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PPT课件

望 诊,概 念 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整体或局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内 容 全身望诊(望神、面色、形体、姿态) 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肢体、皮肤等) 望排出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 望小儿指纹(附:望鱼际络脉、爪甲) 舌诊,全身望诊,望神 望面色 望形体 望姿态,一 望 神 1、有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Tag内容描述:

1、望 诊,概 念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整体或局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内 容全身望诊(望神、面色、形体、姿态)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肢体、皮肤等)望排出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望小儿指纹(附:望鱼际络脉、爪甲)舌诊,全身望诊,望神望面色 望形体 望姿态,一 望 神1、有神(得神)表现:神志清楚、表情自然、面色荣润、两目灵活明亮、语言清晰、反应灵敏、呼吸平稳病机:正气充足、精气充盛(正常)正气未伤、精气未衰(病轻)意义:正气未伤,病轻易治,预后较好。,全身望诊,2、无神(失神)表现:精神萎靡、面色无华、两目。

2、中医诊断学整理:廖望阳2016年6月8日,绪 论,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方法,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3、西汉 淳如意 创“诊籍”4、东汉 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5、东汉 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

3、第 二 章 望 诊,【目的要求】,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常色和病色以及五色所主病证的特征及临床意义。2.熟悉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3.了解望形体、望姿态、望头面五官、望肢体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的基本内容。【学习时数】 6学时,【概念辨析】,神志失常与失神的鉴别【重点与疑难点】一、重点:1.望神的主要内容。2.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特点及临床意义3.五色主病的内容及临床意义。4.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二、疑难点: 1.何谓假神?有何临床意义? 2.应明确气与色比较,气的盛衰有无,对判断病情轻重和预。

4、 第一章 绪论 中医诊断学的范围和原则 审查内外 辨证求因 四诊合参 第二章 四诊 第一节 望 诊 一、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一)得神、失神和假神 1.得神:得神即有神,是精气充足神旺 的表现。 2.失神:失神即无神,是精气亏损神衰 的表现。 3.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 的假象,是临终前的预兆,并 非好转。 二、望面色 青、赤、黄、白、黑为五色诊 (一)常色与病色 1.常色 :指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 泽,表示人体津气血津液的充盈与脏腑功 能正常。(我国正常人面色红黄隐隐,明 润含蓄) ( 1)主色: 在人。

5、中医诊断学第二节 局部望诊 在全身望诊的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和诊断的需要,对病人的某些局部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观察局部的异常变化,有助于了解整体的病变。 局部望诊的内容包括: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等。一望头面可以诊察肾脑的病变和脏腑精气的。

6、 中医诊断学 第五章 脉 诊 脉诊又称切诊,是医生用手 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 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 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疾病,辨 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 中医诊断学 谈到中医,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老中医 神态安详地迷起眼睛,将三根手。

7、一一 正常舌象正常舌象:淡红舌淡红舌,薄白苔薄白苔舌体舌体: : 颜色淡红鲜明颜色淡红鲜明;柔软柔软,运动灵活自运动灵活自如如;胖瘦适中胖瘦适中,无异常形态无异常形态.舌苔舌苔: : 薄白均匀铺于舌面薄白均匀铺于舌面,揩揩kaikai之不去。

8、秦汉以前: 黄帝内经 诊法辨证基础 难经 提出寸口脉法 汉朝:西汉 淳于意创 诊籍 东汉 张仲景建立辨证论治的理论六经辨证 晋唐:西晋 王叔和脉经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原疾病诊断专著 宋金元: 金元四大家 刘河涧。

9、舌质: 神色形态 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舌苔: 苔 质 苔 色 病邪的深浅,邪正的消长又称 舌诊 ,是通过观察 舌象 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分部望诊 审苗窍望 舌舌象 舌质 与 舌苔 所表现的征象 舌肌性器官横纹肌舌 体粘 膜舌乳头舌面(舌背)舌底 舌下络脉舌尖 舌中舌根 舌边蕈(菌)状乳头 舌质丝状乳头 舌苔轮状乳头 叶状乳头丝状乳头 :形如圆锥状的白色软刺,高约 0.5 2.5mm,呈角化树状, 遍布舌面 蕈状乳头 :上部圆钝如球,根部细小形成蕈状。主要分布于 舌尖和舌边 ,其余 散布于丝状乳头之间 ,乳头表面的上皮细胞透明,透过上皮隐约。

10、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中医诊断学,诊断的概念:诊断就是通过多病人的询问,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合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行判断。,中医诊断学学科性质: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骨干课程。,绪 论,(一)诊法,(二)诊病:,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判断疾病病种,作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辨病,。

11、中医诊断学整理:廖望阳2016年6月8日,绪 论,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方法,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3、西汉 淳如意 创“诊籍”4、东汉 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5、东汉 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

12、中医诊断学舌诊望舌苔 1 1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舌苔的定义与形成 舌苔定义:是指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舌苔地苔 舌苔的形成:现代医学认为是食物残渣以及舌的脱落白细胞堆积载舌乳头间的间隙而成胃气舌面胃津薄白而润胃气舌面胃津颜色质地形态。

13、1刘X ,女,60岁近十年来常有心悸,胸 闷气短,畏寒肢冷等感觉,未经系统治疗 半小时前突然心痛剧烈胸闷持续不解,冷 汗淋漓,进而神志昏迷,呼吸微弱,面色苍 白,四肢厥冷,唇色青紫,脉微欲绝 要求写出: 病名诊断; 证名诊断; 辩证分析 l。

14、舌 诊 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象,以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 第一节 舌诊概说 一舌的形态结构 v 舌的形态结构v 舌的形态结构v 舌的形态结构二舌诊的原理v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肝肾。 v舌体的形质和。

15、病后阳虚 畏寒肢冷,蜷卧喜暖,神疲乏力,嗜睡懒言。病例:上呼吸道感染退烧后,外感风寒伤阳,气虚低热。 病危假神 面色苍白沉浊,忽然微有红润; 周身大肉已脱,腹大青筋气喘, 突然目光有神,言语响亮。 鼻出血血迹未干臌胀。 病例:癥积日久,精气。

16、中医诊断学,辨证,主要内容,第一节 八纲辨证,第二节 脏腑辨证,概述,辨证:将望、闻、问、切收集的症状与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其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出为某种证候。辨证的方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养生之前先辨证: 认清自己的健康状态,体质是怎样的,疾病是怎样的,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养生。,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八纲辨证:,四诊获得病情资料,运用八纲分析综合,从而辨别。

17、绪 论 学习此课的重要性: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 桥梁课,只有学好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才 能正确诊断疾病,而诊断是治疗的先决条件,治疗的正确与否,往往 取决于诊断的正确与否。因此中医诊断学是必修课。 诊断。

18、中医诊断学刘晓伟48249lxw11fimmu.com由南方课件网( nfkj.com)友情提供,欢迎上传, QQ1894255,投稿邮箱: tougaonfkj.com教学目的1. 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与 基本原则 2. 熟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与3.了解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与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鉴别要点 中医 “症 ”、 “证 ”、 “病 ”的含义绪 论l诊 - 诊察、了解l断 - 分析、判断l地位 - 桥梁课学术地位中医基础桥梁课中医临床主要内容* 基本原理* 基本原则发展简史# 学习方法一、主要内容*诊法 ( 4)*辨证 ( 8) 病案 l。

19、赵岩v绪 论 Introduction目的要求Purposes and requirements1.掌握中医诊断诊法诊病 辨证病案证症等概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2.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3.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v重。

20、中医诊断学,闻诊,三穗县人民医院中医科龙照明,第二章 闻诊,【内容提要】,听声音 正常声音,听声音 病变声音,嗅气味病体气味,嗅气味 病室气味,第二章 闻诊,包括 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指嗅病体及病室的气味。,指诊察病人的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鼻鼾、肠鸣等各种声响。,听声音,嗅气味,第二章 闻诊,一、正常声音,第一节 听声音,因性别、年龄、体质强弱而有明显差异。共同特点:发声自然,声音柔和、圆润,语音清晰。,第二章 闻诊,二、病变声音,第一节 听声音,低微细弱,声音断续虚证、寒证、阴证。,高亢。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相关PPT文档
中医诊断学-望诊.ppt
中医诊断学课件完整版.ppt
中医诊断学望诊.ppt
中医诊断学伟.ppt
中医诊断学(望诊-局部望诊)ppt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脉诊讲述ppt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舌诊图谱ppt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绪论诊法ppt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望舌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ppt
中医诊断学课件助理版.ppt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ppt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ppt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舌诊ppt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望诊图谱ppt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辨证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全部ppt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绪论.ppt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 PPT课件.ppt
标签 >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编号:739597]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