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题研究过程性记录材料(2006 年 2-7 月)教育学学习笔记(100 问)唐苏北 甘魁芝2课题研究过程性记录材料(2006 年 2-7 月)教育学学习笔记(100 问)1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狭义:就是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怎样起源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具体地说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的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3 教育制度是什么是一个国家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
2、修业时间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4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是什么(1)教育的终身化:60 年代以后提出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3)教育的民主化:本世纪最大教育思潮。一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二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三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4)教育
3、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6学记中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的含 义是什么?主张开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7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38如何评价凯洛夫的教育学?1939 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的当时被认为具有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学分为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 4
4、个部分。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教学中心。但它也有不足:凯洛夫教育学在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的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过于强调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它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9人们关于教育有哪些新观念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2、教学形式个别化;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4、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0什么是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身心特点向积
5、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1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原因的学说有几种观点?1)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重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2) 、外因论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重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华生的观点:“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3) 、在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
6、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1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4本质的特征。教育中要坚持
7、循序渐进的原则。、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时隐时现,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首先表现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其次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做好因材施教工作非常重要。13个体身心发展水平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遗传、成熟、环境和个人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14如何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
8、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15如何理解教育目的是多层次的体系?教育目的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大致有以下的层次:第一层次为教育方针;第二层次为教育目的(国家的) ;第三层次为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 ;第四层次为各育培养目标;第五个层次为单元教学目标;第六个层次为每节课的目标。教育目的与
9、培养目标之间的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16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是什么教育目的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还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17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3 年我国提出的教育新方针(目的)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
10、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8全面发展教育由哪几部分构成?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519教师职业的性质是什么?特点是什么?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其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职业角色多样化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20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在这一段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否得到满足,能否得到积极、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地依赖性和向师性,但根本是为了培养
11、学生独立、自立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能力。21学生的社会地位是什么1、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2、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2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怎样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23教学系统由几部分组成任何学科的教学系统,一般都由理念系统、内容系统和形式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教学形式系统可分为三个层级:最顶端为教学风格;第二层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第三层最为丰富,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
12、学程序、教学结构等等。24教学形式重要性第一,年段越低,教学形式的重要性越加凸现,教学内容的重要程度相对越低。这就意味着,对于幼儿园和小学、初中的学生,不应该过分追求他们学到了多少知识,而要更加关注他们童心的表现,教学中的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快乐地学习。第二,文科教学的形式系统地位要较理科教学中的高。第三,学习同样的内容,那些知识缺陷较多、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和接受程度不高,因此,他们往往对教学形式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教师一讲到底,即使讲解的内容非常精彩,也不会引起这部分学生的兴趣,时间一久,他们容易昏昏欲睡。反之,学科水平高、理解能力强、注意力容易集中的学生,虽然也喜欢教学形式的
13、丰富多彩,但他们同样关注教师教学中的信息量,只要教师分析在理,信息丰富,即使搞“满堂灌”也能忍受,甚至还会有学生希望教师多讲一点,课堂多练一点。第四,一般来说,性格内向,性情温顺,忍耐程度高的学生,尤其是部分女6学生,受教学形式的影响较小,他们可以容忍教师沉闷的说教,可以接受枯燥的分析,只要学到了知识,即使身心疲惫,也会有较高的自我满意度。反之,那些性格外向,活泼好动,情绪化、易冲动的学生,尤其是部分男生,受教学形式的影响较大,如果教师较多地采取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那么他们的教学参与程度就高,反之,他们就会心生厌倦,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25现代教师的角色主要有1设计者。2指导者。3促进者。
14、4组织者和管理者。5伙伴。6反思者和研究者。27如何理解教学活动的意义教学活动不单纯是指课堂中学生的演示、讨论、辩论、小品表演等活动,也不单纯是指课堂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更不单纯是指相对于必修课、选修课而言的活动课。新课程的教学活动,被赋予了更宽泛的内容和意义。教学在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的活动过程。从活动的主体来说,既包括教师的活动,也包括学生的活动;从活动的空间来说,既有课堂上的活动,也有课外的活动;从活动的形式来说,既有外在的行为动作,也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教学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与更
15、新,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28如何理解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按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切活动内容,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它包括教学科目(简称学科)和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课外活动。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29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有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课程的内部因素。30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6、,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这是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目标设置。它不仅集中体现了课程性质、表达了课程的核心价值,也作为全部课程目标的统领,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这是对课程基本内容目标的概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最重要的知识目标,也是课程最根本的能力目标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这是课程特7有的能力目标,也是课程特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
17、思想情感。这是课程最重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是最具普遍意义的目标。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实施课程总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决定课程实施成败的根本问题。31近代有影响的课程理论、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2、学科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32课程有哪些基本类型?1、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课时数及期限。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2、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1)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
18、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2)核心课程:是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一种课程。3、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着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习惯、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方式,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本质在于不可控制性。4、从学生修习的角度看,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5、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33我国课程计划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具体内容有哪些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
19、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34学科课程的特点、优点及局限比较序号 特点 优点 局限(1) 分科设置;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系列,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向脱离;(2)强调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3) 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便于老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能会压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835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
20、课程在管理及学习方式上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36什么是课程标准?它包括哪些内容?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37什么是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教材编写、
21、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课程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规定了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它是按门类制定的;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38课程标准由哪几部分组成?前言部分、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分、课程实施建议部分。39谈谈对教科书的理解教科书又称课本,
22、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40国外课程改革趋势是什么?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2、信息素养的养成。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价值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41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93、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状况,既要体现内容的基础性,又要及时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关系,既要精简内容,又要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探究学习、
23、合作学习等等。5、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6、改善课程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的和全面的评价。42如何理解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广义的教学包括着人类在所有情况下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无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授与学习的活动,都可称之为教学。狭义的教学,它是专指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组织的教和学的活动。1、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活动是学生经历化过程的活动
24、。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 。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教材这一“文本”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依此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3、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促进可教师本身的成长。43教学的特点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2、教学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44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
25、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45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教学任务是在教学中为实现教育目的所提出的不同层次要求。(一)学习基本知识(二)获得技能技巧(三)培养情感态度(四)发展智力与创造力(五)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另一种表述:(一)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三)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四)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1046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
26、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47如何理解教学形式任何学科的教学系统,一般都由理念系统、内容系统和形式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教学形式系统可分为三个层级:最顶端为教学风格;第二层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第三层最为丰富,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程序、教学结构等等。第一,年段越低,教学形式的重要性越加凸现,教学内容的重要程度相对越低。这就意味着,对于幼儿园和小学、初中的学生,不应该过分追求他们学到了多少知识,而要更加关注他们童心的表现,教学中的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快乐地学习。第二,文科教学的形式系统地位要较理科教学中的高。第三,学习同样的内容,那些知识缺陷较多、认
27、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和接受程度不高,因此,他们往往对教学形式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教师一讲到底,即使讲解的内容非常精彩,也不会引起这部分学生的兴趣,时间一久,他们容易昏昏欲睡。反之,学科水平高、理解能力强、注意力容易集中的学生,虽然也喜欢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但他们同样关注教师教学中的信息量,只要教师分析在理,信息丰富,即使搞“满堂灌”也能忍受,甚至还会有学生希望教师多讲一点,课堂多练一点。第四,一般来说,性格内向,性情温顺,忍耐程度高的学生,尤其是部分女学生,受教学形式的影响较小,他们可以容忍教师沉闷的说教,可以接受枯燥的分析,只要学到了知识,即使身心疲惫,也会有较高的自我满意度。反之,
28、那些性格外向,活泼好动,情绪化、易冲动的学生,尤其是部分男生,受教学形式的影响较大,如果教师较多地采取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那么他们的教学参与程度就高,反之,他们就会心生厌倦,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4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的条件:(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规律性的知识;(2)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3)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3、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活动既是科学活动,同时也是人文艺术活动。科学性一般表现为认知的、分析的、逻辑的、思辨的理性方面,学生不仅获得有关科学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而且培养科学态度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认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