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导学案答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88872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藤野先生》导学案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3)班语文(下)导学案 序号_ 姓名_sunjiabin 第 1 页 2014-2-9 一 藤野先生【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3、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难点】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作者 1902年夏末至 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

2、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 1926年 10月 12日。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2、了解散文有关知识: (1)什么是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2)散文的分类根据 表达方式 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3)散文

3、的特点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 “形散”是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山川流水、日月星辰、人生百态、历史风云无一不可来写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 ,不受时空限制, “神不散”指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4)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a.象征的特点是“托义于物” ,即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来表达某种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以激发人们的感情。运用象征手法,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象征体

4、与本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或相关性。b.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或两种事物在空间或时间接近的基础上产生联想,或两种不同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所展开的联想。运用联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力求自然,合乎情理。c.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写作方法,本体与他体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是用相反的事情来衬托。d.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e.欲扬先抑 3、走近作者:作家和作品: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 周树人 ,是 浙江绍兴人

5、。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风筝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阿长与山海经 社戏 本文选自 朝花夕拾 , “朝”读 zho , 早晨 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是 散文 。写作背景: (1)鲁迅留学日本情况 本文记叙的是作者 1902年赴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当时的中国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其中就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902 年 4月鲁迅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一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

6、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2)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 1902年夏末至 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 10月 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

7、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3)班语文(下)导学案 序号_ 姓名_sunjiabin 第 2 页 2014-2-9 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4、相关资料藤野严九郎(18741945)日本福井县人,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1896年从爱知医学校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1901 年 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 27岁。他和敷波重次郎教授担任一年级的解剖学理论。他还担任二年级的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一年级的专业课只有解剖学,一年级的正副班主任大体上照例由敷波和藤野

8、担任。班主任管理的范围很广,据当时仙台医专规定,诸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管理教导、出席情况、考试成绩的统计以及教室的整理和保管,都由正副班主任负责。1904 年 7月 6日,即大约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1915 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被迫于 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 ,1917 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 年 8月 11日在福井逝世,享年 72岁。【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绯红( fi ) 宛如( wn ) 驿站( y ) 解剖( pu ) 油光可鉴(jin ) 畸形( j ) 不逊( xn ) 匿名( n ) 血管 ( xu ) 深恶痛疾( w ) 诘责(

9、 ji ) 挟着( xi ) 教诲 ( hu ) 杳无消息( yo ) 瞥 ( pi ) 2、 藤野先生选自 _,作者_,原名_,我国伟大的_ ,_,_。本文与我们在七年级下学期与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 _,_两文均选自他同一散文集。从这三篇文章的内容来看,你能不能推测出三文写作顺序的先后?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_【合作探究】3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4.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 - ): 第二部分( - ): 第三部分( - ): 提示: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 3个地点,请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划分。【精读精练】5.朗读第一部分,想一想,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是什

10、么?看到的盘着辫子的清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赏樱花,听到的是他们在中国会馆学跳舞。6.提问“东京也无非这样。”“无非”的意思是什么?表现出作者一种什么情绪?无非,只不过。表达了作者对在东京留学日本学生中效忠满清王朝。醉生梦死状况的失望情绪。7.提问:“油光可鉴”一词中“鉴”的本义是什么?词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鉴,本义是镜子,词性由名词转化为动词在这里是光照或反射出去光亮的意思。8.提问:“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实在标致极了。”这些话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

11、朝决裂,而这些清国留学生既要赶时髦,又要表示效忠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揶擒的口吻,对他们盘辫子进行明褒实贬的描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麻木的思想本质,表达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9、小结,课文开头部分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 失望 情绪,对 “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生活的 不满和恶。在全文结构上是为 离开东京去往仙台求学 作铺垫。【能力提升】10、文章的题目为“藤野先生”,文章第一部分只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12、是 ( A )A拘泥(n) 标识(zh) 暴殄(tin)天物 B匹(p)配 戏谑(xu) 风光旖(q )旎C参与(y) 弹劾(h) 审时度(du )势 D倾轧(y) 结束(s) 杞(q)人忧天教师参考:“泥”在当“固执”讲时读“n” ,如“拘泥” 、 “泥古” ;“识”在当“记” 、 “记号”讲时读“zh”,如 “标识” 。 “与”多数时候读“y” ,但在表示“参加”的意思时应读“y” ,如“参与” 、 “与会”等。 “度”当“推测、估计”讲时读“du” ,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3)班语文(下)导学案 序号_ 姓名_sunjiabin 第 3 页 2014-2-9 “揣度”

13、 、 “度德量力” 、 “审时度势”等;“轧”表示“碾、滚压、排挤”的意思要读“y” ,如“倾轧” ,而表示“压” (钢坯)的意思则读“zh,如“轧钢” 。 “结束”的“束”应读 sh,可以排除 D项;得出答案为 A项。1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角 jio 号角 角落 头角 群雄角逐 B笼 lng 笼子 牢笼 笼屉 烟笼雾锁C量 ling 思量 打量 测量 量体裁衣 D削 xu 剥削 削减 瘦削 日削月割教师参考:为 D。因为 A项“群雄角逐”中的“角”读 ju;B 项“烟笼雾锁”的“笼”读 lng;C 项“量体裁衣”中的“量”读ling。13、对下

14、面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B )(“清国留学生”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A比喻 借代 夸张 B比喻 夸张 反语 C夸张 反语 拟人 D反语 比喻 对比 【合作探究】研读第二部分。14. 学生快速诵读课文的第 45段,思考下列问题(1). 提问:离开东京去仙台,一路上所见所闻必定不少,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因为“日暮里”让人想起屈原中的“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衰败,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它

15、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记住这两处地名都透露着作者的爱国情结。(2) 提问:怎样理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句话的意思?“大概”表示推测、估计。作者到达仙台后,受到免交学费的优待和生活上的关照。对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待遇,反映日本人民善意的心地和友好情谊。而作者却把这些善意统统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因为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尊重,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内心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3)、鲁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这能说明什么问题?优待:“受到的优待是不收学费” , “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 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

16、谊,又隐约让人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酸,这是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为下文中写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了伏笔。(4)提问:作者在仙台的生活状况如何?在这样环境中求学表现作者什么思想?蚊子多,“居然”睡得安稳;吃的是“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求学,表现作者立志苦学,学成作实现医学救国的理想。15. 学生快速诵读课文的第 623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这些描写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

17、描绘得栩栩如生。然后作者又从目睹到先生大大小小的书的情景和耳闻先生的衣着模胡,来表现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俭朴的崇高品德。 接着又借留级生之口介绍藤野先生“穿衣服太模胡”“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这些说明藤野先生穿衣“不修边幅”“生活俭朴”的特点。(2)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并完成下表。添改讲义 对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 对学生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16. 学生快速诵读课文的第 2431段,思考下列问题(1)这一部分写了那几件事?(2)提问:谈谈匿名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8、。起因:鲁迅上午解剖学考试成绩较好,一些同学疑心藤野先生向鲁迅漏题。经过:学生会干事翻检我的讲义,邮差送来匿名信。 结果:我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3)提问:匿名信事件说明了什么?(1)弱国的人民在国际上没有地位,遭受凌辱。 ,(2)所谓的日本“爱国青年”对中国人怀有偏见。(3)鲁迅为了自己和祖国的尊严进行的斗争。(4)日本“爱国青年”的寻畔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17. 学生默读课文的第 3235段,思考:这一部分写的是“告别藤野先生”,哪些词语写出他们惜别的

19、感情?“悲哀”“凄然”“慰安叹息惜别叮嘱”等,表现出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3)班语文(下)导学案 序号_ 姓名_sunjiabin 第 4 页 2014-2-9 18课堂小结。课文第二部分讲了 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相识交往的过程 ,理解了藤野先生 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 高尚品质,也了解到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从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特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精读精练】19阅读语段,回答问题。(一)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 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

20、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二) 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

21、,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1)提问:“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从结构上看这段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这句话?(2) 提问:在看电影事件中“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句话中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1)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的人。(2)麻木的,同样毫无意义甚至喝采的看客。(3)被刺痛了的人(我)。】(3)文中划线的两个“他们”各指代什么? 【 A在课中的日本学生 B闲看枪毙犯人的人 】 (4)提问:“这一声却特别听得

22、刺耳。”是因为什么?【这欢呼声深深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5)提问: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中,“那时那地”到底指何时何地?“我的意见”指什么?“变化”指什么?“那时那地”。是指在仙台讲堂里看时事影片时。“我的意见”指学习医学,走科学救国的道路。“变化”指的是弃医从文。 (6)“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这些中国人精神上愚昧麻木,毫不觉悟,作者感到万分痛苦而又无可奈何, 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 (7)(二)段中“那一回”指的是 指的是在仙台医学院讲堂里看电影,电影中日本人枪毙中国人,周围还有许多中国人围观和喝采。 从(二)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 我便觉得医学

23、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是文艺了,所以弃医学文。 (8)从表达方式看(一)段以 叙述 为主, (二)段以 议论 为主。【主题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华老师,你在哪里 王蒙 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20 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的级任(犹今之班主任)老师。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对一些“坏学生”特别严厉,

24、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做造句,第一题是“因为” 。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写的。那句子是: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希望。华老师规定, “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

25、站壁角去。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可能。我心乱跳,面如土色。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2013-

26、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3)班语文(下)导学案 序号_ 姓名_sunjiabin 第 5 页 2014-2-9 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了什么来着?”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华老师有一次带我去先农坛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会前,还带我去一个糕点铺吃了一碗油茶,一块点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馆子”了,这种在糕点铺吃油茶的经验,我借用了写到青春万岁里苏君和杨蔷云身上了。运动会开完了,天黑了,挤有轨电车时,我与华老师失散了

27、,真挤呀,挤得我脚不沾地。结果,我上错了车,我家本来在“西四牌楼”附近,却坐了去“东四牌楼”的车,到东四,仍然下不来车,一直坐到了北新桥终点后来我还是找回了家,从此,我反而与华老师更亲了。我们上三年级,级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20、根据要求分析文中画线句子。“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对“我”犯错的不满;为“我”回避惩罚而生气、惋惜。 “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 “脸红”和“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为犯错而脸红;为同学替自己辩护而感害羞;为自己逃罚而惭愧;为有负华老师的希

28、望而不安。21、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详写了“我犯错而被教育” ;略写老师的严厉、 “我”的造句受到表扬、老师带“我”吃馆子及坐错车。好处是:突出老师的对“我”的教育,同时也展现老师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点,使老师的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 22、综观全文,说明华老师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才学;工作极端认真;管理严格;善于教育学生;热爱学生。 23、你认为本文语言的突出特色是什么?朴实、亲切、含蓄、委婉,平淡中蕴涵深情。 (意思对即可) 【能力提升】23以藤野先生的形象为例,说说如何写出人物的主要特征。(1)抓住富有特征的外貌,写出主要

29、印象不修边幅,生活俭朴。(2)抓住言谈举止,写出人物性格语速缓慢,显得沉稳。(3)通过叙事,表现思想品质(见第 2题讨论并归纳)【教(学)后记】第三课时【自主学习】2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D )A桃李不言,下自成溪。B同学之间和睦相处,感情融恰。C生活是海,我们是船,纵然有风狂浪猛,也会有晴天碧波;纵然有迷罔苦涩,也会有曼舞轻歌。D民族凝聚力是几千年历史中造成民族存在、发展、绵延不绝和与时俱进的最基本、最稳定、最恒久的因素。2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A欢乐的溪流唱着清脆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姿奔向远方。B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30、的基础。C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D中学生上网吧,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2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D )A在班主任的教育下,韩志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C菜市场向居民供应青菜、萝卜、土豆、苹果等蔬菜。D开展优质教学活动后,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合作探究】研读第三部分。27. 学生快速诵读课文的第 3638段,思考下列问题(1)提问:作者写了几种具体行动来怀念藤野先生?. (1)装订收藏讲义。(2)悬挂先生照片。(3)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2)提问:

31、怎样理解“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3)班语文(下)导学案 序号_ 姓名_sunjiabin 第 6 页 2014-2-9 “小而言之”是藤野先生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藤野先生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因为“中国”是个地域概念,相对较“小”,而“学术”则是没有地域限制,属于全人类的,所以相对较“大”。(3)提问:“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删去“我的眼里和心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伟大”与“ 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矛不矛盾?为什么?【藤野先生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在其他人的眼里也许不伟大,然后作者从与他

32、交往中认识到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从心眼里敬重他,怀念他,所以这样说。】【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4)提问:怎样理解“我又忽然良心发现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段文字主要是在说明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对作者的影响。而正是藤野先生的那种治学严谨、教学认真,那种探求真理的执着态度以及对作者的热情诚恳和殷切希望,促使作者奋发有力。其中“良心发现”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新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

33、者长期遭受各种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正人君子”是反语,指敌对势力。结尾这句话表明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与敌对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为中国的光明前途而奋斗。(5)提问:课文以“藤野先生”为题,为什么却有一半以上的篇幅言及他事?这些事用什么战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1)明线: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知、相别的过程,表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2)暗线:感情线索。主要表达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忧患情绪的一种表现,也可以看出作者到日本学习的目的;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和“水户”也透露作者的爱国

34、情感;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不以为然的心情。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不以为意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精神的体现;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歧视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由于拯救民族危亡的考虑;最后把怀念之情转化为多写揭露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从文的目的,是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指导下的实际行动。可见,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红线。28提问: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回忆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到离别的往事,歌颂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也展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历程,从中洋溢了作者深沉的爱国

35、主义思想感情。【精读精练】29、阅读并回答问题。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1) “小而言之”的意思是 从小的方面看 (2)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议论、抒情 (3)这段文字共 3句话,第句表现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第句表现了 对先生高尚品格的高度评价,第句表现了对先生品格的热情赞颂。 (4)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使我们

36、对藤野先生高尚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有力的表现了主题,作者热情的发自内心的赞颂也增强了对读者感染的力量。 【阅读卡片】谨忆周树人君 藤野严九郎因为是多年前的旧事了,所以记忆不是很清楚。但我可以确定我从爱知医学专门学校转职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 年)末的事。在那之后两年或三年,周树人君作为第一个从中国来的留学生进入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因为是留学生,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周树人君和一百人左右的新入校生以及三十多人的留级生一起听课。周君身材不高,脸圆圆的,看上去人很聪明。记得那时周君的身材就不太好,脸色不是健康的血色。当时我主讲人体解剖学。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

37、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于是我讲完课后就留下来,看看周君的笔记,把周君漏记、记错的地方添改过来。如果是在东京,周君大慨会有很多留学生同胞,可是在仙台,因为只有周君一个中国人,想必他一定很寂寞。可是周君并没有让人感到他寂寞,只记得他上课时非常努力。如果留下当时的纪录的话,就会知道周君的成绩,可惜现在什么纪录也没留下来。在我的记忆中不是非常优秀的学生。那时我在仙台的空崛街买了房子,周君也到我家里来玩过,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了。如果我过世的妻子还在世的话,或许还可以回忆起一些事情。前年,我的长子藤野达也在福井中学时,主讲汉文的管先生说:“这本书上写了你父亲

38、的事,你拿去看看。如果真是那么回事,给我们也讲一讲那些事情。 ”于是长子达也借回了周君写的书让我看,这些作品似乎都是佐藤翻译的。这以后大概过了半年,管先生来和我会面,也谈到了书中所讲的那些事情。从管先生那里,我知道周君回国之后成了优秀的文学家。管先生去年去世了。听说在姬路师范当老师的前田先生也说过周君的一些事情。让我再回到前面的话题。周君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总共只学习了一年,以后就看不到他了,现在回忆起来好象当初周君学医就不是他内心的真正目标。周君临别时来我家道别,不过我忘记这次最后会面的具体时间了。据说周君直到去世一直把我的照片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3)班语文(下)导学案 序

39、号_ 姓名_sunjiabin 第 7 页 2014-2-9 挂在寓所的墙上,我感到很高兴。可是我已经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把这张照片赠送给周君的了。如果是毕业生的话,我会和他们一起拍纪念照,可是一次也没有和周君一起照过相。周君是怎样得到我这张照片的呢?说不定是妻子赠送给他的。周君文中写了我照片的事情,被他一写,我现在也很想看看自己当时的样子。我虽然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但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周君来日本的时候正好是日清战争以后。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中国人骂为“梳辫子的和尚” ,说中

40、国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它当成异己。少年时我向福井藩毕业的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所以我很尊敬中国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周君在小说里,或是对他的朋友,都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就好了。听说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上的话,周君会该有多么欢喜呀。可是现在什么也无济于事了,真是遗憾。我退休后居住在偏僻的农村里,对外面的世界无甚了解,尤其对文学是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前些天从报纸上得知周君鲁迅去世的消息,让我回忆起上面所说的那些事情。不知周君的家人

41、现在如何生活?周君有没有孩子?深切吊唁把我这些微不足道的亲切当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的周君之灵,同时祈祷周君家人健康安泰。【能力提升】30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某位老师给你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她)或严厉、或和蔼、或庄重、或亲切;他(她)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他(她)关怀着我们的健康成长。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有时立竿见影,有时潜移默化。请以“老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字。【知识链接】反语 反语也叫倒反,就是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含有嘲弄、讽刺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反语。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运用反语手法,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例如:“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实在”是“的确”的意思, “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 ,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 ,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 ,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反文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国惩创学生的武功 ,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