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38185 上传时间:2018-11-0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迈出坚实步伐,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 60%,关键工序数(自)控化率超过 50%;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各级政府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大幅提高,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 43.5%,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TD-SCDMA 实现大规模商用,长期演进技术 TD-LTE 成 为新一代移动通信国 际标准;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与此同时,我国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是

2、网络、技术、产业与应用的统筹协调有待加强,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水平不高,一些领域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数字鸿沟扩大,信息安全形势更趋复杂严峻,信息化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等。当前,围绕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全球再次掀起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主要国家纷纷加快推进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综合信息网络向宽带、融合、泛在方向演进,信息技术、产品、内容、网络和平台等加速融合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催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扩散,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推动信息化

3、深入发展,对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需1求,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本规划,作为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行动纲领。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把扩大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举措,把提高信息服务能力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支撑。加强统筹规划,坚持科学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突破技术和产业

4、瓶颈,切实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二)基本原则。统筹发展,有序推进。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广泛覆盖和深度集成应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惠及全民的信息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加强统筹规划,根据实际需求以及技术和产业基础等,突出行业和区域特色,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信息化发展。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协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需求牵引,市场导向。立足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服务群众生活和维护国家安全,适应国际信息化发展趋势,发挥信息化对科学高效配置资源

5、的支撑和服务功能,积极推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产业发展。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竞争性领域坚持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市场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增强信息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完善机制,创新驱动。深化对信息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健全法规标准,完善配套政策,加强绩效评估,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信息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产学研用协同互动,鼓励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和推广应用。加强管理,保障安全。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狠抓

6、能力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加强信息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国民信息技能。推进军民融合,鼓励军民两用信息技术相互转化应用。着力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全面提高信息化装备的安全可控水平。(三)发展目标。到 2015 年,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取得显著进展,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达到 0.79。1.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因地制宜,统筹城3乡和区域宽带协调发展。到 2015 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 2.7 亿户,其中光纤入户超过 7000 万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 20 兆比特每秒(Mbps)和 4Mbps,部分

7、发达城市达到 100Mbps,有条件的地区实现光纤到村。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 6500 吉比特每秒(Gbps)。3G 网络基本覆盖城乡,用户数超过 4.5 亿,LTE 实现规模商用。互联网网民超过 8.5 亿人。基于互联网协议第 6 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实现规模商用。县级以上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实现数字化,80%实现双向化。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制造业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自)控化率达到 7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应用达到中等收入国家领先水平,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建

8、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信息服务体系。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 18 万亿元,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 9%。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系统软件、关键元器件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集成电路芯片规模生产工艺达到 32/28 纳米。3.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更加显著。以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为基础的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形成,中央部委和省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超过 85%,地市级和县区级政务部门分别平均达到70%、50%以上。电子政 务服务不断向基层政府延伸,基于互4联网的政民互动逐步普及。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框架基本形成,社会信用、综合治税、市场监

9、管、社会保障等一批重大业务协同应用取得实效,电子政务技术体系和运行机制日臻完善。4.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互动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初步形成支撑教育现代化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成规范可共享的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覆盖 70%以上的城乡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省范围内即时结报。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 8 亿,基本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 。5.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和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提高,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体系、信息安全协调机制更加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基础性工作全面推进。网络信任体

10、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掌握一批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核心技术,初步建成安全可控的信息安全产业体系。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比例大幅提升,基本形成技术、装备、系统和服务一体化支撑能力。二、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一)促进工业领域信息化深度应用。围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全方位、多层次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覆盖渗透、应用集成和融合创新。1.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全面普及。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应用,大力推广数字化研发设计工5具,促进研发流程变革和模式转型,实现多专业、跨企业研发协同创新。加快生产装备数字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推广原材料工业集约化、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消费品工业精准化生产方式。全

11、面普及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客户关系等管理信息系统,加快推动经营管理现代化进程。2.推动综合集成应用和业务协同创新。促进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信息集成和业务协同,推动企业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以集成应用支撑业务流程优化,促进组织结构合理化、运营一体化和决策科学化。推动信息化应用从单一企业向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转变。专栏 1 智能工业推进工程推动建立协同研发体系。深化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应用,加快工艺设计数字化和绿色化,推进工艺知识 管理和智能专家系统建设,提升工艺仿真和优化能力。加强产学研资源整合,以多 专业协同和跨企业协作为重点,建设协同共享的研发设计体系。推动高端装备研 发设计

12、多学科综合优化。加强企业信息技术改造。加强嵌入式系统和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以企业关键工序自动化生 产线升级为突破口, 实 施底层生产装备和制造网络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级,深化 现场总线 、无 线传感技术应用,推广自动化仪表和数字化检测设施,加强过程信息采集、管理和分析优化系统建设,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和管理精细度,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物耗和污染排放。 开展集成系统应用创新示范。开展企业综合集成应用示范,以主要行业大型企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加强研发设计、生 产制造、经营 管理、市场流通等业务环6节的集成创新。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跟踪、反 馈系统,构建决策智能化平台。开展产业链

13、协同创新应用示范,完善行业骨干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体系,推动跨企业资源整合,建立健全行业龙头牵引、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共享的协作机制。3.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推动制造企业完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回收处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和跟踪服务,面向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加强备品备件管理、在线实时监测、远程故障诊断、工控系统安全监控、网上支付结算等增值服务。继续深化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专栏 2 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围绕制造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全球化、服 务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求,着力突破一批引领性、创新性

14、的制造业信息化关 键技术,着力打造数字企 业、服务型制造企业和产业服务平台。攻克制造知识融合、产品创新研发、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等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成果与软件产品。推广制造服务技术与系统,加速制造业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在高端装备、生 产过程、产品物联 和物流中应用制造物联技术与系统,显著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和物流效率。打造全球协作和集团管控大型数字企业,提高产业集群协作能力和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培训体系、咨询服务体系、 标准体系,形成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长效机制。4.推广节能减排信息技术。推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信息技7术的普及和深入应用,提高绿色研发设计能力,

15、加大主要耗能、耗材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建立健全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监测和评价体系,改进资源能源需求侧管理,提升资源能源供需双向调节水平。大力发展环保装备专用测控一体化技术,建立健全符合行业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特点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污染治理监督管理体系。5.建立两化融合服务支撑体系。完善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估认定体系,推广行业评估规范,指导中介机构开展重点行业和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健全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机制。建立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支持面向具体行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加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

16、地、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地方开展两化融合评估和监测,完善区域信息化服务体系。专栏 3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两化融合促进中心。依托工业园区、重点企 业、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实体性和虚 拟性的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提供适合市场需求的行业解决方案, 发展各类专业化服务。建设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面向行业和产业集群,建设低成本、高效益、安全可靠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研发设计、 业务外包、市场营销、监理实施的支撑服务能力,推广信息技术产 品和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依托重点企业、重点院8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建设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培训和实训基地。

17、(二)加快推进服务业信息化。适应服务业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应用,积极培育新型服务业态,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1.引导电子商务健康发展。鼓励工业和商贸流通领域骨干企业开展网络采购和销售,加强供应链协同运作。推动中小微企业普及电子商务应用。鼓励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向涵盖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全流程服务方向发展。丰富网络商品和服务,拓展网络购物渠道,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支持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创新,支持境内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应用。完善安全、信用、金融、物流和标准等支撑体系,构建与电子商务发展相配套的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促进电子商务健

18、康发展的政策环境,探索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监管模式,加快建立规范有序的电子商务市场秩序。2.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与现代物流发展的融合创新,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鼓励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和服务模式。加强跨行业的物流信息共享,建立完善行业性、区域性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体系。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3.提高服务业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快推动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信息共享,提高金融宏观调控和综合监管能力;9运用信息技术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消费金融发展;围绕增强普遍服务能力,提高面向中小微企业和农业农村的金融信息化服务水平。引导工业设计走专业化、高端化、网络化发展道路,

19、建设一批实用、高效的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推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餐饮、新闻出版、休闲娱乐和社区服务等服务行业采用信息技术创新服务品种和方式,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专栏 4 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推进电子商务协同应用。通过加强电子商务协同应用,在原材料、装 备制造、消费品、 电子信息、国防科工等重点工 业领域,提高龙头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推进企业间网上协同研发、 设计和制造,增 强产业链 商务协同能力。推动中小企业普及电子商务。鼓励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网上购销等活动。引导 中小企业积极融入龙头企业的电子商务购销体系。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继续开展试点示范,推 动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从生活服务、公共服务领域向工农业 生产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延伸,提高移动电子商务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完善 产业链。(三)积极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与服务,推动中小企业在核心业务环节深化信息技术应用。1.深化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加强适应不同行业中小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