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 年 5 月 2 目 录前 言.5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6第一节 “十二五 ”时期的主要成就 .6第二节 “十三五 ”发展面临的形势 .11第二章 “十三五 ”总体要求 .13第一节 指导思想.13第二节 发展思路.13第三节 发展原则.14第四节 发展目标.15第五节 发展定位18第三章 构建基础设施网络体系.18第一节 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18第二节 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20第三节 加快能源保障网络建设.21第四节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1第四章 构建特色产业新体系.22第一节 提速第三产业,打造发展新引擎.22第二节 做强新型工
2、业,提升核心竞争力.27第三节 发展精品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30第五章 构建新型城镇体系36 3 第一节 高起点规划城市36第二节 高标准建设城市.39第三节 高水平管理城市.41第四节 推进城乡一体化.43第六章 构建均等公共服务体系.48第一节 着力加快科技创新.48第二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50 第三节 努力提高健康水平.53第四节 全面发展文体事业.56第五节 积极促进城乡就业.58第六节 稳步提升社会保障.60第七章 构建绿色生态发展体系.62第一节 加大生态产业建设.63第二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64第八章 推动改革开放新发展69第一节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69第二节 加快经济体制改
3、革.70第三节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72第四节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73第九章 开创依法治县新局面.74第一节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75第二节 巩固平安水富建设.75 4 第三节 推进和谐水富建设.76第十章 切实保障规划实施.77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77第二节 营造发展环境.78第三节 注重资金保障.79第四节 加强监督检查.79 5 前 言水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 ,是按照国家和省、市对编制中长期规划程序的要求和安排,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市委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和中共水富县委关于制定水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
4、议 ,以水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 、水富县“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前期重大课题研究、重点专项规划以及部门规划为依据编制。纲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和指导性,主要阐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尽量克服面面俱到。力求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全面规划与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与兼顾各方、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与上级规划的合理衔接等关系,力求体现既注重宏观调控目标的现实性,又注重发展目标对鼓舞人心和干劲的激励作用。 纲要作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凝聚了全县各族人民的智慧,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
5、要依据,是全县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6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成就“十二五”期间,水富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全省“两强一堡”和全市“四基地一屏障一走廊”的战略目标,突出一个主题、打造两大园区、夯实三个基础、建设四个城市、培育五大产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水富县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经济实力显著提高。2015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04 亿元,年均增长 14.1%;工业总产值达到 73.66 亿元,比2010
6、年的 26.00 亿元增长 183.3%,年均增长 2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 2.60 亿元,比 2010 年的 1.59 亿元增长 63.5%,年均增长 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8.50 亿元,比 2010年的 4.29 亿元增长 98.1%,年均增长 14.6%;“十二五”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14.40 亿元,比“十一五”的 198.40亿元增长 58.4%。产业发展再上新水平。按照“调精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生产力布 7 局日趋完善。2015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
7、到 2.02 亿元,年均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 34.55 亿元,年均增长 18.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 12.47 亿元,年均增长 6.5%。农业方面,坚持走特色、精品之路,发展壮大了水产养殖、肉鹅、肉兔、水稻制种、葡萄种植等特色产业,培育了坤达牧业、金源农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工业方面,建成了云天化煤化工、向家坝水电站、杨柳滩及大渔孔电站、中城液化天然气、理世食品噜咪啦薯片加工、虹启制鬃、古渡酒业等一批骨干项目,形成了以化工、能源、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格局。旅游业方面,依托丰富的地热、森林和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旅游资源,初步形成了以西部大峡谷温泉为龙头,铜锣坝国
8、家森林公园、邵女坪库区旅游为支撑,奇石文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相结合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商贸服务业方面,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升级改造农家店,打造水富建材城,加快日用品消费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建设,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规模不断扩大,水富港年货物吞吐量达到 160 万吨,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蓬勃发展。城乡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 118 个村庄规划编制。大力提升城市品位,开发阳光四季、金桥家苑等 23 个房地产项目 75.26 万平方米。突出现代化亚热带滨江城市特色和山水、奇石文化,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升级打造北大门、向家坝等 6 条城市精
9、品大道, 8 完成占地 1.6 万平方米的北大门公园改扩建,新建玛瑙森林公园、三江口公园,实施城市面山绿化、夜景亮化、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建成县城自来水厂、县城污水处理厂;完成两碗集镇迁建,向家坝镇、太平集镇改造,邵女坪精品集镇建设;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农村“一事一议”项目;完成水富港一期扩建、水绥二级公路、庙铜公路改造等项目,启动向家坝翻坝运输大桥等项目建设;“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完成,铜锣坝中型水库完工并蓄水运行,四方碑水库枢纽工程基本完工,横江防洪堤县城段、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启动建设。至 2015 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由“十一五”期末的 9 平方公里扩展到 11 平方公里
10、,城镇化率达 47.9%,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35%,县城供水普及率达 99.7%,县城生活垃圾处理率达 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66%;修建农村公路302.62 公里,硬化农村公路 143.1 公里,实施“五小”水利工程 3455 件。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市系列改革举措,坚定不移深化各领域改革。向家坝镇析置云富街道办事处,太平乡、两碗乡撤乡设镇,撤县设市工作有序推进。推行政务公开,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分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货币化改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工资制度改革,启动公务用车制度
11、改革,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 9 度改革,精减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权责清单,开展网上审批大厅建设,推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扎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开展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园林绿化管理站和各镇(办)综合执法站。推进殡葬改革,倡导文明治丧风气。社会事业展现新进步。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实施校安工程、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义务教
12、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成县一中迁建、县小镇小整合扩建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县一中晋升为一级三等完中,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全市首家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学在水富” 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卫生事业逐步完善,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现公立医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完成县人民医院迁建(一期)、两碗镇卫生院扩建、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村级卫生所等项目建设,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防控、妇幼保健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参合率达99%以上,县人民医院升级为二级甲等医院;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明显,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率达 92.1%;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5 年累计
13、 10 获得有效专利 20 件;文体事业健康发展,设立北大门文学奖,举办“北大门之夜”激情文化广场活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成古渡广场、两个乡镇文体站和一批农村文体活动广场、“农家书屋”;生态建设取得成效,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创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街道)4个、市级生态文明村 16 个,建成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环境污染监管得到强化,水、气、声监测力度加大,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法治水富建设不断强化,狠抓信访维稳工作,完善治安防控网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提升安全监管水平,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统计、史志、档案、气象、人民武装、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出版等工作成效明显,工会、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会、计划生育协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十二五”期间,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中国观赏石之乡、云南省工业强县、云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县、云南省无毒县等称号。民生保障凸显新成效。落实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启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逐年提高城乡低保人均补差标准,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建社会福利院并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