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以前: 黄帝内经 诊法、辨证基础 难经 提出“寸口脉法” 汉朝:西汉 淳于意创 “诊籍” 东汉 张仲景建立辨证论治的理论“六经辨证” 晋唐:西晋 王叔和脉经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原疾病诊断专著 宋、金、元: “金元四大家” 刘河涧重视病机; 李东垣重视四诊合参; 朱丹溪主张“从外知内”; 张从正重视症状鉴别诊断明、清: 明 张介宾景岳全书八纲辨证成熟; 明 李时珍濒湖脉学27脉; 清 叶天士温病论、薛生白温热条辩、吴 鞠通温病条辩、王孟英温热经纬创立卫气 营血、三焦辨证。 近代: 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陈泽霖的舌诊研究 ; 李乃民主编的中国舌诊大全; 刘冠军脉诊、赵恩俭中医脉诊学; 费兆馥主编的中国脉诊研究。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诊察了解; 断分析判断。 (一)诊法 (二)辨证 (三)辨病 (四)病案 诊 断 记录(一)司外揣内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二)见微知著 由局部判断整体的方法; (三)以常衡变 由正常、常规 判断异常、变数的方法; 由生理特征 病理变化的判断与推测。 (一)整体审查 (二)诊法合参 (三)病证结合“望而知之谓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