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军生 2016 年述职报告今年以来,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经济学院班子共同努力和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下,本人不辱使命,以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为抓手,以调查研究促改革,以教学改革促发展,分析问题明确思路,统筹资源科学规划,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各项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我个人一年来思想、学习及工作总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一、重视学习保持高度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品德修养。一是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引领,始终坚信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结合实际工作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观,从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坚持立德树人,认真学习党章党纲,模范遵守廉政准则等廉政建设规定,奉公敬业,做教师和学生的贴心人。三是摆正位置敢于担当。勇于承担重任,敢于承担责任,主动为上级部门分忧解难,力争把矛盾解决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二、凝聚力量求实创新 扎扎实实抓好工作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为目标,以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 三个“一流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四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新型智库建设为依托,以团队建设为根本,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推动科教协同、
3、产学融合,大力推动教学、科研、管理“三个创新” 。 在 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党建工作和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1、创新机制开拓发展。今年初,根据学校 2016 年工作会议精神及党政工作要点,研究经济学院实际情况,召开多层次的会议,分析问题统一思想提出措施,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结合新一轮岗位聘任稳步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工作。经过产学研协同机制集成化创新,统筹教学科研资源,形成“八位一体”的机制框架,根据改革的目标和要求,经过两个多月的对内摸底和对外调研,顺利完成2016-2018 岗位聘任实施办法。合并原来
4、的系所,组建四个学部,形成了 17 个紧密型教学科研团队,5 个核心科研团队稳步推动学院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创新发展。2、依托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成果,推动一流专业建设。邀请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金融学专家,共同对“金融学”专业、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诊断,吸收专家对我校建设一流专业的建议。以“金融学” “财政学” “经济学”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专业建设上台阶。3、大力推进产学融合育人机制,切实落实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学校“四个一流”创建活动的安排,除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上做足功课外,重视“产学融合”的推进工作,依托应用经济学学科优势,使专业建
5、设与行业联动与就业挂钩,坚持社会需求导向,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整合政府企业资源,开展订单式培养、就业基地、实践实训基地合作,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产学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长安期货有限公司、陕西信合、陕西省融资租赁联盟、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分公司、陕汽集团等为重点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体系。这个体系为经济类各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专业技能、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施联合培养,凸显专业优势,实现就业创新,使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彰显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色。4、教学改
6、革催生多项教学成果2016 年 4 月,胡碧教授主编的金融学获优秀教材二等奖,铁卫、李爱鸽主编的税收学和王小霞主编的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立项为校级教材;2016 年共有三门课程立项为校级慕课建设项目,两门课程立项为校级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孙研和于璐瑶被授予 2016 校级教学新星,经济学院同时被列为校级创新创业项目改革试点学院;校级教学成果奖三个项目获奖,优秀教案和课件评比四人获奖,下半年,经济学院有四位老师在全校的慕课大赛中获奖,两位老师在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奖。在教学领域涌现的成果、优秀团队和个人层出不穷。(二)发挥科研基地优势,创新学科建设模式1、科学谋划,创新发展。科学制定经济学院“十
7、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经济学院追赶超越实施方案 ,认真做好应用经济学学科评估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工作,积极开展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调研,了解情况,找准差距,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查摆问题,明确具体建设目标,提出建设措施。2、打造新型智库平台,突出学科建设特色。根据学科评估要求,明确智库标准。发挥智库作用的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的制订、政府规划制订、行业标准的制订等方面。因此,依托科研基地,了解政府部门和企业需求,围绕这三个方面凝练科研方向,选择科研目标,开展精准科研,推进联合研发,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服务,推进科研基地向新型智库发展,突出学科建设特色,初步取得良好效果,今年立项智库项目 6 项。特别
8、是李爱鸽带领的财政与税收学部团队获得陕西省政府研究室委托,完成的“营改增”后续影响的项目成果得到省委娄勤俭书记的重视并批示。3、不断加强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对硕士生导师的聘期目标考核,通过公平、公正的途径遴选新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实行渠道多元校内外互聘的竞争机制,2016 年学院外聘 6 名硕士生导师,打通了校内单一化的聘任模式,定期召开应用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交流研讨会,为研究生培养献言献策。4、安排完成填报省级重点学科绩效报告等多种申报材料。组织并顺利完成了应用经济学学科评估、一流专业建设、大学更名、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相关材料的上报工作。 (三)拓宽学术交流渠道,全面提升科研实力1、以社会调
9、查为牵引,促进科教协同创新。组织骨干教师组队,利用节假日和实践周时间,带领学生赴商洛、铜川和榆林等 24 个企业和乡镇进行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并有 3 分报告获得校级优秀。2016 年 11 月,组织完成基层学术组织人才培养社会调查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共申报 62 项社会调查项目,其中重点项目 10 项,一般项目 52 项。为指导老师完成高质量的社会调查项目,学院以社会调查为主题组织了两场学术讲座,分别为王宗鱼老师的社会经济调查讲座和张维群老师的调研数据统计分析讲座。2、加强学术交流,营造科研氛围。暑期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伦敦城市大学
10、卡斯商学院共同主办了“2016 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全球来自 12 个国家和地区的 230 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有 85 位学者在 23 个分会场对自己的成果发表演讲交流。这次会议展示了我校的形象,扩大了我校的学术影响。2016 年 11 月,与省内高校合作组织了一场“研究生论坛” ,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带来较大的提升。全年成功举办了 12 场学术报告会。鼓励老师参加学术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共有 50 多人外出交流学习,要求参与培训交流的老师均撰写心得体会,学院统一汇编成册,并发放学部进行广泛学习交流,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有效提高了全院科研水平。3、科研成果比较丰硕2016
11、 年全院完成百余项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共申报省部级项目 51项,立项 13 项,厅局级项目 36 项,立项 13 项,申报各级各类奖项近 15 项;申报专著 5 部获得资助 3 部,今年正式出版专著 8 部;横向项目立项 5 项。发表的论文 79 篇,其中核心 44 篇(权威 3 篇,一类核心 33,二类 8 篇) ,一般 35 篇。(四)加强人才引进工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1、2016 年,签约博士 11 位,以正式入职博士 7 位;同时,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 位老师考取了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优秀博士加入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2、2016 年成功聘任台湾实践大学张存炳教授
12、为经济学院“百人计划”人选,天津南开大学马蔡琛教授为经济学院“三秦学者”人选,目前引进的“三秦学者” 、 “百人计划”学者达到 4 人,带领相关科研团队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不断提高学科团队科研竞争力。3、实施“学科团队建设工程” ,采取各种有效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借助三秦学者、百人计划项目,充分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在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高等级科研奖项评比、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已经形成了学院考核学部、学部考核团队,团队考核个人的三级考核机制,给学部放权,让团队拼搏,靠顶尖人才引领的科研产出机制初步形成。(五)加强学生管理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积极转变思路,夯实学生工作基础切
13、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形成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格局。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密切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动态,并不定期地开展少数民族学生专题讲座。围绕“诚信励志”教育为内容,开展系列活动,如“诚信”征文、“诚信励志诗歌美文朗诵大赛”等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学院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重视制度建设,根据学工工作类型,成立工作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积极动员辅导员参加学校举办的“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班,鼓励辅导员向学工部提交学生工作案例和学生工作
14、论文。1 名老师成功申报省级学生工作相关课题。王梅、王崇岩老师被评为 2016 年校级“优秀辅导员” 。3、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 “音乐维他命”全国大学生歌手大赛、以“弘扬长征魂,同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诚信我想对你说、 “诚信励志”诗歌美文朗诵大赛等活动,全面拓展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博学杯、挑战杯、互联网+等活动;组织开展国泰君安杯模拟炒股大赛、中国银河杯大学生金融挑战赛等赛事;组织学院辩论队第七届China Open 中国辩论公开赛、WCO 中国西部辩论公开赛等各级各类赛事。4、建立培养就业联
15、动机制,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原因症结,明确思路措施,使专业建设与行业联动与就业挂钩,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整合政府企业资源,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三、个人教学科研完成情况(一)教学情况:1、承担研究生信用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36 课时。2、指导金融学方向研究生 9 人。(二)科研情况1、发表的核心论文 2 篇(1)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对银行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分析,2016 年 1 月, 统计与信息论坛(CSSCI)(2)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稳定性经营的影响,2016 年 7 月,金融理论与实践 , (CSSCI 扩展版,二类
16、核心)2、主持的课题项目(1) “中国制造 2025”城市试点示范实施方案 ,西安市工信委(2) 陕西省社会信用促进条例 ,陕西省发改委(3) 陕西省政府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陕西省发改委四、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一)存在的问题1、个人学习与修养方面今年由于岗位变动刚到经济学院,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经济学院内部的调研、协调、改革和工作推动上,与机关部门交流较少,到学校外部调研学习较少,不利于及时了解外部信息,了解兄弟院校改革发展情况,影响到自己工作思路的全面性和前瞻性。同时,由于今年聘期改革压力大任务重,加之学科评估、大学更名、审核评估工作量大,在任务的布置中存在急躁情绪,给部分干部
17、和师生服务存在不周到之处。2、工作措施落实方面(1)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经济学院目前仍未形成优势明显的科研团队。教授结构不合理,年龄大的教师以教学为主,精力倾注到科研、学科建设方面的人太少,年轻教师群体还未能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团队力量。(2)虽然引进了一些优秀博士和 1 名“三秦学者”3 名“百人计划”专家,但标志性成果总体数量偏少。个别学科在高层次的科研项目、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高等级的科研获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但是成果的数量总体偏少,对学科的发展支撑力提升还有待加强。(3)科教协同,产学融合取得初步效果,但要全面推开,并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还需要全院上下共同努力
18、加大投入抓好具体落实工作。(二) 、2017 年努力的方向1、重视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继续积极投入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遵守各项规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同时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根据国家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精神,规范教学运行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以调查研究促进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科学高效根据经济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经济学院追赶超越实施方案等目标及大学更名、本科教学评估等重要任
19、务,结合学院实际进行校内外、省内外调研,科学分解年度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工作。3、优化学科团队,突出学科特色继续以学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为抓手,结合应用经济学各二级学科团队成员的研究特色和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通过各学科领域之间的关联机理,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的学科团队。明年面向海内外招聘学术造诣高深,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善于培养青年人才并注重学术梯队建设的 “雁塔学者”12 人,同时引进博士 10 人以上,汇聚一支以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队伍,尽快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力。4、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理顺学科与专业的
20、关系,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一流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使专业建设与就业挂钩与行业联动与职业对接。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抓手,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教学及科研合作等形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打造人才培养高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5、打造新型智库 提升学科声誉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科学智库建设的指示精神为指导,依托省部级研究基地,以服务政府与地方企业决策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方向,整合社会科学研究资源、凝聚高端科研人才、创新学术合作方式,努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着力进行高端智库建设,为政府决策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6、以社会调查为牵引,促进科教协同创新继续设立西安财经学院基层学术组织人才培养社会调查研究项目,各学部组织骨干教师利用节假日和实践周时间,带领学生到企业和社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现场调查发现问题,并撰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