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第一题:“学校工作,教学为主”,而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靠教师来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素质。而教师素质中最根本的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积极性是推动人们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也就是主动自觉、认真负责、创造性的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教师工作积极性通常有以下表现:拥护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教育政策;敬业乐教,有正确的教学观、育人观、质量观;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热爱学生,勇于创新; 服从组织安排,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完成质量较高。一实际“目标管理”激励目标管理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应是管理上的一种激励方法。近年来,我们在学校处室、职能组、教师个人当中,全面实行目标管理,具体做
2、法是:制定岗位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状;总结检查反馈。目标管理使工作任务和责任明确化,具体化,把客观要求变成个人努力的目标,让大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多种需要的机会,使个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增强责任感,努力满足自尊的需要,创造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使目标具有主体意义,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目标管理重要的是要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获得成功,使目标对每个人都具有吸引力,对人的行为有鼓舞作用。二实行“双向选择”激励在教工中实行“双向选择”聘任制,是把竞争机制引入人事管理,创造了一种富有挑战性,又有一定群体压力的情景和气氛,促使人们心理出现应激状态而提高心理
3、活动水平。我们实行“双向选择”聘任的范围是在处室领导与工作人员、政教处与班主任、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进行,这种“优胜劣汰”的双向选择聘任,增强了教工的责任感,增强了教工竞争意识,打破了人事管理制度上僵化现象,激发了教职工积极向上的士气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三实行“量化考核”激励工作绩效评价实行量化考核,是科学公正地进行考核和奖惩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为教职工晋级、奖励及人事调整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对教职工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对教职工的工作起着导向作用,也促进了教职工的心理成熟。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学校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量化考评”:教研组工作量化评估;教师教学常规工作量化考核
4、;班主任班级工作“六比”考评。教研组工作主要从常规工作、特色工作、教研成果、工作业绩等方面实行工作量化;教师工作主要从师德、业务水平、备课、授课、作业、获奖、科研等方面实行量化;班主任主要从早读、两操、课堂纪律、卫生、课外活动等方面实行“六比” 。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制定量化细目评分表,考核结果归入教工档案。考评工作为了保证评价的效度和信度,我们力求做到量化细目涉及岗位工作各个主要方面;量化评分标准突出重点;教工明确考评目的,积极参与。因此,这项工作产生较好的效果,起到激励作用。四推行“拜师学艺”激励在青年教师中间开展“拜师学艺”活动,也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增强了青年教师的成才意识,促进了青年教
5、师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青年教师是我们学校的财富,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近年来,我们在青年教师中大力倡导推行“拜师学艺”结对子活动,具体做法是:规定每一位青年教师(名单由教务处列出)必须向一位老教师拜师“结对子” ;确定培养目标“一年入门,二年上路,三年过关,五年成熟” ;规定形式和内容:a、由教研组落实“结对子”计划;b、召开拜师会;c、拟定符合学科特点的“传帮带”内容,例如每周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各听对方一节课;老教师检查教案和作业;帮助出一份试卷;上好一节示范课;新教师上好汇报课等。此项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新老教师角色意识,促进了新老师工作热情和进
6、取心,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新的教学骨干。五实行“奖励、分配制度”激励奖励制度、分配制度的公平合理往往对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起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实行工作量津贴制度:按各人的工作量发放工作量津贴,打破“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多干少干不一样;实行考勤奖励制度,奖勤罚懒;实行业绩奖励制度,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鼓励和增强教师“名师意识” 。这些制度的实行与“目标管理” 、 “量化考评” 、 “双向选择”等制度挂钩,互相密切联系,对促进教工努力工作,积极进取起到有效激励作用。六实行“民主管理”激励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鼓励教工参与,通过民主管理的途径,组织教师参与学校的重
7、要工作的决策,从而激发教师积极性。采取的形式是:成立教育教学研究小组,由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实行由教工代表参加的行政联席会制度,教工代表“参政” 、 “议政” ;坚持教工代表大会制度,参与学校工作决策。这种民主参与制度,有助于形成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产生“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情感,使教师对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与学校领导产生目标认同,从而自觉积极执行决策,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维护学校声誉。七实行“需要”激励在管理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就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关心教师的生活以满足教师物资生活的需要;
8、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满足教师精神生活的需要,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以满足教师希望得到荣誉、受到尊重的需要。学校领导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能极大地增强学校群体内聚力,形成一种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八 “学校领导影响力”激励“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学校领导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广博精深的专业水平,以及领导教工努力干事业的工作魄力,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事业心和创造性的办学实践,是吸引教工积极参与,并产生愿意跟着干的行动的巨大力量。实际上,领导者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是多角色的扮演者,领导者的管理才能和积极工作的榜样,具有无声的影响力,是激励群众积极性的最有力的手段。实践
9、证明,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运用激励措施越趋于完善,则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越能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越能得到有效提高。作为学校领导者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探索,为形成管理工作完善的激励机制作出贡献。第二题:一、优质教育需要精细化的教学管理 对于一所正在发展中的学校,制约教学质量高低的原因有很多,如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设施、生源状况等等,在这些因素中,通过本次考察我认为教学管理是否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导致教学质量存在的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仔细观察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其中不乏粗制滥造、散漫无序等与精细化管理格格不入的现象:教学计划上交后便无人过问,制定者凭
10、经验或想起来做什么就做什么,管理者也是如此。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大量存在,有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加班加点,靠拼时间、拼精力和体力获得成绩,这“磨功”有人说是中考、高考指挥棒造成的,是教师无奈的举措,我认为是教学管理不精细的结果。从管理的角度看,这就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加班加点是通过耗时间来提高成绩的,这是不讲成本、不讲效率的表现。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久而久之,就会进入低效劳动的恶性循环,教学粗放型管理是以牺牲师生健康和长远利益为代价的,这是一种挫伤积极性的甚至是掠夺性的管理。 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办好优质教育,服务人民群众,培养优质人才,促进社会发展,是
11、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让我们的教育尽快走向优质,当务之急是让我们的教学管理尽快实现精细化。 二、教学管理精细化的内含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这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 20 世纪 50 年代)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
12、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通观我们整个教学工作我们可以看到,过程管理的细致到位,执行得力,才有最终的收获,才能推动教学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教学精细化管理是以最经济的教学方式获取最大的效益,从而达到以师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方式。要求教学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那么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教学精细化管理是“用心教学,真心服务”的教学思想在教学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 。 三、教学管理精细化的要
13、求 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头脑中必须树立教学成本、教学效率观。其次是要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 。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提倡“一提五必”的管理方法:“一提”就是提要求到位;五必是指必指导、必督促、必检查、必肯定、必反馈。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要求抓起。每件事要求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这里的“要求”特指计划、方案、安排、规定等,做事无计划和计划不实在、不落实都会导致工作的失败。所以,抓好计划的“健全、实用、落实” ,是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目的是要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使教师知道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完
14、成,不要让老师云里雾里,没有方向。 二是从规范抓起。规范的建立,不但使工作有据可依,而且能够忙而不乱,便于把事情做细做精。有时虽然慢一些,但质量高了,做到位、做细、做精了就是效益,就是快了,反之再快也是慢。 为体现教学管理工作的人文性、科学性和规范化,我们一是修订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工作业绩、工作量、出勤、常规等方面的考核力度,使教学工作制度化,工作目标具体,检查反馈程序明确,量化考核科学、合理;二是从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到教学行为等三个方面,规定了标准规范,提出了“优化教学的规则” ,本着“全员参与,分层落实,求精求细,扎实到位,从严治教,持之以恒”的原则,规定了年级领导、班主任
15、、把关教师教学工作常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三是从环节抓起。环环相扣,一环不让,一环不差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如抓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管理精细化了,教育教学质量就必然会大大提高。 我们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不断优化教学工作,依据先进的教育理论,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大题量” 、 “时间+汗水”等高付出、低效率的应试教育模式,转而建构了“精、细、实”并举的精细化教学管理新思维、新举措。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做到
16、知识讲解抓住重点,课堂提问体现重点,组织讲评不忘重点,练习安排紧扣重点,板书设计标出重点,归纳小突出重点。实施课堂“两测一练”:课前小测、当堂小测、课堂跟踪训练,使知识与技能得到落实,过程与方法培养到位,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位,当堂检测效果好。 他们每一个环节都从问题抓起,哪儿有问题就研究到哪儿,就解决到哪儿,不至于使管理的路径堵塞,造成细不下去,深入不了。因此,及时关注新问题,使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是精细化管理流程中的关键。 四是从机制抓起精细化管理实际上是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作用的结果,机制好了,就能使学校管理由粗变细,反之,精细化管理也会退化成粗放型管理。 在教学管理上,我们推行以教导处为首的
17、教学评价负责制、以学习部为首的教学管理负责制、以教科室为首的教研负责制等“四项负责制” ,进一步把各项管理目标细化,并通过强化过程落实,确保实现总体教育目标。五是从考核抓起学校要做到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就跟到哪里,这样就能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形成。 在这方面,我们一是加强了对教师师德的考核,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责任心、事业心不强者,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 。二是坚持做到考核和监督相结合。根据教师的实绩、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进行考核,通过领导和教师的听课、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等途径,及时把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工作情
18、况。 六是从执行力抓起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要求要有较强的执行力。教学精细化管理,必须在执行操作等层面做到精细化, “赢在执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保障。教导处加执行力度,把学校布置的工作执行到位,同时尽快执行解决影响教学质量的薄弱环节(检查指导纠正不及时) 。影响质量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共同的特点是精细化不够,也是管理的顽症痼疾所在。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有勇气对“一些关键环节、敏感的质量要素”达不到精度要求的,要坚决进行整改,要有搞好这一工作的决心,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应付。因此,要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更加需要我们管理的进一步精细化。工作中, “认真就是水平,实干就是能力”一定要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座右铭,以“精心”的态度, “精细的过程” ,打造出“精品”的结果那就是教学的高质量。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教学精细化管理这个纽带,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演绎的更加精彩,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到真正优质的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