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2018 年高考化学命题贯彻落实发展素质教育和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选取各种类型的情境素材,通过科学规范的试题设计,考查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贯彻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落实了“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1展现成果,突出贡献,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在绵延 5000 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取得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大批发明创造。2018 年高考化学试题挖掘古代科技文献,以我国古代化学化工成果为情境命制试题,
2、例如理科综合全国 II 卷第26 题中提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理科综合全国III 卷第 35 题中提到“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碳酸锌)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试题中呈现的这些内容展示了中华优秀科技成果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可以引导学生自觉传承我国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2018 年高考化学试题呈现我国化学领域最近取得的重大创新科研成果,例如理科综合全国 I 卷、II 卷中选取了我国科学家发表在化
3、学顶级刊物上的“一种对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硫化氢的高效协同去除转化装置”“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二次电池”。这些内容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精神,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2情境真实,应用导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2018 年高考化学试题情境来源于生产、生活、社会及科研实际,将化学学科联系紧密的环保、医药、材料、能源等交叉学科内容作为试题素材,考查考生合理正确地使用化学原理与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既可以引导考生认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1)2018 年高考化学试题呈现环境保护的
4、素材,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中的化学基本原理,体现化学在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的巨大作用。在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行动中,尤其是在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中,化学及相关科学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核心原理及技术支撑作用。如理科综合全国 II 卷第 8 题和全国 IV 卷第 12 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雾霾形成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素材,考查雾霾形成过程中无机颗粒物的化学基本概念,分析雾霾酸度增大的催化过程和机理。全国IV 卷第 10 题考查化学品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全国 I 卷第 7 题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之一的磷酸亚铁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湿法冶金工艺处
5、理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回收其中的金属,体现了化学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的贡献。2)2018 年高考化学设置绿色生产技术试题,要求考生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方法和技术,以此体现化学科学为绿色生产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的作用。如理科综合全国 I 卷第 13 题以协同去除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新型电化学转化装置背景考查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全国 II 卷第 36 题以葡萄糖以及用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和异山梨醇等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为背景,考查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2018 年高考化学试题以各种药物和食品添加剂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为背景,考查基本化学知识和概念,体现化
6、学在确保食品安全、守护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如理科综合全国 II 卷第 36 题治疗心绞痛的药硝酸异山梨酯,全国 IV 卷抗心律失常药盐酸美西律,这些试题素材展示了化学在治疗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守护人类健康中的贡献。在高考化学试题中普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传递化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巨大价值和神奇魅力,引导学生在新时代喜欢化学科学、学习化学科学、应用化学科学、发展化学科学,树立投身祖国化学化工事业的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3形式多样,数据详实,测评学科关键能力高考化学试题立足于培育学生支撑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等关键能力。2018 年
7、高考化学试题在测评关键能力方面体现了如下特点。3.1 创新设问方式,考查独立思考能力2018 年高考化学试题依据考查内容和要求设置不同的设问方式,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相对熟悉的内容,增加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理科综合全国 III 卷第 27 题提供了两种合成碘酸钾的方法,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独立地从中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3.2 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考查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1)提供量化数据关系。反应速率是反应原理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中学阶段的教学仅停留在定性阶段,没有到定量阶段。不同物质、不同物理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实际上可以用定量的数学关系模型
8、来表示反应速率。2018 年理科综合全国 II 卷第 27 题提供了沉积碳生成速率与甲烷以及二氧化碳压强的关系方程,要求学生分析积碳量与反应压强的之间关系,判断选择反应的具体条件。2)提供转化流程信息。物质转化流程信息常见于化工工艺图中,这些工业流程来自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在试题中简化为生产流程或技术单元,要求学生分析流程图中的物质变化及操作,从中分析或选择反应条件、解读并挑选工艺参数、产物分离操作方法等信息,结合已经学过的元素知识、反应原理等知识回答相关问题。2018 年理科综合全国 II 卷第 26 题以锌的冶炼为背景,通过工艺流程图和数据表格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信息,将生产生活实际与中学化学
9、实际相结合,考查学生对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电化学原理、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3)提供新颖反应信息。在试题中提供陌生的反应方程式或转化关系,要求学生从中抽象概括反应的具体细节,并与已有的有机反应相结合,构建一个可解决问题的反应知识体系。 2018 年理科综合全国卷第 36 题,要求学生分析理解整个合成路线,现场学习乙腈水解新反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学过的有机反应,设计一条合成苯乙酸苄酯的路线。3.3 证据具体详实,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证据推理是逻辑推理能力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证据,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变化进行分析推理,揭示数据和现象的本质特征。1
10、)考查基于数据的推理。反应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以及呈现的图表是重要的证据,可以考查学生通过分析、转化图形曲线的数据关系,结合化学基本反应理论,推演在不同条件下的物质转化规律。2018 年理科综合全国 II 卷第 27 题、全国 III 卷第 28 题均以物质反应转化为题材,呈现不同类型的数据随时间或温度变化图形,加大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2)考查基于实验现象的推理。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典型的反应现象特征。根据不同物质的特征反应现象可以推理物质的组成,2018年理科综合全国 II 卷第 28 题提供了“装置 B、F 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 中固体变为红色”的实验现象,要
11、求学生分析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3)考查基于规律的推理。元素周期律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规律,也是指导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理论,利用其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2018 年理科综合全国 I 卷第 12 题、全国 II 卷第 10 题、全国 III 卷第 13 题以及全国 IV 卷的第 13 题均是以周期律和结构知识推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试题。4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考查学科必备知识2018 年高考化学试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学科主干知识,紧紧围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反应原理、常见典型物质等基础内容,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考查要求,有利保障了基础教育化学
12、人才的培养质量,试题设计的理念如下。 1)转换呈现方式。通过对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考查,引导中学化学在教学中开设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如 2018 年理科综合全国 II 卷第 9 题考查学生判断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实验现象。2)转变考查方式。考查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化学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反应原理,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018 年理科综合全国 I 卷第 35 题考查电离能、键能以及晶格能等基本概念,是以 Born-Haber 循环的形式给出能量变化图,要求学生根据基本概念的定义分析各种能量变化的数值。3)调整考查物质。2018 年高考化学试题涉及的元素主要为应用广泛的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丰富的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些元素包括铁、铜、锌、硫、硅、氯等。在设计试题时,不仅元素化合物试题涉及的物质用的是典型和常见的,而且实验试题和反应原理试题涉及的物质也用的是生活和实验室常见的,如理科综合全国 I、II、III 卷中反应原理试题涉及的物质为氮的化合物、碳的化合物、硅的化合物。调整考查物质有利于降低学生对不熟悉物质的陌生度,增加在考场中的自信心,同时回归中学化学元素化学教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