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台灣東南方太平洋上的蘭嶼島像是遺世的珍珠,美麗、自然、並充滿熱帶海洋民族原始文化的魅力。島上的雅美族人千百年來以永續利用自然資源的生活方式,發展出獨特而精緻的海島民族文化;而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所蘊育的自然資源更為豐富多樣,許多珍貴稀有的動植物均生長於此。 蘭嶼舊稱紅頭嶼,位於東經一二一三度緯度二二度。離台東南方四九海浬西,距台灣本島最南端的鵝鑾鼻僅四一海浬,北方隔海距離四十海浬處與綠島,互為碕角、南臨巴士海峽與菲律賓巴丹島遙遙相望,東為一望無際太平洋。島嶼呈掌腕由東南向東北,面積滿潮時四五七四公里,周圍全長三八四五公里,環島全長為三六五公里,僅次於澎湖島,而成為台灣第二大島,另在本島東南方三
2、海浬處,有一小島稱為小蘭嶼,面積為一六平方公里,環島全長四三公里,海岸多為懸崖,且島上缺乏水源及耕地,故至今無人居住 。蘭嶼位於太平洋黑潮經過之處 ,可說是典型的多風多雨區,全年兩量豐沛且均勻,年雨量達3440公釐,以九月相比,遠比鄰近地區為多,這對植物生長有極大的影響。蘭嶼亦十分潮濕,全年平均相對溼度高達 90%,為台灣最高。蘭嶼年平均溫度為 22.7 ,全年有 2/3日數均溫高於 25 ,主要集中在 5至 9月,但日夜溫差變化大,平均達 13度。海岸地區年平均溫度在 26左右,山地則為 23 。全年風力均相當強勁,強風日高達 260天,平均風速每秒達 7至 8公尺,由在夏秋颱風季節及冬季東
3、北季風時期風速更大,對觀光有極大影響。 蘭嶼又有 BOTEL TOBAGO , BOTOL TOBAGO及紅頭嶼之稱謂。本島居民以 PONSONO TAU自稱。最早的史籍記載,為明朝萬曆四十六年( 1618年)張燮東西洋考中名之為紅豆嶼。至康熙六十一年( 1772年)御史黃叔璥著台海使槎錄中,改為紅頭嶼。一九四六年,台東縣政府以紅頭嶼名稱不佳,妨害開發為由,呈請民政處,經周一鶚處長批准,以該鄉出產世界唯一的特產 五葉蝴蝶蘭,而改為蘭嶼。蘭嶼每年從五月起,就逐漸進入飛魚季,捕飛魚時間可以長達兩個多月,加上今年碰上閏月,捕魚季應可延長至六月底,賴憲章表示,由於蘭嶼各村落普遍沒按照節氣作息,今年紛紛
4、提早出海捕魚,現在就僅剩下紅頭村是依據節氣來捕魚,真正的捕魚高潮,將會出現在六月間。 每年的春夏季節,正是蘭嶼達悟族 原住民捕捉阿里捧捧的季節,也是達悟族人最忙碌的時候。所謂阿里捧捧,是原住民達悟族語飛魚的意思。飛魚,是一種體型呈流線狀的魚,在每年的春夏季節間,隨著潮流,大量湧向蘭嶼近海。入夜後阿里捧捧的呼叫聲,隨著海風,此起彼落。自古以來,達悟族原住民即將飛魚視為是上天所賜予的美食,因此,在捕捉時,充滿了神秘的禁忌。捕獲的飛魚,除少數供作新鮮煮食外,大部分都經簡單處理後,曬成飛魚乾,儲存作為秋、冬季節的三餐主食,其經濟價值不下於芋頭和地瓜。在達悟族人傳統的習俗中,每年在捕捉飛魚之前,必須要舉
5、行飛魚祈禱祭,由族中的長老擇定良辰吉日,召集壯丁穿著全副武裝,唸咒作法,儀式莊嚴隆重,場面浩大熱鬧 。在農作上,種植水芋、甘藷、里芋、小米等,只要家族成員參與即可。以全村為單位的活動,只有在夜間以火炬捕飛魚時,全村船隻一起出動,一方面可以讓火炬引來的魚群得以順利捕捉,另一方面,全村出動可以互相照應,應付夜間的海流與天候。生產方式也決定了蘭嶼的達悟族人不易衝突的基礎。以海洋為主體的生產方式,多樣性的生產物質基礎,本就無資源匱乏之虞,為資源而戰難以產生。 五孔洞 五孔洞五孔洞為一系列的海蝕(門)洞,岩壁上可以清楚的看見海岸升起的痕跡,岩壁上珊瑚化石清晰可見。五個洞口緊鄰形成,每個洞口當地人均賦予不同的名稱,過去是雅美族人所忌諱的地方,洞與洞之間部分可以互通,第一個洞 vaRai no volai(蛇窩之意)是蛇的家,第二個洞是休息的地方,第三洞為相撲洞,源於朗島與椰油部落角力相撲的地方,傳說兩村人若有事衝突通常在此開始角力相撲於此分出勝負。第五個洞稱之為 pangsangsadan意為杵小米之地,傳說附近村莊的老人常在此洞打小米,另外此處也被稱為惡靈之窩,早期被歸為婦女孩童不宜久留之禁地。情人洞在東清灣附近,為一天然海蝕門,直徑約五丈,海浪衝擊其間濤聲隆隆,因地處偏遠,岩石險峻,靜坐其中聆聽濤聲頗有化外之域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