 B,C 重合) ,已知 AP=2,求 CQOPQ【练习】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 是 AB 边上的一点,E 是在 AC 边DBCA,90o上的一个动点, (与 A,C 不重合) , 与射线 BC 相交于点 F.FE(1)、当点 D 是边 AB 的中点时,求证:(2)、当 ,求 的值mBAFE【例 4】如图,抛物线 y=ax2+bx+c 经过点 A(3,0),B
9、(1.0),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 P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点,设PAC 的面积为 S,求 S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 P 的坐标;(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 D,DEx 轴于点 E,在 y 轴上是否存在点 M,使得ADM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 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2+2x3;(2)S 有最大值 ,点 P 的坐标为( , ) ;82723415(3)M 的坐标为(0, )或(0, )或(0,1)或(0,3).2327课后作业:1. 已知:如图,在 ABC 中, , ,点 D 在边 AB 上, ,5ACB6ABE点 E 在边 BC
10、 上又点 F 在边 AC 上,且 BEF(1) 求证: FCE EBD;(2) 当点 D 在线段 AB 上运动时,是否有可能使EBFCS4如果有可能,那么求出 BD 的长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2. 如图,在 ABC 中, AB=AC=5, BC=6, P 是 BC 上一点,且 BP=2,将一个大小与 B 相等的角的顶点放在 P 点,然后将这个角绕 P 点转动,使角的两边始终分别与 AB、 AC 相交,交点为 D、 E。(1)求证 BPD CEP(2)是否存在这样的位置, PDE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BD 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 如图,在 ABC 中, AB=AC=5, BC=6,
11、P 是 BC 上的一个动点(与 B、C 不重合), PE AB与 E, PF BC 交 AC 与 F,设 PC=x,记 PE= , PF=1y2(1)分别求 、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1y2(2) PEF 能为直角三角形吗?若能,求出 CP 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 如图,在 ABC 中, AB=AC=5, BC=6, P 是 BC 上的一个动点(与 B、C 不重合), PE AB 与 E, PF BC 交 AC 与 F,设PC=x, PEF 的面积为 y(1)写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不必证明;(2)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 x 的取值范围;(3)若 PEF 为等腰三角形,求 P
12、C 的长。CPEABFCPEABDCPEABFAB CDEF5. 已知在等腰三角形 中, , 是 的中点, 是 上ABC4,6ACDEBC的动点(不与 、 重合) ,连结 ,过点 作射线 ,使 ,射线DEFA交射线 于点 ,交射线 于点 .DFEFH(1)求证: ;(2)设 .,xy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B求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 的定义域.yx6. 已知在梯形 ABCD 中, AD BC, AD BC,且 AD5, AB DC2(1)如图 8, P 为 AD 上的一点,满足 BPC A求证; ABP DPC求 AP 的长(2)如果点 P 在 AD 边上移动(点 P 与点 A、 D 不重
13、合) ,且满足 BPE A, PE 交直线 BC 于点 E,同时交直线 DC 于点 Q,那么当点 Q 在线段 DC 的延长线上时,设 AP x, CQ y,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当 CE1 时,写出 AP 的长(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HABC DEFCDABP答案:1. 解:(1) AB=AC B= C BED+ DEF= C+ EFC=90又 BED= EFCBDEF FCE EBD(2) BD=x, BE= ,35x356 FCE EBD 若 2)(BDESFCEBDFCS44)356(2x18x BD 不存在3165x2. 解:(1) AB=AC B= C D
14、PC= DPE+ EPC= B+ BDP EPC = BDP ABD DCE(2) DPE= B 90若PDE=90,在 Rt ABH 和 Rt PDE 中cos ABH=cos DPE= 53PEDAH53PCB PC=4 512若PED=90在 Rt ABH 和 Rt PDE 中cos ABH=cos PED= 53DB3 PC=4 (舍去)5320D综上所述,BD 的长为 13. 解:(1) 、 524)6(541xy xy3(2) FPE= B 90若 PFE=90,在 Rt ABH 和 Rt PFE 中cos ABH=cos FPE= 5PEFAH12y5324x172x若 PEF=
15、90,在 Rt ABH 和 Rt PFE 中cos ABH=cos FPE= 3B 3512y524xx CPEABDHCPEABDHCPEABFHCPEABFH4. 解:(1) PEB EPC(2) PC=x , ,PF34)6(5xE)6(2514xEPH )(7321Hy即 x6752)0((3)当 PE=PF 时, EPC PEB, PC=BE=x, 5649x当 PE=EF 时, ,cos EPH=cosB, PFH32153)6(2x4108当 FE=PF 时, , cos FPM=cosB, )6(52xEM3x2综上所述, PC 的长分别为 、 、49310825. 解:(1) , ABCCDEFAH又 , EDFH(2) ,A 是 的中点, , ,又 63,4xB当 点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时, , HB4xBH9当 点在线段 上时, ,A3x过点 作 DG AB,交 于点 DCG , 12GB,2D当 点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时, , HABHF942yx1890924xy当 点在线段 上时, , HABHBFGD942yxCPEABFGHM81942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