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乘车教学设计设计者: 泉州市前店南山小学 杨涵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乘 车 是 义 务 教 育 教 科 书 北师大版一年 级 上 册 第 三 单 元 的 教 学 内 容 。 此 时 学 生 已经 初 步 地 掌 握 了 10 以 内 的 加 减 法 , 并 能 够 正 确 的 计 算 , 同 时 能 够 理 解 加 法 与 减 法 的 意 义 。在 此 基 础 上 , 教 材 主 要 通 过 在 乘 车 时 小 朋 友 上 下 车 引 起 的 车 上 总 人 数 变 化 的 具 体 情 境 ,让 学 生 体 会 连 加 、 连 减 、 加 减 混 合 运 算 的 意 义 。 理 解 连 加 、
2、 连 减 、 加 减 混 合 运 算 在 现 实 生活 当 中 的 应 用 , 并 掌 握 连 加 、 连 减 、 加 减 混 合 运 算 的 顺 序 , 并 进 行 正 确 计 算 。本班大多数学生自主合作意识较强,接受能力较强。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实例,说一说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结合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过程方法:经历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上下车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难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感性体验。四、教学准备课件设计与制作 小棒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1、导语师:上课之前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一段视频,稍后回答老师一些小问题。课件展示:出示文明乘车篇,同时提醒学生:“文明公交,礼让你我他”师: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每当公交车到站后就会有人上车,有人下车,这期间我们要注意什么呢?那么这些人上车后,车上的人会变多还是变少,如果有人下车的话,车上的人数又会怎么变呢
4、?2、揭题:师:那么今天老师将带领着大家一起来探讨乘车当中的数学问题。板书:“乘车” 。设计意 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创设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在富有情趣的动画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出来了,从而能更 积极认 真地投入学习中。同 时情境的创设也渗透2思想品德的教育及安全教育,抓住本课教学内容隐含的素材教育学生文明乘车。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情境一:(1)根据情境图,提出连加的问题课件演示主题图 1:三家店车站停着一辆公交车,车上有 2 个小朋友,此时前门有 3 个小朋友上车,后门有 2 个小朋友上车。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吗?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加法的数学问题吗?引导
5、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设计意 图:体会数学的地位,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摆一摆,说一说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你们拿出老师分给你们的小棒,把这些小棒看成车上的人,一根小棒表示一个人。在你们的桌面上摆出乘车的情境,并和同桌说一说,摆出来的每一堆的小棒表示乘车情境中的哪些人。学生操作,同桌相互交流,然后汇报结果。设计意 图:经历摆一摆, 说一说的过程,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上 车时候,原有的人数增加了,因此需要用加法来解决。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能用小棒来代替人模拟上车的情境。 (3)列式解决问题课
6、件展示: 师:摆完小棒后,同学们来根据乘车的情境,将这些方格填完整。填完整的同学和同桌交流一下以下 3 个问题:1、你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2、结合情境,每一步的结果表示的是什么意思?3、下面的这个方格填的是什么?学生操作,同桌相互交流,然后汇报结果。教师提醒:注意要把第一步算出的结果填在下面方框内。设计意 图:通过学生先思考后同桌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解决实际问题师:那么 还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237如果学生有困难,出示课件:小红原来有 2 支铅笔,妈妈买来 3 支,爸爸又买来 2 支,小红现在一共有几支铅笔?+ + =3设
7、计意 图: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领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情境二:(1)根据情境图,提出连减的问题课件演示主题图 2:原来车上有 8 个小朋友,车行驶到七里庄的时候,1 个小朋友从前门下车,4 个小朋友从后门下车。师:谁能说一说这两幅图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吗?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减法的数学问题吗?(2)现场模拟下车情境师:老师现在要请 8 位同学上来,用开火车的形式模拟公交车下车的情境,其中火车代表着公交车,从一二组过道回座位的是从后门下车的同学,从三四组过道回座位的是从前门下车的同学。教师口头解说,学生模拟下车的情境。设计意 图:通过模拟下车的情
8、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下车的时候, 车上的人变少了,因此需要运用减法来解决问题,同 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3)列式解决问题课件展示: 师:模拟完下车后,同学们来根据下车的情境,将这些方格填完整,其中方框里面填数字,圆圈里面填符号。填完的同学和同桌交流一下以下 2 个问题:1、你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2、结合情境,每一步的结果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学生操作,同桌相互交流,然后汇报结果。(4)解决实际问题师:那么 还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8143如果学生有困难,出示课件:树上有 8 只小鸟,飞走了 1 只,又飞走了 4 只,还剩下几只?3.情境三(1)根据情境
9、图,找出不同点课件演示主题图 3:原来车上有 9 个小朋友,车行驶到九棵树的时候,1 个小朋友从前门上车,5 个小朋友从后门下车。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吗?与前面的图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2)摆一摆,说一说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你们拿出老师分给你们的小棒,把这些小棒看成车上的人,一根小棒表示一个人。在桌上模拟情境三中的上下车情境,一边摆一边说,你是怎么用小棒来描述这次乘车情境的。学生操作,同桌相互交流,然后汇报结果。(3)出示问题,并列式解决问题课件展示问题:师:同学们来根据上下车的情境,将这些方格填完整,其中方框里面填数字,圆圈里面填符号。填完的同学和同桌交流一下以下 2 个问题:1、你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2、结合情境,每一步的结果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学生操作,同桌相互交流,然后汇报结果。三、应用新知1.练一练:教材第 46 页“练一练”第 1 题:(1)一共有几个丝瓜?(2)一共有多少人?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完成。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并提问学生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2.完成第 46 页的“练一练”第 2 题。说一说,算一算。图中讲的是什么故事,你能用算式写出来吗?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提问学生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四、总结与质疑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货,还有哪里不明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