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导学案教师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17053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牙山五壮士》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狼牙山五壮士》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狼牙山五壮士》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狼牙山五壮士》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导学案( )狼牙山五壮士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抡、砸、日寇、晋察冀、斩钉截铁、手榴弹、屹立”等生字词。2.通过朗读课文、填空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事件发展的记叙顺序。3.把握文章的详略结构,初步感受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无畏。学习重点:通过朗读课文、填空等形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事件发展的记叙顺序。学习难点:把握文章的详略结构,初步感受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无畏。知识链接:事件简介1941 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时期。8 月为报“百团大战”一箭之仇,日本华北派遗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动 10 万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 。9 月初其先头部队三千人在

2、占领的狼牙山打转,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进行决战,由于敌强我弱,上级决定我军主力带领群众撤出狼牙山,转到外线安全地区。经数次击战,七连完成组织转移任务后,大部撤离,只留六班扼守狼牙山。首长的命令是“在第二天中午之前,不准敌人越过棋盘陀。六班当时只剩 5 人,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他们接受任务后,赶到东山口,选择了一个叫“小鬼脸儿”的险要处,准备阻击敌人。学习过程:1、课前预习1.读拼音写词语。 sh t z q q tio wn ln r ku( 尸体 ) ( 砸 ) ( 崎岖) ( 眺望 ) ( 抡 ) ( 日寇 )chu hn bo zi hu jio zhu

3、lu jn ch j( 仇恨 ) (雹子 ) ( 吼叫 ) ( 坠落 ) ( 晋察冀 )2.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斩钉截铁 )(2)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 气壮山河 )(3)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居高临下 )(4)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 坚贞不屈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1)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 语言描写 )(2)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神态描写 )(3)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

4、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动作描写)5.根据下列句子的语境,用“立”组词填空。(1)五位壮士( 屹立 )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2)新建的北京电视塔高高( 耸立 )在三环路旁。2(3)一棵小松树迎着风寒(挺立)在山坡上。2、课堂导学:人物描写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种类:(1)肖像(外貌、神态)描写。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 、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2)语言描写。言为

5、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3)行动(动作)描写。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3、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记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五壮士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 、宋学义、胡福才、 胡德林。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想想哪些内容是作为重点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明确: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重点写

6、: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作者这样写更能体现“五壮士”的英雄无畏。四、课堂总结本文作者详略得当的描写了一支由五名战士组成的小分队,在完成掩护任务后,放弃了追上部队,选择把敌人引向了绝路,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体现了五壮士英勇无畏的影响形象。五、课后作业课文前 3 段对班长马宝玉等人用的称呼是“战士” ,从第 4 段起用的是“壮士” 。如何理解这种称呼上的变化?课文前 3 段,马宝玉等人是执行命令,是勇敢的战士。完成任务后,他们本可以撤退,却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引上绝路,可歌可泣,悲壮感人,所以称他们是“壮士” 。3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导学案( )狼牙山五壮士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在

7、人物描写方面既有个体形象的刻画又有整体群像的描摹的特点,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2.品读课文,感受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不畏牺牲,英勇抗击日寇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热情。学习重点:理解本文在人物描写方面既有个体形象的刻画又有整体群像的描摹的特点,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学习难点:感受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不畏牺牲,英勇抗击日寇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热情。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全文的记叙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五个部分,其中作者对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三个部分做了详写。2、课堂导学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

8、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背景(通常在文章开头)。(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情。4、抒发(散文作者)的感情。5、深化作品主题(一般用于结尾,借景抒情,具有某种象征意义)3、课堂练习1.细读课文第二段,思考:(1)文中“沉着地”“大吼一声”“扔”“抡”“全神贯注地瞄准”这些词语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属于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五壮士对敌人无比的仇恨和消灭敌人的决心。(2)“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从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读出了什么?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从加点的词语读出了敌人伤亡惨重,五壮士英勇顽强,这是一种反衬的表现手法

9、。2.细读课文第三段,思考:(1)本段第二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属于环境描写,作用是突出五壮士宁可辆牲自己也要保住连队和群众的精神。(2)“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此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运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班长的坚决,果断,表现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43.细读课文第四段,思考:(1)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 砸!” 仔细阅读此句,注意划线部分 ,从中可以看出班长

10、什么特点?可以看出班长机智善战,他想把最后一颗于榴弹留在最关键的时刻用,表现了对敌人刻骨铭心的仇恨.(2)“顿时,石头像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去,砸去。“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时非常密集,迅猛,有力。表现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4.课文第九段,连用两个感叹句,作者想表达什么?这是作者对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的赞叹,赞扬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四、课堂总结狼牙山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在胜利完成人物后舍生取义视死如归,体现了中华儿女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五、课后作业1、课堂巩固学习第六段个体形象刻画+人物群像描摹的方法,刻画下课后班级同学。150 字左右。2、课外延伸抗日战争期间,中华大地上涌现出许多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小组合作,搜集相关资料写下来,并向全班同学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