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质文档优质文档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执子之手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背景和内容,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涵。初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特色。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中国三项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概括,掌握构建历史框架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史料、图片、选取优秀影视片片段以及相互讨论等方法来完成历史探究的任务,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的了解,掌握层层分析的解读思路,学会主动发表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的
2、学习,感受到建立新中国的神圣和庄严,初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通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体会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的喜悦。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加深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价值观的认同。我思我在1、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这就从战略上规划了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发展方向,也启动了建立新中国的程序。2、1949 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战争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代行人大职权,直到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它还履行统一战线组织的职能。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这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及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5、由选举产生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不仅为新中国的建立补充了法律程序,也为新中国加强人民民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初步奠定了基础。6、195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
4、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的提出和实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也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个政治概念,需要从以下方面去掌握:(1)原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境内各民族汇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在事实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旧中国时,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和旧中国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使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近代以来各民族在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方面共同
5、斗争,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友谊,这样的政治认同就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2)制度建构:1949 年的共同纲领规定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且在1954 年载入了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和基本国策。它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按照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的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3)评价:它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
6、发展和社会进步。9、1954 年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千里之行优质文档优质文档一、选择题(四选一)1、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主要是因为A、在农村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完全变化C、中国社会性质已完全变化 D、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共产党人务必继续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1)面临成为执政党的考验 (2
7、)面临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武装反抗(3)面临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4)面临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A、 (1) (2) B、 (2) (3) C、 (1) (3) D、 (1) (4)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共和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议会制 D、代议制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A、中国共产党“七大” B、中国共产党“八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A、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B、公平公正原则、社会主义原则C、人民代表大会原则、民主集中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民主集中原则5、19
8、53 年1956 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C、全国政协成立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6、1956 年以后,各民主党派的性质是( )A、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B、城市小资产阶级政党C、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政党 D、无产阶级政党7、1956 年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根本目的是(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把民主党派改造成为劳动人民的政党 D、为实现“一国两制”的目标8、为了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1954 年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认的一项重要
9、国策和基本制度是A、民族平等 B、大杂居小聚居 C、民族区域自治 D、 “一国两制”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2)革命胜利后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3)向社会主义和工业化国家转变 (4)革命胜利以后党的作风问题A、 (1) (2) (3) (4) B、 (2) (3) (4) C、 (1) (2) D、 (2) (4)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文件不包括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民族自治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
10、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11、1953 年全国各地开展的人民代表选举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A、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B、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C、为国家政治建设的开展奠定了牢固基石 D、开创了人民民主制度12、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不包含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统一战线制度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3、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表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正式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区县两级 D、到 1958 年
11、我国成立了五个自治区优质文档优质文档14、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时:A、各民主党派拥护这一方针 B、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C、准备制订新中国的宪法 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谁能极之二、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自 1938 年 8 月至 1943 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材料 2: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并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
12、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材料 3:1951 年冬,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了对大贪污犯、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刘青山、张子善的审理材料。1952 年 2 月 10 日,随着清脆的枪声这两个特大贪污犯的鲜血洒落在他们曾为之奋斗最后却又被他们玷污了的共和国土地上,成为开国反腐“第一刀” 。材料 4:河北日报2002 年 12 月 12 日报道,胡锦涛等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说:“我们来西柏坡是向同志们学习的。毛泽东同志当年离开西柏坡去北京时,曾形象地称为是进京赶考 。我们这一次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西柏坡,可以说是来上学的,是来学习西柏坡精神和老区人民的优良传统,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
13、重温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的。 ”请回答:(1)什么是“西柏坡”精神?这种精神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2)材料 1、2、3 反映了毛泽东怎样的一种思想?(3)根据材料 4 评述胡锦涛一席话的现实意义。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 2:(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
14、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回答:(1)根据材料 1,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 2,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五、问答题3、比较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15、法 。4、请你回顾人民政协走过的光辉历程。(1)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召开的?它为建国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2)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溯本追源,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优质文档优质文档产党分别倡导建立了什么统一战线?这两次统一战线取得的最主要成果是什么?你从中能得到哪些认识?5、中国近现代史上,曾产生过性质不同的各种宪法文件,请列出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不同时期的两个宪法文件,并结合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分别给予简要评价。答案详说一 选择题1、D 2、D 3、B 4、C 5、A 6、C 7、B 8、C 9、A 10、C 11、
16、A 12、C 13、B 14、D 二、材料解析题1、 (1)就是“两个务必” ,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革命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的情况下提出。 (2)从严治党。(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保持“两个务必”这个党的优良作风,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保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2、 (1)时间:1949 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目的:
17、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三、问答题3、性质:都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历史条件:前者是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后者是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家性质:都确认了相同的领导力量和国家政治基础。前者具有人民民主性质,后者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共同纲领为建国提供了法律依据,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4、(1)背景: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基本胜利,国民政府覆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方针、政策的准备。解决问题:通过了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宪法
18、的作用;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为立国作了组织准备;决定了国都、同旗、国歌等立国重大事项。(2)名称: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果:前者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后者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认识:统一战线是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国共双方合则两利,分则两损。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 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为限制袁世凯权力,保卫资产阶级共和国而由参议院制定的。它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具有进步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加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