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许 文 兵北 京 协 和 医 院慢性呼吸衰竭病因u支气管 -肺疾患 慢性组塞性肺疾病 重症肺结核 肺间质纤维化 尘肺u中枢神经及其传导系统和呼吸肌疾患u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多发性神经炎u胸廓病变如胸部手术,外伤广泛胸膜增厚,胸廓畸形慢性呼吸衰竭 -缺氧机制和病理生理 ( 1)u通气不足:总肺泡通气量约 4 升 /分,才能维持正常肺泡氧和二氧化碳分压。 肺泡通气量减低,肺泡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升高u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肺泡通气与灌注周围毛细血管血流比例必须协调,保证有效气体交换。正常肺泡通 气量( V) 为 4L/M, 肺灌注量为 5L/M, 比例为 0。 8 比率增大
2、:无效腔效应,如肺栓塞 比率减小:分流增加 V/Q比率失调:缺氧,无 CO2潴留慢性呼吸衰竭 -缺氧机制和病理生理 ( 2)u动 -静脉分流 :因肺病变如肺泡萎陷,肺不张,肺水肿和肺炎实变都可引起动静脉分流 提高氧浓度不能提高血氧分压 分流量越大,吸氧提高血氧分压的效果越差 分流量 30% ,吸氧不能明显提高 PO2u弥散障碍:肺内气体交换通过弥散完成u影响因素: 弥散面积,肺泡膜的厚度和通透性,气血接触时间,气体弥散能力,气体分压差 弥散障碍,低氧为主慢性呼吸衰竭 -缺氧机制和病理生理 ( 3)u耗氧量:加重缺氧的原因之一u原因:发热,寒战,呼吸困难u哮喘时呼吸功增加,耗氧增加十几倍u耗氧增
3、加,氧分压下降,增加通气u耗氧增加时,如通气功能障碍,不能增加通气,会出现严重的氧分压下降慢性呼吸衰竭 -二氧化碳储留的机制u通气不足:总肺泡通气量约 4 升 /分,才能维持正常肺泡氧和二氧化碳分压。 肺泡通气量减低,二氧化碳升高u 气道阻塞,包括气管,支气管和细小支气管u 呼吸动力障碍: 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脑肿瘤,外伤,低通气 脊髓神经传导障碍:格林巴里综合征 呼吸肌功能障碍,包括隔肌: COPD 胸膜腔疾患:脊柱畸形,胸膜炎后遗症缺氧和 二氧化碳潴留对中枢神经影响u 中枢皮质神经元细胞最敏感u 脑细胞功能障碍,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脑水肿脑细胞死亡,程度取决于缺氧程度和发生缓急 急性:烦
4、躁不安,全身抽搐,死亡 慢性:轻度,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障碍 Pao250mmHg,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 Pao2 30mmHg, 神志丧失,昏迷u CO2潴留:轻度,皮质下层刺激,兴奋皮质u CO2继续上升:皮质下层抑制,中枢神经麻醉u 缺氧和 二氧化碳潴留:脑血管扩张,脑组织水肿缺氧和 二氧化碳潴留对心脏循环影响u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上升u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u急性严重缺氧:心室颤动,心脏骤停u长期慢性缺氧:心肌纤维化,心肌硬化u肺小动脉收缩增加肺循环阻力,肺心病二氧化碳潴留u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上升缺氧和 二氧化碳潴留对呼吸的影响u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刺激通气u PAO260mmHg ,兴奋呼吸中枢u CO2是强有力的呼吸兴奋剂, PaCO2升高时出现深大快速呼吸u 吸入 CO2浓度大于 12% ,呼吸中枢处于抑制状态u 慢性高碳酸血征通气量下降,呼吸中枢对 CO2刺激敏感性降低缺氧和 二氧化碳潴留对肝肾和血液影响u直接,间接损害肝功能,转氨酶升高u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尿量,钠排出量减少u红细胞生成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 二氧化碳潴留u肾血管痉挛,血流减少,尿量减少uPaCO2 65mmHg, 尿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