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 高考文科解题技巧 +新史观+二轮通史网购地址 http:/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必修 123 选修 1234 解题技巧 +新史观 +通史 776 页 135 万字图片若干 包邮 135 元。该教程可有效提高高考成绩。 购书网店 http:/ 联系人冯红玲老师 电话 18937064642历史二轮专题(专题版)专题一 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第 1 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2015.吉林省实验中学第二次模拟甲骨文有以形表意的特征。图 7 中的“城”字中间的方形小框,表示城四周的城墙, 表示城楼,为士兵守护之意;“邦”字下边的“田”字,代指疆域土地,上半部分的象形符
2、号,是标示疆界范围的界标。从这两个字的结构和含义可以看出, “城邦”的含义和主要功能是 A一定区域范围内统治管理中心 B具有对外防御能力的军事基地C强化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中心 D土地和军队是国家财富的来源1.A【答案解析】A 依据题干的解释可以得出城邦为政治中心,在中国古代城市大多首先是以政治或者军事中心的职能为主,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加。2.2015.北京丰台高三期末下图是 1954 年在江苏丹徒出土的青铜器簋,内有铭文 120 余字,记述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此文物可用于研究A 甲骨文 B 宗法制C 分封制 D 郡县制2.C【解析】本题
3、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册封矢为宜侯”所反映的制度只能是分封制,而不是宗法制、郡县制,内有“铭文”而不是甲骨文,所以此文物用于研究分封制。3.(2015广东揭阳一模)12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在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 ”这里描述的是( )A行省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3.C【解析】行省制是元朝中央管辖地方的制度,地方大权多收归中央,故 A 项错误;宗法制解决家族内权位财产的继承问题,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王室之下有几级封君即诸侯王,
4、诸侯王对周王室称臣,对自己管辖的小区域而言,是世袭的长官和地主,关键字“封” ,指向了“分封制”。故 C 项正确;郡县制是秦朝管辖地方的制度,郡县长官不能世袭,故 D 项错误。4.(2015广东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12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同构观念C尊卑等级意识 D以民为本思想4.B【解析】通过材料中“国”和“家” 、 “君”和“父母”的关系,没有谈到嫡长子继承制等宗法制度的有关内容,故 A 项错误;“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 ,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 “君子之
5、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讲到的是家国同构的观念,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国等同于家,没有提到尊卑问题,故 C 项错误;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 高考文科解题技巧 +新史观+二轮通史网购地址 http:/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必修 123 选修 1234 解题技巧 +新史观 +通史 776 页 135 万字图片若干 包邮 135 元。该教程可有效提高高考成绩。 购书网店 http:/ 联系人冯红玲老师 电话 18937064642材料主要谈的事国与家的关系,没有体现以民为本,故 D 项错误。5.2015.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期末 “西周的宗法制与领主分封互为补充,是城邦奴隶制向统一的封建古代国
6、家过渡的必然产物。 ”可见,宗法制A.以分封制为政治基础 B.是古代城邦政治的产物C.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形成 D.标志着封建社会的确立 5. C 【解析】 结合材料中“是城邦奴隶制向统一的封建古代国家过渡的必然产物”和所学可分析出,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我国古代并未形成城邦政治;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战国时期。6.2015.杭州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 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 、 “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心”相对应的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6.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题
7、干中“天下归周” 、 “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分别与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相对应。 原文为“ 周公吐哺 ,天下归意思是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所以 D 正确。7.2015.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7.B【解析】材料选自钱穆的 中国历史研究法,前半句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即之前的分封制度,后半句指的是秦始
8、皇实行郡县制度,考查了郡县制的重要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8.2015.福建三明一中第二次月考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 2000 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8.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始皇帝嬴政,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说明秦始皇创立的制度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这
9、种制度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本题选择 B 项。9.2015.河南郑州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 史记记载:“(始皇三十二年)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水利建设 B发展小农经济 C强化中央集权 D遏制诸侯势力9.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秦统一后,采取消除各种军事上的隐患,方便了交通和水利的建设,防止原有六国的军事设施如城郭、险塞等,被各国贵族用来作为反秦的据点或屏障。10.2015河北邯郸高三质检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 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
10、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由此可知春秋时期A分封制完全被县邑制取代 B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C各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D天子不再直接统治臣民10.B【解析】依据所学,春秋时期,县制才刚刚出现,故 A、C 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说明这时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故 B 符合题意;D 项说法错误,分封制下,天子也不直接统治臣民。所以应选 B。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 高考文科解题技巧 +新史观+二轮通史网购地址 http:/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必修 123 选修 1234 解题技巧 +新史观 +通史 776 页 135 万字图片若干 包邮 135 元。该教程可有效提高高考
11、成绩。 购书网店 http:/ 联系人冯红玲老师 电话 1893706464211.2015江苏扬州高三期末“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 )A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 B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C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 D汉朝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A【解析】根据材料中“非常关心亲族关系 ”, “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等信息可知,题干描述了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所形成的宗法观念,故 A 项正确;“家天下”时代
12、开启于夏朝,故 B 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形成与题意无关,故 C 项错误;儒家倡导的 “纲常名教”是宋明时期的理学,故 D 项错误。12.2015.浙江杭州七校期末联考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1.C【解析】根据题干中“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 ,可知,之前世卿世禄的制度遭到破坏,即贵族政治遭到破坏,所以 C 正确。A 项分封制开始瓦解,是在春秋时期;B 项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萌芽于战国后
13、期,正式确立于秦朝;D 项察举制度逐渐形成,是在汉朝,但与题干内容没有联系。13.2015.福建泉州五校联考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 负责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 B政府 拥有了最 终政务决策权C皇权受到政府制约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13.A【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皇帝是政府中的一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三省六部的制约,故 C 项符合题意。A 项说法不符合题意,皇权受到了制约而不是得到强化;最终决策权实质上还掌握在皇帝手中,B 项不符合题意;D 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答案为 C。14.2015.
14、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14.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的基础知识掌握,宋代的中书门下是最高的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15.2015.福建三明一中第二次月考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 时期 西汉 唐高宗时 元成宗时 清康熙时全国人口(丁) 5959 万 5238万 5816万 2459 万官员 7500 人 13465 人 22500 人 27000 人官民之比 17945 13927 12613 1911A古代中国实行
15、专制集权制度 B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C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D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15.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官民比例中可以看出官员在人口中的比重逐渐提高,这说明国家要养活越来越多的官员,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故选 D,A、C 材料无从体现,B 项说法错误,明显不符合题意。16.2015.湖北荆门高三调研汉武帝于公元前 106 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官,内容有:“强宗豪右,田宅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 高考文科解题技巧 +新史观+二轮通史网购地址 htt
16、p:/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必修 123 选修 1234 解题技巧 +新史观 +通史 776 页 135 万字图片若干 包邮 135 元。该教程可有效提高高考成绩。 购书网店 http:/ 联系人冯红玲老师 电话 18937064642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两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这主要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B王国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C皇帝加强对基层百姓控制 D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16.A【解析】从材料中可分析出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刺史,负责监督地方豪强、贪污受贿等,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上的控制。故选A 项
17、。17.2015.四川德阳高三第一次诊断有学者指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相调适的产物。文中的“州政阶段”主要是指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17.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迁:秦汉是推行郡县丙级制,是郡政阶段;魏晋至宋,在郡之上设置了州,是州政阶段;元自明清,元朝设置行省制度,为后世所沿袭,是省政阶段。18.2015福建厦门高三质检 廿二史札记宋史记载 :“自太师及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若孙曾任宰执及现任三 少使相者,荫三人 ;曾任三少及侍御史者,荫一人。一人人仕,则子孙亲
18、族俱可得官。 ” 材料反映的恩荫制度源于A.世官制 B.三公九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18.A【解析】 “世官制” 就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材料中“荫子若孙,一人人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的信息可以得出是世官制,故 A 项正确;B 依靠门第选官;C 属于推举选官;D 依靠考试选官。192015广东湛江一模隋朝科举制度规定,考生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一律平等,按考试成绩录用为国家官员。这反映了当时推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稳定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基础C扩大入仕之途,加强统治基础 D打破特权垄断,提高专制政体A【解析】从题干中“考生不分民族、出
19、身和地位,一律平等,按考试成绩录用为国家官员”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推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稳定,故 A 项正确;B、C、D 项表述虽然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C、D 项错误。20.2015.山东滨州市高三期末研究者指出,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也在于其“下降”型流动。对科举制“上升”和“下降”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央加强了对选官的控制 B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C提高官员群体的文化素质 D平衡官员来源的地域分布9.B【解析】中央加强了对选官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只符合“上升”型流动,故 A 项错误;寒门学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跻身社会上层,富
20、家子弟如果不学无术,社会地位也会下降,符合科举制“上升”“下降”型流动,故 B 项正确;科举制提高官员群体的文化素质,只符合“上升”型流动,故 C 项错误;科举制公开以才学选拔官员,不会受地域分布的影响,故 D 项错误。21.2015福建省莆田一中等三校期末联考唐代张九龄担任宰相时有条用人原则“不历州县不拟(拟定为)台省(中央部门官员)”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这一原则A杜绝了以门第选官的现象 B符合唐朝中央制定政策的流程C体现了科举制选官的特性 D有利于提高唐朝官员的素质D【解析】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 ”要求中央选官有一定的州县工作经历,为缺乏实际行政经验的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
21、提高行政能力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唐朝官员的素质。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 高考文科解题技巧 +新史观+二轮通史网购地址 http:/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必修 123 选修 1234 解题技巧 +新史观 +通史 776 页 135 万字图片若干 包邮 135 元。该教程可有效提高高考成绩。 购书网店 http:/ 联系人冯红玲老师 电话 1893706464222.2015湖北荆门高三元月调研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 B儒
22、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C 解析: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表明选官制度不受门第影响;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为门第等级,士族世袭政治特权;该变化表明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AB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选C项。23 (2015广东湛江一模) “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文中的“朕”是指(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23.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皇权,明太祖以宰相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以期“权
23、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故 A、B、C 项错误,D 项正确。24 (2015广东惠州一模)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生,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令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科举制度的成熟C贵族制度的衰落 D专制皇权的强化24.D【解析】明朝严令禁止皇室与大臣联姻,目的是防止大臣与皇室勾结,威胁皇权,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无关,故 A 项错误;明清八股取士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衰落,故 B 项错误;明朝皇室贵族仍然是特权阶层,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故 C 项错误;严禁通婚反映出皇帝对大臣控制的加强,实际上体现出专制皇权的强化,故 D 项正
24、确。25.2015.福建泉州五校联考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 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 一时。 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 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B【解析】A 项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 A 项。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不是取代六部;材料中不是论述首辅权力,故 C 和D 项与史实不符合,材料中的所说的首辅权利来源于皇帝,皇帝信任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是皇权的集权不断加强,故本题选择 B 项。 。26.2015.福建三明一中第二次月考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
25、“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 B C DC【解析】根据题意, “收敛性”是明清时期的特点,各选项中第项是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项是明初朱元璋时的措施;第项是清雍正帝时的措施;第项是明清的海禁政策,据此本题 符合明清时期的选 C 项。27.2015.北京石景山区高三期末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指出,皇帝对官员常有一种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离不开
26、官员;另一方面,他又近乎本能地认为帝国的事情会坏在这帮家伙手里。下列哪些属于皇帝为了避免“帝国的事情会坏在这帮家伙手里”而采取的措施汉武帝设中朝 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 元朝设中书省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 高考文科解题技巧 +新史观+二轮通史网购地址 http:/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必修 123 选修 1234 解题技巧 +新史观 +通史 776 页 135 万字图片若干 包邮 135 元。该教程可有效提高高考成绩。 购书网店 http:/ 联系人冯红玲老师 电话 18937064642A B C DB【解析】为削减丞相权力,由皇帝身边的较低级的亲信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
27、“中朝” ,形成一个宫内决策机构,也称为“内阁” 。利用内朝与外朝对峙,并分夺外朝权力。依靠内朝,削弱相权。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和财政权,相权进一步削弱。元朝设中书省,相权膨胀,威胁皇权,故排除。明朝废除丞相,彻底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设内阁,加强了君主专制。因为答案选 B 项。28.2015.山东滨州市高三期末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说明清初(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一定牵制C简化处理政务的手续 D内阁决策国家政务B【解析】材料中内阁掌握票拟权,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确定,可见清初君主权力受到限制,故 A项错误;清
28、初皇权受到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牵制,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处理政务的程序,无法推测出是否简化手续,故 C 项错误;“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国家政务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决策,故 D 项错误。29.2015.四川棠湖中学高三月考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助皇帝,参与决策 B.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D【解析】材料中“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说明了军机处
29、的主要职能是为皇帝直接处理政务提供服务,本身不具有决策权,负责在皇帝和地方之间传递重要信息,所以答案选 D 项。AB 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C 项显然与其题中职能不符。30.2015.福州高三期末质检西方人曾将“军机处”翻译为“Office of Military Secrets”(军事机密办公室),该译法最能反映出军机处的A由来 B职能 C特点 D性质A【解析】材料中“军事机密办公室”与军机处最初是处理西北军务史实相符,故 A 项正确;军机处职能是上传下达,跪受笔录,故 B 项错误;军机处特点是“机构简单、办事效率高和决策封闭”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C 项错误;军机处属于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办事
30、机构,故 D 项错误。31.2015.四川德阳高三第一次诊断大清律例规定:“凡有司官私役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外,及久占在家使唤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等,罪止杖八十。 ”这一规定可以印证当时A对行政人员有严格的人身控制 B政府着力规范官吏正当行使权力C以严刑酷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官营成为手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B【解析】B 解析:材料大致意思是对官员违规使用下级仆役的各种情况予以严厉的惩处,说明政府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官吏正当行使权力。322015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三期末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体现在A “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31、” B “天下一家” “大一统”C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 “天人合一” “敬德保民”B【解析】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封建社会时期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都倡导“天下一家” “家国一体”的统一理念,B 项正确;A 项主张实行分封制;C 是皇帝制度的特点;D 体现了“天人合一、以民为本”的思想。33.2015福建省长泰一中高三期末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 高考文科解题技巧 +新史观
32、+二轮通史网购地址 http:/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必修 123 选修 1234 解题技巧 +新史观 +通史 776 页 135 万字图片若干 包邮 135 元。该教程可有效提高高考成绩。 购书网店 http:/ 联系人冯红玲老师 电话 18937064642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 B C DC【解析】根据题意,“收敛性”是明清时期的特点,各选项中第项是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项是明初朱元璋时的措施;第项是清雍正帝时的措施;第项是明太祖时所为。故本题符合明清时期的选项为 C。故应选 C。:全国有四套历史教
33、材(人教/人民/岳麓/北师大),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对各版本的历史教材都有所了解。人教版条理清晰但内容简单,缺乏学术性;人民版材料众多,但知识点模糊;岳麓版学术性强,但缺乏系统;北师大版使用范围更小。现在,我们对四套教材取其精华并吸收学术界最新观点集合而成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全套包含必修 123 选修 1234 解题技巧+新史观+通史三册 776 页 135 万字图片若干(包邮 135 元)。该教程可以扩充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掌握书中的解题技巧,可有效提高高考成绩。全国唯一授权网店 http:/第 2 讲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2015.杭州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
34、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 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D 【解析】由“耒耜经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有效信息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耒耜乃是神农氏所创制的松土的农业生产工具。因此,A 项“西域”说法错误,B 项“水力灌溉工具”说法错误,C项“东汉”说法错误;由“江东之田器尽于是”可知,D 项正确。2.2015.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 ”高三质监荀子富国 中说,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35、D.自给自足C【解析】“人善治”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指的是增加产量,所以要重视精耕细作,这也是精耕细作的特点。3.2015.山东滨州市高三期末“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D【解析】材料认为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即小农经济和社会保持稳定,“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自然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表现出脆弱性
36、,与题意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的小农经济,故 B 项错误;铁犁技术更新缓慢只是其稳定不变的原因之一,故 C 项错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及社会结构保持稳定,与欧洲差距拉大,表现出停滞性,故 D 项正确。4.2015.四川德阳高三第一次诊断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革命的时代,因为北宋时中国GDP 总量为 2655 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22 7%,中国人均 CDP 为 450 美元,超过当时西欧人均CDP427 美元。根据所学,可以推断宋代时中国A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出现了国强民富的繁盛局面C封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 D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
37、教程+ 高考文科解题技巧 +新史观+二轮通史网购地址 http:/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必修 123 选修 1234 解题技巧 +新史观 +通史 776 页 135 万字图片若干 包邮 135 元。该教程可有效提高高考成绩。 购书网店 http:/ 联系人冯红玲老师 电话 18937064642C【解析】 从材料中“北宋时中国 GDP 总量为 2655 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22 7%”可分析出北宋时期我国的封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A 项错误;B、D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5.2015.山东莱州一中期末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 “湖广熟,
38、天下足”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B经济重心已经转向湖广C太湖流域取代江浙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 D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日趋缓慢A 【解析】根据题目“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 ”,说明南宋时期苏湖地区种植业的发展,再到“明清时期, “湖广熟,天下足”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则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棉纺织业,可以说明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其他说法无法从材料找到依据。6.2015.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四次联考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 56 亿亩、85 亿亩、1112 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
39、” “陡绝之地” 。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 。“边际之地”的增加() A 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B 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C 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D 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D【解析】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边际土地的开发是由于人口增长太快,在农业科技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但我国古代人口并不是持续增长的,而且人口增长不是开发边际土地的根源,只能是重要的直接原因,所以 A 错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才是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C 错误。D 项经济发展停滞错误。选 B。7.2015.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期末 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
40、。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 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 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B 【解析】由于土地押租制的流行,佃农可以有偿获得土地的经营权,也可以有偿转让和典押,反映出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8.2015.山东泰安高三期末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 ”这反映了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B C D【答案解析】D 解析:解决此题有两种方式,一是正向选择,依据材料内容来分析选择,由材料中的“臣见
41、中州沃壤,半檀木棉”可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由“乃棉花尽归商贩” ,不是用于自己消费可知是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二是排除法,明朝是重农抑商政策的顶峰,所以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关系的产生,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所以排除项。故本题选D。9.2015.广东华南师大附中 12 月模拟1776 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 500 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 ”由此亚当
42、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说明亚当斯密认为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是阻碍中国财富进一步增加的根源问题,所以 D 项表述符合题意,A 项说法错误与题中亚当斯密赞美农耕经济相反,B C 两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10.2015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 1 月月考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高
43、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 高考文科解题技巧 +新史观+二轮通史网购地址 http:/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必修 123 选修 1234 解题技巧 +新史观 +通史 776 页 135 万字图片若干 包邮 135 元。该教程可有效提高高考成绩。 购书网店 http:/ 联系人冯红玲老师 电话 18937064642B经济重心已经转向湖广C太湖流域取代江浙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D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日趋缓慢A【解析】根据题目“南宋时,民间有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期苏湖地区种植业的发展情况,再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则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棉纺织业,可以说明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故选 A 项。11.2015.杭州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