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惠东县科学技术发展“十三五”规划(送审稿)惠东县科技局二零一七年十二月目 录一、 “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 .1(一) 取得的主要成绩 .1(二)发展的瓶颈 .6(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二、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 .9(一)指导思想 .9(二)发展理念 .10(三)发展目标 .13三、主要任务 .16(一)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16(二)科学规划空间结构,实施科技“山海统筹”发展 .29(三)集中科技创新力量,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4(四)实施科技兴农计划,稳步发展现代农业 .39(五)借助科技信息技术,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41四、重点工程 .46(
2、一)创新主体示范工程 .46(二)科技兴农工程 .47(三) “两化融合”工程 .47(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47(五)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48I(六)科技资源共享工程 .49(七)知识产权示范县建设工程 .49(八)科技孵化器建设工程 .50(九)科技馆建设工程 .51五、保障措施 .52(一)增强创新意识,推动科技创新活动开展 .52(二)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与统筹协调水平 .53(三)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 .54(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55(五)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6(六)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高层次科技
3、人才培引工作 .570一、“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一) 取得的主要成绩1、科研投入与产出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县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由 2010 年的 0.51%提升到 2015 年的 1.45%。新组建院士工作站 1 个、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7 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3 个、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5 个、省立项支持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1 个、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9 个。截止 2015 年底,全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1 家、省民营科技企业 10 家、市民营科技企业 12 家、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 家、省技术创新专业镇 6 个。获得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201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5
4、 项、省级项目 34 项。争取上级扶持资金近 2000 万元,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6 项、专利优秀奖 3 项,实现省科技奖项零的突破。2、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现已建成广东省注塑模具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感光油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节能环保型光固化涂料工程技1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高精密注塑模具柔性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7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蔬菜专业镇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鞋业专业镇质量检测平台、马铃薯专业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惠东时尚女鞋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 9 个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服务
5、平台。其中鞋业专业镇质量检测平台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成为国家级的检验检测平台。另外,成立了“惠东县高新技术企业协会” 和 “惠东县产 学研合作促 进会”,通过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服务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3、知识产权工作有序开展县各级领导对知识产权工作高度重视,2011 年向县委考核办提交了关于将知识产权量化指标纳入乡镇党政正职评价考核体系的请示,将专利申请量纳入乡镇党政正职评价考核体系,出台了知识产权奖励政策。近年来我县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持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企业专利管理水平及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全社会的专利意识明显增强。 “十二五” 期间全
6、县累计申请专利 5635 件,其中发明专利 310 件,专利授权 2026 件。2014 年 9 月,我县正式被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单位。24、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一是已建立了一批产学研结合示范平台,产学研结合水平大幅提升。包括省立项支持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1 个,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4 个,获省立项支持的产学研结合项目 14项,经费达 670 万元。同时引进华南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与各专业镇签订“一校一 镇” 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二是省部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为我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我县有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5 个,来自 10 所高校、研究机构的 23 位科技特派员进驻我
7、县 13 家企业, 61 名农村科技特派员,14 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分布在广大农村,为我县企业创新和人才培养服务。三是专业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加快惠东时尚女鞋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鞋业专业镇质量检测平台、蔬菜专业镇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鞋业专业镇工业设计平台、蔬菜专业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马铃薯专业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进度,支持巽寮区成功申报市级滨海旅游专业镇。5、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平台建设、企业培育、专利工作、产学研合作、改善创新环境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先后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的 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3惠东县专利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落实“惠州市建设省
8、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实施方案”的实施方案,建立了一批产学研结合示范平台;惠东县商标、专利、著作权保护示范县试点工作方案, 企业侵权“黑名单” 制度, 有力地推进了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关于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对专业镇的转型升级发展作出了深层次规划;联 合县 财 政 局 共 同 制 定 了 产 学 研 结 合 专 项 资 金 管 理 办 法 和应 用 技 术 研 究 与 开 发 资 金 管 理 暂 行 办 法 ,规 范 惠 东 县产 学 研 结 合 专 项 资 金 和 应 用 技 术 研 究 与 开 发 资 金 的 管 理 。6、孵化器工作已开始启动极推进“大企 业联合共建 ”、
9、“政企共建”、 “异地孵化”等多元化孵化器建设模式。 “十二五” 期间,大力引 进企业在我县创办科技创业孵化器,指导惠州市格讯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以软件开发、电子商务、 “互联网+”为主要孵化 对象的科技孵化中心,相关工作正有序进行。7、科技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以科技力量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 二 五 ”期 间 ,我 县 第 三 产 业 发4展 迅 速 ,三 产 比 重 上 升 到 2015 年 的 44.4%。8、民营科技取得长足进步以企业为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
10、业竞争力,民营科技取得长足进步。2013 年,惠州市创亿鑫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单 主板双独立安全隔离计算机”获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 业技术创 新基金项目;我县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等合作承担的中式肉制品加工新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 2014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同时,我县一批民营企业如惠州东江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惠州市海龙模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 11 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惠州市雨露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惠州市海龙模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惠州市创亿鑫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民营科技企业,并以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组建了一批工程中心。另外,惠州市鹏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扬
11、州大学的刘秀梵院士,建立了我县首家院士工作站。9、科技兴农成效显著积极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深入开展“三下乡” 活动,多次举办如“ 荔枝龙 眼标准化生产技术 ”、“农作物栽培技术”、“蓝 莓栽培技术” 、“甘薯标准化栽培技术” 、“马铃薯栽培管理技5术” 、“甘薯栽培高 产 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 术” 、“冬种马铃薯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四季 鲜荔枝标准化栽培技术”、 “沙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培训班,建立了 19 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6 个科普惠农示范基地,245 个农村科普小组。每年“三下乡 ”活动,培训农民 12000 多人次。2012 年我县的国家星火计划“出
12、口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顺利通过 科技部的验收。通过实施该项目,我县建立了 2 万亩的核心示范区和示范点,带动 9300 户农户应用推广 8 万亩,平均亩产 2400 公斤,亩增产达 420 公斤,商品合格率由 81.7%提高至 85.2%,产品质量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形成了出口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二)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县科技发展与创新取得不错成绩的同时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投入相对不足政府财力薄弱,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引导企业投入科技创新。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够,科技投入不能满足创新的需求,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62、科技创新能力仍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仍需加强,产业核心技术掌握不够,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不高,发明专利占比偏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总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3、产业链仍处于中低端制造业层次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缺少科技型标杆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弱。4、高端人才相对短缺我县科技人才总量偏少,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十分短缺,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5、创新创业环境仍需优化创新创业支撑环境有待优化,科技服务政策环境有待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专业镇转型升级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