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章 直线运动2012 新课标卷 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D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2013 课标卷 I 14 右 图 是 伽 利 略 1604 年 做 斜 面 实 验 时 的 一 页 手 稿 照 片 , 照 片 左 上 角 的 三 列 数 据 如 下 表 。 表中 第 二 列 是 时 间 , 第 三 列 是 物 体 沿
2、 斜 面 运 动 的 距 离 , 第 一 列 是 伽 利 略 在 分 析 实 验 数 据 时 添 加 的 。 根 据 表 中 的 数据 , 伽 利 略 可 以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CA 物 体 具 有 惯 性B 斜 面 倾 角 一 定 时 , 加 速 度 与 质 量 无 关C 物 体 运 动 的 距 离 与 时 间 的 平 方 成 正 比D 物 体 运 动 的 加 速 度 与 重 力 加 速 度 成 正 比2013 课标卷 I 19如图,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置-时间( x-t)图线。由图可知 BCA 在时刻 t1 ,a 车追上 b 车 B 在
3、时刻 t2 ,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 在 t1 到 t2 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 在 t1 到 t2 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的大2014 课标卷 II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 t=0 到 t=t1 的时间内,它们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21v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2016 卷 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 t=3s 时并排行驶,则 BDA在 t=1s 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
4、t=0 时,甲车在乙车前 7.5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t=2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40m2016卷 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 t 内位移为 s,动能变为原来的 9 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A B C D2st23st24st29st2013 课标卷 I24 (13 分)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 A 和 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 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 和 R 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 ,2l) 、(0 , -l)和(0,0 )点。已知 A 从静止开始沿 y 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
5、a 的匀加速运动;B 平行于 x 轴朝 x 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 R 在某时刻通过点(l,l)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 B 运动速度的大小。2014 课标卷 I24(12 分) 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实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当汽车在睛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 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 120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1 1 324 2 1309 3 29816 4 52625 5 82436 6 1 19249
6、 7 1 60064 8 2 104yxyA H2ll K(l,l)O l F I GxBEOxtt1 t2b atvv1v2O t1甲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 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 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第 2 章 力与物体的平衡2012 新课标卷 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 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BAN 1 始终减小,N 2 始终增大 BBN 1 始终减小,N 2 始终减小C N1 先增大后减小,N 2 始终减小
7、DN 1 先增大后减小,N 2 先减小后增大2013 课标卷 II 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 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F1 和 F2(F 20) 。由此可求出 C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2016 卷 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 OO悬挂于 O 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 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 b。外力 F 向右上方拉 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 F 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 b 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8、 BDA绳 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 b 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 a 和 b 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 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2016卷 14质量为 m 的物体用轻绳 AB 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 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 O,如图所示。用 T 表示绳 OA 段拉力的大小,在 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A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 BB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C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 D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2016卷 17如图,两个轻环 a 和 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 m 的
9、小球。在 a 和 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 a、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CA B C D232mm2m2012 新课标卷 24 (14 分)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 。设拖把头的质量为 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 ,重力加速度为 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1 )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 大小。(2 )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 。已知存在一临界角 0,若 0,则不管沿拖
10、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 tan0。F拖把头拖杆第 3 章 牛顿运动定律2013 课标卷 I 212012 年 11 月, “歼 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 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 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 )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 1000m。已知航母始
11、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g。则 AC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 1/10B在 0.4s2.5s 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 2.5gD在 0.4s2.5s 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2013 课标卷 II 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 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 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 F与 a 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CA B C D2014 课标卷 I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
12、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时位置相比,小球的高度A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2015 课标卷 I 20如图(a),一物块在 t=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 图线如图( 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v0、v 1、t 1 均为己知量,则可求出 ACDA斜面的倾角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B物块的质量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2015 课标卷 II 20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
13、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 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 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为 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 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23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BCA8 B10 C15 D182016卷 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BD+飞机阻拦索定滑轮图(a )706050403020100 0.5 1.0 1.5 2.0
14、2.5 3.0 3.5 t/sv/(ms-1)图(b )aFO aFO aFO aFO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2013 课标卷 II 25 (18 分)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 t=0 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g=10m/s2,求: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从
15、t=0 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2014 课标卷 II 24 (13 分)2012 年 10 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km 的高空后跳下,经过 4 分 20 秒到达距地面约 1.5km 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10/gms(1 )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到 1.5km 高度处所需要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2 )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阻力,高速运动受阻力大小可近似表示为 ,其中 为速率,k 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2fkv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
16、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 图象如图所示,着陆过程中,运动员和vt所携装备的总质量 ,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 1 位有效数字) 。10mg2015 课标卷 I 25(20 分 )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 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 t=1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 。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 1s 时间内小物块的 vt 图线如图 (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
17、小物块质量的 15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 g 取 10m/s2。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 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2015 课标卷 II 25 (20 分)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 =37(sin37= )的山坡 C,上面有一质量为 m 的石板 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 A(含有大量泥土) ,35A 和 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 ,在极短时间内,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1 减小为 ,38B、C
18、间的动摩擦因数 2 减小为 0.5,A 、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s 末,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 2 保持不变。已知 A 开始运动时,A 离 B 下v/(ms-1)t/s0150.5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150200250300350400v/(ms-1)t/s边缘的距离 l=27m,C 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m/s2。求:(1)在 02s 时间内 A 和 B 加速度的大小;(2)A 在 B 上总的运动时间。第 4 章 曲线运动2012 新课标卷 15如图,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
19、了从 y 轴上沿 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 b 和 c 的运动轨迹,其中 b 和 c 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BDAa 的飞行时间比 b 的长 Bb 和 c 的飞行时间相同C a 的水平速度比 b 的小 Db 的初速度比 c 的大2013 课标卷 II 21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 vc 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ACA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车速只要低于 v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C车速虽然高于 v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 vc 的值
20、变小 2014 课标卷 I 20如图,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木块 a 和 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 与转轴 OO的距离为l,b 与转轴的距离为 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 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 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b 一定比 a 先开始滑动 Ba 、b 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C = 是 b 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当 = 时,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kmg lkg2 lg322014 课标卷 II 15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
21、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BA B C D 6431252014课标卷 II 17如图,一质量为 M 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 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 ,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CMg5 mg BMg+mg CMg+5mg DMg+10mg2015 课标卷 I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 L1 和 L2,中间球网高度为 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
22、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 v 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 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DA B1126Lgvh211(4)46LLghhC DgL6)4(21211gv2016 卷 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BC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abc xyO内侧 外侧公 路2016卷 16小球 P 和 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
23、Q 球的质量,悬挂 P 球的绳比悬挂 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CA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 Q 球的速度B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 Q 球的动能C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 Q 球所受绳的拉力D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 Q 球的向心加速度第 5 章 万有引力2012 新课标卷 21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 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 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A B C DRd1d12)(d2)(R2013 课标卷 I 202012 年 6 月 18 日,神州九号飞
24、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 343km 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C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2013 课标卷 II 20目 前 , 在 地 球 周 围 有 许 多 人 造 地 球 卫 星 绕 着 它 运 转 , 其 中 一 些 卫 星 的 轨 道 可 近 似 为 圆 , 且 轨 道 半径 逐 渐 变 小 。
25、若 卫 星 在 轨 道 半 径 逐 渐 变 小 的 过 程 中 , 只 受 到 地 球 引 力 和 稀 薄 气 体 阻 力 的 作 用 , 则 下 列 判 断 正 确 的 是BD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2014 课标卷 I 19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 。据报道,2014 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 月 6 日木星冲日;4 月 9 日火星冲日
26、;5 月 11 日土星冲日;8 月 29 日海王星冲日;10 月 8 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D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轨道半径(AU ) 1.0 1.5 5.2 9.5 19 30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 B在 2015 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 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2014课标卷 II 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 g ;在赤道的大小为 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T;引力常量为 G,地球的密度为 B
27、A B C. D oGT23go2323TgGTo232015 课标卷 I 21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 4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己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 1.3103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 81 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 3.7 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 9.8m/s2。则此探测器 BD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 8.9m/s 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 2103N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 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28、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2015 课标卷 II 16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 3.1103/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 1.55103/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 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BA西偏北方向,1.910 3m/s B东偏南方向, 1.9103m/s C西偏北方向,2.710 3m/s D东偏南方向, 2.7103m/
29、s2016 卷 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 6.6 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BA1h B4h C8h D16h2016 卷 14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B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第 6 章 机械能2014 课标卷 II 16一物体
30、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 F1 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 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 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 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 、1FW分别表示拉力 F1、F 2 所做的功, 、 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2FW1fW2fCA , B ,21421ff 214F12ffWC , D ,Fffff2015 课标卷 I 17如图,一半径为 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 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 P 点上方高度 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 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 N 时,对轨道的
31、压力为4mg,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 W 表示质点从 P 点运动到 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CA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 Q 点 C ,质点到达 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12W 12mgRB ,质点不能到达 Q 点 D ,质点到达 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R 2015 课标卷 II 17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 P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A2015 课标卷 II 21如图,滑块 a、b 的质量均为 m,a 套在固定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
32、距 h,b 放在地面上,a、b 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不计摩擦,a、b 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 BDAa 落地前,轻杆对 b 一直做正功Ba 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2gCa 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 gvtt1 t2P1/fP2/f0Avtt1 t2P1/fP2/f0Bvtt1 t2P1/fP2/f0Cvtt1 t2P1/fP2/f0DPtt1 t2P2P10Da 落地前,当 a 的机械能最小时,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mg2016卷 21如图,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 O 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 M 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 N 点,已
33、知在 M、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 ,在小球从 M 点运动到 N 点的过程中 BCD2ONA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小球到达 N 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 M、N 两点的重力势能差2016 卷 20如图,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 R 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 m 的质点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设质点 P 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 a,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 N,则 ACA B2()mgRWa2mgaRC D3N
34、()2016 卷 25 (18 分)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 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37的固定直轨道 AC 的底端 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 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 C 点,AC=7R,A、B、C、D 均在同一竖56R直面内。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P 自 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 E 点(未画出) ,随后 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点到达 F 点,AF=4R ,已知 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取14, )0sin37.60cos37.8(1 )求 P 第一次运动到 B 点时速度的大小。(2 )求 P 运动到点时弹簧的弹
35、性势能。(3 )改变物块 P 的质量,将 P 推至 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 P 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D 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 点。G 点在 C 点左下方,与 C 点水平相距 、竖直相距 R,求 P 运动到 D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 P 的质量。722016卷 25 (20 分)轻质弹簧原长为 2l,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 5m 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 l,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与物块 P 接触但不连接AB 是长度为 5l 的水平轨道, B 端与半径 l 的光滑半圆轨道 BCD 相切,半圆的直径 BD 竖直,如图
36、所示,物块 P与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外力推动物块 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 l,然后放开,P 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0.大小为 g若 P 的质量为 m,求 P 到达 B 点时的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 AB 上的位置与 B 点之间的距离;若 P 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 P 的质量的取值范围2016 卷 24(12 分)如图,在竖直平面内由 圆弧 AB 和 圆弧 BC 组成的光滑固定轨道,142两者在最低点 B 平滑连接。AB 弧的半径为 R,BC 弧的半径为 。一小球在 A 点正上方与 A 相距 处由静止开始自2R4R由下落,经 A 点沿圆弧轨道运动。(1 )
37、求小球在 B、A 两点的动能之比;(6 分)(2 )通过计算判断小球能否沿轨道运动到 C 点。(6 分)第 7 章 电场2012 新课标卷 18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B、D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电势能逐渐增加C动能逐渐增加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013 课标卷 I 15如图, 一半径为 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 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 c 的轴线上有 a、b、d 三个点,a 和 b、b 和 c 和 d 间的距离均为 R,在 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 q(q0)的固
38、定点电荷。已知 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 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BA B C D23Rk2910Rqk2Rq29qk2013 课标卷 I 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 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 d/2 处的 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 d/3,则从 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DA.打到下极板上 B.在下极板处返回C.在距上极板 d/2 处返回 D.在距上极板 2d/5 处返回2013 课标卷 II 18如图,在
39、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 a、b 和 c 分别位于边长为 l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 q, c 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k。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BA B C D23lqk23lq23lk23lk2014 课标卷 I 21如图,在正点电荷 Q 的电场中有 M、N 、P、F 四点,M、N、P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为 MN 的中点,M=30 M、N、P、F 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 M、 N、 P、 F 表示,已知 M = N, P = F,点电荷Q 在 M、N、P 三点所在平面内,则 ADA点电荷 Q
40、 一定在 MP 的连线上B连接 PF 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C将正试探电荷从 P 点搬运到 N 点,电场力做负功D P 大于 M2014课标卷 II 19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 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 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2015 课标卷 I 15右图的直线 a、b 和 c、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P、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 M、 N、 P、 Q,一电子由 M 点分别运动到 N 点和 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41、 BA直线 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 MQB直线 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 MNa b c dQa bcC若电子由 M 点运动到 Q 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 P 点运动到 Q 点,电场力做负功2015 课标卷 II 14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 a 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 a 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 450,再由 a 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D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2016 卷 14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
42、,则电容器D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2016 卷 20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 P 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ABAQ 点的电势比 P 点高B油滴在 Q 点的动能比它在 P 点的大C油滴在 Q 点的电势能比它在 P 点的大D油滴在 Q 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 P 点的小2016卷 15如图,P 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 P 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 Q 在 P 的电场中运动,运
43、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 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 Q 仅受 P 的电场力作用,其在 a、b、c 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 ,速度大小分别为 , , ,则abc abcDA abcacb,B ba,C bcac,D b,2016 卷 15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B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D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2013 课标卷 II 24 (14 分)如图,匀强电场中有一半径为 r 的光滑绝缘圆轨道,轨道平面与电场方向平行。a、b 为轨道直径的两端,该直径与
44、电场方向平行。一电荷量为 (q 0)的质点沿轨道内侧运动,经过 a 点和 b 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分别为 Na 和 b。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E、质点经过 a 点和 b 点时的动能。2014 课标卷 I 25(20 分)如图,O 、A、B 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B 沿竖直方向,BOA=60,OB= OA。23将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 O 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 A 点。使此小球带电,电荷量为 q (q 0),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 OAB 所在平面平行。现从 O 点以同样的 初动能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 A 点,到达 A 点时的动能是初动能的 3 倍;若 该小球从 O 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好通过 B 点,且到达 B 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 6 倍。a 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